第18章 總有一天會找到主食的
第18章 總有一天會找到主食的。
皮蛋剛開始跟在林曦身邊的時候還有些拘謹,等跟林曦混熟了,知道林曦不會生氣,不管林曦說什麽都會睜着她充滿疑惑的大眼睛問“為什麽”。
種地為什麽要清理雜草,為什麽要翻地燒地,為什麽野菜野果能移植的要移植回來,不能移植的又是為什麽不能移植,為什麽要觀察這些移植的野菜野果原來的生長環境,為什麽有些要種在陰涼的地方有些要種在陽光下,為什麽還要他們在同一個地方上“廁所”,還要收集那些東西“發酵”,發酵又是什麽……
林曦把采集隊和打獵隊分成兩隊,每天輪流出去,留守在家的就要和她一起種地,每當這時候,這些人就會和皮蛋一樣一起仰着脖子好奇地聽林曦說話,頗有些求知若渴的意味。
“我們需要把目前知道的方便移植的野菜野果都移植回來,就算已經過了野外采摘的時期,也不能放過。”
“至于為什麽,因為有些看似不能吃,但還能培養出種子,我們不吃,一些野外的小動物也會吃,被他們吃了我們就什麽都撈不着。我們移植回來後,就不用總是惦記着去看一眼,可以直接在家裏收集種子,也方便驅趕來搗亂的小動物,等來年就可以種更多,以後說不定都不用經常出去采集,只要在家裏種地就好了。不能移植的是現在沒有這個條件,像那些果樹,太高大了,不好挖,而且要種活也比移植野菜費勁。”
“清理雜草翻地燒地都是為了殺死地裏的蟲子,避免它們吃我們移植回來的作物,燒出的草木灰也可以肥地,還可以避免雜草和作物搶營……就是搶地。人畜的糞便和叢林裏收集來的腐殖層混合發酵後就是肥料。觀察作物在野外的生長環境是為了人為創造這樣的環境讓作物像在野外一樣茁壯成長,甚至生長得更好。發酵是一種生物化學反應……通俗點講的話,我們人需要食物,作物也需要‘食物’,發酵的行為就像把食物處理成我們能吃的烤肉炖湯,把我們的糞便、腐殖層混合發酵後,作物就能吸收這些‘食物’,這些‘食物’會幫助作物再長成我們需要的食物。”她難以解釋發酵反應,只好偷換概念解釋了發酵行為。
大家絲毫沒有發覺不對,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還佩服地望着林曦,只有皮蛋還有源源不斷的問題等着林曦。
“那為什麽我們會知道這些東西就是作物需要的食物呢?”
這回不是林曦答的,是一個很有經驗的采集隊隊員。
“當然是因為傳承下來的,就像我們采集,我們也會教像你這樣剛進采集隊什麽也不知道的孩子辨認那些我們能吃的食物。而你們長大以後,也能再教別的孩子,這樣一代代傳承下來,大家不就都知道了嗎。”
皮蛋看向林曦。
林曦默默點頭。
因為确實如此,她就是從書上學來的,書也是前人傳承給後人的知識,至于誰是第一個發現的,別問她,她也不知道。至于最後大家發現叢林虎一族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傳承……嗯,等這些人對上其他叢林虎敢正常說話再說。
皮蛋這樣的好學精神當然是值得表揚的,但有時候也讓人很苦惱,比如一旦問些林曦回答不上來的,就讓林曦不得不想盡辦法忽悠過 去,又不敢忽悠得太過誤人子弟。
不過林曦很快就想到了讓皮蛋不再糾纏她的辦法,沒錯,她決定教皮蛋數學。
Advertisement
認字暫時還不行,她只會簡體字、英語,這些都不能随便教給這些原始人,她只能從阿拉伯數字入手,再教些簡單的數學符號。她發現皮蛋的腦子時刻都在打轉,想象力也不錯,她問過皮蛋還有周圍的人,皮蛋以前是不這樣的,她誠實地道:“因為阿林會很認真地回答我的問題。”
她阿媽是個彪悍的女戰士,每當問題回答不上來就會把她扒一邊去,讓她哪涼快哪兒待着,或者強行鍛煉她的捕獵能力。
當然,語文教不了,林曦還可以教皮蛋畫畫。她自己有一些繪畫功底,高中學過素描,那時候她就很喜歡采風一些亭臺樓閣。工作後,畫畫也是她調理心境的一種方式。
畫畫沒有紙筆是比較麻煩,但林曦在樹樁上給皮蛋畫過一次後,皮蛋就挪不開眼了,從林曦這裏借了骨矛和鋸子,做了一些木片、竹片,用木炭學着勾勾畫畫。林曦留給她的作業,她會先用沙盒解題,再把答案謄抄到竹片上。
從發小那兒溜出來,皮蛋很快就來給林曦交作業了。她其實昨晚就把作業寫完了,早上只要謄抄就好。
林曦還在吃早餐,對比這些小松鼠,她飯量大得驚人,就算吃得快也得再吃一會兒。
昨天留的作業還在數數的階段,林曦掃了一眼長竹片就發現皮蛋學得很快,一百以內的數字已經完全學會了。只要能夠從一數到百,再記住加減乘除這些符號的含義,接下來就能進入基礎小學算數課程了。
林曦:“不錯。你已經學得很好了,那麽今天的作業會難一點。”
皮蛋的眼睛亮起來,專注地聽着。
林曦:“今天是三道題。咱們部落最小的孩子朵芽今年已經過了兩個雨季,你已經過了十二個雨季,你們一起度過了幾個雨季。”
皮蛋覺得這道題很簡單:“兩個雨季。”
林曦:“?為什麽?你怎麽得到這個答案的?”
皮蛋:“因為兩個雨季之前朵芽還沒有出生啊,我們一起度過的當然只有兩個雨季。”
林曦:“……”
大意了,題目居然出現了歧義。
林曦只能道:“好,你已經提前解決了一道題。這樣吧,我獎勵你九顆鹽津酸果,再獎勵你五顆紅甘果,你一共有多少果子?”
“十四顆果子。”皮蛋幾乎不假思索。
剛接觸計算就能心算?林曦贊賞地看一眼皮蛋,眯眼想了想:“好,現在你有十四顆果子。我再每天獎勵你三塊肉幹五顆果子,阿奶第一天問你要了三顆果子,第二天你又給了阿奶兩顆果子兩塊肉幹,自己吃了一顆果子兩塊肉幹,第三天我忘了給你五顆果子,這時你有幾顆果子幾塊肉幹?不考慮肉幹果子壞掉的情況。”
皮蛋這回終于卡住了。
這道題有加有減,甚至還有乘法的影子,算是比較全面了。
林曦微微笑:“好了,回去慢慢算吧,題目忘了就來問我。今天之內算出來就真的獎勵你兩顆紅甘果。”
這個季節紅甘果微甜汁多,可是最好吃的果子。
林曦呼嚕完早餐,愉快地甩下徒弟起身工作去了。
、
林曦慣常先去逛了逛工業區。
大家已經十分自覺,吃完早餐就來了工業區忙活自己的工作。
林曦把從采集隊和打獵隊退下來的其中一部分人加上原來留守的老弱編成了三支隊伍,分為制磚、制陶、後勤。
人手不夠,制磚的人是最少的,制陶的也不算多。制磚是完全不敢有要求,緊着制陶來,但後者也是能做成多少算多少,畢竟俘虜們挖泥的效率也有限。
後勤除了做飯和腌制、儲存吃不完的食物,編藤筐,搓麻繩麻線,針織麻布,裁皮制衣,打磨石器……什麽雜活都做。
剩下的人編成煮鹽的隊伍,兩支煮鹽隊都有一半戰士帶隊,一隊去煮粗鹽時另一隊在家裏提純精鹽,三天輪換一次。
除了像阿祖這樣年紀大到完全幹不了重活和那些小到勺子都拿不穩的孩子,能用的勞動力都派上了用場。七歲的孩子都被林曦安排了搓麻繩、洗菜的工作。
她到地裏的時候,今天輪休的采集隊二隊和打獵隊一隊已經到位。
工具有限,每個人手裏都只是一把石鋤。
今天要種的還是蘇鐵。野外的蘇鐵基本已經進入成熟期,但林曦發現收獲的種子種下還是可以發芽長大,只是不下雨的時候早晚要勤澆水。
昨天已經把燒出來的空地翻了一半,今天留一半人繼續翻地,另一半人則向靠溪流的方向燒樹、砍樹開空地。種地還是要靠近水源才方便。
按照之前林曦自己種的蘇鐵實驗田來看,蘇鐵植株相比一般野菜要大,不宜種得太密,太稀也劃不來,左右前後相隔大約五十公分最佳。
把地開好後,林曦把一根根削好的竹竿分給大家丈量距離——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獸人對長度單位沒有概念,有竹竿量着有時都能種錯。
林曦想着這一天天時間這麽長,接下來又都是豐收的季節,不缺食物,要不晚上別那麽早睡了,幹脆上課吧,多少也學點。
用種子種蘇鐵,需要打洞、灑草木灰防蟲,蓋上土後還得再施點混合骨粉的發酵肥。
一共就兩畝多新地,中午還不能頂着大太陽種,好在還是在入夜之前種完了。
“阿林皮蛋,回去吃晚飯了。”
小溪過來喊林曦她們。
林曦應了聲:“行,你們先去吃吧,我再看看。皮蛋你先去吃,吃完把作業寫了。”
皮蛋本來還想說陪她看看,聽到作業兩個字只好先走,阿林這次留的題目太難,她才做到一半,那兩顆紅甘果可能是拿不到了。
地裏的肥是林曦親自蓋的,別人把握不住量。蓋肥的時候就已經檢查過了,這次蘇鐵種植沒出問題。
林曦主要檢查的是那些好不容易移植回來的野生作物,她每天晚上都必須逛一圈菜地,就怕這些習慣了野外生活的作物經過精心照料後反而翹辮子。
她自己之前移植、種下的四樣作物,嫩葉蘇鐵、止血草、粗麻杆、膠藤,都不用太操心。粗麻杆、膠藤不能吃,林曦更是種得随意。俘虜們把溪流通往山洞這邊的地清理出來後,她就把粗麻杆種子随手撒在路邊,大家挑水回來時随便灑一點就澆好了。而且夏季雨多,不需要太費心。至于膠藤,這種植物沒有種子,藤蔓觸地生根後生長蔓延,林曦就移植了一些帶根的藤回來,又因其喜陰,都種在山頂的樹下。
因為紅松鼠們的到來,林曦又移植回來兩種他們介紹的蔬菜,一種葉子長得很像薄荷吃起來苦後回甘的草,叫綠蟲草,據小溪說這種草長老後生出的種子很像綠色的蟲子,也是能吃的,沒什麽味道,幹了後很硬,煮了也不太好吃,一般都是留着雪季吃。林曦移植的時候植株大多已經長老,只能指望種子,要是時間足夠,收集到種子可以試着播種一部分。還有一種酸瓜藤,花季剛生長出來的酸瓜藤整棵都可以下鍋,雨季最熱的時候結出的果子則又酸又脆,也可以掐藤尖吃,到了果季,酸瓜就會變得硬邦邦,裏面塞滿扁扁的種子。林曦聽着這形容,總覺得酸瓜徹底成熟後可以當葫蘆用,種子說不定也能炒來當瓜子磕。現在藤蔓還不算太高,移植不難。果子青中泛黃,吃也是能吃的,但林曦還是傾向于多收集種子,明年多種一些。這種從藤到果能吃能用的作物就是寶藏。
水果也有兩種,一種就是紅甘果,林曦自己也找到過,樹上結的,花季酸甜口,雨季微甜水多,她之前就扡插了一些,倒是發芽了,但等長成也不知道要什麽時候。一種是蛇皮小果,據說比紅甘果還甜,灌木,果期短,等林曦知道并在犄角旮旯找到的時候,果子都被小動物吃完了。她依然移植了回來。
林曦再一次檢查了一遍,确認還是沒有枯萎的跡象,心裏松了口氣,這已經是她檢查的第十天,菜蔬移植三到七天就能看出來效果,灌木時間應該要長點,但眼下又長了點新葉,肯定是活成了。
阿祖還給林曦提供了兩種藥草,一種可以治療發熱,是種蠶豆大小的紅色薄皮果子,主要在果季長成,阿祖叫它熾果,她本來有一些曬幹的,但在她生病期間用完了,只留了一些圓圓的種子。一種也可以止血,是種整體淺紫色的花,就叫紫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開,也能曬幹了用,但止血效果沒有林曦找到的好。林曦不管那麽多,能移植就移植回來,開花就收集起來曬幹磨粉,和止血草搭配使用。她也不客氣,讓阿祖閑着沒事拿那些不能吃、難吃的植物用小動物試藥效。其實他們在林子裏能采到不少能吃的植物,只是大部分口感不好,林曦也就不樂意費那個勁移植,但要是找出藥效,那還是可以給個眼神的。
最後一種植物就是粉木根樹了,林曦挖了些帶細枝的根回來選了一片地種下,也長活了。不過大家都不看好粉木根,因為這是樹,就算是小樹,生長周期也很長,不長到足夠大,根上是不會挂根瘤的。林曦并不在意時間長,只要耐心等待,種的多了,自然有大豐收的一天。
站在靠山洞的坡地上,能看到面前這片移植、種滿了各種作物的土地,或正發新芽,或已郁郁蔥蔥。
但這遠遠不夠,這才七畝多地,能勉強供上的也只有蘇鐵而已。而她的領地上兩百多口人嗷嗷待哺,以後還會有更多人。
林曦最遺憾的是沒找到一種可以當主食生長周期也合适的作物。據說小米是從狗尾巴草培養來的,林曦翻遍林子也沒找到,找到另一種顆粒更大的穗狀植物,喂給兔子吃後口吐白沫,讓她大為惋惜。不過她沒有放棄,讓紅松鼠們幫她一起找,總有一天會找出合适的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