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留下
“溫雪晴!”溫五郎很少這麽直接叫大名的,“你到底在想些什麽?”
溫雪晴看着他的眼睛, 頹然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
凝視溫雪晴片刻, 溫五郎深吸一口氣, 問道:“你是不是覺得愧對淩家小娘子?”溫雪晴的轉變是在見到淩柔以後出現的, 溫五郎想來想去, 也只有這一個可能了。
“……我先前和淩柔約定一同回臨州的。”溫雪晴猶豫許久,終道。
溫五郎無聲嘆氣。
“蓁蓁, 世上有很多事都是迫不得已的無奈,你要學會接受。”
“這不是迫不得已, 我可以自己選擇, 我可以——”
“那你以後怎麽辦!”
不等溫雪晴說完,溫五郎便暴喝:“太孫對你還不死心, 現在局勢更加不穩,溫家只想安穩度日,不想卷入其中。”
雖然溫家是忠君之臣, 但劉顯聰未登基之前,溫家絕不會對他示好。
“我知道, 他對淩柔也是有意的。”
“所以說這種男人要不得。”溫五郎糟心得很, 複又想起溫雪晴對劉顯聰無意,看上的是淩柔, 心情頓時更加難以言表。
……怎麽覺得,劉顯聰好像被她們給耍了一樣?
如果不是這種混亂時期,卷入其中的也不是溫雪晴,他大概會對這種結果喜聞樂見。
說實話, 他也不喜歡劉顯聰,空有抱負,滿嘴空話,實際行動一個都沒有,沒有一點統治者該有的魄力,更多的是依靠他人。
相比之下,厲王都更加順眼了。
“這與我是否心悅淩柔無關,我既然做了承諾,就要做到。”溫雪晴鄭重道,“還望五兄明白。”
溫五郎默然。
很久過後,他才說:“我會為你謀劃的,蓁蓁。我很高興你長成了這樣一個人,但在我的私心裏,還是希望你不要冒這種險的。”
他不知道淩柔值不值得溫雪晴冒險,可是溫雪晴值得他這麽做。
===
既然選擇了留下來等淩柔一起回臨州,溫雪晴便開始積極準備。
此時,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來——
匈奴大軍悄無聲息越過魏地,突然出現在中原!
中原腹地一馬平川,匈奴大軍一路勢如破竹,銳不可當,轉眼間就已經逼近洛陽。
前線一日派十幾次信使傳信,健馬還沒到洛陽便已跑死,洛陽陷入恐慌與焦灼之中。
難道十六年前的慘劇要再次上演?
“難道魏氏已經叛變投靠匈奴?”接到消息的劉顯聰眼前一黑。
魏溯不僅跑了,還通敵叛國,放匈奴在中原肆虐。
如今天子抱病不起,趙王又幾次示好于他,表達了支持的意思。厲王單打獨鬥,魏溯又遠離洛陽,形單影只。本以為可以就此集中權力打擊厲王,卻沒想到魏家父子竟然做出這等狼心狗肺的事來!
“洛陽危矣!”
洛陽高門閥閱嗅到其中的危險氣息,紛紛舉家搬遷。
上層一走,下層的百姓更加坐不住,跟着往外跑,繁盛的洛陽城很快就荒涼不少。
縱然劉顯聰有意強留,也來不及了。
“殿下,不如我們也……”趙王對劉顯聰提議,話沒說全,意思已然明了。
劉顯聰面上冷了幾分,他是天子名正言順冊封的太孫,若在此時逃走,天下人會怎麽看他?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趙王誠懇勸道,“順受其正,知而慎行。殿下年少,退居南方從長計議,來日擊退匈奴,再回洛陽亦不遲。”
劉顯聰的手放松又攥緊,猶豫不決。
現在洛陽已經不适合再待下去了,空了大半,就算他堅持要守城,也無人可用。
“可是陛下……”劉顯聰還有顧慮。
天子久病在床,不好輕易移動。
趙王豁達一笑:“這有何難,我看匈奴也沒那麽快就能到洛陽,這一路抵抗的城池肯定不少,殿下到了南方安頓好後,領軍殺回護佑洛陽也不是不可。”
“皇叔肯借兵與我?”
“洛陽乃是皇都,怎能讓與胡蠻?”趙王憤憤,“魏氏心有不軌,如今投靠匈奴,我劉氏皇族若是還不齊心協力,難道要眼睜睜看着江山将易手不成?”
這話在理,不管怎麽說,他們都是一個姓的。
劉顯聰思慮許久,去找了太子妃。
他沒有去找魏後——既然魏家不顧她這個皇後叛變,那她這個皇後也就沒多少分量了。
特別是天子在驟然聽聞魏地不僅沒有擋住匈奴,還投靠對方後,硬是從床上坐起來,在人前公然扇了魏後一巴掌。
魏後已經退出權力中心。
“還是再等等吧。”太子妃同樣心存憂慮,只是劉顯聰是王朝太孫,如今天子已經看着快不行了,要是這個節骨眼不守城,怎麽擔得起天下人的期待?
劉顯聰:“母親!”
太子妃狠心閉了閉眼:“再等等!若匈奴真的兵臨城下,你再走!”
“趙王願借兵與我,如今匈奴離洛陽越來越近,我去一趟南方領軍回來,母親便在城中等我過來即可。”
在趙王的幾輪勸說吹捧後,劉顯聰對自己很有信心,即使他從未接觸過兵事,連一個小隊也沒帶過。
這話提醒了太子妃,洛陽城內的兵都在天子手裏攥着!
而且,天子更信任他身邊的內監,已經派出中常侍去往前線監軍。
趙王在南方趁着剿匪集中的兵力可不少,要是能拿到手中,匈奴又有何懼?!
“……你去吧!”太子妃嘴唇顫抖,眼角落淚,“我等你回來!”
“多謝母親成全!”
劉顯聰重重一跪,對着太子妃磕三個響頭。
劉顯聰離開洛陽的消息根本就瞞不住,這下,原本還有觀望的士族更加焦急——連太孫都不守城了,他們還有什麽希望?!
太子妃也曾極力阻止,但還是無用。沒有人在意她說的話。
溫五郎臉色鐵青,一把将寫好的奏折摔在地上:“懦夫!”
溫雪晴彎腰把奏折拾起,看見上面寫滿了一條條的方法。
“五兄……”
“蓁蓁來了?”溫五郎這才注意溫雪晴,強笑說,“這回,你可以和淩家小娘子一起回臨州了。”
溫雪晴卻笑不出來。
溫五郎仿若沒看到她擔憂的神情,徑自道:“我這就安排可靠的人跟着你們,護你們安然回到臨州。”
劉顯聰臨陣脫逃,太子妃心有餘而力不足,如今洛陽人人奔逃,溫雪晴和淩柔混在其中,不會太顯眼。
“五兄是不是要留下來?”
溫五郎垂下眼睫,沒有回答。
從臨州到洛陽,放棄以溫家子弟的身份參與中正品評,而是辛苦讀書通過太學經試,為的就是能一展才學,實現志向。
遙想去歲他初入洛陽,是多麽的意氣風發。
溫雪晴抓緊他的手:“五兄也和我們一起走吧。”
“不……”溫五郎喉間幹澀,“我要留下來,洛陽不會有事的。”
溫雪晴不同意,現在大家都知道魏家投了匈奴,有了魏家的幫助,匈奴只會如虎添翼,攻下洛陽不過是時間問題。
她不能單獨留溫五郎在洛陽。
“五兄,這麽多年,伯父伯母只有你一個兒子,你要是出了事,他們怎麽辦?”
“我當然知道。”溫五郎輕聲說,“可是,溫家卻不僅僅只有我一個兒子。”
溫雪晴呆愣愣地盯着他。
溫五郎仰頭,看着瓦藍澄淨的天空,喃喃道:“這裏是京城啊,國之公卿,食君之祿,我怎麽能走……”
這個王朝腐朽潰爛,但只要他還是臣子,還是溫家子弟,他就會一直忠誠下去。
“這不值得!”溫雪晴淚如雨下,“五兄,他們都不值得你這樣!”
溫五郎人是自負,可是他的才能擔得起他的自負。
溫雪晴:“五兄不該是如此愚忠之人,倘若坐在禦座上的人是明君,我絕不會勸五兄和我一同離開。”
當世很多世家大族并不會把皇族放在眼裏,甚至在皇權衰落的時候,皇族也要讨好這些士族。對于士族來說,家族利益遠遠高于國家利益。
——這些高門對忠君并不堅定。
對于那些逃出的士族來說,只要能留住根,就算王朝換了新主人,他們依舊富貴。
“如果五兄不走,那我也不走!”
溫雪晴擲地有聲道。
看着溫雪晴堅定的神情,溫五郎嗫嚅嘴唇,最終還是沒有再開口。
他一定要留下來,溫雪晴勸不動;同樣的,他也勸不動溫雪晴留他一人單獨在洛陽。
===
其實,溫雪晴沒有和淩柔說過她決定要一起回臨州。
兩人沒有來往,也沒有刻意去見面。
但是似乎有一種奇異的默契,知道對方心中所想。
決定要留下來以後,溫雪晴特意約見了淩柔。
其實,在知道溫雪晴沒有跟着樂康公主回洛陽以後,淩柔是意外又驚喜的,同時還有擔憂與憤怒。
各種矛盾的情緒交雜在一起,心喜的同時又心痛。
雖然這段感情不曾言明,不曾坦白,但她知道,溫雪晴也是有同樣的意思。
在這個亂世将啓,前路未明的時候,溫雪晴能平安,似乎就是最好的期待。
她既希望溫雪晴能回到臨州,又希望她能留下來陪自己。
淩柔一方面痛恨自己的自私,又竊喜溫雪晴對自己還有留戀。
即使這不是完全的愛戀。
說實話,在得知溫雪晴要離開洛陽的時候,淩柔也曾懷疑過,自己是不是應該放手——反正這也不是第一次了,她從未肆意去争取過,再多一次也無妨。
只是會難受罷了。
等熬過就好了。
她這麽對自己說。
但是溫雪晴又給了她希望,她沒有忘記自己說過的話,留了下來,還要與自己一同臨州。
願意為挂念的人留下來,才是淩柔認識的溫雪晴。
“你做出這個決定,我一點都不意外。”淩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