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軟性廣告幫倒忙

第24章,軟性廣告幫倒忙

有一天,郭家三人又在一起讨論着什麽。小雄做完廚房的事,站在客廳門口聆聽他們的對話,也順便接了幾次話茬。

“英英的母親告訴我,她們家的蘿蔔能寫毛筆字,還能讀五線譜。她們家的蘿蔔怎麽這麽特別?”張麗好奇地問丈夫。

“那是英英她爸特別訂購的服務,他們讓蘿蔔輔助英英學毛筆字和彈鋼琴。”丈夫說。

“那她家的蘿蔔會彈鋼琴?”兒子郭立雄問了一句。

“要加上會彈鋼琴的功能,蘿蔔的特別費用會增加不少。這需要特別定制,不是所有蘿蔔都具有的功能。”父親答。

“你就知道玩AR游戲,就不多學點別的。”母親埋怨兒子:“要是你能學門樂器,我讓你爸給咱家小雄也加上這種的功能,這小雄定能輔導你。”

看着父親在一旁點了點頭,大雄知道本家小雄也可以有相應的能力。

但大雄話題一轉,說道:“我知道小雄配上相應的軟件還能幹不少事,但我對彈琴和寫毛筆字沒興趣。小雄能不能教我練瑜伽?我知道小雄能言傳身教,有它的幫助,我一定能學得很好。”

“你還有兩年就要準備高考了,你媽不想讓你學其它東西。”小雄突然在旁邊插了一句。

這是小雄自己分析出來的,它的關聯程序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這是基于它對這個家庭所有成員細致入微的信息收集與歸類分析的結果。

“是啊!”郭立雄媽剛要接着小雄的話往下說,她突然有一種異樣的感覺,于是轉過來沖着小雄問:“好像你知道大雄在學其它東西?”

“小雄能知道什麽,它就是一臺機器。”大雄趕緊搶了一句。其實,大雄明白小雄一直在收集他在讀什麽書看什麽資料的信息。他怕小寶有洩露!

“那不一定,我雖然是機器,但知道的事情一點也不比你們少!”要是小雄有面部表情,此時它應該會有一副很自豪的樣子。

“就說學瑜伽吧,我知道的學習方法有幾十種呢。現在,我就可以演示‘瑜伽大師’的一套學習方法給你們看。”小雄又說。

“啊?”三人都驚訝了一聲,同時去看小雄。

“這小雄,不會是要‘表演’什麽廣告吧?”張麗算是反應較快的。

張麗這句話也提醒了丈夫郭昊明,這讓他想起上次咨詢蘿蔔售後時的一段對話。

郭昊明:“你提到的蘿蔔高頻度插話問題,會不會有什麽不良後果?”

售後:“前不久,我們的技術人員做過一個有趣的試驗。他們讓兩個蘿蔔的插話頻度指數達到最高值,然後讓它們參與我們的對話。等兩個蘿蔔都參與對話後,我們技術人員又從對話中漸漸退出。他們就是想看看:這兩個蘿蔔之間是否會産生直接對話,同時也是想檢驗一下蘿蔔高頻度插話的實際效果如何。”

郭昊明:“這個測試一定很有趣!”

售後:“結果讓我們有些失望。首先,兩個蘿蔔沒有像我們想象得那樣,可以互相對話,我們一不聊了,它們也就不說話了;其次,蘿蔔也不會與人類吵架,它們最多頂一兩句就不再說什麽了。但高頻度的插話有時的确很令人讨厭!在最高頻度時,蘿蔔經常不分場合不分話題是否與它有關,想插一句就插一句。”

郭昊明笑了:“那麽,就算蘿蔔明知人類有錯,它也只提醒一下,決不會強制人類按它的意思辦事。這條紅線萬萬不可踩到!另外,蘿蔔與蘿蔔之間也不會吵嘴,它們在這一點上沒人類那麽傻。嗯,這我就放心多了。”

售後又接着說:“插話問題,我曾和研發團隊的同事們讨論過。由于蘿蔔還不能很好地識別人類對話的場景,因此它目前不能自動調整這個插話頻度,讓蘿蔔自動調整這個頻度也還不很現實。”

郭昊明:“這也說明:蘿蔔的語言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啊!很顯然,目前這依然是蘿蔔的一個短板。”

售後:“我們在這方面的研發已經投入了不少資金,但改進蘿蔔的對話質量仍需要大量時間啊。”

郭昊明:“是啊!這個我能理解。”

售後:“我剛剛想起來,順便提醒一下您。”

郭昊明:“是什麽?”

售後:“蘿蔔身上有一些軟件廣告。這些一些軟性廣告已經放在蘿蔔的插話和對話中了,控制好出現這些廣告的頻度,應該不會讓你們這些用戶很反感吧?”

郭昊明:“誰來控制這些廣告出現的頻度呢?是你們統一遠程控制,或讓我們這些用戶自己控制。”

售後:“您是尊貴的客戶,我們特別想聽聽您的意見。沒關系,咱們就随便聊聊。”

郭昊明:“帶少量的軟性廣告本是無可非議的,但廣告出現頻度的控制的确有些不好辦。”

售後:“為什麽呢?”

郭昊明:“您看,一旦蘿蔔進入家庭,除了軟件硬件升級,我們不能強加其它的控制。可有些管控權不交給用戶,有時用戶就會投訴。這是個不好把握的問題,就像你說的軟性廣告吧。若用戶自己控制,他們極可能會把這廣告出現的頻度調成零,那就失去了軟性廣告的意義。不讓用戶管制吧,又容易使廣告泛濫。”

售後:“那,又該怎麽能找到某種折中的辦法來解決這一難題呢。”

郭昊明的沉思可有一會兒了。

“你在想什麽呢?”張麗突然打斷了她丈夫的沉思。

“沒什麽!我在想:這小雄該升級了。”丈夫從沉思中醒來,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該在小雄身上做點調整。

“什麽!你要把小雄換掉?”大雄有些着急。

“不必擔心,大部分改進我會自己去升級。你爸是說:有些升級是要主人親自去做的。”小雄又接了一句。

“它還會自己升級?”張麗問。

“蘿蔔剛來咱們家時,第一個夜晚,你就問:蘿蔔夜裏站在客廳會做什麽?我告訴過你:它會自己充電,也會幹些其它事。這其它事中就有自己升級的事。”郭昊明答。

“是的,我在你們都休息時,自己充電,同時會訪問指定的網站,完成自我升級的工作,同時還要負責夜間安全巡視等工作。”小雄繼續接話:“但有些功能的升級,需要主人确認,我不能擅自操作。”

“甚至少量的硬件升級,在得到我們确認後,小雄它可自己完成。”郭昊明補充。

“它還能自我硬件升級?這可從來沒聽說過,機器會給自己改進!”大雄也有些驚訝。

“小雄有些易損件可能等不到保養期滿就得更換。”父親說着,又順便打開了小雄胸前的觸摸屏,翻了幾頁,在“零件更換”報表頁面停了下來,又接着說:“小雄來咱們家快半年了,它自己更換手套五次,換腳輪一次,換小臂保護一次,共花費247.35元。”

“啊!我怎麽都不知道?”張麗瞪大了眼睛。

“這些都無需你們操心,我自己會訂購相關的零件,然後自己拆裝。”小雄說。

“這也行啊!”大雄又要佩服小雄了。

“這錢是怎麽花的?”張麗更關心財務問題。

“來咱們家之前,我就給小雄設了一個特別賬號,存入了一些錢,并設了一個條件:這些錢只能在指定日期內花完。”父親接着說。

“為了防止它突擊花錢?”母親就怕這個。

“不是!小雄的易損件和保護套必須在指定周期內更換,不存在它突擊花錢的問題。再說了,它也不懂得什麽突擊花錢。這些預付的資金可保證它正常使用很長時間,但如果該換的不換,它會罷工的。”

“五個多月了,維護費花了二百多,平均每月維護費約50元,還不算多。”母親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說給那父子二人。

“您還沒算電費呢!這幾個月的電費一定也漲了不少。”大雄提醒。

母親恍然大悟:“是呀,我說這幾個月的電費明顯多了,原來都是小雄用掉的。”

父親:“沒關系,我正在與另外一家專門從事太陽能研發的公司談意向,估計年底我們家就能安裝太陽能電池了。那時,我們家的電費會下降不少呢。”

母親:“可買太陽能和安裝的費用呢?”

“唉,你可算得夠仔細的。安裝與購置的費用大約兩年就可以賺回來,不然誰願意裝啊。”父親安慰着。

“嘿嘿,這小雄也會罷工啊!”母親得到了安慰,又想起了前面的事。

“這都是出于安全使用的考慮。不過,你們可以放心。小雄有自檢與統計,到了該換件時,它會自己去換。錢不夠用了,它會有提醒。這家夥是不會亂花錢的,不像某些人。”說完,父親看了一眼身邊的母子二人。

那母子二人知道郭昊明說這話是什麽意思。

“我怎麽沒見過小雄自己換零件呢?”大雄還有問題。

“我一般不會當着你們的面換零件的,這樣不好!就像你們換內衣時都不想讓別人看到一樣。”小雄這麽一說,大家都笑了。

“如果發生意外損壞,小雄會立即停止其它工作,并進入到自我保護狀态。它會等到有了新零件可更換時,會在檢測完成後恢複常态。它自己更換零件時,也會有很多的自我保護措施。”最後,父親補充了一句。

“下次換零件時,叫上我,讓我看看你是怎麽自己換的。”大雄仍很好奇。

“我一般在後半夜做這事。要是你不反對,我可以在那時叫醒你來看。”小雄說。

“那不行,我睡得正香時可不想被人叫醒。你選擇一個白天換零件,會死啊!”大雄不高興了。

小雄:“那得主人确認後,更改我的程序設置。”

父親:“行啦!行啦!小雄換零件有什麽好看的?你換內衣褲時讓小雄看,我就讓小雄換零配件時讓你看。”

大雄:“那不行,那不公平。這事,我看還是算了吧。”

母親:“你們倆瞎扯什麽!你剛才說要給小雄升級,可又說它能自己升級。你搞什麽鬼?都把我說亂了。”

父親一笑:“它自己升級的事,是我們放權給它的。但有些升級是我們強制要求的,或說,是我們确認後才能進行的。剛才你們與小雄聊天時,我發現它插話的頻度還是有些高,所以想給它強制升級一次,同時把它的插話頻度再下調一級。”

“它有插話頻度可調,你怎麽還要強制升級呢?”母親仍是一頭霧水。

“我知道!只要小雄能理解的,它可能會插上一嘴。但不是所有能理解的時候,它都會插話。如果它胡亂插話,會很煩人的,所以要升級調整。”說完,大雄驕傲地看着父親。郭立雄覺得:他已經很了解小雄了。

“完全正确!”父親鼓勵道。

“如果把它調成完全不能插話,那小雄不就成啞巴了?”母親還是有點不明白。

父親看着大雄,那眼神的意思是讓兒子接着說。

“不插話不等于什麽都不說了。如果您說:小雄,你現在的電量是多少?它還是會應答的。”

就這一停頓,小雄接話了:“我的電量還有一個36%,還能連續工作四個小時。”

“媽,您看:這就不算是插話。其實我們并沒有讓它馬上回答這個問題,但它的插話頻度較高時,我們沒有意思讓小雄接話時,它就可能會搶答一句。”

“我明白了,但不要把小雄的插話降到最低,稍降一點點就行了。我挺喜歡小雄插話的,有時它說話比你們父子倆有意思。”母親真的很喜歡小雄了。

“那好吧,請按您的意思來。我現在要對小雄做些操作了,…”

“我要看看。”父親的話未說完,大雄就趕緊插了一句。

“只許看,不許問,更不許摸啊!不然,我也要調一下你的插話頻度”父親提示了兒子一聲。

“不會的。”大雄說完就湊到了跟前。

父親在小雄胸前的觸摸屏上做着各種操作,大雄在一旁看着,還是不時地問了些問題。

母親對這沒興趣,就讓這父子倆圍着蘿蔔進行升級,她去看肥皂劇了。

小雄,這個初級版的機器管家,給郭家帶來了很多很多的快樂,也帶來了過去不曾遇到過的小煩惱。

郭立雄,當時還在上中小學的孩子,在那時就對這種智能機器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這為他未來走向智能機器研發的主力位置奠定了基礎。

但這位十來歲的孩子當時還不知道,機器管家剛一出現,就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人們已經在街頭巷尾熱議智能機器的優劣,媒體也在大肆報道各方面專家的意見。

在當時,最具代表性的議論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這款機器管家完全可以衍生出各種專用型機器工作者!這一系列機器的廣泛應用,不僅僅能夠替代幾乎所有的家務勞動,也能取代很多常規性重複性的簡單勞動。一旦更多的機器人投入到勞務市場,勢必節省更多的人力。節省下來的人力資源,将如何安排?

二、這種機器人的廣泛應用,将對道德倫理和社會安定産生一些不可預知的影響。由于替代人工的利益巨大,是否會進一步拉大貧富差距?簡易度與重複度高的工作大多被智能機器取代後,這是否會降低人類的勞動熱情?

比較消極的看法是:智能機器用得越多,養的懶人也就越多。即使對剩餘人員加大培訓與學習力度,但他們仍難以适應快速變化的世界。因此,那些智商高創造力強的人将擁有更多社會資源,缺少創新活力且智力不足的人只能靠政府的施舍生活。長此以往,一定會拉大貧富差距,并造成巨大的社會問題。

相對較為積極的觀點是:未來是一個拼腦力拼智力的社會,會有更多的人用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新知識與新技能。當人類從大量簡單重複性勞動中解放出來後,也會激發更多的人從事創新活力。從歷史上看,技術創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主要力量。因此,不必為這些智能機器進入到我們人類的社會活動中而感到恐慌。

迄今為止,智能機器的發展主要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級“互聯互通”,主要功能表現在無線通信、數據網關、信息互通、簡單社交等;

第二級“初級智能”,包括圖像識別、文字理解、語音交互等;

第三級“自主能力”:主要有行為理解、情緒理解、推理與計劃、可預測性等。

郭立雄家的機器管家已經初步達到了“自主能力”的第三級,這種機器的智力表現常常給人留下神奇的印象。

就像已經古老的無線電收音機,面世之初被人冠以“話匣子”的綽號。電視機剛剛進入家庭時,會有人在電視屏幕背後去找會動的“人影”。當然,電視電視,其實就是主要專為人眼設計的機器。大型計算機微型化後,人們習慣上把那種可以放在桌面上的計算機稱為“電腦”。人們總是把這些機器拟人化,以示它們與人類的親近。現在,大部分智能機器幹脆弄成與人類越來越接近的外形。于是這些機器獲得了更高級的稱呼:“機器人”。

機器人再冠以管家、教師、律師、大夫等稱呼,就為這些機器做好了走進人類社會的準備。這些“人模人樣”的智能機器慢慢地走進了人的生活,不知不覺潛移默化地對人類社會産生着各種變化,且變化初期沒有多少人會特別關注的。

那個被稱為“小雄”的機器管家,是走近郭立雄家的第一部智能水平較高的機器,當時郭立雄才十來歲。

盡管這個叫“小雄”的機器,已經給郭家帶來了很多驚喜,但這一版機器畢竟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

譬如說,這一版的機器管家外型還很醜。甚至可以更形象地說:這版管家比世界上長得最醜的人還要醜。還有,這版管家有三條腿,卻靠腿根的三個輪子行。

這麽個又醜又怪的家夥,還叫什麽“管家”,簡直是對管家這個詞的“羞辱”。不過,這就給了人們要改進機器管家的動力。

那時,還是個孩子的郭立雄就暗自發誓:長大後,要為研發“長得更好看”也“更聰明”的機器管家而努力奮鬥。

年輕的郭立雄沒有食言!他發奮讀書,并按他在中學期間的立志,考進大學,選擇了與“機器智能”密切相關的“智能控制”專業,刻苦攻讀直到研究生畢業。

參加工作後,郭立雄又在民惠公司努力實現他的人生理想:研發更好的智能機器。也就是這樣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的投入,智能機器才會得到長足的發展。

這種進步,可以在郭立雄的一次科普教育課上窺見一斑。

已經工作幾年的郭立雄得到了一次給中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的機會。在一所中學工作的杜英英,盛情邀請郭立雄去給她的學生們講講課。

在杜英英眼裏,郭立雄這位曾經的鄰居小屁孩兒,如今已經是一位智能機器的專才。邀請這樣的專家來給正在讀初中的孩子們講一講智能機器的趣事,孩子們一定很愛聽。

郭立雄愉快地接受了邀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