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禮畢入宴
若華的轎攆離徐澹雅的花橋遠了些,在轎裏看不仔細前面的情形,索性下了轎站在隊伍最後頭朝前邊觀望。
此時,門裏門外的人都一動不動,等着新郎接新娘過門。
接下來好像也沒若華什麽事了,她想着該去王府裏面找季氏。可正門連腳都伸不進去,看來只得去找後門。
前院賓客彙聚,後院下人也在忙活着,興許是廚房不夠用,後院又搭起了竈。
若華從後門進去的時候,忙着的下人見了她,都是一臉驚奇。
一個瘦瘦小小的丫鬟,抹了把額上的汗,走過來:“這位小姐,您是......”
若華笑了笑,指着前院方向道:“迎親的隊伍剛到,前門擠得邁不開腳,我就尋到後門來了。”
那小丫鬟驚嘆了一聲:“新娘子都到了?”說着又轉身朝身後的人道:“快點快點,新娘子都到府門前了。”
衆人聞言又忙活開了,那丫鬟對若華道:“小姐您是客,走後門怕是不妥,要不您還是到前面等等?”
若華搖了搖頭:“我不在意這些,前面轎夫車夫一幫漢子,我一個姑娘在那兒更不妥,就從這兒進吧。”
那丫鬟想了想,覺得是這個理,便又道:“行,小姐應該還不知道喜宴擺在哪兒,奴婢還是給您帶帶路吧。”
若華忙感激道:“第一次來确實不熟,有勞姑娘了。”
小丫鬟捂着唇笑了笑:“這位小姐真是客氣,奴婢是下人,何許說什麽有不有勞的。”她邁腳為若華帶路,若華安靜的跟在後頭。
崇仁帝賜的宅子确實不錯,一汪碧水環繞整個王府,所到之處皆是綠柳蔭蔭,樹木繁多卻不遮天蔽日。
宅子應該不是新宅子,看西南角那顆榕樹便知。樹根交錯,還露了些在土面上,沒點年歲長不成這樣。
這麽大年紀的榕樹,也不可能是移植過來的。樹木在一個地方生久了不容易移植,稍有不慎便會就此枯萎。誰也不會做這種高風險,賠本的買賣。
Advertisement
雖不是新宅子,可主子卻是新主子,房屋自然要翻新修整一番。因此,晉王府大大小小的屋落頂上的琉璃瓦,要比旁的更耀眼。
漸漸的離嘈雜聲近了,那小丫鬟頓住,指着正南方對若華道:“前面便是夫人們聚集的地方,女眷皆在那裏入宴。”
自古,男女三歲不同席,不管是家宴還是外宴,都得分開坐,晉王府的婚宴也不例外。
若華朝那丫鬟點了點頭:“多謝姑娘”
小丫鬟笑應了聲無妨,朝若華福了福身,便又原路返回。
若華往正南面走去,設宴的園子裏已經站滿了人,估計京州的貴女命婦都讓趙玉衍請來了。
宴桌就這麽露天擺着,中間是條人工打造的溪流,男女宴席一個設在溪流左岸,一個在溪流右岸。
左右兩面都在岸邊置了細紗畫屏,讓兩邊的人都瞧不仔細,卻能讓所有笑鬧座談之聲彙到一起。
也不知這番布局出自誰手,頗有些标新立異之感。
這時,從不遠處傳來聲音:“華兒......”
若華循聲望去,見季氏站在一堆人中間朝她這邊呼喊。
若華行至季氏跟前,福身喚道:“母親”
季氏笑着點點頭:“方才聽見前面鞭炮聲整天動地的,現在是個什麽情況?”
若華應道:“迎親的隊伍剛到門前,等新娘迎進府,就該拜堂了。”
季氏只嗯了一聲,沒有想去湊熱鬧的意思。也不止是季氏如此,園子裏的夫人們也都沒動,大概是覺得女人家沒必要去摻合。
前院又是一陣鑼鼓并天,想必是徐家送親的隊伍将嫁妝擡進了王府。
等了許久,前面仍沒動靜,季氏拉着若華到宴桌旁坐下。好在這個時節天朗氣清,否則在這兒等着還真是折磨人。
正在衆人百無聊賴之時,前面又來了響動。只聽見一個尖銳的聲音高呼到:“貴妃娘娘駕到!”
此時,在座的夫人們不能淡定了,叽叽喳喳的說道起來,有的已經忍不住到前院湊熱鬧去了。
季氏皺着眉頭朝那邊望了一眼,依然鎮定自若,只要不是事關沈府和家人安危的事情,季氏都懶得在意。
趙玉衍的“高堂”只來了其一,貴妃娘娘出面了,卻不見崇仁帝的影子,這難免讓人諸多猜疑。說白了還是他心裏膈應,趙玉衍做這事讓他覺得失望,覺得自己過來太丢人。
終于,畫屏對面傳來響動,晉王府安排的下人開始迎賓客入席,這裏的賓客自然指的是男子,女人們都在這兒坐了許久了用不着迎。
那迎客的小厮,時不時的還會通報兩聲,比如:某某大員,入席之類的話。身份尊貴點的喊出來,長了賓客的面兒,也長了自己家主子的面兒。
這倒沒什麽,也不能說晉王府的下人勢力,攀高踩低自來都是尋常事。
人陸陸續續的入席,美味珍馐也陸陸續續上桌。
若華覺得今日最該高興的事,就是能拿這些佳肴填填肚。
“裴府大公子、二公子入席......”對面又傳來通報聲,若華不由愣了愣。
裴大公子裴璟瑜的大名一向如雷貫耳,這二公子嘛...還真不怎麽出名,坊間常将他與裴璟瑜比作天上仙,可見過他的沒幾個。
正走着神,這邊又冒了聲音出來:“貴妃娘娘到!晉王殿下到!”
兩位正主都來了,左右兩面的人都得跪下行禮:“娘娘千歲,王爺下千歲。”
這聲音,怎麽聽都是個太監的聲音,跟方才前院通報的應該是同一人。
蔣欣蘭使着慵懶的調調,說道:“諸位都起來吧,大喜的日子就不用行這些虛禮了,吃好喝好才是要緊事。”
衆人又是一陣謝恩。
蔣欣蘭也不在那邊多做逗留,男人們坐到了酒桌上,自然有男人要說的話,她身份再尊貴也得識禮。
這邊,一衆女人跪了又起,起了又拜,不知道那邊是個什麽情況,都站着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