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38章
回頭甄臻就跟孟華說起這事:
“你嫂子做事挑不出一點差錯來, 她一直念叨着說要在你臨走之前,讓你吃頓好的。我尋思着就吃餃子吧,你嫂子包餃子好吃, 你去了京城也吃不到家鄉這味了。”
外面的菜再好吃那也沒有家鄉口味好,不然怎麽有家鄉的味道呢?
孟華知道他娘的意思, 這是在提醒他別忘本。
都說長嫂如母,焦蕙蘭這個大嫂嫁過來後對他真沒得說, 哪天家裏有好吃的, 他要是不在家, 大嫂寧願自己不吃也要給他留一份。
娘是要他記得大嫂的好,将來大嫂過得不好,他這個當小叔的有能力也要反哺一二。
“嫂子對我的好,我都會記得的。”
甄臻見他一點就通,也就放下心來,把準備好的學習用品都給他了。
孟華沒想到娘偷偷備了這麽多,娘雖然看着對他嚴厲, 愛卻一點沒少, 知道他要去京城讀書了,背地裏肯定沒少惦記,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他離家讀書後, 娘千萬別想他想的睡不着才好。
孟華出去讀書是大事, 鄰居們也都陸續送點東西來的。
雞蛋、本子、墨水、青菜什麽都有,張翠花別出心裁給他織了一副半截手套。
甄臻提出改良意見, 叫她在手背上用毛線織個蓋子,怕冷時蓋在手上,用小紐扣一扣就暖和了。
張翠花當她面就嘀咕上了,說送禮物你還挑三揀四的, 全天下也就你甄桂芝能做出這種事,卻到底罵罵咧咧把手套拿回去加工了,隔日就把新手套送來了。
甄二哥和甄二嫂也騎着自行車來了一趟,送了一支鋼筆好一盒墨水過來。
Advertisement
孟華:“謝謝二舅。”
甄二哥是老教師,他挑的鋼筆都是最好用的,孟華蘸了墨水在紙上寫了幾個字,果然非常順滑,是用了心思的。
甄二哥就不高興了,“自家舅舅送東西,說謝謝就太生疏了。”
“應該要謝,讓孩子學會感恩不是壞事。”甄臻說。
孟華要上大學了,甄二哥比誰都高興,他一直盼着甄家能出個大學生,孟華雖然姓孟,那也是他外甥,外甥混得好,舅舅臉上也有光。
甄家別的人就沒這麽高興。
甄大哥和甄大嫂一早就聽到消息,回家就告訴了甄老太,甄老太自然談不上高興,孟華可是外孫,不同姓就是外人,只有甄大寶能考上大學,她才會真的高興。
“那小蹄子有什麽好事也不知道想着娘家,要不是我家大寶年紀還小,我非要叫她推薦大寶。”
甄大嫂雖然疼這個孫子,卻也知道孫子不是這塊料。
“早知道孟華能上大學,咱們就不和小姑子鬧那麽僵了,聽說老二一家都去了呢。”
“提那殺千刀的幹嘛,我算是白生了這兩人。”
不過孟家人都覺得挺光榮的,張巧紅和周淑芬也都送了點實用的小東西來,價格不貴,心意到了就行。
孟大嫂送了條棉褲過來,是按照孟華的尺寸做的,她心靈手巧,褲子樣式雖然不洋氣,但褲筒不寬大,比普通棉褲顯瘦,孟華竟然收下了。
甄臻又跟她聊起孟麗的事。
孟大嫂說:“虧得你給她出頭,人家聽說周長勝那種德行,又有醫院的檢查證明在,有不少人想給孟麗說媒。不過條件都不太好,一個死了老婆,一個是28的老光棍,一個臉上有個痦子,我都沒瞧上就別提孟麗了。”
28就老光棍了嗎?有痦子在後世也能做激光的,不過在這年代确實條件都不算好,甄臻聽得直搖頭。
“不急,頭一次就是太心急,沒了解清楚就結婚了,這次一定要讓孟麗擦亮眼睛。”
孟大嫂直說當初該聽甄臻的,遲幾個月再結婚,不過現在說那些已經晚了。
周末孟麗回來,還特地上門看甄臻了,人還挺客氣,給甄臻帶了一包桃酥。
“那個蔣東平有沒有聯系你?”
孟麗紅着臉說:
“聯系了,我們天南海北聊了很多,不聊不知道,一聊才發現我們倆都想買個大房子。”
甄臻沒想到她還有這志向,如今房子是稀缺物品,以分配為主,很多單位職工一家七八口擠在狹窄的筒子樓裏,一輩子都在等單位分配一套大房子,可房子哪是那麽容易得到的?
分房是有指标的,有關系的人永遠靠前,尋常老百姓只能能等剩下的,有些人家從爺爺結婚等到孫子結婚,也沒等到一套大房子。
住房緊張,就是男人都少有買房結婚的,更別提女孩了。
畢竟時代不一樣,不是後世的觀念能比的。
“嬸子倒是小瞧你了,縣城買房容易嗎?”
“不容易,不過有套小房子的話,可以加點錢跟人家換大房,通過置換的方法來買房。”
“那也行,不管什麽時候,咱們中國人都看重房子。對了,那個蔣東平到底是什麽意思?”甄臻問。
孟麗神色略顯不自然,她跟周長勝結婚時都沒這樣,面對蔣東平卻有面紅耳赤的感覺。
“他想跟我相親,談對象,但我剛離婚還不想談。”
甄臻心說真是小瞧了這年代的人,別看車馬慢,做什麽都還挺迅速。
你就比如生孩子這事吧,孟大嫂家的張巧紅生完才多久?前幾天聽說都懷孕三個月了,孟大嫂的二兒媳周淑芬也懷孕五個月了。
村裏最近生孩子的不是一般多,算算日子都是去年貓冬時播下的種,所以人太閑真不是好事,這年頭沒有手機玩,娛樂活動少,可不是上床就生孩子嗎?
倒是夏收和秋收這段日子懷孕的人少。
所以孟麗這速度也算正常的,好女百家求嘛,盯着她的人還不少呢。
“确實太快了點,他有沒有說看好你的原因?”
孟麗點頭,“我問了,他說他娘精神不正常,整天把自己關在家裏,跟誰說話都害怕,經常被人欺負。嬸子,你說他娘要是不軟弱,能讓房子被人占去?他就想找個厲害能吵架能幹架的,他不在時能把家撐起來,不至于叫周母那種人給欺負了去!”
說的倒是合情合理,沒有太大漏洞,不過甄臻還是勸孟麗謹慎,第二次結婚試錯的機會就少了。
“再了解了解,挑男人不是看他怎麽說,而要看他怎麽做。”
孟麗直點頭。
一場雨下來天氣又涼快了一些,還沒到秋收的時候,村裏暫且能喘口氣,孟大國下工後就帶着孟二勇和孟華去捉黃鳝了。
村裏人閑下來後,地頭間就多了不少捉黃鳝捉魚的,不過孟大國只是露個面,叫老二老三頂上,自己溜去喂豬了。
甄臻注重科學養豬,豬崽子吃了不少好東西,光是那豆餅渣就沒停過,平時蔬菜剩飯也沒少吃,這才兩個月就胖了一大圈。
上次甄臻去都不認識了,這肥頭大耳的,還是當初可愛的小豬崽嗎?
甄臻給三娃和二丫沖了奶,大丫拿着個小桶就出門了。
“去哪?”
“阿奶,我去門口捉知了猴,晚上給娘炒菜吃。”
小丫頭挺能幹,一早就起床割豬草捉毛毛蟲喂雞,別看她年紀小,也能把母雞喂得油光發亮。
大丫把知了猴的洞摳大些,每個洞裏都放一根稻草,下傍晚這知了猴最容易捉了。
知了猴看着常見,卵要在地下至少三五年才能爬出來,有的要七八年,捉多了後續就跟不上了,後世知了猴就很少見了。
大丫一晚上就捉了一小桶,焦蕙蘭把知了猴泡水,吐完髒東西都放入鍋中清炒,出鍋後捏點鹽進去。
這玩意蛋白質比肉高多了,村民們夏天吃不上飯,就靠這個打牙祭。
村裏不下地的孩子天天就出去捉這個。
晚餐是清炒知了猴,肉沫蒸蛋,香菇青菜,和黃瓜炒雞蛋。
葷素搭配,菜色也清淡,這大夏天的吃起來不膩人。
甄臻對今天的菜色很滿意,總算不用吃豬肉了,不過孟大國就沒那麽滿足了,這知了猴到底不是肉,累了好些天,不吃點肉補補,總覺得不帶勁兒。
次日家裏就包了餃子準備送孟華上火車。
他想提前過去準備準備,甄臻知道他心思都放在學習上了,肯定想早點過去看看情況,也就沒攔着他。
“早點過去也好,找找圖書館、食堂、會議廳、上課的地方都在哪,省得開學後找不到路。學習之餘也可以去各大景點逛逛,有些地方用學生證去可能是免費的,你也可以留意一下。”
孟華就覺得奇怪,換上新做的的确良襯衫直笑:
“娘,怎麽說的好像你去過大學似的?”
甄臻直挑眉,“沒吃過豬肉還沒看過豬跑嗎?我是你娘,你這麽聰明的娃都是我生的,你說我聰不聰明?”
孟華也覺得不能小看大人,有時候大人的智慧是無窮的。
甄臻又交代:“給你五十的生活費,你放在貼身衣物裏,扒手最喜歡你這種面嫩的大學生。”
孟華這一點是不用擔心的,別看他年紀小,為人處世卻很老道。
“五十太多了。”
“拿着吧,你不是大手大腳的人,吃穿也不講究,這錢是給你買書買資料用的,不用替娘省錢,該花的地方就花。”
孟華最近賣瓜子賺了好幾百,也就收下了,不過他一直在琢磨一件事,他爹有不少老領導在京城,上次二哥結婚,人家特地寄了禮金過來。
這次他去京城,是不是也該上門拜訪一下?
當然,他這麽做也是有私心的,放着好好的資源不用,他又不傻。
能登梯子快點到,為什麽還要費勁去爬山呢?
他琢磨着拿娘給的五十塊錢,買兩瓶茅臺去。
甄臻瞥了他一眼,直搖頭,這孩子聰明猶豫,可社會歷練還是太少了點。
“人家在乎這兩瓶茅臺嗎?人家能坐到那職位上,什麽好東西沒見過?你是以你爹兒子的身份去拜訪的,一個小輩還要買茅臺?這目的性也太強了點,只會讓人家覺得你這人心思深,辦事過于油滑。”
孟華被他娘說的有些不高興,“反正我說什麽都是錯的呗,那你說帶什麽去?”
甄臻直嘆氣,還以為經過程素那事他會反思自己呢,看來他性子一點沒變,只是更善于僞裝了。
用大國爹的人脈問題,畢竟關系久了不聯絡也會生疏的,只是大國爹都不在了,這時候去拜訪,就不能有目的性。
“聽娘的,把家裏灌好的臘腸帶上,再帶四瓶蜂蜜。上門時就跟老領導說,這蜂蜜美容養顏,女人喝了是最好的。”
孟華覺得這東西拿不出手。
甄臻語重心長道:“孟華,與位高者接觸,真誠是最好的武器,不要抱着利用的心思耍小心眼,就算人家看在你爹的份上,幫你一次兩次,也不是長久之計。你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不用走歪門邪道也有出頭之日,聽娘的話,平常心就好。”
孟華被這一盆冷水潑下來,也知道自己過于急躁了。
娘說的不無道理,人家又不是傻子,會上趕着被他借勢嗎?
“知道了,娘,是兒子太心急了。這蜂蜜是哪來的?”
別看蜂蜜不貴,也是很難買的,供銷社買到的蜂蜜都不純。
這四瓶是從一個養蜂的老大爺手裏,偷偷買下來的。
老大爺也不敢明目張膽養蜂,一年就産個十多瓶,給了甄臻小一半呢。
焦蕙蘭早就包好了餃子,陶愛紅也出來幫忙了,還對孟華噓寒問暖的,像是怕孟華忘記她似的。
白菜肉餃子香的很,要不孟大國也不能吃了三大盤。
主要是這年頭的食物味道足,油是油,豬肉是豬肉,白菜是白菜,一樣的配方,跟後世吃起來就是不一樣。
孟華也吃了一大盤子,他滿足地抹了把嘴。
“謝謝兩位嫂子,等我回來會給你們帶禮物的。”
倆個嫂子都很開心,大丫就撇撇嘴,“小叔,那我呢?你會給我帶禮物嗎?”
孟華嘴欠,就說我到大學就會把你忘記,怎麽會給你帶禮物?
大丫卻當真了,撇撇小嘴就要哭了。
甄臻拿起筷子就敲了下孟華的頭,孟華配合地哇哇大叫,可算把大丫給哄好了。
最後孟華承諾會給大丫帶禮物,她才高興起來,摟着孟華的脖子不放手。
甄臻又叫來了照相館,拍了一張全家福。
這是他家第二張全家福了,這次多了三娃,又是孟華上大學前拍的,意義不一樣。
照相館又在甄臻的要求下,給三個孩子各拍了一張獨照,照片上寫上日期,以後還能拿出來看看。
孟華的火車在傍晚,怕錯過火車,下午時孟大國就要送孟華過去。
東西卷好捆在自行車後座,人就只能走過去了。
孟華走後,日子過得飛快,中秋節那天,孟大國從田裏捉了不少螃蟹回來,就甄臻夏天時提過一嘴,他就放在心上了,也是孝順。
這年頭的螃蟹肥美着呢,田裏沒有農藥,個頭長得大,黃也是實打實的,甄臻吃得滿嘴是油,實在滿足。
孟大國見娘吃得高興,樂呵呵道:
“娘,明天我再去水裏摸點來,保證叫娘吃得高興!”
甄臻誇道:“大國不錯,孝順懂事,娘有你這樣的兒子真是死了也無憾了。”
孟大國心裏舒坦的跟什麽似的,孟二勇就吃起醋來了,當晚就跑去水溝裏摸了螃蟹、魚蝦回來。
三個兒子還好點,這兩個兒子怎麽又掐起架來了?
不過甄臻坐享漁翁之利,也就觀架不語了,笑呵呵誇了孟二勇幾句,繼續做她的端水大師。
晚上蒸了十六只螃蟹,炖了蹄髈肉,焖了河蝦。
帶殼的水産其他人都不愛吃,覺得麻煩,不稀奇。
他們吃的主要是蹄膀肉,只有甄臻和大丫認真吃螃蟹。
甄臻特地給公婆送了一盤蹄膀肉過去,這蹄膀肉煮的糯而不肥,瘦肉煮的稀爛,很容易脫骨,孟老太和孟老太爹牙口不好,吃起來也毫不費勁。
老倆口吃得一臉滿足,就覺得老二家的太會吃了,哪怕是不稀奇的菜,由她手裏做出來,都叫人恨不得把舌頭給吞了。
孟老太也不是白吃的,山上板栗陸續熟了,孟老太去山上撿了不少回來。
她知道甄甄是個懶婆娘,這種活兒是不愛幹的。
幹脆給兒媳多帶了一大筐,還有幾個自家樹上結的柿子,也拿了半框子叫孟大國一并帶回去。
秋收這段日子村裏人累得夠嗆,大國就快被曬成黑炭了,二勇也累得不輕,因為人手不夠,焦蕙蘭和陶愛紅也去幫忙了。
家裏孩子就甄臻在帶。
早上她煮了一鍋豬食喂家裏的豬,喂完豬就喂小娃娃,兩個小娃娃嗷嗷張嘴等着她投喂,乖乖巧巧,很有眼力見。
那樣子跟小豬沒一點區別。
甄臻拿着個奶瓶,這個喂完喂那個,給二丫和三娃都喂了點果泥。
後世不到五個月的孩子是不會喂果泥的,不過這年頭養孩子可不是照書養,其他家幾個月的孩子吃不飽的多着呢,也就她家孩子既有奶粉又有果泥的。
見三娃消化很好,甄臻也就這樣喂了。
喂完三個孩子她也就沒事幹了,又去端詳家裏的老母豬了。
家裏的豬養的不錯,體重那是蹭蹭往上漲,今年要到2月11日才過年,過年晚豬就能多養一陣子,殺豬時就能膘一些。
村裏每家都養豬,不過養豬時間不一樣,豬飼料也有好有壞。
不是每家豬過年都能出欄的。
雖然秋收後大隊裏會分糧會分豬肉,但以壩頭村的情況,交完公娘是真的不剩下什麽了。
一聽說孟家今年要殺豬,村裏人就提前過來跟甄臻預定,叫給他們家留一點,有的人家五斤,有的人家十斤,有的人家還要一點豬下水。
沒辦法,過年要走親訪友,有托關系的事也得這會給辦了,豬肉是硬通貨,帶去哪都沒人嫌棄。
村裏就孟家的豬能殺,孟家還把這豬養的那麽好,幹淨漂亮,膘肥體壯的,這豬肉吃起來肯定香。
這年頭殺豬的都是村裏人分了,偶爾會有外村人來買一點。
這種也算打擦邊球的,村裏人哪怕紅眼,也不敢明着去舉報。
你舉報人家,你家殺豬時要不要賣了?
被舉報後全村人都買不到豬肉,你家在村裏還有好果子吃?
就連李德成媳婦都一早來預定了十斤豬肉和五斤豬下水。
從前的小母豬已然長成老母豬,人怕出名豬怕壯嘛,豬一壯就得宰了,都說豬的智商高,甄臻也把它當寵物養了幾個月,還真不忍心把豬給殺了。
不過沒辦法,農村人自己舍不得吃都要給豬吃,一年到頭就這點盼頭,某種意義上而言,這也算是豐收的喜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