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除夕
大年三十這天早上,穿着尋常富貴公子式樣的水漓與林白帶着貼身伺候的王安出發悄悄逛起了長安街。
大街上年貨式樣繁多,熱鬧非凡。熱情的小販絲毫不覺得呼呼的北風寒冷,洋溢着真摯的笑容招攬着每一個路過的客戶。
“哎喲,這位老爺,我這紅對聯可是我們村裏唯一的秀才寫的,絕對能讨個好口彩。”
“大嬸,再看看這麥芽糖,甜津津剛熬出來滴,過年時節招待個親眷最适合不過了。”
“厚厚的豬板油,便宜咯!”
“糖人,賣糖人,這位小公子來看一看啊?”
“快來看,快來瞧,早上才捕上岸的大魚,年年有魚咯。”
“紅燈籠,大紅燈籠哦……”
……
林白目不轉睛的看着集市上的一切,這和前些日子坐着馬車經過有着完全不同的體驗,這裏充滿了市井氣息,随處可見底層百姓的千姿百态。
“靈渠,你經常出來看看嗎?”林白興奮的問道。
“不方便。”水漓無奈的回了三個字。
“啊……哦,我懂了。”林白望着人群中一兩個熟悉的面孔,心想确實不太方便,“我們找個茶館坐坐吧,一樣可以聽到市井民生。”
“好。”水漓無可無不可,今日的主要任務就是陪陪小白,體會一下小白那個世界所謂“約會”的感覺,雖然小白并沒有察覺到。
始終緊跟在身側的王安沖着人群做了一個平常的手勢,抱緊了懷中林主子一路購買的各式小吃,跟着進入了吉祥茶館。
吉祥茶館是長安街上百年老店,從前朝傳承至今。茶館內裝飾的規規矩矩,一張張八仙桌圍着一個八尺寬的高臺,臺上一桌、一折扇、一醒目,再無多餘的裝飾,說書人是一個年過半百的銀發老人,下巴上留着同樣色調的長須。
Advertisement
林白攜着水漓坐在了大堂中央,點了一壺碧螺春,一疊點心,一疊炒貨。茶館的夥計上茶速度也很麻利,須臾就端了個托盤把滾燙的茶水及點心炒貨上齊了。
“客官,您的茶點齊了請慢用。”
坐在下首的王安從腰間掏出一塊碎銀,随意的放在托盤內,之後就目不轉睛的盯着四周暗暗觀察。
夥計望着托盤內的碎銀,樂得眉開眼笑,雖然客官嘴上沒說剩下的是賞銀,但多年跑堂夥計的歷練下找已經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今日可算是碰上大主顧了。
高臺上說書人剛剛結束了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正端起茶碗潤起了嗓子。大堂內則開始響起了稀疏的交談聲,一些相熟的常客正交流着纭國最近流行的話題。
哐當一聲,驚堂木拍了下來。
茶館常客知道這是劉說書要開口的意思。
“話說這一年元宵佳節,當今聖上大宴群臣,皇宮內一片繁花盛景……”劉說書的口齒清晰不緊不慢的吐露着每一句說辭,不時還跟着故事節奏搖着折扇拍着驚堂木。
大堂內只聞衆人的呼吸聲,随着劉說書的節奏或是急促或是平緩。”
“只一瞬間,吊睛大虎、倆人高的熊瞎子、成群的灰狼、騰飛的巨龍……降落于宮苑上空,衆臣膜拜只聖上與國師泰然自若,接受了百獸的朝拜……”
不過一刻鐘左右,劉說書的就仿佛是親臨現場般用飽滿的言語把中秋佳節時林白整出的那一出大戲完整的講述了出來。
“人才啊!靈渠,這位可真是有大本事的。”林白聽完後異常佩服,就這功力一點也不比現代的相聲評書差啊。
“小白,這麽簡單的複述故事任何一個說書人都能做到。”水漓完全不覺得他有大才,真正才華出衆的早已憑借真才實學投身權貴,不會來做這地位低下的說書人。
“目光短淺,我有新主意了,我默寫出來的精神糧食在紙上流通有難度,那如果通過說書人的口流傳出去呢?只要他們喜歡聽,那我不就是財源廣進,坐着收錢嗎?”林白将剛剛腦海中翻滾的主意說了出來。
“與民争利,我少你穿了還是少你喝了,你知道你腰間挂的玉佩這間茶館要經營多久才能買得起嗎?”水漓雖然喜歡着小白極其處事方式,但對于他心心念念做纭國首富的信念很是不齒,坐擁天下的人就在身旁,還需要琢磨那些小利小錢的門道嗎?
林白:“……”代溝,橫跨千百年的代溝啊,老古董是明白不了現代社會的相聲演員靠着一張嘴皮子賺取的金錢與社會地位的。
“靈渠,你等着瞧,我一定會用他們幹一番大事業出來。”林白低聲立下了一個flag。
就是在這一間普通的茶館,林白開啓了自己的首富之路,更是無意間把纭國的民間輿論這個利器握在了自己手中。
午飯前倆人回到了宮中,享用了一餐味美的禦膳後,林白不顧水漓眼巴巴的神色揮一揮衣袖坐上了出宮的暖轎。
……
英親王府內,多位幕僚齊聚書房,其中更有一位頗為眼熟的吳姓幕僚。
“國師剛剛才出宮,大家怎麽看?”水泫輕佻的勾着嘴角,腦補着一出出大戲。
“王爺,依再下拙見,國師在民間的名聲一日不除,一日動不得。”
“也不見得,我們多潑幾次髒水再好的名聲也是有限的。”
“難啊,除非我們也能造一個神出來。”
水泫靜靜的聽着手下幕僚的各抒己見,臉上的神色漸漸開始不善,王府養了這麽多人關鍵時刻居然拿不出一個主意?
吳姓幕僚一直坐在角落未發話,善于觀察的他最先發現王爺不善的神色,趁着其他人說好了自己的意見停頓的間隙開口道,“王爺,或許我們可以從皇上身上做文章,只要将他與國師隔離開,那麽可供操作的餘地更大了。”
“好,吳老大才。”
……
除夕夜,國師假托了師徒相聚的借口沒有參加宮宴,實則剛回到國師府,發下了年節紅包就屁颠屁颠的去了林府,一天一夜沒有看到弟弟和兒砸了,怪想的。
林府,大紅燈籠高高挂了起來了,遠遠看過紅彤彤一片年味。
管家林開率領了一府的奴仆向兩位少爺問了新年好。
林白笑容滿面的聽着吉祥話,右手把托盤內的荷包一個個發了下去,收到了賞銀的下人臉上的笑意更真誠了。
發完全府的紅包,又交代了林開幾句,水漓就帶着錦言和林夏圍坐在一起吃起了團圓飯。
八仙桌上,是滿滿一桌子還泛着熱氣的菜。
有蒸魚寓意着年年有餘,有酒釀圓子寓意着團團圓圓,有一大盤豬蹄寓意着金榜題名,還有雞鴨鵝,能獲得的好食材林府廚娘一點兒也不藏私的展現了出來。
“錦言,豬蹄多吃點兒,明年秋闱取個好成績。”林白夾了一大塊放入了錦言的餐盤中。
林夏舀着小園子吃得正歡,看到爸爸只給小叔夾菜急急的捧起了碗,“爸爸,寶寶的呢?”
“哦,看我這記性怎麽能漏了我們寶寶,來這是魚肚子,吃了我們寶寶年年有餘。”林白好笑的看着自家小寶貝圓潤的臉蛋,紅撲撲的就是招人喜歡。
“爸爸也吃。”如願讓爸爸夾了菜的林夏同樣的舀了一勺子雞湯給爸爸,轉頭看到一旁的錦言,同樣舀了一勺,“小叔也吃。”
“謝謝夏兒。”錦言拿起勺子喝起了雞湯,味道異常的鮮美。
團圓飯後還有守歲,林夏人小熬不得夜在接了爸爸和小叔的紅包後就被兩位奶娘帶回了自己的屋子。林白和錦言則一人執筆一人看書,消磨着時間等着子時的到來
“哥,你在寫什麽啊?”看了會書的錦言發現自家大哥一直在奮筆疾書,好奇的問道。
“小說,就是準備年後讓說書人說的故事。”林白寫幾個字就得沾一下墨,實在是鵝毛筆是自己唯一能駕馭的筆了,沒有之二。
“我能先睹為快嗎?”錦言詢問道。
“當然可以啊?只要不耽誤你學習就行。”林白抽出一張已經寫滿的紙遞給了錦言。
錦言接過紙一邊看一邊說道,“大哥不是經常說要勞逸結合嗎?我正好看看大哥寫的故事調節一下。”
“行,你自己把握,反正我也看不懂你學的。”林白作為一個開明的家長,絕對沒有那種我沒做到的事你一定要做到的想法。
看了一會兒,錦言漸漸的沉浸在了文中主人公的情緒裏,待要接着往下翻時才發現手中只有一張紙,接下來的情節還在林白的筆下呢。
“哥,下面呢?到底是誰殺了丐幫幫主啊?”
“哥,你理理我啊?就告訴我一點點?”
“大哥,親大哥。”
林白:“……”
金老爺子的著作不止男女老少通吃,還古今通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