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39章
秋收完, 村裏人都被累得夠嗆,孟大國一向是幹活的好手,搶種搶收這種事一向沖在最前頭, 他幹活賣力,吃最多苦, 臉上曬掉一層皮不說,手也被磨出一層老繭來了。
他幹活從不抱怨, 村裏的人看了都說, 大國沒給他爹丢臉。
在農活上, 孟大國就是家裏的頂梁柱。
指望孟二勇那是沒用的,這小子有點小聰明,別說無償付出了,不偷懶占便宜那都是他仁慈了。
好在有孟大國頂着,孟家這好名聲才能延續下去。
交完公糧,李德成就組織分糧了,就壩頭村這條件能把公糧交上, 都算萬幸了, 能分的糧食實在沒多少了。
豬也只能殺一頭,一家能分到一兩斤肉就算不錯。
不過這也算常态吧, 要是年年糧食管夠, 肉也分的足, 就不存在吃不飽的情況了。
只是也難免念叨,說今年還盼來年好, 來年還穿破棉襖,這一年年的勞作,村民們還是吃不飽飯,也不知道為了啥。
孟家就分了兩斤肉, 像張翠花家這種女兒外嫁,家裏就一個才拿五公分的小兒子,才分到一斤多的肉,是絕對沒法留到年關的。
看這情況年前是不會再分肉了,她當晚也來跟甄臻預定了三斤豬下水一斤豬肉。
秋收忙完後就要準備入冬的事宜了,村裏分了稭稈和幹草留各家燒柴用,農家肥也分了些許。
去年甄臻剛穿來沒提前準備,今年不一樣了,進入十一月就叫孟大國和孟二勇去山上劈柴了。
兄弟倆裏外忙活了一周,總算把草垛堆好,柴火劈好。
別看門廊下、廚房、院子裏堆得滿滿都是柴火,可一到冬天這柴火燒的可快了,偏北方的壩頭村,過冬取暖真是大問題。
Advertisement
大丫往柴垛上爬,嘴裏嚷嚷着:“發柴了,發柴了。”
今年孟大國要照顧小豬崽不能去挖矸石,就跟挖矸石的村民預定了三百斤,甄臻又想法子去黑市上預定了五百多斤碎煤。
有着趙美蘭男人在其中擔保,大家也不怕她有問題,給她的價格也不錯,只收了不到五十塊錢。
對農村人來說,這也算一筆大錢了,可這五十塊錢能讓全家人一冬天沒那麽冷,幸福感大大增加,甄臻覺得挺值的,再說這種碎煤比矸石好,煙小不嗆人,想想都舒服。
去年蓋房子時在她屋裏留了一個壁爐,大家都說不實用,農村人哪有搞這個的,入秋後甄臻用木柴燒着試了一下,效果竟然不錯。
燒木柴總比燒煤省錢,農村人缺什麽都不缺木頭,山上那不要錢的木頭多着呢,劈好曬幹就行了。
雖說要花費勞動力上山砍柴,可她別的不多就兒子多,指揮兒子去幹就行。
這半年多,她空間的蔬菜消耗了不少,過冬前就叫孟大國去拉了一車大白菜放在地窖裏,為的是防止家裏那五只雞把白菜葉給啄漏風了。
奶粉囤了十五包,足足叫趙美蘭周旋了一個月,又從空間裏拿了不少東西出來交換,才把這事給搞定。
三娃也開始吃輔食了,奶粉供應不上,斷掉也沒太大問題。
但甄臻還是備一些,打算等開春暖和天,再讓倆娃娃斷奶粉,不然天寒地凍的,孩子要是生病可就得不償失了。
米面她不缺,大隊裏又分了小一百斤,但也做做樣子,拿了幾百斤出來。
土豆、蘿蔔、粉條、大蔥、紅薯,也都是過冬必備,能買就多買點,總不能天寒地凍再去街上買菜吧?
紅豆、綠豆、紅糖、冰糖、鹽、油也不可或缺。
甄臻空間裏的紅豆和綠豆吃得差不多了,她就叫孟大國去供銷社買了一點,留着冬天煮粥,做豆沙饅頭吃。
大丫愛吃的桃酥、糖、炸果子、馓子之類的也都買了點,不能叫孩子饞着不是?
至于最重要的豬肉,那就更不用擔心了。
過年前孟家正好殺豬,預計這豬能長到三百來斤。分給村民後,剩下的豬肉、大骨、豬血、豬下水,孟家想怎麽吃怎麽吃。
焦蕙蘭今年是越發自信了,身上卑怯懦弱的氣質散去,漸漸成為一個能獨當一面的女人。
她端了兩百多斤白菜和兩百多斤雪裏紅芥菜出來,打算腌菜。
“娘,雪裏紅和芥菜我都會做,這大白菜怎麽做呀?”
這個甄臻會做的,她學過做延吉辣白菜,做出來的辣白菜不說一頂一,至少味道是過得去的。
冬天能吃的東西實在少,她想備一點。
“我要的辣椒面、大蒜生姜、蘋果梨備好了嗎?”
“都給您備着呢。”焦蕙蘭就笑,婆婆真是點子多,什麽都會做。
甄臻笑着坐下,拿木桶有條不紊地做辣白菜,可別說她做出來的辣白菜味道十足,焦蕙蘭嘗了一口就覺得很下飯,冬天吃這個真是相當不錯的。
白菜和酸菜腌好了,焦蕙蘭想灌香腸。
甄臻沒讓,開春時有一批香腸叫老鼠給啃了。
老鼠忒可惡,這啃一口那啃一口的,把好好的香腸給糟蹋了。
她打算等過年前再灌,這還沒到臘月呢,急什麽,有的是時間準備呢。
但過冬的衣服得準備好了,去年給大丫做的棉襖還能穿,今年又給大丫做了兩件棉襖,兩件棉褲,兩雙棉鞋,又織了一頂帽子一條毛線褲。
二丫還不會走路,也給做了兩身。
三娃兩身,空間裏不用的毯子拿了一個出來,剪剪切切,做了兩個蓋毯,天冷時包在衣服外面抱着,比什麽都保暖。
給焦蕙蘭和陶愛紅各做了一身衣服,別看陶愛紅平常嘀嘀咕咕的樣子,一到有好處占時,那是比誰都高興,穿着新衣服站在鏡子前美了好幾天呢。
去年結婚時甄臻給她做的三身衣服,娘家都給她扣下了,說是要給她哥娶老婆用,平時她不如焦蕙蘭勤快,人又作,一件新衣服沒混到,要不是甄臻給她做件新的,只怕要穿舊衣服過年呢。
甄臻又給孟二勇織了一件毛衣,孟二勇盼了一年可算給等到了,喜滋滋地摸着胸口對孟大國炫耀,說這新衣服穿起來就是舒坦,可把孟大國氣的不輕。
她沒給自己準備,倒不是舍己為人,主要是不想被這年代的審美給同化,這是她最後的底線了。
她穿來前才25歲,忽然要她穿三四十歲的衣服,她怎麽高興的起來?
誰知焦蕙蘭當晚就給她拿了件紅色的大花棉襖出來,還非要甄臻給套上,又一臉得意地拿了一雙大紅色的毛線棉鞋出來。
“娘,這是我給您做的,可比茍子娘和翠花嬸那棉襖好多了,保管您出去時把她們給壓下去。”孟大國說。
倆人強行幫甄臻給套上了。
甄臻望着鏡子中的自己,簡直無語凝噎。
蒼天啊!大地啊!一下子從回村前變成回村後了。
她不得不穿着帶兒媳出去顯擺了一圈,還得裝出滿意的模樣,誰問起這衣服都要誇兩句兒子兒媳孝順。
這衣服可叫張翠花和茍子娘羨慕壞了,一個說時尚,一個說潮流,誇得焦蕙蘭徹底迷失自我,揚言要再給婆婆做幾件,被甄臻給攔下了。
顯擺完,回家後甄臻就把衣服脫下來,整整齊齊疊好放入櫃子裏。
孟大國問:“娘,新衣服您怎麽不穿呀?”
甄臻笑容滿滿:
“你和蕙蘭給娘做這麽好的衣服,娘一時間覺得不真實,這衣服真好啊!又保暖又好看,娘怕把新衣服給穿壞了,還是脫下來留過年走親戚再穿。”
孟大國就給焦蕙蘭使了眼色,回房後就誇上了:
“還是你了解娘,做的衣服真好看,那老棉鞋也不錯,看把娘高興的!”
焦蕙蘭叫他誇得不好意思,好在給婆婆送禮這事沒給辦砸了,也不枉婆婆對她這麽好。
甄臻以為這事就過去了,誰知孟二勇知道後,直怪陶愛紅不會做人,撺掇她去買一件更時尚的。
陶愛紅當然不情願了,這沒分家她手裏也沒幾個錢,還指望買零嘴吃呢。
但這事要是不辦,說出去實在沒面子。
于是,甄臻又多了一件比那件還紅還花的大棉襖,可叫她咬牙切齒了好一陣子。
次日飯桌上,甄臻又開始抒情了:
“老頭子。”
這話是對着天上說的,抒情對象卻是坐在飯桌前的一家老小。
“雖然你不在了,但我兒子兒媳孝順啊!大國蕙蘭對我好,給我買了件大紅棉襖,二勇和愛紅也體貼,買的衣服件件都好看啊!我甄桂芝何德何能,有這麽好的兒子兒媳哦!”
一番話把幾人說的熱淚盈眶,就連一向不作不高興的陶愛紅也鼻子發酸,被婆婆說的不好意思了。
“娘,您吃豬肉。”
“娘,您吃南瓜。”
“阿奶吃炖雞蛋,大丫的炖雞蛋都給阿奶吃。”
一家人紛紛給她夾菜。
甄臻抹着眼角莫須有的淚,笑納了。
眼看着白菜腌制了二十多天,甄臻打開罐子嘗嘗味道,發現延吉辣白菜的味道那是相當好,好到她都想來點小酒喝喝了。
她把辣白菜剪好,給張翠花送了十斤,給茍子娘送了十斤,給孟大嫂家送了二十斤。
別看十斤二十斤的聽着吓人,一顆白菜四五斤,這二十斤也就四顆白菜。
茍子娘給她回了一瓶辣椒醬,張翠花也給她送了點黃花菜來。
孟大嫂倒沒送吃的,今年收成不好,張巧紅明年三月生孩子,周淑芬一月生,忙兒媳坐月子還得添兩個娃,家裏拿不出吃的回她。
不過甄臻上次提了一嘴,說要在西邊給雞搭了雞圈。
過冬前,孟大嫂就把孟老大和兩個兒子攆來幫忙了,孟大國和孟二勇也上陣,沒兩小時就把雞圈給搭好了。
雞圈剛搭好,張翠花就來跟甄臻說了個消息。
“你那個同學,就你娘上次帶來家裏,說要給你相親的趙為民,還記得不?”
甄臻當然記得了,她還拿刀跟對方友好溝通過呢。
“記得,怎麽了?”
“他被人舉報,被那個了。”
也就是被批鬥的意思,這貨不是好東西,竟然勾搭村裏張家的兒媳婦,叫老張家逮個正着。事情鬧大了,兒媳娘家人上門求情,老張家看在幾個孩子的份上,對外說兒媳是被強迫的,把兒媳給保下了。
于是趙為民就被定性為強迫婦女了。
這強迫婦女可是大罪啊!
領導人都說了,婦女能頂半邊天。
這年頭風紀本來就抓得嚴,趙為民頂風作案,可不就被當成典型嚴辦了。
據說沒個幾十年是出不來的,搞不好還要槍斃呢。
甄臻覺得大快人心啊,又聊起宋小玉,張翠花可就不高興了。
心裏吐槽,說你老孟家的蘑菇真沒一個好東西啊!
你看孟華走後把我女兒給傷的,那是日日躲在家裏不出門,總是望着家裏的老黃狗發呆啊。
不過這話她也沒當面說,她也算看出來了,孟華心氣高,她女兒管不住這男人。
抛開這點不談吧,她女兒那長相也是實在過不去。
老宋家的醜基因全叫她占上了,張翠花長得不說傾國傾城,可年輕時也占着個高和膚白兩個優點,但老宋家可就一言難盡了。
“你都不知道,我前天去我婆婆那,見到了我婆婆家祖上一張照片!我就說我公公模樣相當不錯,我婆婆除了鼻子醜點也沒啥,怎麽老宋家包括我兩個女兒在,那是一個比一個難看呢?好家夥,徹底給破案了!原來問題都出在我婆婆的娘身上,她長着一個蒜頭鼻,死魚眼,那真是一傳一個準!不過我婆婆娘說問題也沒出在她那,是出在她娘那,但她娘也是從祖上傳下來的。也是說,她們那邊的醜基因徹底把老宋家的好基因給霍霍掉了。”
張翠花嗑着瓜子,愁上了:
“我女兒長這麽醜,以後沒男人要可怎麽辦!”
甄臻被她逗笑了,“有你說的那麽誇張嗎?”
“怎麽沒有?那蒜頭鼻,綠豆眼的,我看着都難受!你都不知道她出生那會,我看她那醜樣子都不想給她喂奶。”
甄臻覺得好笑,“我覺得小玉挺不錯的,人也單純可愛,男人找對象也不都看長相的。”
“騙鬼呢!不看長相?不看長相至少要看身材吧?你說我這胸雖然趕不上你好看,但年輕時那也是拿得出手的。好家夥,我女兒可就不一樣了,那就是平板上點兩個芝麻,不細看都找不到在哪!”
甄臻瞪了她一眼,給了她一根玉米棒叫她幫着搓玉米。
“沒見過你這麽吐槽女兒的,孩子要誇的,多誇誇可不就越變越美了嗎?”
“能靠誇改變問題,那就不是問題了!”張翠花可不認同,長得醜就是醜,不能違心說美吧?“我也就是沒錢,要是有錢就叫她去大城市剌個雙眼皮了。”
甄臻聽笑了,“你還知道整容呢?”
“那可不!我娘家村上有人出車禍把眼皮給戳壞了,醫生就給他縫了雙眼皮,聽說大城市就有這技術呢。”
張翠花和茍子娘吃辣白菜上瘾,又來跟甄臻讨法子。
沒兩天,村裏人都從她們口中聽到這腌菜的好辦法,紛紛拿了一兩百斤白菜出來腌辣白菜。
這年頭白菜便宜,家家戶戶都是吃得起的,冬天沒吃的,要是能腌點辣白菜,就着粗糧餅子過冬,也比往年幹吃雪裏紅強啊。
甄臻也沒吝啬,叫各個老娘們端着白菜來家門口,她□□給她們。
家裏沒有蘋果梨的,就沒放這兩樣,大體過程差不多就行。
今年壩頭村吃辣白菜,也算齊齊整整了。
上次甄臻叫人來重新打了一口井。
張翠花家是沒井的,經常來老孟家打水喝,偶爾來的頻繁了,就有點不好意思,會去別人家再打幾次,不過離得遠的人家來回拎水很不方便。
甄臻就想打在兩家中間。
張翠花見她沒提錢,有點不好意思。
她男人覺得不能占人便宜,就做主費用跟孟家平坦,甄臻想想也就答應了。
這樣兩家都花了一半的錢就有水喝了。
下傍晚甄臻打點水,打算把豬圈和雞圈刷一遍,孟大國回來了,不讓她幹,叫她去屋裏歇着。
天陰了好幾天,總算下雪了。
下午時屋頂已經蓋了厚厚一層,遠處的山景像一幅水墨畫。
空氣也清新,除了有點冷,真是什麽都好。
甄臻搓着手跑進廚房,拿了一只雞,把紅棗、人參片、枸杞、香菇幹都放進鍋裏炖。
紅棗是她剛買的,其他都是空間裏剩下的。
這幾個是名副其實的雞湯伴侶。
先大火再小火,也不需要提前焯水,要出鍋時把浮沫撇去就行。
這時候掀開鍋蓋,雞湯沸騰直冒熱氣,雞肉被炖的金黃,但是湯卻澄清,喝一口,那叫一個鮮香味濃!
整個廚房都冒着雞湯的香氣。
還沒到飯點,家裏大大小小的都圍過來了,連二丫都知道有雞湯喝,直往鍋裏看呢。
雞湯盛到爐子上小火保溫。
焦蕙蘭用豬油渣炒了一個白菜粉絲,腌好的雪裏紅和肉絲炒,又給三個娃做了雞蛋羹。
焦蕙蘭回回都覺得家裏吃得太好了,沒必要這麽浪費,四個菜太多,兩個菜就行了,你說村裏哪家比他們吃的奢侈?
給孩子做雞蛋羹就更沒必要了,村裏的孩子都是跟大人一起吃飯,才一歲都能吃辣椒呢。
但婆婆不答應,說也不缺這口吃的,把孩子身體養好才行。
陶愛紅被這雞湯味給饞哭了,自從年中鬧了一場被婆婆打壓下來,她就決口不敢提雞湯兩字了。
家裏老母雞是下蛋用的,更不能打這五只雞的主意,她饞了大半年,誰知婆婆卻在下雪天炖了香噴噴的雞湯。
孟大國直吸鼻子,雞湯可真香啊!
他夾了個雞腿,盛點湯和紅棗人參片,遞給甄臻。
“娘,您辛苦了,多喝點雞湯補補。”
孟二勇又慢一步,那叫一個悔恨啊!
甄臻笑眯眯拿起筷子,喝了一口湯,那叫一個滿足啊!
這大冷天的就該喝一碗熱雞湯。
家裏人見她動筷子了,才敢開吃呢。
甄臻道:“給孩子們盛一點,三娃也能喝雞湯了,吹涼點讓他喝。”
孟二勇靈光一閃,給大丫二丫盛了雞湯,又抱着三娃喂飯。
甄臻笑眯眯誇:
“二勇不錯,知道主動帶孩子了,娘這三個兒子,沒一個生錯的。”
雞湯自然要給孟老太和孟老太爹送去的。
孟老大一家已經習慣孟大國給老倆口送飯了,這回還是叫這雞湯味給饞到了,老倆口吃肉喝湯時,隔壁房間裏,其他人都沒骨氣地直咽口水。
乖乖,這過的是什麽日子啊!還沒過年雞湯都喝上了。
過年前,孟家就張羅着要殺豬了,家裏的豬殺完,山裏那幾只豬也要殺。
全家人都鄭重起來,生怕哪個環節沒做好叫人給發現了。
殺豬這事甄臻其實不急的,家裏這頭豬已經被人定的差不多了,她擔心山裏那群豬。
過年前豬肉緊張,價格也高,肯定是不愁賣的。
但甄臻好久沒去黑市,不知道那邊是什麽情況,哪怕趙美蘭男人跟黑市熟,可他一個人能不能吃下這麽多豬肉,也是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