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33章
程素從家裏一共帶來兩塊手帕, 一塊繡黃花,一塊繡綠花,綠花送給甄大娘, 黃花留給自己。
最好的手帕送給最好的甄大娘。
這樣甄大娘每次看到手帕都會想起她,就好像她們關系親密, 不可分割一般。
孟華幹活回家把手帕往他娘床上一扔。
“什麽東西?”
“手帕,你的小情人送的?”
“小情人?”甄臻挑眉, “該不會是你送的吧?不是有人說兒子是娘前世的小情人嗎?啧啧!這刺繡的棉手帕還挺高檔的, 你小子什麽時候眼光這麽好了?不得不說, 我們華華長大了,知道送禮物給娘了。”
孟華本來有些郁悶的,聽了他娘的話,臉都臊紅了。
看娘這話說的,好像他有多不孝似的,他一個大男人怎麽可能買這麽娘娘腔的禮物?
“不是我送的,是程素, 她好像很喜歡你。”
甄臻有些意外, 拿起這兩塊手帕仔細打量。
原著中女主送給男主一塊手帕,不過男人并不當回事, 用程素的手帕給殷雪擦汗, 讓女主傷心不已。
送給男主的手帕最終到了她的手帕, 這是不是證明她已經改變了原著發展的軌跡?
甄臻把手帕放在口袋裏,沒好氣地瞪了孟華一眼:
“是呢, 娘就是這麽招人喜愛,好好反省一下,看看自己魅力差在哪。”
Advertisement
孟華:???
次日,焦蕙蘭就做了甄臻期待已久的涼拌海帶絲, 酸辣口味的,配着甄臻摸索着做出來的涼皮涼面,非常下飯。
男人中午出去幹活不在家,家裏要給他們送一頓飯。
他們都不愛吃小吃,甄臻就把小圓餅從中間切開,把鹵煮的肉切碎,加點荷包蛋和蔬菜進去做肉夾馍。
一人四個肉夾馍,管飽管夠,再喝點清涼解暑的綠豆湯,這吃的不比誰好?
村裏幹活的男人既羨慕又眼饞。
“大國,你家過得這是什麽日子,頓頓有肉吃!你娘該不是把你家老底給花完了吧?”
他們雖然眼饞,但都猜測是大國爹的身故補貼沒花完,這種錢沒人會羨慕,也就沒人眼紅。
孟大國憨笑,娘做的肉夾馍選用的是肥膩的後腿肉,還會特地給他們兄弟幾個加肥肉,吃起來特別過瘾。
“我娘會吃。”孟大國邊吃肉夾馍邊道。
孟二勇沒空說話了,一口口往嘴裏塞。
孟華也不答話,坐在樹蔭下,吃完就喝綠豆湯,直到把自己灌飽為止。
甄臻也沒小氣,順道給孟老太和孟老太爹也帶了點肉夾馍,一人兩個,再多也沒有了。
不過綠豆湯她帶了不少,還給孟老大家的幾個兒子也分了。
他們一家都挺高興的,承了甄臻的人情。
要不是出來走一圈,甄臻都不知道日頭有多曬,村裏人被日頭烤得唇幹舌燥,卻不敢偷懶,生怕李德成不滿意扣他們工分。
甄臻回去後叫焦蕙蘭又燒了兩大鍋綠豆湯,井水裏放涼後,在一個帶輪子的板子上拉過來。
“大家喝綠豆湯,人人有份。”甄臻笑着說。
茍子娘也在幹活,驚奇道:“人人有份?我說甄桂芝,咱們村這麽多人呢,虧你舍得!”
甄臻一聲嘆息:
“看到你們這麽辛苦幹活,我就想到大國爹在世時,總說大家都不容易,能幫就幫一手。你們都出來幹活,家裏沒人送水送飯,大熱天的日子可不好過。飯我是送不起的,但請大家吃綠豆湯還是能做到的。”
茍子娘沒想到她真的不一樣。
“以前覺得你這人不能處,誰知你是個面冷心熱的。”
甄臻哀嘆一聲:
“大國爹死後我想不開,脾氣也變得古怪,有時候想找你們說話,又怕你們看不起我這個寡婦。”
說完就埋着頭凄凄慘慘戚戚了。
茍子娘跟李德成他媳婦連忙說:
“大國爹是烈士,那是為國捐軀了,咱們都崇拜烈士,怎麽會看不起你?”
“就是,大國娘,你真是想多了,以後要跟我們多走動,常走動感情才會好。”
周圍的老娘們七嘴八舌地保證,甄臻這才答應下來。
他們都帶了碗,甄臻給他們一人盛了一碗綠豆湯,這冰涼甘甜的綠豆湯叫他們精神一振。
茍子娘還說:“剛才幹活老覺得眼黑,喝完好多了!”
“咱們女人流血流汗就是容易眼黑,要補充糖分,所以我特地多加了一點糖,讓你們補補。”
茍子娘直說她善良,再說上次借孟家的熱水瓶,她還欠了個人情呢。
甄臻這次主動給大家送吃的,也是有些私心的,過幾年她想叫孟華去參加高考,高考要政審,跟村裏人搞好關系肯定是沒錯的。
這年頭好名聲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
茍子娘想還她人情,把她拉到一邊悄聲道:
“桂芝,我聽到一個消息,你得放在心上。”
“嗯?”
“聽說工農兵大學的推薦要進行了,你家孟華以前就學習好,不争取一下?”
甄臻一愣,去年是工農兵上大學唯一需要高考的一屆,七四年又把高考取消了,重新改為當地革委會或者貧農協會推薦上大學。
去年孟華為了上大學努力了很久,誰知政審沒過關,大國爹是烈士毋庸置疑,但因為那個謠言,上面态度模糊,人家不敢随意讓孟華通過。
孟華失去了上大學的名額,失望落寞,這才積極跟當地小兵搞好關系,從而去了上面搞運動。
但今年大國爹的身故補貼下來了,就說明組織上承認了他烈士的身份。
這年頭烈士子女是有優待的,可以由當地推薦上大學。
大國爹在部隊裏級別不算低,孟華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大許多。
甄臻沒想到有這事,直接就找了李德成。
“孟華要報名?”李德成抹了把汗,瞅她一眼。
“德叔你別誤會,我今天送綠豆湯不是為了賄賂大家,事實上,我剛知道這個消息。”
李德成臉色好看了一些,“大國爹是烈士,你們老孟家又是十八代貧下中農,條件肯定是符合的。由我們村的貧下中農舉薦,貧農協會會長擔保,孟華就能上。”
眼下最看重政治面貌,孟華這一點是不用說的。
三年實踐經驗,初中文化都有,年齡也符合要求,在20歲左右。
李德成算看出來了,這個甄桂芝不是個簡單人物。
孟家三兄弟就更別說了,走出去那氣質都是人中龍鳳,誰相信他們是下地的農村人?
孟家遲早是要有出息的,這時候拉一把,以後說不定能記他一個人情。
“貧農協會會長跟我是同學,我明天就幫你跑一趟。”李德成叭叭抽了口煙袋,眯着眼說。
甄臻趕緊謝過了他,又給他端了碗綠豆湯。
晚飯時甄臻說了這件事,三個兒子都很震驚。
“可別說娘偏心,只給你弟報名,沒給你們哥倆報名。雖然是靠舉薦上的大學,但也要文化成績好,否則上了大學大字不識,也要被大學給退回來,那丢人可就丢大了。”
孟大國沒意見,他本來成績就不好,再說他是個顧家的男人,家裏兩個娃哪個都撇不開。
孟二勇就更沒意見了,他一看書就瞌睡,不是那塊料。
孟華:“娘,我怎麽沒聽說這事?”
這年頭消息閉塞,很多重要的事說錯過也就錯過了。
甄臻道:“我也是聽茍子娘說才知道的,這事還沒個準,如果最後去不了,也別傷心,明年還有機會的。”
孟華還沒從這消息中回過神,他已經很久沒翻開過那幾本書了,真能上大學,就意味着他能進學校裏認真學習文化知識了。
這是所有學子的夢想。
孟華很激動,晚上一直窩在甄臻那屋,拉着她聊上大學的事,甄臻不堪其擾,直接把他踢出了門,這才得到瞬間安靜。
陶愛紅回房裏就對孟二勇說:
“你還說你娘最疼你,我看她還是偏心老三!憑什麽推薦孟華不推薦你啊,你比孟華差在哪?”
孟二勇還真愣了一下。
“陶愛紅,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我上學時每次考試都抄你的,你班級倒數第二,我倒數第一。就我這樣的還上大學?”
陶愛紅叫他說的生氣,“誰說成績好才能上大學?推薦那不就是誰關系好就能去嗎?”
“你說的沒錯,可我不是讀書的料,這一點你得服氣孟華的,以前冬天下雪,家裏沒蠟燭了,他就拿着書站在外面借着天光看書,我真不能跟他比。”
陶愛紅就是覺得自己吃虧了,憑什麽這麽好的機會給孟華啊。
要是孟華上了大學,工作後關系留在城裏,就是城裏人了。
他們這種鄉下人永遠都比不上。
次日甄臻跟焦蕙蘭一起做了兩鍋風幹鴨脖。
鴨脖做好後,又蒸了綠豆沙和紅豆沙的窩窩饅頭,個頭較小,就雞蛋大小,餡料有甜味,吃起來像小零食。
特地多做一些,搗碎了泡在奶粉裏,二丫就能吃了。
二丫已經添加輔食了,甄臻就把空間裏的蔬菜水果挂面拿出來了。
二丫最喜歡番茄味的,甄臻把面條煮爛後用勺子搗碎,加點菠菜胡蘿蔔喂給她吃。
焦蕙蘭就喜歡喂米粉,但甄甄覺得米粉就是大米做的,雖然也好,可還是需要搭配點別的。
吃完輔食,甄臻還給二丫做了水果泥,當然用的是最常見的蘋果。
用勺子放在蘋果上橫着舀一下,就能把表面一層果泥舀下來,連汁帶肉一起喂給她。
二丫很是喜歡,每次吃果泥時都很乖。
怕大丫吃醋,覺得大家都愛二丫不愛她了,甄臻每次切蘋果時都會對半分。
當然,三娃月份小,這些都是沒有的。
端午到了,甄臻早早就買了蜜棗和幾種豆子,提前将腌好的鴨蛋黃取出來備用,又叫三個兒子去地裏找了粽子葉,回家放在水桶裏泡着準備包粽子。
大丫端着小板凳坐在甄臻身邊,拿起粽子葉跟甄臻學。
“阿奶,粽子葉怎麽放呀,大丫手小放不下。”
甄臻細細教她,“像阿奶這樣折疊,下面不能有縫隙,再抓點糯米放進去。”
“然後呢?” 大丫奶聲奶氣問。
“然後放點你愛吃的食材就行了。”
大丫包了一個扁扁的三角粽子,很有成就感,特地叫她娘給她留着,不許別人吃。
甄臻放點紅豆沙和蜜棗進去,她甜鹹的粽子都愛吃,不過肉粽子一般,鹹粽子只放鴨蛋黃。
壩頭村不南不北的,飲食習慣也南北混雜,比如說中午一般吃大米飯,早晚一定要稀飯和面食。
粽子方面本地以甜粽子為主,很少有人吃鴨蛋黃的。
茍子娘來還熱水瓶,見到他們放鴨蛋進去,驚得都要跳起來了。
回去就跟人講,老孟家竟然吃鴨蛋粽子,那得多難吃啊!
為了區分甜鹹,甄臻用棉線系甜粽子,用粽子葉系鹹粽子。
一起放進鍋裏蒸,焦蕙蘭很愛吃粽子,往年家裏吃不起飯,當然不能這樣任性。
今年娘蒸了一大鍋,這天氣不吃也存不了幾天,她總算能敞開肚子吃了。
蒸好後,整間廚房充斥着蘆葦葉的清香,甄臻很喜歡聞這種味道。
她拿漏勺撈了八個粽子上來,六個甜的兩個鹹的,叫孟華送給孟老太和孟老太爹嘗嘗鮮。
孟華幹勁十足,擦着汗就拎着粽子走了。
孟老太如今已經習慣了兒媳給自己送吃的,前天送肉夾馍和綠豆湯那次,哪個老姐妹不羨慕她?
都說看起來最潑皮的甄桂芝,如今卻最孝順。
又說大國爹雖然沒了,但兒媳孝順也是一樣的。
老倆口聽着別人這樣誇自己兒媳,自然也是高興的,如今吃粽子就更甜在心裏了。
“你娘真舍得,一個粽子足足放了兩個蜜棗!還放紅豆呢!真會吃!”孟老太感嘆。
孟老太爹随手一拿,挑了個鹹粽子,一開始有點不習慣,細細品來卻越吃越想吃。
“頭一次吃鴨蛋粽子,你娘真是有心了。”孟老太爹誇道。
孟大國幾人下工後,家裏就張羅着吃完飯,今天沒什麽大菜,只有一盤西紅柿炒蛋,是大丫點名要的,甄臻可不委屈丫頭,就叫焦蕙蘭給整上了。
吃的就是各類粽子,這年頭的人都愛吃包子粽子和糖餅,主要是一年到頭吃不了兩次。
孟大國一口氣吃了六個粽子還不嫌飽。
桌子上還放了一碟白糖,誰想蘸糖就蘸一下,渴了就喝點綠豆湯,端午節就算過去了。
飯後,甄臻的任務就是洗娃娃。
工具是兩桶放了艾葉的水,目标對象是三個奶娃娃。
洗完這個洗那個,把娃娃們的胳膊窩、胳膊肘、腳底心都搓得一幹二淨,中間有哪個娃娃咯咯笑,你只要沖他們笑笑,他們就會很開心了。
等娃娃們全部洗完了,她真是累得夠嗆了。
撈上來擦擦幹,擦點香粉粉,穿上小衣服,就給三個娃系五色線了。
脖子手腕和腳腕上都要系的,以後剪掉了扔去房頂上,據說喜鵲會把五色線銜去,給牛郎織女搭橋相會用呢。
孟華的大學申請表已經交上去了,李德成也跟貧農協會會長打了招呼。
其實說是打了招呼,可甄臻知道,十裏八鄉符合推薦要求的人少之又少,他們可是烈士子女,大國爹是獲得過一等功的。
孟華自己文化水平也很高,貧農協會會長見過他一面,很是喜歡。
交代他要是上了大學,一定不要忘記自己的家鄉。
走流程倒也不難,上次蓋房子時,甄臻事情辦的漂亮,村裏人都對她改觀不少,再加上大國爹的情分在,村裏所有貧下中農都給孟華投票了。
他們只需要等審核就行。
如果順利的話,孟華沒多久就要離家上大學了。
甄臻希望他早點走,趁對程素感情不深,早點去大學學習見世面,随着時間推移,很多事自然而然就會淡的。
甄臻想把賣瓜子的事業接過來,可孟華沒讓,雖然國家有補貼,可他還是想賺點錢留着備用。
甄臻借着去縣城買瓜子的機會,提前從空間裏拿了三床被子出來。
一床舊被子給他鋪在下面,一床12斤重的棉花新被子蓋在身上,上頭再蓋一間5斤重的棉花小被子,去上大學應該是不會冷了。
孟華衣服不少,可夏天衣服已經洗得發白了,甄臻打算給他做一件。
家裏有三個兒子,只做一個肯定不行的,幹脆找趙美蘭買了三人份的布。
倆人現在熟悉了,交換物資非常順手,甄臻給了她四十包挂面,四十斤面粉,四十包白饅頭,四十斤衛生紙,還有四十個風幹鴨脖。
“這風幹鴨脖是想請你那些顧客試吃的,如果覺得好想回購,我下次再給你們送。”
趙美蘭喜出望外,盡心盡力給她周旋,很快給她搞來最好的的确良布。
“這布料涼快舒服又耐用,我家那口子一直想做一件的确良,但我明面上的工資不算特別高,又要養一大家子,穿得好怕人家懷疑,一直沒敢給他做。”
甄臻摸着的确良,比起現下人們穿的粗布,的确良确實是高檔面料了。
重要的是在沒有空調的年代,穿這個很涼快。
甄臻點頭,“你們倆年紀輕輕做事就這麽謹慎,以後肯定差不了的。”
趙美蘭對她的誇獎很受用。
“攤上公婆身體不好,也是沒辦法的事,我公婆以前對我不錯,月子裏伺候我也盡心,我肯定要對她好的。”
再說倆人哪怕身體不好,也盡力幫他們看孩子。
家裏有個人看着,她就能出來工作了,到底是不一樣的。
趙美蘭的觀念放在後世都算是先進的,更何況是這個年代的。
後世第一批下海吃螃蟹的人,估計就是她這樣的。
“你老公雖然手受了傷,工作沒那麽體面,可是有他給你跑跑腿,你一個月也能多賺個幾十塊,你本來工資就不錯,供銷社福利又好……你老公雖然退下來,可每月也有點補貼的,你們夫妻倆力氣往一處使,七七八八加起來,日子不錯的。”
趙美蘭一聽她提錢,立刻謙虛道:
“哪能賺那麽多,就賺點錢買米買面。”
甄臻笑笑,沒說什麽。
她又給孟華買了一根鋼筆,一摞本子,一摞演草紙,一雙小白鞋。
給老大老二各買了一雙解放鞋,倆個兒媳一人一雙小白鞋。
回去的路上她就把布送給馮裁縫了,給孟華準備的學習用品她偷偷放起來了,只把鞋子拿出來分了。
孟大國平時都穿焦蕙蘭納的布鞋,娘忽然給他買了一雙解放鞋,他穿着忽然就有點不習慣。
很少穿新鞋,他高興的手都不知道往哪放。
“娘,你還記得我腳的尺碼呢!”
甄臻笑:“那是當然的!你們兄弟三人的尺碼我記得一清二楚,娘可是把你們放在心裏的,那絕對不是嘴上說說!”
三個兒子都很高興,孟二勇瞥了眼孟華的小白鞋,一開始有點吃醋。
後來也明白了娘的意思,這是準備給孟華去大城市穿呢。
大學裏打掃的幹淨,穿小白鞋沒什麽的,可他們幾個下地幹活的,要是穿小白鞋那不是惹人笑話嗎?
孟二勇也套了一下,正合适,別說他,就是焦蕙蘭和陶愛紅套了,都正正好好,挑不出一點差錯來。
陶愛紅生平第一次穿買的鞋,激動得左看右看。
“娘,真好看嗎?會不會有點小?這麽白的鞋,怎麽刷牙?”
“不小的,用牙膏刷,刷完放點衛生紙貼在上面,等曬幹後就很白了。”
孟華偷偷記在心裏。
陶愛紅心裏喜滋滋的,可能是以前跟娘總掐架,如今娘忽然對她好,就有點受寵若驚。
焦蕙蘭笑就沒停過,又注意到婆婆沒給自己買,回去就跟孟大國說:
“娘對我們真好,好東西都留給我們了,自己卻舍不得吃舍不得喝。”
孟大國一愣,“有這事?”
“你不知道嗎?娘每天就吃饅頭片,喝最稀的米湯,吃飯只吃素菜,吃肉就吃瘦肉,還動不動就說自己減肥呢。雖然娘沒有明說,可我知道,她是在偷偷省錢呢。”
孟大國其實早就發現了,可他不如焦蕙蘭細心,聽焦蕙蘭提醒才發現娘沒給自己買新鞋子。
“回頭你去縣城,給娘買雙好鞋子。”
倆人手頭還有幾塊錢,焦蕙蘭答應下來,婆婆對她大方,她也會善待婆婆的。
娘家早就揚言不認她了,她已經把婆婆當成自己的親娘了。
村裏的母豬都沒有下崽崽的,甄臻去隔壁村找人買了十一只小母豬,當然是找不同村的人買的。
十只放去山裏頭,那邊豬圈已經搭建好的,是就地取材用山上的石塊搭成圍牆,再用木頭做擋,因為豬多,怕豬長大後會沖倒圍牆,還特地把圍牆加高了。
剩下的那只小母豬,放進用家後面用舊土塊建成的豬圈裏。
豬圈剛建好時,村裏人都圍過來看,孟老太和孟老太爹也來了,見兒媳把這個家照顧得越來越好,打心眼裏覺得高興。
大丫也趴在豬圈上,“豬豬,你不用擔心,大丫每天都出去割豬草喂你,你好好長大。”
孟大國活了米糠作豬飼料,天氣炎熱,家裏偶爾有馊掉的飯菜,甄臻就端過來喂豬。
讀過書的人什麽都講科學。
甄臻就覺得應該科學養豬,只吃米糠是不行的,應該補充點蛋白質,喂點豆餅和花生餅之類的,這些東西都很有營養。最好再來點礦物質元素補充一下。
夏收暫時告一段落,孟華短期內是沒事幹了,又要開始下一波賣瓜子了。
他騎着自行車過來,這是大川借來的車,不過甄臻也沒虧待人家,每次還車時都要送點東西,不是米就是雞蛋蘋果的,人家都很高興。
不過用人家的車到底不方便,這年頭自行車比寶馬還稀缺,把人家車子用舊了用壞了,人家雖然嘴上不說,心裏卻有想法。
再說經常借的話,他們賣瓜子的事只怕要露餡的,甄臻就催了催趙美蘭,想叫她再幫忙打聽一下,看能不能弄一輛自行車過來。
孟華不忙,又打算去城裏賣瓜子,張翠花卻從隔壁村帶來一個消息,說是甄臻二哥家的孩子在縣城住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