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75章
這消息無異于一顆重磅炸彈。
結婚?跟誰結婚?孟華什麽時候談的女朋友, 對方姓誰名誰,哪裏的人,家裏是幹什麽的?不求他事事聽家裏的, 可結婚至少要先跟家裏報備一下,給家裏一點心理準備, 這是做子女的義務。
孟華倒好,幾年不回家, 一回家就說要結婚, 別說甄臻了, 就是孟大國都不能接受。
“老三,你談女朋友了?對方是哪裏人?你們談多久了?”
孟華一一說了。
孟華談的女朋友叫談文音,談文音的父親談征是孟華他爹的老戰友,當年兄弟二人一起參軍,幹過革命,拜過把子,是戰場上過了命的交情。
談征骁勇善戰, 跟孟華爹雖是一個部隊出來的, 卻憑借着卓著戰功,年紀輕輕, 就當了沈市軍區司令。
七三年, 八大司令對調時, 他跟京城軍區司令對調,去了京城任職。
孟華去京城讀書時, 打聽到了談征所在的部隊大院,想帶貴重禮物過去拜訪。
甄臻攔下了他,讓他不要精于算計,只帶了些蜂蜜過去。
孟華就是在那次登門拜訪時, 認識了談司令的女兒談文音。
談文音對他一見鐘情,經常去學校找他,孟華那會子心裏還有程素,對她愛答不理的。
談文音也是個倔脾氣,越戰越勇,孟華越是不搭理她,她越是上趕着往他身邊湊。
今年初,有個家世很好的學妹追孟華,孟華動了心思,在心裏衡量談文音和學妹的家世。
他從不掩飾自己對權利的渴望,男人找老婆,女人找老公,都是要衡量的。
Advertisement
孟華腦子夠用,長相、學歷也不錯,他想當個生意人,可這年頭做生意沒有人脈,想要發大財着實太難。
有捷徑不走,舍近求遠,這不是他的做派。
小學妹家裏也住京市大院,爺爺是開國功臣,比起談家這個外來戶,學妹家境要更好一些,孟華要是能跟學妹在一起,未來有老丈人家保駕護航,何愁不能把生意做大?
人生就是活那幾次機會,孟華權衡再三,打算接受學妹的追求。
談文音知道後,醉的一塌糊塗,來孟華的住處找他,大冬天的,她滿臉淚痕,非要拉他去屋頂看星星,說自己多喜歡他,說他不選她一定會後悔的。
許是談文音的傻氣觸動了他,次日,談文音跟他求婚時,孟華答應了。
倆人談了幾個月戀愛,孟華也去談家拜訪過。
談征就這一個閨女,招女婿沒啥別的要求,就是希望對方能住在自己身邊,将來生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孩子姓談。
孟華家裏兄弟三人,無所謂跟誰姓,談文音也說過,至少生兩個孩子,兒子跟他姓孟,女兒跟他姓談,要是都生的兒子,随便挑一個就行。
孟華是受過教育的人,只要是他的孩子,孩子跟誰姓都無所謂,他不覺得談家提出的要求是刁難。
萬事有得必有失,享受人家的資源,不付出怎麽行?
孟華答應了談家,這次回來是想通知家裏準備婚禮的。
他和談文音在京城辦婚禮,總要讓家裏人過去做個見證,孟華也好久沒見到他娘,想勸說他娘跟自己去京市生活,可看着他娘在縣城的家業,便知道他娘是不會同意的。
聽完孟華的話,孟大國頭一個不答應,“這怎麽行呢?你的孩子當然得随你姓孟。咱家又不是吃不起飯,非得讓你入贅別人家,我們現在日子過的不錯,怎麽能做這種賣祖宗的事?”
孟二勇倒覺得沒啥,可不是誰都能找到談征這種老丈人的。
孟家兄弟三人,分一個出去也不算什麽,再說了,人家也沒提啥過分要求,只是叫生了女兒随談家姓,說實在的,女孩跟誰姓不一樣呢?
陶愛紅也覺得好,孟華入贅談家,家裏的産業就跟他無關了,少一人分財産,陶愛紅求之不得。
“娘,不能答應!”孟大國生氣道。
他是一頭溫順的老黃牛,難得生這麽大脾氣,甄臻瞥了孟大國一眼,溫聲道:
“行了,我還沒生氣,你這個當哥的,生這麽大的氣幹什麽。你們都出去吧,我跟孟華好好談談。”
孟南一步一回頭,帶着二丫和三娃躲在窗臺下張望。
孟華一回頭就瞅見了他們,起身要趕他們走。
孟南從窗臺下抽出一根藤條,交到甄臻手裏頭。
“阿奶,別客氣,小叔要是惹你生氣,你盡管抽他。”
二丫:“抽他!”
三娃:“抽!”
孟華被這幫孝子賢侄們孝到了,甄臻拿着藤條敲敲椅子,示意他坐下。
她最了解這個小兒子,孟華肚子裏裝的是一挂九曲十八繞的腸子,他心思多,會算計,什麽都能用來當籌碼。
看他提起談文音的語氣,就知道,他根本不喜歡談文音。
“你喜歡談文音嗎?”甄臻開門見山。
“一定要喜歡才能結婚嗎?”孟華問,“你跟我爹結婚前,就互相喜歡?咱們古代都是盲婚啞嫁,不也有過得好的?我工作忙,整天出差,回家的時間都沒有,更別提談戀愛了。談文音脾氣好,懂事,将來一定會孝順你的。她家境好,又鐘情于我,我說什麽她聽什麽,我在外工作不需要擔心被她戴綠帽子,她是我最好的選擇。”
說的還挺有道理的,甄臻差點被他繞進去。
“那你找對象是為了什麽?”
“我找對象,當然是為了孝順你。”孟華說的理所當然。
甄臻差點沒被他氣暈過去,掰碎了給他講道理。
“你找對象是為了你自己,怎麽能為了我?我是你媽,又不是你媳婦的媽,我沒生過她,我老了動不了也只需要你給我養老送終,我有什麽立場指揮人家?讓人家孝順我?”
孟華可不覺得,娶老婆當然要娶個孝順的,總不能娶個不會過日子的,回來氣他娘吧?他爹死得早,家裏都靠娘一個人撐着,他常年不在家,自然要他老婆孝順他娘。
男主外女主內這有什麽不對?
孟華不說話,甄臻又道:
“你談戀愛結婚,肯定是要過一輩子的。我知道你的心思,你看重的是談家的人脈,看重的是談文音獨生女的身份。你那個學妹家境雖然好,但肯定不是獨生子女。孟華,娘說的對不對?”
孟華沒有隐瞞,“您說的不錯,但這不應該嗎?獨生子女肯定比非獨生要好,我老丈人一顆心撲在女兒身上,我沒有什麽小舅子,這有什麽不好的?”
“娘沒說不好,你一向清醒懂事,可你要知道,想維系一段沒有感情的婚姻,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婚姻裏你能算計一時,難不成還能算計一世?将來,你功成名就,懶得算計了,你讓談文音怎麽辦?”
孟華覺得他娘有點奇怪,正常人家的娘聽了這話,肯定要為兒子找了個好老婆,拍手叫好的。
他娘卻從對方的角度出發,指責他不夠厚道。
孟華不理解他娘的腦回路,公平公正固然是好的,可再好也不如既得利益好吧?他能從這樁婚姻中,得到很多好處,這才是最重要的,他娘應該恭喜他得償所願。
孟華不以為然道:
“娘,你小瞧我了,談文音喜歡我,非我不嫁,我跟她在一起,滿足她想嫁給我的心願,我有什麽不對?如果談文音家世不好,又是非獨子女,她模樣學歷樣樣不如我,那我為什麽要娶她?說到底,家世長相、學歷性格都是人的一部分,我反複權衡,只能說明我對自己的人生比較認真,總比我頭腦一熱,随便找一個什麽都不出衆的女孩子,要強的多吧?”
甄臻說不過他,這兒子功利心太強,精于算計,別的事倒也罷了,對婚姻如此算計,她只怕他算計到頭,一場空啊。
甄臻嘆息一聲,孩子大了,不是她能左右的,既然孟華已經決定了,她作為家長,只能無條件支持了。
她無奈道:
“你娶了人家,可得好好對人家。”
“您放心好了,談家給我人脈支持,我也不是什麽混賬,拿了人家資源還對人家姑娘不好。我結了婚就不會犯原則性錯誤,這輩子只有她一個女人。一生一世一雙人,這難道不是你們女人最想要的嗎?”
孟華不覺得自己有錯,一個男人一輩子只有一個女人,他能做到這一點,已經強過這世界上大部分男人了。
談文音跟了他有什麽不好的?她跟別人結婚,就一定能比他強?男人就是獵犬,權勢財富是肉餅,哪個男人能不圖那散發着香味的權勢地位?
他圖的光明正大,可他也是個戀家的人,只要成立家庭,談文音就是他羽翼下的自己人。
他會反哺談家,替談征照顧好他唯一的女兒,這就夠了。
孟華的婚期定在十月份,屆時,孟華會幫家裏人買卧鋪車票,讓他們一起去京市參加婚禮。
孟大國還是不舒服,覺得孩子跟人家姓,孟華在老丈人家矮人一頭,會被人瞧不起。
他一天至少念叨十次,把甄臻都聽煩了。
“你也太小看你弟弟了,”甄臻倒不覺得跟女方姓是啥大不了的事,“你弟弟強勢,誰敢給他臉色看?我聽說談文音的母親去世了,她家裏沒啥長輩,只有一個小姨經常往她家跑。談家人口簡單,孟華跟談文音結婚,是占了大便宜。至于跟誰姓,這都是無所謂的事,跟人家姓談,那就不是我孫子了?退一步說,哪怕談家不要求,誰規定這世上,孩子就非得跟爹姓?”
孟大國理所當然道:
“娘,自古以來,孩子都是跟爹姓的,這孩子只有跟孟家姓,才是我孟家的人,跟女方姓談,那算什麽道理!”
甄臻瞪他一眼。
孟大國被瞪的心裏一哆嗦,誰家孩子都跟爹姓,這沒什麽不對吧?
他不知道自己哪句話說錯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娘不高興了。
孟大國也是個會看眼色的,他幹笑兩聲,往他娘身邊湊了湊,一臉讨好地笑:
“其實跟娘姓也不是不行,我要是跟娘姓,那就叫甄大國了,還怪好聽的。”
焦蕙蘭在一旁偷笑,甄臻把零錢鎖在櫃子裏,哼道:
“自古以來,你們男人就欺壓我們女人,叫女人給男人生孩子就算了,辛辛苦苦生的孩子還得跟男人姓,這是把我們女人當成傳宗接代的工具了,是封建陋習。要我說,誰生的孩子就該跟誰姓,簡單明了。”
孟大國心說那不就亂套了?不過他娘說什麽就是什麽,孝順的兒子是不跟娘頂嘴的。
孟大國笑起來,“娘,四丫還沒上戶口,要麽叫四丫跟你姓甄得了,你這姓怪好聽的。”
甄臻笑:“你啊你,要改姓也得跟她親娘姓,跟奶奶姓算怎麽回事?”
“可不能跟她親娘姓,以後人家問起來,四丫你姓什麽,回答起來怪尴尬的。”
孟大國摸摸鼻子,朝焦蕙蘭看了一眼,焦蕙蘭臉也有點紅。
你姓什麽?姓焦。
當初他倆談戀愛時,焦蕙蘭就覺得有點尴尬,她這姓氏實在不好,倒是甄姓很稀少,特別适合給女孩起名字。
讓四丫跟婆婆姓,焦蕙蘭一點意見都沒有。
可這事哪是嘴上一說那麽簡單?讓孩子跟奶奶姓,也難為這倆人能同意,反正甄臻沒往這方面想。
孟華難得回家,次日就跟孟大國去了養豬場,得知縣城生豬經營沒有放開,孟華也贊成繼續做地下生意,左右這錢一點沒少賺。
下傍晚,兄弟倆去水庫游了野泳,摸了黃鳝和鲫魚回來,甄臻把黃鳝養在水缸裏,鲫魚放了點姜絲和蔥花,就給蒸了。
焦蕙蘭烙了芝麻糖餅,陶愛紅做了小魚鍋貼。
雜魚紅燒後,放點平菇、豆絲、香菜、粉皮、青菜進去,煮成大雜燴,再在熱鍋兩旁澆點冷水,沿着熱鍋邊緣,貼一圈鍋貼。
面鍋貼、玉米鍋貼,再用紅薯貼一圈,香甜撲鼻。
甄臻夾了塊紅薯鍋貼,還沒來得及入口,宋小玉拉着板車進來了,說是給甄臻送鹹菜和辣椒醬的。
甄臻指揮三個兒子把壇子搬下來。
食品廠已經弄好了,張翠花和茍子娘已經把家夥都搬到食品廠來了,就剩下這幾壇醬菜辣椒醬還沒搬過來。
宋小玉是孟華的頭號腦殘粉,知道孟華回來了,特地跑來孟家送鹹菜。
“孟華哥。”宋小玉的少女心瘋狂跳動着。
孟華好久沒見宋小玉了,到底是一起長大的,見着老家的人,就覺得親切。
“辛苦你了,大熱天的,讓你跑一趟。”
“嗨,這有什麽辛苦不辛苦的?”
宋小玉擦着額頭,覺得幾年沒見,孟華比記憶中更帥了,以前的孟華再帥,可到底是農村長大的,穿着打扮較為樸素。眼下孟華有了城裏人的矜貴,耀眼的讓人難以直視。
宋小玉那顆悸動的心忽然落地了,張翠花總罵她癞蛤蟆想吃天鵝肉,可癞蛤蟆想吃天鵝肉真的有錯嗎?她就是愛美,就是喜歡長得帥的男人,孟華是她見過的男人中,顏值最高的,她喜歡孟華有什麽不對的?
“孟華哥,你好久沒回來了,這次回來打算住多久?”
孟華沉吟:“我再住半個月就要回京籌備婚禮了。”
宋小玉如被雷劈,瞪大眼,不敢相信地問:“孟華哥,你要結婚了?你老婆漂亮嗎?”
孟華點頭,“她長得還不錯。”
宋小玉失戀了,失魂落魄地走出孟家,連甄臻喊她吃飯都沒聽見。
這是她一個人的暗戀,孟華對此從未有回應,可它占據了宋小玉的整個青春。
這些年來,她滿心滿眼都是孟華,多看別人一眼,都覺得是對孟華的背叛。
可孟華要結婚了,以後就不能繼續暗戀他了。
晚上,甄臻剛關了店門,張翠花就騎着自行車來找人了,聽說宋小玉沒回家,甄臻吓了一大跳,生怕這丫頭受了刺激要做傻事。
“下午我留她吃飯,她說要回家,我也就沒留她。”甄臻說。
張翠花一邊罵一邊找,好在從宋小紅那尋到了一點蛛絲馬跡。
說是京城那邊有個整容名醫團隊,來市裏坐診,這消息登報後,很多想整容的姑娘,都偷偷去挂了號。
宋小玉前段時間交了錢面診過,醫生說她底子不錯,很适合整容,但她一直沒下定決心去做,這不,被孟華結婚的消息一刺激,就坐上了去市裏的大巴車。
張翠花去時,宋小玉已經辦理了住院手續,準備明天一早做手術。
張翠花罵閨女的聲音太大,把醫生都驚動了,得知宋小玉瞞着家裏來手術,醫生也怕擔責任,耐着性子解釋:
“是京市來的名醫團隊,您閨女交了錢,打算鼻子和眼睛一起動。她想做一個骨質高鼻術,做一個歐式大雙眼皮兒,再改一下眼皮外皮,價格也不貴,兩項手術一起才一百多塊錢。”
這年頭做整形手術是需要單位開介紹信的,可哪個女孩願意被單位的人知道自己整形的事?這次京市團隊來這家醫院會診,不需要介紹信,價格也比京市便宜很多。
也不知道宋小玉從哪打聽來的消息,找宋小紅借了一百多塊錢,就跑來做手術了。
張翠花氣的不輕,在她看來做手術是有風險的,更何況家裏條件不算好。整形又不是吃飯喝水,是生活的剛需,不整形,宋小玉依舊可以找男人結婚,何必亂花錢呢?
張翠花不同意,死活要去退款,被甄臻攔下了。
甄臻不覺得整容有什麽問題,每個人都有變美的權利,沒必要一味否定孩子的需求。
“你經常說她長得不好看,給她留下心理陰影了。”
“我那不是為了她好?”
“為了她好也不能說難聽的話,不是我說了,不要總是貶低孩子的外貌,這樣孩子會沒自信的。”
“我……那她也沒必要來整容啊。”張翠花有點氣短。
“我尋思着容貌已經影響到她的生活和自信了,既然她想整,錢都已經交了,醫生也是有正規醫院出來的,那你何必攔着?倒不如讓她做自己想做的事。”
甄臻覺得整容只要不整壞,不貪多,想改變自己的容貌,也不是啥大事。
年輕人都愛瞎折騰,不折騰怎麽知道自己想要什麽?
這年頭整鼻子的技術雖不如後世,用的都是最簡單的材質,可鼻子整壞的幾率比後世小很多,後世姑娘花十幾萬去整鼻子,卻要兩年一小修,三年一大修。
鼻子倒沒啥,可甄臻無法認同醫生對雙眼皮的審美。
這年頭的人都喜歡歐式大雙眼皮,宋小玉巴掌臉,就是腫眼泡和塌鼻梁有點拉低顏值,鼻梁變高後,小臉配一個歐式大雙,怎麽想怎麽別扭。
甄臻勸她考慮清楚,不要割的太誇張,以自然為主。
宋小玉對整容可沒啥主見,眼下流行大雙眼皮,她就覺得錢花都花了,要是割的看不出來,那不就虧大了?
甄臻找了個凳子坐下,笑着給她講道理:
“整容最高的境界,就是整的看不出來,像親媽生的一樣自然。你媽雙眼皮不深,你割個歐式大雙,眼睛是顯大了,可一眼就瞧出來是假的,何必呢?你最好再斟酌一下,割完雙眼皮,你是可以化妝的,割的太深,化妝後不自然,那可一點美感都沒有。”
醫生也同意甄臻的話,覺得這大姐審美挺超前的。
他也覺得宋小玉不适合歐式大雙眼皮,曾建議宋小玉割窄一點,适合自己眼睛的形狀,可宋小玉根本勸不動,還說什麽,割的看不出來就擺割了。
宋小玉拿不定主意,就望着她媽,張翠花是一貫相信甄臻的,這老姐妹會穿衣服,會賺錢,審美比她們好多了。
宋小玉平時穿衣服就很土,審美一塌糊塗,她覺得好看的雙眼皮,肯定是不好看的。
張翠花拍板,對醫生說:“按她姨說的來,就割自然點。”
醫生笑笑,又商量了一下眼睛的形狀,就去重新制定手術方案了。
宋小玉是早上第一臺手術,從手術臺出來時,她腫着個鼻子,眼睛也紅彤彤的。開了眼角後,她眼睛大了一倍,雙眼皮形狀看着也不錯,沒有特別誇張,後期恢複一下,肯定會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