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44章
“甄大娘, 那是不是你家老三?”茍子娘問。
張翠花伸着頭張望,這身量、這模樣、這氣質!不是孟華是誰?跟她娘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也難怪她家那醜丫頭惦記,睡覺都喊孟華哥哥。
說到底小玉眼光高這一點就是随她!
孟華多少是有點尴尬的, 不過娘站在村口接他,還是讓歸家的游子感覺到家的溫暖。
他嘴角微微揚起, 在兄長們嫉妒的眼神下,美滋滋地享受娘的懷抱。
村裏孩子都來孟家看大學生, 甄臻也是會做人的, 一人發了兩塊糖把他們打發了。
孟華坐了兩天火車, 一直沒怎麽上廁所,灰頭土臉的,到家沖了澡,喝了水,吃着焦蕙蘭親自做的豬肝面,這才活過來。
呼嚕完面條,甄臻就切了一盤冰鎮西瓜。
西瓜還沒大面積上市, 貴的要死, 一個西瓜要好幾塊錢,就連甄臻都是咬咬牙才買的。
沒辦法, 誰叫兒子回家呢?不得準備點好吃的讓孩子補補?
孟華吃着甘甜多汁的西瓜, 心裏美滋滋的, 覺得他跟娘是雙向奔赴,是神仙般的母子關系。
他打開自己的包裹, 一股腦掏出不少好東西。
有送孩子的16色蠟筆,送嫂子的精油洗頭皂,送大哥二哥的金剛鑽發蠟。
別的不說,只這金剛鑽發蠟就不便宜, 一盒要兩塊錢,還不太好買,孟華能弄到發蠟也是不容易的。
Advertisement
孟華上學時只帶了五十塊錢去,雖然大學有補貼,可這年頭買書不便宜,上大學置辦的東西又多,他的錢肯定是不夠用的。
甄臻年前給他又寄了一次,讓他退回來了,她就尋思着以孟華的聰明勁兒,肯定是想着賺錢的辦法了,這麽看,他應該是賺了不少錢的。
孟華又從包過底下掏出一個盒子,裏頭是一塊銀色的瑞士梅花手表。
手表表盤精致,表帶細,在這年代款式是很新的,價格也不是一般貴,至少要好幾百。
這年頭能買到一塊梅花牌手表,堪比後世買了小馬家的稀有皮,這東西哪是一般人能戴上的?
誰知小兒子竟然帶回來一塊,還把這手表套在了她的手腕上。
甄臻穿來後一直控制體重,又不下地幹活,手腕子養得又白又細,用一句話形容,就是時髦的人兒戴了塊時髦的手表,時髦到家了!
“娘戴的真好看。”焦蕙蘭道。
“小叔子眼光真好。”陶愛紅拍馬屁道。
甄臻整理表帶,不錯不錯,這手表時尚,很适合她,在金錢的濾鏡下,她頭一回體會到了什麽叫母愛泛濫。
再看孟華那叫一個稀罕,這眉眼,帥!這鼻子,帥!這嘴唇,帥!這臉型,帥上加帥!
錢不錢的真的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真情,是老母親那顆拳拳愛子之心。
她擦着眼角莫須有的淚,當場給兒子表演一出母愛如山。
“傻孩子,這東西多貴啊,你在學校一定吃了不少苦,才攢夠這些錢吧?為人父母,只希望子女能健康平安,出人頭地,哪會在乎這勞什子的禮物呢?你這孩子,終究是不了解娘啊!”
孟華看他娘說着不要不要,臉上卻不掩喜悅,也是格外感慨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別看娘平時為了他們兄弟三人,省吃儉用,總是啃涼拌蔬菜,吃黃瓜西紅柿,可娘也是女人,女人都是愛美的,看來以後要多給娘買點首飾才行。
孟大國有點憂郁,他送娘的是不值錢的老棉襖,三弟卻一下子買了幾百塊的手表,讓他覺得自己就是一坨屎,完全拿不出手。
孟二勇也是差不多的感覺,三弟這次送禮純屬擾亂市場行情,他得賺多少年才能趕上來?
孟大國帶孟華去看縫紉機。
孟華這次回來,就有一種感覺,好像不管他離開多久,壩頭村都不會有太大變化。
這裏的房子、牛羊、人,再過多少年都還是這樣。
可他娘不一樣,他娘的思想是前進的,她時不時會給這個家帶來一些新變化。
孟家的大學生回來了,孟老太很高興,特地把一家子人叫到一起吃了頓飯。
這年頭家家戶戶都不容易,甄臻也不能白吃白喝,拎了一串香腸,一只臘鴨,一盤鹵菜三品,蔬菜若幹。
孟招弟跟她配合越來越默契了,很快就把她帶來的食材端上桌,饞得大房那邊的人口水直流!
孟麗也回來了,算起來她跟焦蕙蘭預産期都是十一月,可孟麗肚子比焦蕙蘭大了一圈。
孟麗摸着圓滾滾的肚子,笑道:“嬸子,你都不信,我懷的是雙生。”
甄臻一愣,“真假的,真懷了雙胞胎?”
孟麗開始也不信的,還是她婆婆說她肚子大,寫了紙條叫她去醫院檢查,她跟蔣東平從醫院出來時都還是懵的。
這年頭雙胞胎是很少見的。
孟麗以前一直懷疑自己不能生,覺得有個孩子就能打周長勝的臉了,誰知竟然一懷就是倆!
歡喜之餘也不免有點擔心。
她和周長勝剛買了房子,成家後人情往來也不少,将來住院生孩子還要花錢,陡然養兩個孩子可是不小的負擔啊。
甄臻安慰道:“一起養也是好的,一起養比分開養省錢啊,奶粉、米粉、玩具只要買一份就能湊活,兩個孩子相互陪伴,你就不需要陪孩子玩了,前頭雖然苦了點,但後面真是比分開生要省心。”
孟麗也覺得是這麽個理,她其實不想生太多孩子,要是可以的話,能生個男孩就算交差了。
不過這年頭家家戶戶都生一窩,生一個孩子真受人欺負,打架了都沒人幫。
兩個孩子一樣大,住一間屋,在一個班上學,接送都方便,想想确實比分開生要省心。
不過孟麗肚子太大,擔心自己會長紋,一直有點焦慮。
甄臻就安慰她,“我聽說擦點護膚油或者護膚膏在肚子上,滋潤皮膚是可以少長點紋的,就是不知道有沒有孕婦專用的,你可以去醫院打聽一下。不過肚子癢你可千萬別抓,越抓越糟糕。”
孟麗記下了,焦蕙蘭也默默聽着。
婆婆之前送了她兩塊帶精油的香皂,她洗完澡覺得皮膚沒那麽幹燥,希望她也不要長紋才好。
甄臻就有些感慨,看來不管什麽年代,女人都是愛美的,養孩子也都是困難的。
好在孟麗新買的房子靠近學校,送孩子上學也方便。
這時候孟麗就感謝起她嬸子來了。
她現在那套房子也有幼兒園,可是離着有兩條街,送孩子上學不順路。
其他季節都好說,冬天那天寒地凍的,倆孩子衣服一層層往上套,還得張羅孩子吃飯梳頭洗臉什麽的,忙好了再送娃上學,這真是不小的負擔了。
新房子的幼兒園就在家隔壁,緊趕慢趕,從家裏跑到幼兒園,半分鐘也足夠了。
這送孩子多方便啊!
孟麗想想都覺得慶幸。
她聽說嬸子在教孟招弟讀書,就更佩服嬸子有遠見,這次回來還帶了點紙筆給孟招弟,鼓勵孟招弟好好學習,孟招弟拿着嶄新的文具,很珍惜地抱着,跟她姑保證,自己一定向孟華叔看齊的!
所以說孟老太也是個聰明的,知道拿孟華作為榜樣激勵家族的後輩。
看着只是吃一頓飯,可飯局上,孩子們看着不一樣的孟華,那心裏還能沒一點觸動?
說不定夢想的種子就埋下了,這種影響雖然微小,卻不可小觑呀!
不管多大的大學生,回來都是要幹活的。
剛插完秧,孟大國和孟二勇不用下地,甄臻就叫他倆帶孟華一起去捉點龍蝦和黃鳝。
大丫拎着水桶要去,二丫這都一歲半了,知道他爹帶姐姐出去玩,也要跟上。
三娃整一歲,也不好糊弄了,雖然還不會說話,卻經常用手指指外面,意思是要出去玩。
農村野趣多,□□青蛙蛐蛐滿地都是,各種蟲子別提多新奇!
甄臻就把三個孩子塞給男人,叫他們順便把孩子給帶了!
孟二勇和孟華敢怒不敢言,孟大國拎着孩子和工具就走,還笑呵呵道:
“娘,咱這身子板,帶娃打魚兩不誤,您瞧好吧!”
自從甄臻去年誇過他後,他就多了一個夏天露肌肉的毛病,不過孟大國這身腱子肉是打便全村無敵手,誰見了都要贊嘆兩句,連村裏那好事的婆娘,都經常往孟家跑。
總趁孟大國脫掉上衣乘涼時,偷偷瞄着,那臉還時不時紅一紅,可叫甄臻開眼界了!
也難怪後世姑娘都嚷嚷着想跟糙漢去玉米地,看到大兒子這小麥色的精壯身子,她總算知道原因了。
焦蕙蘭知道小媳婦們偷偷看她男人,有點吃醋卻又不好意思說,經常拿着一個絲瓜瓤在那刷缸生悶氣。
孟大國回來時帶了一桶黃鳝,一桶龍蝦,兩條筷子長的刀魚,一網兜小魚,可謂收獲頗豐。
甄臻把黃鳝養在水桶裏,想等後天吐幹淨泥再下鍋。
龍蝦刷幹淨,從空間裏拿出一包火鍋底料來,這玩意再加點蒜泥做湯底,煮出來的龍蝦也是相當不錯的。
說到底這年頭的龍蝦螃蟹沒什麽人吃,沒有對手個頭就大,肉質香嫩,叫人口水直流!
刀魚燒湯,用網兜過濾魚刺,捏點青菜葉和菠菜挂面,給三個娃娃做晚餐。
小魚就更好辦了,捏幹淨後裹着雞蛋面下鍋一炸,炸至金黃酥脆再撒點鹽,原汁原味就香得很!
這再加個鹵味三拼,大人小孩誰吃得不開心?
孟華在學校就饞家裏這飯菜,學校食堂的飯菜再好,吃多了也膩人。
回來後,他嫂子親自下廚,讓他感受了一回家的味道,他吃到肚子圓了才放下筷子。
焦蕙蘭最近農閑,又炒了兩麻袋瓜子,想為這個家出點力。
上次她婆婆發明了鹹味瓜子,很受歡迎。
她也覺得比原味還好吃,這次就炒了一大半鹹的,一小半原味的。
今年以來,甄臻時不時騎車去縣城賣瓜子,頻率沒有孟華在時那麽高,可一直沒斷過,賺了有幾百塊錢,在家裏吃吃喝喝是用不完的。
孟華看到她推車,就拿着一包東西,說要跟她一起去縣城賣瓜子。
甄臻在電影院已經積攢了一批老顧客,有些人經常來這邊等着,每次都偷摸着買一大包,怕下次就吃不到這味道了。
鹹味瓜子很受歡迎,她兩筐瓜子一個多小時就賣完了,賺了足足有八十塊錢。
她數錢時眉眼彎彎,喜笑顏開的,簡直像個守財奴。
孟華覺得好玩,“娘,我愛錢這一點,肯定是随你。”
甄臻彈他腦門,“臭小子,娘這叫財商,有些人智商高,有些人情商高,你娘我智商情商很高就不必強調了,主要是財商也不錯,不然也不能生出你這麽個聰明兒子。”
該拍馬屁還是要拍的,拍幾回就換來一個進口手表,這買賣還不夠劃算?
這話把孟華都說無語了,他娘就會撿現成的,敢情他努力學習,奮發上進都是遺傳來的,他自己就沒一點功勞?
孟華失笑,掏出一包東西說想出掉,甄臻就帶他找趙美蘭男人,趙美蘭男人一見到她就高興。
“姐,你這次帶了什麽好東西來?”
他想問挂面衛生紙還有沒有,見有外人在就沒開口。
甄臻存了點防備之心,也沒介紹孟華。
“我這晚輩從外地倒騰了一些物資回來,想問你收不收。”
孟華打開包,裏頭是香皂、牙粉、鋼筆等名牌貨,還有不少女士絲巾,非常潮流,這花樣都是縣城沒有的,最受女人喜歡了。
趙美蘭男人愛不釋手,他老婆就喜歡絲巾,已婚男人耳濡目染也是識貨的。
他喜道:“你小子從哪弄這麽多好東西來?”
孟華沒回答,他去京城後,發現有些東西在京城賣的便宜,在縣城反而貴的離譜,就帶了一些有差價的東西回來售賣。
女人的錢最好賺,絲巾價格高又不占地方,他帶了一大包回來試試水,想賺足下一年的生活費。
國家是有補貼,可那錢對他來說是不夠的,上學期他忙于學習,就周末有點時間,賺了幾百塊錢,都給他娘買手表了,這次回來想多賺點錢備用。
趙美蘭男人直說他聰明,帶回來的東西都好賣,尤其是這絲巾,有多少他能賣多少。
“兄弟,這些東西我都收下了,你開個價。”
孟華不知道行情,甄臻就替他開了,絲巾給趙美蘭男人價格是兩塊。
別看絲巾不占地方,這一整理竟然有兩百條,趙美蘭男人跟在甄臻後頭賺了不少錢,別的不說,只過年那次賣豬肉,就賺了幾百,拿出四百塊錢還是不成問題的。
趙美蘭男人就吃下了這批貨,孟華直接把四百五十塊錢揣兜裏了。
甄臻就覺得這小子賺錢比她還猛。
從京城到縣城這一搗鼓,至少也要賺三百吧?
三百塊錢夠農村一家人賺三年了,就是京城的職工家庭,也要賺一年多呢,三小子幾天就賺到了。
賺了錢,甄臻也沒忘記家裏那幾個小的,買了十包奶粉備用,還帶了桃酥、高樂高、大白兔奶糖。
眼看着暑熱要來了,她還買了點綠豆和紅豆,兩個大西瓜,一包糖葫蘆。
其實來來回回就這點東西,可是其他家孩子別說西瓜糖葫蘆了,飯都吃不飽,一年到頭沒吃過零嘴,見到孟家孩子吃這麽好,別提多羨慕了。
孟來弟就眼饞,她不明白自己哪裏比孟招弟差,暗地裏記恨她嬸奶奶,覺得嬸奶奶偏心。
她瞧着孟招弟從孟家回來,吃飽喝足不說,手裏還抱着書,那口袋也是鼓鼓的,應該是嬸奶奶給她的零嘴。
“你得意了吧?說我有心機,你自己還不是往人家湊!”孟來弟氣道。
孟招弟蹙眉,“我是付出勞動的。”
“所以說你有心機!就知道表現自己,你就是知道嬸奶奶的女兒被人抱養了,想湊上去占便宜!”
孟招弟還真沒這麽想,她只想混口飯吃。
她是真的被餓怕了。
可偌大一個家,誰又在乎一個餓肚子的女兒呢?
孟招弟不搭理她,孟來弟氣鼓鼓地關上門,她越想越覺得孟招弟惡心。
千萬不能讓孟招弟占了這麽大便宜!
她跑到隔壁村,一番打聽就找到了那戶人家。
她曾聽她太奶奶說過,那孩子給了一戶姓蘇的人家,取名叫蘇秀。
蘇秀也十六歲了,長得白皙漂亮,高挑窈窕。
孟來弟長這麽大,就沒見過這麽好看的人,比她都要好看很多倍。
她羨慕又嫉妒,跑上前就摟着蘇秀的胳膊,很親昵地喊:
“你就是我小姑吧?”
蘇秀撇開她,“你認錯人了。”
“我沒認錯人,你就是我小姑!我奶說你們村的人都知道你是抱來的,你肯定也知道。你爹娘抱養你沒多久就生了個一兒一女,蘇家人對你就不好了。我嬸奶奶也就是你親娘,她家現在可有錢了,買了自行車和縫紉機,頓頓吃肉,穿的都是的确良!你就不想回去跟你親娘一起住嗎?”
孟來弟覺得只要蘇秀回去了,孟招弟就不可能再留在那邊。
蘇秀根本不理她,割好豬草,背着背簍頭也不回地走了。
孟來弟撇撇嘴,覺得沒勁,這蘇秀聽到嬸奶奶有錢,怎麽一點反應都沒有?
蟬鳴陣陣,微風徐徐,樹影攢動。
天氣是越來越熱了,甄臻扇着蒲扇躺在搖椅上,跟張翠花和茍子娘一起坐在樹下唠嗑。
大丫抓着一個毛辣子玩,二丫和三娃在一旁給毛辣子澆水切割,搞了個整形一條龍服務,很快就把那毛辣子折騰得爹娘都不認得了。
程素跑過來,“甄大娘!”
她給甄臻做了雞蛋卷,還帶來一盤鹵雞爪,甄臻被她的鹵雞爪饞到了,坐起身,跟張翠花和茍子娘一人三個,就把這雞爪給啃光了。
程素滿臉笑意,端着小板凳往甄臻身邊湊,跟個小倉鼠似的。
可別說,這半年來,甄臻動不動就投喂吃的,桃酥、鹵豬蹄、瓜子、酸菜餅輪番上陣,程素經常那邊在食堂吃過了,這邊又被甄臻叫來加餐。
半年下來,這姑娘臉頰有了血色,一點都不像那個風一吹就生病的虐文女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