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來朕這裏 宋大人還真是博覽群書

第48章 來朕這裏 宋大人還真是博覽群書

倭瓜兄弟幫住在破廟裏的舉子買了些吃食, 還帶了些城中的消息與見聞。

天色漸暗,廟中點亮幾根佛座上的燭臺,舉子們三三兩兩坐在一起低聲談論, 倒也少了幾分冷清。

宋儉看看時間, 從幹稻草上站起了身, 說道:“各位兄弟, 天色不早了,我得回我的住處了。”

陳轼擡頭:“小兄弟, 你既不是秦溪人, 也不是義州人,你從這裏離開, 又要去哪裏住呢?”

宋儉當然是回宮啊,但是又不能直說。

腦子裏轉了一圈, 編道:“不瞞大家說,其實我此次進京除了趕考,也是為了來投奔我家親戚的。”

“親戚?”

“小兄弟在京中有親戚?”

宋儉點頭:“嗯!”

“我有個親戚在京中當了個小官,我給他做事,他給我提供住所吃食, 所以我得好好聽他話, 現在天色這麽晚了,我要趕緊回去了, 不然我親戚會擔心的。”

衆人紛紛道:“那小兄弟你路上小心。”

“你那親戚知道你來此處嗎?”

“你親戚有沒有派人來接你啊?”

“夜路難走,不如我們送送你吧小兄弟。”

宋儉擺手:“不用不用,我親戚家不遠的,走幾步就到了。”

Advertisement

陳轼探探頭:“走幾步?你那親戚也住破廟啊?”

陳修拽了把他,給了他個閉嘴的眼神。

宋儉撓了撓臉蛋,和他們再見:“那我走了, 有空我還會來的,你們加油,注意安全。”

有人還給他遞了頂帽子:“這是我進京路上戴的帽子,還挺暖和,小兄弟,你路上戴吧。”

宋儉接過來:“謝謝謝謝,你真是好人,祝你升官發財。”

聽了他的話,廟裏傳來一小陣善意的笑聲。

宋儉戴好書生的帽子,背着竹簍離開了。

此時的廟裏,陳轼掩着嘴低語:“哥,你覺得這小兄弟說的話有幾分真?”

陳修視線盯着書,并未移開:“一分真也好,十分真也罷,都與我們無關,少打聽,少說話。”

陳轼:“哦。”

宋儉遠離破廟後便用輕功飛了起來,不消一刻鐘就回了京城。

京中路上還有行人,宋儉放緩了腳步,又背着竹簍慢慢悠悠的走了起來。

不知走了多久,宋儉突然察覺到好像有人跟着自己。

他腳步微頓,用餘光掃了眼周圍,那跟着他的動靜便立即消失了。

“!”

有人在跟蹤他?!!

宋儉快步走,跟着他的人也快步走。

他停,跟着他的人也停。

宋儉跑了幾步,跟着他的人也很快跑了起來。

啊啊啊啊啊啊啊!

有壞人!!

宋儉一溜煙跑進了小巷子裏,背着竹筐就是一通飛。

他挑着沒人看見的地方悶頭沖,一路飛回皇宮,飛回燕寧宮,飛到帝王身旁。

宋儉驚魂未定:“陛下!陛下!路上有人在跟蹤屬下!太吓人了!”

蕭應懷和後面跟着宋儉回來的天察司暗衛對視。

暗衛:“……”

蕭應懷:“……”

又看向眼前小書生扮相的少年,頓了會:“是嗎?”

宋儉:“嗯!嗯嗯!”

“好幾個人呢!還好屬下跑得快,不然就被抓到了。”

蕭應懷:“那朕應該獎賞你才是。”

宋儉:“嗯?”

“真的嗎陛下?”

蕭應懷沖他勾了下手指,宋儉不疑有他,蹭蹭蹭跑過去,正眼睛亮晶晶的期待着,帝王朝他額頭就是一敲。

“嘣。”

一個腦瓜嘣。

宋儉驚了一跳,捂着腦門退後:“?”

怎麽又彈他?!

蕭應懷掀眼:“不夠?”

宋儉“嗚”了聲:“QnQ。”

“扮成這副樣子在外面亂跑,不跟你跟誰。”

宋儉解釋:“屬下是為了更好的融入他們……”

帝王又勾手指。

宋儉警覺的捂着腦門。

“來朕這裏。”

宋儉一點一點挪去,小聲說:“陛下,大家都相信我是來進京趕考的,沒有人懷疑我的身份,我一點都沒透露我是從宮裏來的消息,不會對其他人不公平的。”

帝王并未再次彈他,只是用手指挑走了他頭上的帽子:“誰給你的?”

宋儉視線跟去:“噢,這是一個兄弟送給屬下禦寒的。”

蕭應懷将他從頭到腳打量一番。

“短短一天倒是與不少人交了朋友。”

宋儉反應了一會,然後腼腆的笑道:“是他們比較熱情,屬下其實也沒做什麽。”

蕭應懷抿唇默然。

第一批跟去的暗衛早已回禀過,眼前人去的時候帶了一大包饅頭,還自稱自己是什麽田螺公子。

呵。

宋儉迎着帝王的視線,乖乖問道:“陛下,您有什麽要吩咐屬下的嗎?”

蕭應懷輕點手指:“你在外面也是這般模樣?”

宋儉沒聽懂:“啊?”

蕭應懷微眯了下眼睛,突然伸手捏住了他下半張臉。

宋儉:“?”

嗯嗯嗯?

帝王的臉陡然靠得極盡,宋儉整個人都呆愣住了,反應過來後臉色爆紅:“陛陛陛、陛下,現在在說正事呢……”

蕭應懷:“朕是在說正事。”

宋儉咽咽口水:“噢……噢……這樣……”

瞧着信了,實際上視線一直在飄忽不定的瞥着男人的唇。

蕭應懷盯着他:“朕所言之意是,春闱前夕京中人多眼雜,不是每個人都如你看到的那般純良,你那套評判是非善惡的标準也并非時時有用。”

“所以,少管些事,少貼些腰包……”說到這裏,蕭應懷低瞥了眼他的荷包:“朕賞你的金豆子莫不是都給了別人?”

宋儉搖頭搖得撥浪鼓一樣:“沒有沒有,屬下還剩好多呢,在房間裏放着。”

蕭應懷“嗯”了聲:“還算聰明。”

宋儉被捏着臉,呆呆的。

過了一會,帝王仍舊沒有松手的意思,他隐晦的小心提醒道:“陛下,屬下懂了。”所以可以放開我了!!

蕭應懷:“懂了?”

“嗯嗯嗯嗯!”

“可朕還有些沒懂的地方。”

“臉熱成這樣,這裏……”帝王輕輕點了點他的頭:“在想什麽?”

宋儉睫毛顫了一下。

蕭應懷:“不打算同朕說說?”

宋儉:“(///////)”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完了完了完了,被發現了被發現了!

但是他控制不住啊。

嗚嗚嗚。

宋儉臉蛋通紅,很努力的低着視線不去看身前的帝王。

悶聲好一會後,還是誠實的小聲嗫嚅道:“就是……就是……只要陛下靠過來,屬下就……”

“就什麽?”

“就想到除夕泡藥浴的那晚。”

帝王撇開頭極輕的笑了聲,凸出的淩厲喉結滾動了一下。

宋儉忙說:“陛下息怒,屬下知道錯了……”

蕭應懷:“朕何時說過你錯?”

宋儉忍不住攥緊了衣服。

帝王手指輕移,拇指落在他飽滿的下唇上,輕輕撚了下。

“朕方才說的話都聽進去了嗎?”

宋儉點頭。

“那就去吧。”

扣着臉頰的那股力道終于松開,宋儉連忙退後:“屬下告退!屬下告退!”

他急得直接跑出了燕寧宮,出去才發現,靠,他的竹簍!

又急匆匆往回跑,結果剛一進去就看到男人正從竹簍裏拿出一本書來。

視線自動放大放大再放大。

香——公——子——記!!!

“啊!!”

宋儉:“陛下!”

蕭應懷翻了幾頁,淡聲道:“宋大人還真是博覽群書。”

宋儉朝前沖去,帝王兩指一翻,那香公子記中旖.旎的畫面便轉到了他眼前,宋儉腳步生生剎住了。

蕭應懷:“這畫本子不錯,朕留下了。”

“……”

救命。

經此一虧,宋儉很是警醒,之後他就去找禮部找徐羨借了一堆正經書。

徐羨見狀還笑說:“宋大人也要參加春闱嗎?”

“也可以這麽理解。”

宋儉對徐羨的這份誤解十分受用,哼哼,這樣就能更絲滑的隐入舉子人群中了。

事實也證明換了書以後的确很絲滑,都沒有人懷疑過他的身份。

他走在京城大街上,碰上一個書生模樣的人便上去問問兄弟從哪裏來,聊兩句就掏書,掏出來就念叨之乎者也。

沒過多少時日,宋儉就認識了數不清的舉子。

這之中絕大多數人的确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對春闱之外的事情一律沒興趣,但也有一小部分人熱衷于拉幫結派,宋儉精準鎖定了幾個。

為首的人姓汪,叫汪宜。

宋儉從秦溪文人嘴裏聽說這個姓汪的很能到處胡說,也是他當時帶人對陳修動了手。

于是——

宋儉幾番周折結識了汪宜。

京中某家客棧二樓,宋儉正在和汪宜以及他的一幫子好兄弟品茗作詩。

宋儉嗦了口茶,主動起了個話茬:“汪兄,小弟最近總是聽人說咱們陛下對汾州來的文人……”

他話到這裏就停了,沒再繼續說下去。

汪宜二十幾歲的年紀,但兩撇小羊胡子卻留的很是銷魂,他捋捋胡子道:“小兄弟也聽說了?”

宋儉捂着嘴蛐蛐:“那是,大家都在說,小弟本來只想着當個樂子聽聽便罷,但又想起汪兄在京中人脈頗廣,實在心癢難耐。”

汪宜被他的馬屁拍得神清氣爽,哈哈笑了兩聲。

然後道:“那小兄弟你可問對人了,實不相瞞,我有一義兄,他結識過一個朋友。”

宋儉湊前:“這個朋友難不成是京中的大人物?”

汪宜晃晃手指:“非也,非也。”

他道:“這位朋友也有一位義兄,他的義兄又有一個相好,這位相好呢,認識一個書局的老板,書局老板的兒子有個表兄……”

宋儉:“……”

這人脈,所有當事人拉出來站一排都能繞京城三圈了。

一刻鐘後,汪宜終于說到了核心人物。

“……這位朋友的老鄉,曾經在禮部任過職。”

周圍拍馬屁的喽啰們紛紛鼓掌:“不愧是汪兄啊,人脈就是廣,竟還認得禮部的人。”

“太有實力了汪兄。”

宋儉安靜了片刻:“所以這消息,最開始就是從禮部傳出來的?”

汪宜捏着小羊胡子,眯着眼睛點頭,想了會又補充:“準确來說,這消息是我義兄說的,不過也八九不離十。”

“畢竟你想,秦溪縣養出那麽大個奸臣,咱們陛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啊,如若再來些心術不正的官員,哼哼,那後果,可想而知。”

宋儉看了眼心術不正的汪宜,沒說什麽。

他總覺得這事哪裏不太對勁,但又說不出來,直到這天宋儉偶然又見到了汪宜。

他下意識跟了上去,然後就看到汪宜在鬼鬼祟祟的和另一個人碰頭。

這個人……

他是不是在哪裏見過?

宋儉蹙着眉盯了許久,但因為這段時間見過的人實在太多了,所以宋儉一時也不能确定。

“……”

到底在哪見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