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章
第 3 章
紀安之這一倒,恰似一顆重磅炸彈,在紀家這片看似平靜的湖面轟然炸開,瞬間攪亂了原本的安寧,激起千層洶湧的巨浪。
紀母當時正在樓上的卧室,身着一襲精致的真絲家居服,那細膩的面料在柔和的光線下泛着微光,上面繡着淡雅的花紋,彰顯着她一貫的優雅品味。可此刻,她的發絲卻因匆忙顯得淩亂不堪,幾縷碎發随意地耷拉在臉頰兩側,破壞了她平日裏的精致形象。腳下的高跟鞋在光潔如鏡的大理石地面上急切地敲擊,發出“噠噠噠”的急促聲響,每一步都踏碎了這清晨的寧靜,仿佛在訴說着她內心的焦急。她幾步便沖到紀安之身邊,動作敏捷得不像一個養尊處優的貴婦人,一把将紀安之緊緊抱在懷裏,聲音帶着哭腔,近乎嘶吼地呼喊着:“安之,安之,你醒醒!”那雙手仿佛要将紀安之融入自己的身體,緊緊地摟着,生怕一松手,女兒就會從她的世界裏消失,再也尋不回。
紀父原本坐在書房那張寬大的紅木書桌前,全神貫注地審閱着一份份堆積如山的文件。他穿着筆挺的西裝,每一處褶皺都被精心熨燙平整,領帶卻被他不自覺地扯松了些,露出微微敞開的領口,手上還握着那支陪伴他多年的鋼筆,文件上的墨水還未幹透,散發着淡淡的墨香。聽到動靜後,他立刻放下手中事務,原本沉穩的臉上此刻也滿是擔憂,那神情仿佛是一座沉穩的大山也開始動搖。他大步流星地趕來,皮鞋在地板上踏出沉穩而急促的節奏,每一步都帶着父親的威嚴與焦急,眼中滿是對女兒的關切與擔憂,仿佛要将所有的力量都傳遞給紀安之,為她驅散眼前的陰霾。
紀無傾也從書房匆匆走出,他向來神色淡漠,仿若世間萬物都難以激起他內心的波瀾,可此刻,他俊朗的臉上卻難掩焦急之色。他穿着簡約的襯衫,袖口随意挽起,露出線條緊實的小臂,常年握筆的手指關節微微泛白,透露出他內心的緊張與不安。他平日裏總是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世界裏,對家中瑣事鮮有關注,可妹妹的安危,卻像一根緊繃的弦,時刻牽動着他的心,讓他在這一刻也無法再保持那份淡定。
紀遇和紀來之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呆了。剛剛還劍拔弩張、争吵不休的兩人,此刻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呆呆地站在原地,臉上的憤怒與委屈瞬間被驚愕取代。紀遇張着嘴,眼中滿是慌亂,她那原本高高揚起的下巴此刻也無力地垂了下來,雙手不自覺地揪着衣角,平日裏的盛氣淩人消失得無影無蹤;紀來之則是眼眶泛紅,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她的身體微微顫抖着,不知所措地看着眼前混亂的場景,心中滿是擔憂與自責,仿佛這場意外是因她而起。
好在紀安之只是裝暈,沒過多久,她就緩緩睜開了眼睛。她的眼眸中還殘留着一絲慌亂,像是剛從一場可怕的噩夢中驚醒,那夢境中的恐懼似乎還未完全消散。看到大家都圍在自己身邊,那一張張關切的面容,讓她心中一陣感動,眼眶也微微泛紅。她看着母親焦急的眼神,父親緊鎖的眉頭,大哥難得的緊張,還有紀遇和紀來之臉上的驚愕,心中五味雜陳。但同時,她也更加堅定了躲避劇情的想法,她深知,這個家看似平靜的表象下,實則暗流湧動,每一個角落都潛藏着危險,稍有不慎,就會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被那無盡的黑暗吞噬。
從那以後,紀安之只要一遇到紀遇和紀來之争吵,就會立刻裝暈。一開始,紀家人還以為她是身體不舒服,紀母心疼不已,四處打聽名醫,帶着她去看了很多醫生。每次去醫院,紀母都緊緊握着紀安之的手,那雙手因為緊張而微微顫抖,眼神中滿是擔憂與焦慮,仿佛紀安之是她手中最珍貴的寶物,生怕有一絲損傷。她不停地向醫生詢問各種問題,從紀安之的飲食起居,到睡眠習慣,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每一個問題都飽含着她對女兒深深的愛與擔憂。紀父雖然工作繁忙,常常被各種會議和應酬纏身,但也會抽出時間陪同,在醫院的走廊裏,他會時不時地在原地踱步,眉頭緊鎖,臉上寫滿了對女兒健康的擔憂。他的腳步沉重而緩慢,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着對女兒的愛與牽挂,每一次皺眉都凝聚着他內心的焦慮與不安。
然而,所有的檢查結果都顯示紀安之身體并無大礙,醫生們紛紛表示這可能是心理因素導致的應激反應。漸漸地,大家也就習慣了她的這種“特殊反應”。每次争吵一爆發,紀家人的目光就會下意識地看向紀安之,眼神中既有無奈,也有一絲隐隐的擔憂。紀母會輕輕嘆氣,眼中滿是心疼,那聲嘆息仿佛承載着這個家庭的重重矛盾與無奈;紀父會皺皺眉頭,然後默默轉身離開,繼續他未完成的工作,那轉身的背影透露出他的疲憊與無力;紀無傾則只是淡淡地看一眼,便又回到自己的世界裏,那一眼中卻也藏着他對家庭現狀的一絲憂慮;紀遇和紀來之也會短暫地停止争吵,看向紀安之,眼神中各有不同,紀遇的眼中帶着一絲嘲諷,仿佛在嘲笑紀安之的軟弱,而紀來之的眼中則是滿滿的擔憂與愧疚,仿佛覺得自己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紀家的日常因為紀遇的到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往,清晨的紀家總是彌漫着溫馨的氣息,陽光透過寬大的落地窗,毫無保留地灑在餐桌上,給桌上的早餐鍍上一層金黃的光輝。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着豐盛的早餐,歡聲笑語回蕩在整個房間,那笑聲仿佛能驅散世間所有的陰霾,讓每一個人都感受到家的溫暖。但現在,這種溫馨的場景一去不複返,取而代之的是緊張壓抑的氛圍,仿佛一層厚厚的烏雲籠罩着這個家,讓人喘不過氣來。
紀母雖然盡力想要做到一碗水端平,每天都會精心準備兩份早餐,一份給紀來之,一份給紀遇,還會關切地詢問她們的喜好。她會溫柔地問紀來之今天想吃什麽口味的面包,會耐心地詢問紀遇是否喜歡新榨的果汁。但在潛意識裏,她還是更疼愛和自己相處了二十多年的紀來之。她會在紀來之生病時,徹夜守在床邊,眼睛一刻也不離開紀來之的臉龐,細心地照顧她,為她熬制各種滋補的湯藥。她會在深夜裏一次次地起身,為紀來之掖好被子,用手輕輕撫摸紀來之的額頭,感受她的體溫是否正常,那眼神中滿是心疼與關切。而對紀遇,雖然也會關心,但總是少了那麽一份自然而然的親昵。有一次,紀遇不小心在花園裏摔倒,膝蓋擦破了皮,紀母只是簡單地拿了醫藥箱,讓她自己處理,那語氣中帶着一絲敷衍;而若是紀來之受傷,紀母一定會心疼地親自為她清理傷口,溫柔地安慰,用最輕柔的動作幫她塗抹藥膏,嘴裏還會不停地說着:“寶貝,別怕,媽媽在呢。”
而紀父,因為工作繁忙,每天早出晚歸,很少有時間過問家裏的事情。他的世界似乎只有工作,各種會議、應酬占據了他的全部生活。他的書房裏總是堆滿了各種文件和資料,那些文件像一座座小山,将他淹沒其中。深夜裏,還能看到他在臺燈下忙碌的身影,那昏黃的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投射在牆上,顯得那麽孤獨。對于家裏的這些瑣事,他總是有心無力,每次回到家,聽到紀遇和紀來之的争吵聲,他也只是疲憊地嘆口氣,那聲嘆息裏滿是無奈與疲憊,然後回到書房,繼續他的工作,仿佛只有工作才能讓他暫時忘卻家裏的煩惱。
紀無傾則是個工作狂,每天都把自己埋在工作裏。他在一家知名的金融公司工作,職位頗高,工作壓力也極大。他的生活被各種報表、數據和會議填滿,對家裏的這些瑣事并不關心。他每天早上總是第一個離開家,出門時天還未完全亮,街道上還彌漫着一層淡淡的霧氣。晚上最後一個回來,回到家時,月亮已經高高挂在天空,灑下清冷的光輝。回到家後也是徑直走進書房,繼續處理未完成的工作。偶爾聽到客廳裏的争吵聲,他也只是皺皺眉頭,然後關上書房的門,仿佛這樣就能将外面的紛擾隔絕開來,讓自己沉浸在工作的世界裏,逃避這個充滿矛盾的家。
紀安之在一旁默默地觀察着這一切,她深感家庭氛圍的改變。曾經溫馨和睦的家,如今變得充滿了火藥味,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那緊張的氣息。她越發堅定了躲避劇情的想法,同時也對紀遇的态度更加謹慎。她知道,紀遇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角色,自己必須小心應對,否則稍有不慎,就會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有一天,紀安之在花園裏散步,花園裏的花朵争奇鬥豔,散發着迷人的芬芳,微風輕輕拂過,花朵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着它們的故事。正好碰到了紀遇。紀遇穿着一身華麗的連衣裙,裙子上繡着精美的圖案,每一針每一線都透露着奢華與高貴,脖子上戴着一條璀璨的項鏈,那項鏈上的鑽石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着耀眼的光芒,那是紀母從國外買回來的,原本是打算送給紀來之的生日禮物,不知怎麽就到了紀遇的脖子上。紀遇看到紀安之,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那笑容裏帶着一絲嘲諷和不屑,仿佛在向紀安之炫耀她的勝利。
“喲,安之妹妹,今天怎麽有空出來散步啊?不會是又想逃避什麽吧?”紀遇的聲音尖銳而刺耳,像一把利刃,瞬間劃破了花園裏原本寧靜的空氣,讓周圍的一切都仿佛靜止了下來。
Advertisement
紀安之心中一緊,但她還是努力保持着鎮定,臉上露出一個淡淡的微笑,說道:“遇姐姐,你說笑了。我只是出來透透氣。”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警惕,緊緊地盯着紀遇,生怕她突然做出什麽過激的舉動,那眼神仿佛在黑暗中尋找着一絲光明,警惕着周圍的一切危險。
紀遇卻不依不饒,她慢慢地靠近紀安之,眼神中閃爍着一絲危險的光芒,仿佛一只饑餓的野獸盯上了獵物。說道:“哼,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麽。你不就是害怕我搶了你的風頭,搶了你的一切嗎?告訴你,紀家的東西,我想要的,就沒有得不到的。”她的聲音冰冷而堅定,仿佛在宣告着她的主權,那聲音在花園裏回蕩,讓紀安之感到一陣寒意。
紀安之心中一陣憤怒,但她還是強忍着,沒有發作。她知道,和紀遇正面沖突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她深吸一口氣,說道:“遇姐姐,你誤會了。我從來沒有這樣想過。我們都是一家人,何必要這樣針鋒相對呢?”她試圖用溫和的話語化解這場危機,那話語裏充滿了無奈與期待,期待着紀遇能放下敵意。
紀遇卻突然大笑起來,那笑聲在花園裏回蕩,讓人毛骨悚然,仿佛是從地獄傳來的笑聲。“一家人?你覺得我們是一家人嗎?在我眼裏,你們不過是我登上高位的墊腳石罷了。”說完,她轉身揚長而去,那離去的背影充滿了傲慢與不屑,只留下紀安之呆呆地站在原地,心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仿佛被整個世界抛棄。
從那以後,紀安之對紀遇的警惕心更重了。她知道,紀遇已經對自己産生了敵意,自己必須更加小心謹慎,才能在這個充滿危機的家裏生存下去。她開始更加留意紀遇的一舉一動,試圖找出她的弱點,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不放過,仿佛在黑暗中尋找着一絲希望的曙光。同時也在不斷地思考着如何才能徹底改變這個家的現狀,讓一切恢複到從前的美好,那美好的回憶就像一盞明燈,照亮她前行的道路,盡管路途充滿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