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章
第 7 章
“我以後不會再離開那麽久了。”從那以後,紀安之和景九喬像是被命運重新牽起了線,經常會在院子裏碰面。陽光灑在他們身上,勾勒出溫暖的輪廓。兩人坐在院子的石凳上,聊起小時候的趣事,那些被歲月塵封的記憶如潮水般湧來。他們回憶起一起在花園裏追逐蝴蝶的場景,景九喬總是身手敏捷,輕易就能抓住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然後小心翼翼地放在紀安之的手心,看着蝴蝶撲閃着翅膀飛走,兩人會開心地大笑,笑聲回蕩在整個花園;他們還說起在樹蔭下分享彼此小秘密的時光,那些純真無邪的話語,或是對某個玩具的喜愛,或是對某個小夥伴的看法,如今想來,都充滿了溫馨與甜蜜。
景九喬的身形更加挺拔,舉手投足間都散發着成熟穩重的氣息。他的眼神中也多了幾分堅定和自信,那是歷經歲月沉澱後的從容與淡定。他會和紀安之分享自己在國外的經歷,那些在不同城市的見聞,那些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戰與機遇,每一個故事都讓紀安之聽得入神,也讓她對景九喬有了全新的認識。
而在紀家,另一番景象卻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壓抑,讓人喘不過氣來。紀遇和紀來之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就像兩顆不斷碰撞的行星,随時可能引發一場毀滅性的災難。在公司的一次重要會議上,緊張的氣氛如同一張無形的大網,籠罩着每一個人。會議室內,燈光慘白,牆上的時鐘滴答作響,仿佛在為這場即将爆發的争吵倒計時。
紀遇身着一身剪裁精致的職業套裝,腳蹬一雙高跟鞋,“噠噠”的腳步聲在會議室裏顯得格外刺耳。她眼神犀利,嘴角帶着一絲冷笑,率先發難,指責紀來之在工作中故意使絆子,導致公司的一個重要項目出現了問題。“紀來之,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在背後搞的那些小動作。這次項目出問題,你絕對脫不了幹系!你就是故意的,想讓我難堪,想在公司裏打壓我。”她的聲音尖銳而高亢,在會議室裏回蕩,充滿了憤怒與指責,每一個字都像是一把尖銳的匕首,直直刺向紀來之。
紀來之原本平靜的臉色瞬間變得通紅,她猛地站起身,雙手撐在會議桌上,身體因為憤怒而微微顫抖。“紀遇,你別血口噴人!我一直都兢兢業業地工作,怎麽可能故意搞破壞?明明是你自己決策失誤,現在卻想把責任推到我身上,你太過分了!”她的聲音也不甘示弱,帶着濃濃的委屈和憤怒,眼眶中閃爍着淚光,那是被冤枉後的無奈與委屈,淚水在眼眶裏打轉,随時都可能奪眶而出。
兩人的争吵瞬間點燃了整個會議室的火藥桶,引起了公司其他員工的不滿。大家紛紛交頭接耳,臉上露出不滿和無奈的神情。有的員工小聲嘀咕:“這兩人天天吵,也不顧及公司的利益,真是太自私了。”聲音雖小,卻在這安靜又緊張的會議室裏清晰可聞;還有的員工直接指責她們:“公司正面臨這麽重要的項目,你們卻在這裏争權奪利,一點大局意識都沒有!”話語中滿是失望與憤怒,每一句指責都像一把把利刃,刺向紀遇和紀來之,讓原本緊張的氣氛更加劍拔弩張,仿佛空氣中都彌漫着濃濃的火藥味。
紀父和紀母也被這件事情驚動了,他們匆忙趕到公司。紀父神色凝重,眉頭緊緊皺在一起,那深深的皺紋裏寫滿了憂慮與疲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疲憊和無奈,歲月的痕跡在他臉上愈發明顯,原本烏黑的頭發也添了不少銀絲;紀母則滿臉焦急,眼神中充滿了擔憂,她不停地在兩人之間來回張望,雙手不自覺地絞在一起,試圖尋找一個平息這場風波的辦法,可此刻的她,滿心焦慮,卻又毫無頭緒。
然而,紀遇和紀來之都被憤怒沖昏了頭腦,誰也不肯讓步。紀遇雙手抱胸,高昂着頭,一臉倔強地說:“我絕對沒錯,就是她的問題,今天必須給我一個說法!”那語氣強硬,不容置疑;紀來之也毫不退縮,大聲反駁:“我才是被冤枉的,憑什麽要我讓步?你必須向我道歉!”兩人互不相讓,聲音一個比一個高,争吵聲在會議室裏回蕩,一聲高過一聲,讓紀父和紀母感到無比頭疼,他們看着眼前這失控的局面,滿心都是無奈與悲哀。
最終,紀父無奈之下,只好暫時将兩人都停職,讓她們冷靜一下。“你們都別吵了!都停職反省,什麽時候想清楚了,什麽時候再回來上班。公司不是你們争權奪利的地方,你們這樣下去,公司遲早被你們搞垮!”紀父的聲音帶着威嚴和憤怒,在會議室裏響起,如同一聲驚雷,震得衆人耳膜生疼。紀遇和紀來之聽到這個決定,都愣住了,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他們瞪大了眼睛,張着嘴,卻一時說不出話來,顯然對這個結果感到十分震驚,但他們也知道,此刻再争辯也無濟于事,只能憤憤地離開了會議室,離開時,兩人還各自冷哼一聲,眼神中滿是不甘與怨恨。
紀安之她也聽聞了這些消息。她是從紀家的一位老管家那裏得知的,老管家在電話裏唉聲嘆氣,将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她。紀安之聽後,不禁感嘆,這場真假千金的争鬥,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結束。她靠在窗邊,望着窗外的藍天白雲,心中五味雜陳。她慶幸自己當初離開了紀家,躲開了這場無休止的紛争,但同時,她又為紀家的現狀感到難過,那個曾經充滿溫馨的家,如今卻被争吵和矛盾所充斥,讓她感到無比的陌生和心痛。但是大哥說過他會平息紛争,她不再其中,反而不會給哥哥搗亂。
紀安之在小別墅裏繼續過着平靜的生活。清晨,陽光透過窗戶輕柔地灑在她的畫室裏,她坐在畫架前,全神貫注地投入到繪畫創作中。她的畫筆在畫布上輕快地游走,色彩在她的筆下逐漸交融,勾勒出一幅幅充滿意境的畫面。有時,她描繪的是小別墅外那片絢爛的花海,花朵在微風中搖曳生姿,每一片花瓣都被她細膩地刻畫出來,仿佛能聞到花香;有時,她又會畫出記憶中與景九喬一起度過的歡樂時光,那些畫面充滿了溫暖與童趣,承載着她美好的回憶。随着時間的推移,她的畫作也越來越出色,她獨特的繪畫風格和細膩的情感表達逐漸吸引了一些業內人士的關注。
偶爾,她會和景九喬一起出去散步。他們沿着鄉間的小路漫步,路邊的野花肆意綻放,五彩斑斓。他們一邊走,一邊分享着彼此的生活感悟和內心的想法。景九喬會講述他在國外的奮鬥歷程,那些為了夢想努力拼搏的日子,充滿了挑戰與堅持;紀安之則會訴說自己在繪畫創作中的靈感來源和遇到的困難。他們的步伐不緊不慢,身影在夕陽的餘晖中被拉得很長很長,畫面溫馨而美好。有時,他們也會去看一場電影,在黑暗的影廳裏,兩人坐在一起,随着電影情節的起伏,他們的情緒也随之波動。看完電影後,他們會一起讨論電影中的情節和人物,分享彼此的感受和見解,歡聲笑語回蕩在回家的路上。兩人的關系也越來越親密,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那種純真無邪的時光,只是如今多了一份成年人的默契和理解。
而在紀家,雖然紀遇和紀來之都被停職了,但他們之間的争鬥并沒有停止。回到家中,兩人仍然經常争吵。餐桌上,紀遇會故意挑剔紀來之做的飯菜,嘲笑她的廚藝;紀來之則會反擊紀遇的懶惰和驕縱。客廳裏,為了争奪電視的控制權,兩人也會吵得不可開交。紀父和紀母被他們搞得焦頭爛額,每天都生活在緊張和壓抑的氛圍中。紀父原本忙碌的工作之餘,還要操心家裏的紛争,疲憊感愈發沉重,臉上的皺紋也越來越深;紀母則整日唉聲嘆氣,原本明亮的眼睛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為這個家的支離破碎而黯然神傷。
一天,紀安之正在畫室裏專心畫畫,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她的身上,勾勒出她專注的輪廓。突然,電話鈴聲打破了這份寧靜。她放下畫筆,走到電話旁,拿起聽筒,聽到了紀母帶着哭腔的聲音。紀母在電話裏哭訴着紀家的種種問題,從紀遇和紀來之無休止的争吵,到家裏壓抑的氛圍,再到她自己內心的痛苦和無奈。她希望紀安之能夠回去勸勸紀遇和紀來之,試圖讓這個家恢複往日的平靜。
紀安之聽着紀母的話,心中一陣無奈。她深知紀家的問題錯綜複雜,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解決的。多年的矛盾積累,以及兩人性格上的沖突,讓這場争鬥變得異常棘手。但她又不忍心看着紀母這麽傷心,畢竟紀母曾經對她關懷備至,在她心中有着重要的位置。于是,她只好答應回去看看,希望自己的出現能為這個家帶來一絲轉機。
Advertisement
回到紀家後,紀安之看到紀父和紀母疲憊的樣子,心中一陣難過。紀父坐在沙發上,眼神空洞,仿佛被生活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紀母的眼角還挂着淚痕,面容憔悴。她找到紀遇和紀來之,試圖勸說她們和解。
她先找到了紀遇,紀遇正坐在房間裏,一臉的不耐煩。紀安之輕聲說道:“姐妹,別再吵了,你看爸爸媽媽都被你們折騰成什麽樣了。大家都是一家人,有什麽事情不能好好說呢?”紀遇卻不屑地哼了一聲,說:“是她先針對我的,我可咽不下這口氣。她想和我争,那就看誰能笑到最後。而且不要忘了我才是你的親姐妹”紀安之無奈地搖了搖頭,又去找紀來之。
紀來之坐在自己的房間裏,默默地流着淚。紀安之坐到她身邊,溫柔地說:“姐姐,你們都退一步吧,這樣無休止的争吵對誰都沒有好處。不管我們有沒有血緣,你是我的姐妹這件事沒有任何改變。”紀來之擡起頭,眼中滿是委屈,說:“不是我不想退,是她太過分了,總是處處針對我,我實在忍無可忍。”
兩人都對紀安之的話充耳不聞,依然堅持自己的立場。紀安之無奈之下,只好再次離開了紀家。她知道,自己已經盡力了,剩下的,只能看她們自己的了。她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感慨萬千,這場真假千金的争鬥,不知何時才能畫上句號,而紀家的未來,又将何去何從,一切都充滿了未知 。
紀安之回到小別墅後,心裏一直放不下紀家的事。她坐在院子裏的秋千上,輕輕搖晃着,腦海裏不斷回想着紀家如今的混亂局面。景九喬看到她一臉愁容,走過來關切地問:“安之,還在為紀家的事煩惱嗎?”
紀安之嘆了口氣,把事情的經過詳細地告訴了景九喬。景九喬聽後,沉思片刻說:“也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她們之間的矛盾根源在于對家庭地位和關愛的争奪,我們可以想辦法讓她們明白,真正的家庭溫暖不是靠争鬥得來的。”
紀安之眼睛一亮,覺得景九喬的話很有道理。兩人開始商量具體的辦法,他們決定先從紀遇和紀來之的興趣愛好入手,尋找一個能讓她們共同參與的活動,以此來緩和兩人的關系。經過一番打聽,他們得知紀遇對攝影很感興趣,而紀來之則喜歡參加一些公益活動。
景九喬和紀安之策劃了一場公益攝影展,主題是“身邊的溫暖”,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讓紀遇和紀來之在共同的目标下,放下成見,增進彼此的了解。他們分別聯系了紀遇和紀來之,邀請她們參加。紀遇一開始有些猶豫,但想到可以展示自己的攝影作品,還是答應了;紀來之則出于對公益事業的熱愛,也同意加入。
在準備攝影展的過程中,紀遇和紀來之不可避免地要一起讨論、合作。一開始,兩人還是有些針鋒相對,紀遇會挑剔紀來之對照片主題的理解,紀來之則會指責紀遇拍攝的角度不夠新穎。但随着時間的推移,她們逐漸發現,彼此在不同方面都有着獨特的見解和優勢。紀遇的攝影技術确實出色,能捕捉到很多細膩的畫面;紀來之對公益的熱情和對生活的感悟,又為照片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一次,兩人在拍攝一組關于老人院的照片時,遇到了一位孤獨的老人。老人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他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很少回來看他。紀遇和紀來之聽後,都深受觸動。紀遇用鏡頭記錄下了老人眼中的孤獨與渴望,紀來之則陪老人聊天,給他帶來溫暖。
攝影展順利開展,紀遇和紀來之的作品受到了很多人的贊賞。在展覽現場,看着那些記錄着生活中溫暖瞬間的照片,兩人對視一眼,只是原本劍拔弩張的敵意之外,似乎多了一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