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43章

焦蕙蘭最近聞到葷腥就難受, 豬肚雞是無福消受了,她雖然饞卻也沒辦法,只能捏了幾根青菜和幹籽烏, 想燒個湯喝。

甄臻直搖頭,“好歹加兩個雞蛋, 懷孕辛苦,可別虧待了自己。”

焦蕙蘭還是農村人的土思想, 儉省慣了, 雞蛋想省下來給孩子吃。

這籽烏還是娘不知從哪弄來的, 農村人哪裏吃的着這個?再加兩個雞蛋那就太不像話了。

大丫從雞窩掏來兩個雞蛋。

“阿奶,給!”

甄臻接過雞蛋打在湯裏,一個攪碎了做雞蛋花,一個做成水煮荷包蛋。

雞蛋一打,這湯就香了,甄臻還給她切了延吉辣白菜和鹹鴨蛋,就着香噴噴的豆沙饅頭, 那叫一個香!

焦蕙蘭只好一臉幸福地享受婆婆的疼愛了。

陶愛紅撇撇嘴, 她就說婆婆偏心吧?這不年不節的,有必要加兩個雞蛋嗎?就不曉得把那兩個雞蛋挪挪地兒, 往她碗裏放放?

退一步說, 不給她吃雞蛋, 客氣一下總行的吧?

想當初她懷孕時一天也才一個雞蛋,婆婆怎麽對大嫂那麽好, 對她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呢?

陶愛紅不承認自己這是嫉妒上了,不過這孟大國不僅床上厲害,生孩子也絲毫不落後, 這次又讓大房搶先了。

孟大國知道消息後自然高興。

在農村生不出兒子,那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Advertisement

孟家一個遠親生了四個女兒,沒兒子,只能從外面抱養了一個男孩當兒子,說是要這男孩傳宗接代。

農村人就這想法,有個兒子才算有後,閨女養的再好以後都是要嫁人的。

孟大國在他娘的改造下,已經慢慢脫離舊思想了,卻還是希望焦蕙蘭能生個兒子,否則等大丫二丫嫁人了,家裏就剩下他和焦蕙蘭了,逢年過節那感覺也太落寞了。

孟二勇卻是一愣,他覺得二丫出生才沒多久呢,家裏的孩子跟韭菜一樣,一茬一茬的,可苦了他娘了。

焦蕙蘭這一胎反應比較大,經常孕吐,吃不好睡不好的,人憔悴了不少。

甄臻就不讓她幹任何家務了。

焦蕙蘭就沒見過婆婆這樣寵兒媳的,懷個孕而已,又不是什麽大事,現下農村女人懷孩子那真跟母雞下蛋一樣常見。

也就她婆婆把她當寶一樣疼着。

焦蕙蘭心裏也是很甜蜜的,可就是覺得內疚,她以前哪裏舍得讓婆婆做家務?現在婆婆不僅要做飯,還要帶孩子,真是遭了大罪了!

一大早,甄臻把大丫從床上提溜起來,又張羅着給二丫穿衣服。

孟招弟背着一捆柴從外頭進來,累得一頭是汗。

“嬸奶奶,柴砍好了,水缸也灌滿了,雞和豬都喂過了,菜園子也澆過水了,我再幫你把家裏的衣服給洗了。”

孟招弟端着甄臻的髒衣服出去了。

甄臻給二丫和三娃蒸了雞蛋羹,用奶粉泡了奶饅頭碎,還配着八寶粥。

二丫和三娃在她的培養下都可以自主進食。

尤其是二丫,別看年紀小,筷子用得賊溜,吃飯已經不需要甄臻費心了。

“阿奶,我看着二丫和三娃,你去忙吧!”大丫人小鬼大說。

甄臻可自豪了,“誰都沒有我大孫女能幹。”

大丫得意地哼哼:“能幹的阿奶生出能幹的孫女!”

這丫頭說話可真疼人,小臉蛋也肉嘟嘟的,紮着兩個小揪揪,像個年畫娃娃!

甄臻也是越來越喜歡她了,不過還是交代了一句:

“不可以喂弟弟妹妹吃別的東西,尤其是花生米和瓜子。”

“知道的,阿奶,我會保護好弟弟妹妹的。”

甄臻從來都是一碗水端平,對三個孩子沒有一點偏心,真要偏心那也是偏心大丫,所以大丫從來不嫉妒弟弟妹妹,三個孩子的感情那是相當好的。

讓大丫看孩子她也是放心的,農村像大丫這麽大的孩子都能下地賺工分了。

甄臻走到外頭,瞥了眼幹淨整潔的院子,心說這個孟招弟真不是一般的能幹。

這才八點多,她把家裏所有農活都幹完了,就是焦蕙蘭也不敢這麽利索的。

其實孟招弟也才十三周歲呢,放在後世才上初中,正是叛逆的年紀,可她的青春期都耗在了農活裏。

甄臻以後世的眼光來看,覺得這孩子實在不容易,可仔細一想,這年頭誰家的孩子不是這樣?

“招弟,吃飯了嗎?”

孟招弟難為情地搖搖頭,甄臻讓她把衣服泡着,給她盛了一碗八寶粥,又拿了兩個大肉包子出來。

孟招弟在家哪裏吃過這些?

過年時那邊也吃肉,可家裏十幾口人,一盤子肉剛上桌就被搶光了。

她多吃一口肉,她娘就瞪她,嫌她不懂事,不讓着弟弟妹妹,久了她也就不肯伸筷子了。

孟招弟眼睛都在發光,咬了一口,被這包子餡給香到了,幾口就把一個包子吃完了,呼嚕嚕喝着八寶粥,吃的那叫一個香!

甄臻直搖頭,這孩子恐怕長這麽大都沒吃飽過。

“兩個夠了嗎?”

孟招弟點頭,她覺得自己的勞動不值兩個包子錢,再說這八寶粥也熬得粘稠厚實,實打實的紅豆紅棗黑米放進去,價格肯定不低的。

“嬸奶奶,我吃飽了。”

甄臻知道她沒吃飽,卻也沒敢讓她吃太多,餓久了的腸胃吃多了容易拉肚子。

甄臻觀察了她好些天,知道她很本分,在農村有很多像孟招弟這樣的女孩,名字都是為弟弟而生的,如果能拉一把,甄臻也是願意的。

“招弟,你讀過幾年書?”

孟招弟眨眨眼,“只讀過小學,不過我自學過幾年。”

甄臻看着她,笑了笑:“招弟,你想讀書嗎?”

讀書?孟招弟覺得這對她來說實在太遙遠了,她以前讀書也不錯,不過她娘說女孩子讀書沒用,早點結婚生子才是正道,再說現在學校都停了,她讀書有什麽用呢?

“招弟,你覺得自己的名字好聽嗎?”

孟招弟搖搖頭,她經常被人取笑,可她娘說只有這麽取名字,才能招來弟弟。

“你看,沒有文化連給自己改個像樣的名字都做不到。對于大部分農村女孩而言,讀書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方法,我聽你奶說你以前成績很好,要是努努力,等恢複高考了,說不定能考個像樣的大學。”

就是考不上大學,考大專讀技校那也是相當不錯的。

總比在農村嫁人要強吧?

甄臻就想着孟招弟給她做工,她要付出相應的回報,只是這回報更為長遠。

孟招弟眼裏閃爍着光亮,嬸奶奶給她說的都是她從前不敢想的。

“嬸奶奶,我想讀書!”

“行,那你回去問問你娘,你娘同意了你就過來,我這活也不多,你可以賺完工分再過來。”

孟招弟回去就跟張巧紅說了這事。

賺完工分再過去,孟家可一點損失都沒有。

家裏糧食不夠吃,孟招弟少吃一口,超娃就能多吃一口。

白占了這麽大的便宜,張巧紅高興壞了。

“跟你嬸奶奶說,明天就過去!你嬸奶奶也真是的,就你那水平還想讀書,笑死個人了。”

孟招弟就不說話了。

孟招弟第二天就過來了,甄臻先摸了個底,發現她不算笨,可就是基礎太差,需要從頭學起。

不過七七年高考很簡單,孟招弟要是肯學,再加上三分運氣,也還是可以搏一搏的。

要是可以,甄臻想把兒子兒媳都培養成大學生,可那幾人明擺着對學習不感興趣。

孫子孫女又還小,她也就不白費心思了。

孟招弟真是個能幹的,甄臻把食材拿出來,指點她做菜。

孟招弟看到這麽多好吃的,口水都要下來了,一邊吞口水一邊把菜做完了。

晚飯有一盤鹵味,鹵鴨翅鹵雞爪鹵豬蹄三拼在一起,這口感自然就不用說了。

甄臻飯前捏了口鹵豬蹄,差點被那香味送上天,這孟招弟哪來的好廚藝,竟然比焦蕙蘭還會做飯!

除了鹵味,就是一盤胡蘿蔔炖排骨,西紅柿炒雞蛋,還有一盤青菜。

怕三個孩子吃不好,孟招弟貼了鍋貼,用的是紅薯面和玉米面。

別看農村人不稀罕這個,可甄臻卻覺得好吃極了,三個娃娃也喜歡這甜絲絲的面餅子。

畢竟這種農家菜孟家是真不常吃的。

孟大國和焦蕙蘭幾人下地回來,聞到這噴香的飯菜,魂都被勾走了一半。

孟大國唏哩呼嚕喝着稀飯,“娘,這鹵豬蹄太好吃了!”

“排骨炖的也不錯,招弟真是能幹。”孟二勇也誇。

陶愛紅撇撇嘴,懶懶地夾起一塊胡蘿蔔,心說這倆人什麽意思,該不會是故意說給她聽,諷刺她懶的吧?

她懶點怎麽了?

婆婆有能耐賺錢,又給家裏弄來這麽多好吃的,她還不能好吃懶做享享福了?

孟招弟有些不好意思,她在家裏也是等別人吃完才上桌。

甄臻想起當初的焦蕙蘭,連忙讓她坐下一起吃。

孟招弟受寵若驚,什麽菜都覺得好吃,舌頭都不夠吞的了!

孟大國吃的舒坦,覺得他娘真會管家,家裏人手不夠用,就找來孟招弟幹活。

也不知道娘用了什麽招,這孟招弟死心塌地的,就認他娘了!

不過孟招弟能幹,他們都能輕松不少。

飯後,甄臻把他叫了過去,“蕙蘭懷了孩子,你晚上就別折騰她了,讓她好好歇歇。”

孟大國臉紅透了。

他那麽羞澀,甄臻懷疑自己是不是太直接了,不由咳了咳:

“娘說話直白了點,你也別怪罪。”

孟大國哪會怪他娘啊,直搖頭,“娘,您說什麽我都聽,您叫我做什麽我都做。”

甄臻拿這個愚孝的兒子真是沒轍了,掰着腿坐在床沿上,笑道:

“娘是想叫你多關心關心蕙蘭。沒事說點好聽話哄哄她,蕙蘭累了要知道給她捏腳捶背,有錢就給蕙蘭買點衣服首飾啥的,不忙時就騎車帶着蕙蘭去縣城看看電影,也學人家戀愛中的小情侶,浪漫浪漫!”

娘手把手教他談戀愛,孟大國哪有學不會的道理?

“娘,男人給女人捏腳,這不好吧?”孟大國問。

“怎麽不好?她腳上又沒毒,別以為我沒看見,你農忙時都是蕙蘭幫你捏腳挑水泡,怎麽着,女人能伺候男人,男人就不能伺候女人了?”甄臻把他教訓了一頓。

孟大國被他娘一頓訓,也知道自己不對。

女人是最了解女人的,也許娘說的就是蕙蘭的想法呢?

晚上焦蕙蘭覺得腳酸,孟大國就叫她躺在床上。

“我給你按按!”

焦蕙蘭瞪大眼,以為自己聽錯了,見鬼似的盯着男人看,等孟大國脫了她的鞋她才反應過來,急忙往回縮。

她紅着臉,摸了摸頭發,“大國,我腳髒,你可別摸了。”

孟大國頭一次打量媳婦的腳。

可別說,焦蕙蘭模樣一般,可這腳卻是長得相當不錯,白嫩柔軟,尺碼也不大,他一掌就能包起來。

孟大國心裏蕩漾,想的都是跟焦蕙蘭在床上的那些招式。

他也算無師自通的,那事沒人教他,可他就是知道怎麽讨女人歡心。

不過他就像一頭只知道耕地的蠻牛,從不會花言巧語。

孟大國喃喃半天,憋出一句話:“蕙蘭,你的腳真好看,改天洗幹淨叫我親一口?”

焦蕙蘭臉紅得跟番薯似的,覺得這男人會花言巧語了,讓人招架不住。

大丫正要起床尿尿,迷迷糊糊聽了一句,揉着眼睛把腳丫往他爹臉上一擺。

“爹,你覺得我的腳丫好不好看?”

孟大國叫他閨女鬧了個臉紅,連忙帶着大丫出去噓噓了。

無論如何,有着婆婆的寵愛和男人的疼愛,焦蕙蘭這次懷孕心情是相當不錯的,出去誰都誇她氣色好,有福氣。

原以為甄桂芝是個惡婆婆,到頭來卻成了全村兒媳羨慕的好婆婆。

村裏又被磋磨的兒媳,都暗暗羨慕焦蕙蘭的福氣。

說就沒見過婆婆對兒媳這麽好的,生了女兒還能天天吃肉吃雞蛋,婆婆衣食住行都給包圓了,從沒叫兒媳操心一點。

你聽聽這讓不讓人眼饞?

孟老太聽說焦蕙蘭懷孕,比誰都高興,“我瞧着那肚子比前兩胎要尖,反應也不一樣,應該是個男娃吧?”

她是老思想,覺得沒有男孩死了以後就沒有摔盆的,跟甄臻念叨了好幾次。

甄臻聽多了,也是很無奈的。

“誰規定死了就要摔盆?誰規定女孩就不能摔盆?把這破規定改改就是了。”

孟老太不是一般的驚訝,“你還想改規矩呢?要是男娃女娃都能摔盆,那不是得亂套?”

這年頭家家戶戶都是要拼兒子的。

焦蕙蘭要是生不出兒子,在村裏都是擡不起頭的。

不管甄臻怎麽說,孟老太都盼着焦蕙蘭能生個帶把的。

甄臻跟她說不通,也就不說什麽了。

她毛線扣錯了一行,正在想是哪裏錯了,也就沒說話。

她不說話,孟老太就琢磨自己說話是不是太重了?

可憐見的!她沒有訓兒媳的意思,她天生說話語氣就重,聽起來跟訓人似的。

這段時間兒媳對她多好,她心裏都是知道的,吃豬蹄、吃排骨、吃臘八粥都忘不了她,烙餅、包餃子、包包子,哪回沒往她那送?

人家都說她命不好,年紀不大就沒了兒子,她一開始也哭過,後來瞧着兒媳對她那麽好,也就放下了。

可不要因為這點事讓兒媳誤會自己啊!

孟老太調整好語氣,笑容滿滿:

“其實娘也喜歡女娃的,你看你,比兒子可孝順多了!招弟大丫都是好女娃,招人疼着呢!我就是怕蕙蘭她過不去自己那關,盼着你家日子過得好呢!”

老太太這副小心翼翼的讨好模樣,可把甄臻逗樂了,甄臻一笑:

“娘你就別操心了,兒孫自有兒孫福!真要是閨女,那就不是大國的種了?您瞧着好了,将來我一準把我孫女都培養的棒棒的!比這村裏所有男娃都強!”

孟老太見她沒生氣,才放下心來,也被她這副語氣也逗笑了。

甄臻算着時間差不多了,就叫孟大國去縣城把縫紉機拉了回來。

甄臻特地叫他晚上回來,避開人群把這大家夥放到裏屋去。

焦蕙蘭和陶愛紅看到縫紉機眼都直了。

村裏人衣服壞的快,家裏還有孩子,少不了縫縫補補的,有臺縫紉機就方便多了,還可以給孩子做點夏天穿的衣服。

焦蕙蘭一直愛縫縫補補的,摸着縫紉機,有些不敢相信。

這真是做夢都不敢想啊!

一年前家裏還吃不上飯,現在就有車有房還有縫紉機了。

陶愛紅也直感嘆,心說真是小瞧她婆婆了,縫紉機可是大家電,這年頭誰家有臺縫紉機都是了不得的,這一臺機器能買縣城兩套房呢。

陶愛紅恨不得現在就去跟老同學炫耀,說她家買縫紉機了!

甄臻前世也沒用過縫紉機,按照說明書試了試,這東西學會後确實方便的。

家裏還有不少孩子用的布,都是甄臻叫趙美蘭給她留的。

她拿來練手,給二丫和三娃做了個吃飯的圍脖,給大丫做了件罩衣,覺得技術成熟了,又給大丫二丫和自己做了成套的睡衣,上面短袖,下面短褲,穿起來涼快的很!

家裏有幾塊素布,甄臻一直用不上,就給孟老太和孟老太爹做了一身夏衫,可把很多年沒穿過新衣服的老倆口高興壞了,一直舍不得穿鎖在箱子裏。

至于兩個小媳婦,就做的是睡裙了,夏天的晚上還是睡裙涼快,甄臻要不是寡婦,肯定是要安排的。

進入六月,壩頭村的雨水多了起來,村裏人都提着一口氣,生怕雨太大會影響搶收。

雨一停,李德成就組織村民開始夏收了,夏收後緊接着就要插秧種晚稻了,插秧是個良心活,技術不好的話,叫雨水一打就趴下了,還得返工補秧苗,不是一般的費事。

李德成知道村裏人的德行,特地挑了幾個能幹的插秧。

孟大國和焦蕙蘭都被選中了,至于孟二勇和陶愛紅,那都是第一批就被刷掉的。

插秧剛結束,家裏就收到了孟華的電報。

孟華過年前寫過一封信,說是過年不回來了,這封信到了三月份才收到,好在家裏人心裏有數,從京城回來一路倒車,單程就要兩三天,那點寒假都花在路上了,不值當。

這次放暑假,孟華早早買了火車票,特地把班次發回來了。

孟大國和孟二勇知道弟弟要回來,高興壞了,特地叫李德成幫忙在紅布上寫了幾個字,掐準時間在村口等着。

于是,孟華闊別一年回來,遠遠就瞧見那村口烏泱泱一大群人,以及紅布條上那幾個顯眼大字——

歡迎我們村的大學生孟華先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