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新新人類的生活

第29章,新新人類的生活

自從智能機器大規模普及以來,像張麗一家這樣的新新人類,他們的生活和工作都被各式各樣的智能機器包圍着。在某種意義上講,也可以說,這些人被機器“管控”着。當然,“機器管控”只是個比喻。機器通常只是建議人們該做什麽、該怎麽做,至于做不做怎麽做,還是由新新人類自己來決定的。

多數情況下,新新人類樂得接受這種管控,因為他們更喜歡比較程序化的生活,這樣的生活讓他們更省心。

新新人類每天的生活一般是這樣開始的:

早上醒來(當然是睡到自然醒),一首精心挑選的輕音樂會在卧室裏醒來的那個人的耳邊輕輕響起,機器管家會根據這個人最近的健康狀況、生理周期、心情波動、個人愛好等參數從音樂庫中選擇一首最合适的曲子。如果要賴床,幾分鐘後就會改播節奏歡快的曲子。再不起來,重金屬搖滾樂就上場了。除非有特別要求,機器管家才會在指定的時間進行“叫醒”服務。你也可以躺在床上看一會兒電視,那就趕緊發出一個腦電波指令:“打開電視。”這樣,晨起音樂會自動停下來,床腳的電視會自動升起來。你可以不管旁邊睡覺的那個人(可能是你的配偶或孩子),只顧看你想看的視頻吧,智能床頭的音樂和床腳的電視不會卧室內外的其它人。不過,想看一會兒電視,那最多也只有半個小時。時間一到,床腳電視又會自動收回的。

智能床、床腳智能電視機、音樂服務器、智能助眠枕等設備是新新人類卧室內的标配。

要起床的人可以通過腦電波發出指令:“我要起床了。”然後,機器管家會把一套幹淨的內衣、一杯溫水、一塊熱毛巾送到床前。

早上的刷牙洗臉已經變得極其簡單!将臉貼在衛生間內的一臺智能臉部清洗機器上,張開嘴由機器牙刷帶着超聲波清潔功能的牙膏完成口腔內的清洗與檢查工作。随後,臉部也被機器洗淨了。清洗過程中,還會夾帶着面部輕度SPA作用。每天早上起來,适當的水療有助于面部肌膚恢複光澤和彈性。

像張麗這樣的女士,早上起來去稍稍麻煩些:要梳妝打扮呀!沒關系,有機器管家的協助,這些麻煩都不是事。臉部皮膚保養在那臺智能清洗機上就解決了,面部SPA後,最适合的潤膚霜已經均勻地塗抹在臉上了。

智能化妝鏡可以輔助女士打扮,這種“魔鏡”和機器管家有關聯。當它通過管家傳遞的信息知道女主人要外出做什麽事時,就會設計出一套得體的化妝步驟,來指導化妝過程。魔鏡不操作化妝,但可以給化妝效果穿衣搭配打分。這樣就可以提醒女主人,今天早上的打扮是否得體。

放心,這種打分已經參考了新新女人類最潮款式的評分系統。女主們不必擔心自己的打扮跟不上潮流,除非有女主想別出心裁。

智能馬桶不僅僅智能在馬桶蓋上,馬桶整體都很智能。首先,使用馬桶的人會自動通過快速人臉識別,這樣用戶的排洩物會得到及時的生理檢測。檢測報告會及時傳到個人數據中心,以便進行比對分析。如果發現異常,報告還會傳給機器管家甚至家庭醫生。當然,這種家庭醫生實際上是遠程醫護系統,可輔助機器管家對當事人的健康狀況進行監管。這種常規的檢測,有助于及時了解與改善主人的健康狀況。

浴缸與洗浴也配有智能電器,它們不僅能夠控制合适的水溫,還對用戶的心跳血壓進行常規測量,并提醒洗浴時間,根據用戶體膚狀況提供最合适的洗浴液,有條件的還可以上一套智能SPA系統。

這些非常個性化的清潔與輔助電器是新新人類衛生間的标配。

如果你有晨練的習慣,一套運動服裝也會被管家放在固定的位置。智能晨練機、呼吸與心跳監控機器等都在附近伺候着。

早餐已經在餐桌上準備好,管家會根據主人的喜好和冰箱裏的食品儲存情況來設計不同搭配的早餐內容。

過去,很多人沒有吃早餐的習慣。或者,早餐是一天內最能湊合的一頓飯。現在,早餐已經成為一天之中最重要的一頓。已經再也沒有人不重視早餐質量了,這頓關系到身心健康的早飯一般不會被趕着上班或其它什麽事打亂的。

如果早上确實沒有時間在家吃飯,管家會幫助主人訂一份外賣。這份外賣會迅速送到主人離家時必經的大門口,管家會提醒主人路過時別忘了去取那份外賣。

上下班的人不再擔心早晚高峰的麻煩了,城市裏的公共軌道交通已十分發達。還有很多其它的選擇,但共享專車是城市中最普遍的選擇。

城市裏的主要幹線都是軌道交通,傳統的公交車已被淘汰。各種類型的智能共享專車在自行調度着市內交通,它們可以很好地與軌道交通配合起來,解決上下班人流從家到主要幹線及主要幹線到辦公場所之間的最後一公裏問題。

在大多數城市裏,未經特批,私家車已經不準上路了,即便私家車也很智能。到了周末或休假日,人們乘共享專車到城外指定地點取回私家車,然後用私家車到郊外游玩。

鄰近城市之間的交通問題也已經由共享長途專車解決了,這種車輛每天定時定點發出,通過超級高速路抵達目的地。超級高速路的最低時速是150公裏,最高時速是300公裏。

由于共享專車都是無人駕駛,路上的交通事故率已經降至很低的水平了。

遠距離的城市交通仍由高鐵和飛機解決,長途旅行的時間僅需數十分鐘。而膠囊高鐵與膠囊飛行器的興起,使得人們的跨洲旅行,甚至可在兩小時之內完成。

辦公場所也都是各式各樣的機器在忙碌着,大量辦公專用的智能機器擺放在辦公區的各個角落。

就像過去的數字機床占據在工廠那樣,上班族的人們只要在機器的控制屏幕上進行一些操作,而不再親自上手去處理事務。越來越多的工廠、農場、醫院、學校、商店、旅館都已無人管理,更多的機器在那裏取代了人類的工作。

現代的職員都在幹些什麽呢?新新人類的工人們都在研究怎麽提高工業級智能機器的使用效率;新新人類的農民們在考慮如何讓農用智能機器幹更多的農活;新新人類的大夫們在努力鑽研醫術并把最新成果推廣到醫用智能機器上;新新人類的老師們在開發或改進各種課件;新新人類的顧客在與機器導購互動;新新人類的旅客會經常光顧智能自助旅館…

新新人類的勞動者需要更多地付出腦力勞動,勞動者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同事讨論問題,閱讀更多的資料,思考與交流遠遠多于動手。甚至,新新人類都要懂得一些編程技巧,否則就不能擺弄好那些智能機器了。

新新人類的時代,體力勞動幾乎絕跡了!人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健身房或運動場上活動,所有繁重的體力勞動已經安全被機器承接下來了。

智能機器的大規模應用,進一步促進了新新人類的創新動力。人類不滿足于被各種機器服務着,他們總要尋找一些當代機器還不能提供的、更刺激、更有挑戰的活動。時代的進步,在“逼迫”新新人類走向更高級的智力活動,而賣苦力的工作需要特別申請才有機會暫時得到。想不動腦子就活一輩子的生活追求,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所有廚房幾乎都被機器廚師或機器管家占領了,人們只在茶餘飯後讨論如何改進菜譜的問題,畢竟天天只吃那幾樣總會有倒胃口的時候。但喜愛上手親自烹調的人,也會時不時地走進廚房,機器廚師或機器管家會站在他旁邊觀看。如果一道菜做得好,機器會記錄下來,然後在需要時精準地複現這道菜的制作過程。若一道菜不受歡迎,機器也會根據它存儲的分析數據提出改進意見。

網絡上更多地流行着新菜品的制作課件,若主人想品嘗一下某個新的菜品。管家會根據廚房已有食材情況決定是否采購新的食材,然後在食材齊備時為主人制作新的菜。

人們不再親自動手上網采購,常用的生活用品都由管家負責網購了。

新新人類的網購更加簡單,機器對機器的買賣交易,人只在後臺監視、調整與确認一下即可。

人類快遞員迅速消失了,像機器管家剛進郭立雄家時獨自面對快遞小哥的場景已經不再有了。在得到主人确認後,機器管家直接下單采購,機器快遞員直接向機器管家交接貨物。

機器管家也可以直接向“大仙”那樣的搜索服務系統發問,例如問題“大仙”某個指定的地區有什麽好吃的好玩的,然後生成一份相關的調研報告供主人查閱。

由于智能投影設備的高度發達,傳統的又大又蠢的電視及顯示器大都自動退出了歷史舞臺。這些智能投影機器可以很方便地與手機等信息設備連接,可以在各種牆面甚至天花板上直接投影。

MR技術更加成熟之後,人與人的互動交流更加直觀,也更加方便。那些可折疊的超薄顯示屏只在少數特殊情況下使用。人們更喜歡使用帶MR功能的智能投影機器。

豐富的網絡視頻節目最終把傳統電視臺逼入了絕境!過去是電視臺播放什麽觀衆看什麽,現在是人們想看什麽自己上網去找。那些網絡電視臺播放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觀衆能從網絡節目源中搜索到什麽樣的節目。凡是你想看的視頻節目,随時都可以去查看,不用擔心節目源的下架問題。

閱讀文字的習慣正在弱化,人們更喜歡有畫面感的閱讀。純文字的電子圖書也已經退伍,多媒體圖書變得越來越流行了,紙質圖書只有在舊式圖書館中找到了。

所謂多媒體圖書仍是以文字閱讀為主,但會在特定地方配上音頻視頻,這樣就可以加深圖書閱讀效果。

電視電影、話劇歌劇以及器樂演奏等都由機器演員“接管”了,除了幾個頂尖的有真正演技實力的之外,其它人類演員都“退居二線”了。

互聯網時代,做不到第一的企業都只能站在被迅速淘汰的邊緣。智能機器時代,做不到最好的,都會很快被人忘記。靠臉吃飯的演員也是一樣,演技不行的,趁早回家吧。

随着智能機器的大量普及,新新人類的工作時間進一步減少到每天六小時,每周僅工作四天,有些行業甚至只工作三天。

于是,新新人類有了更多可支配的閑暇時間,業餘生活也就變得豐富多彩了。人們花在娛樂、教育、健身、聚會等方面的精力越來越多,這就同時刺激了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

由于人們可以愉快放松地從事各種腦力工作,閑暇時間又可以享受更多的娛樂、教育、健身與聚會活動,這些都可以推動人們的創新欲望,從而加速了社會進步!

除了整天被各種機器“包圍”,新新人類最顯著的标志是:更加刻意追求個性化,那些标新立異、獨樹一幟的東西,才是他們的生活目标。越是被機器“統治”與“規範”,越是希望個性更自由。

于是乎,工業化标準産品的基礎上,個性化需求量開始劇增。如同電視播什麽就看什麽的模式遠遠不能滿足新新人類的視覺需求一樣,他們都要在自己的機器管家和機器寵物身上設計更別致的東西,如:特別個性化的程序、只有主人才最喜歡的裝飾、獨特的發音與身體姿勢等。

新新人類普遍的最大痛苦是:腦力勞動比體力勞動更累人!可也沒什麽其它的選擇了,自求各種放松大腦的方法吧。

當然,有人就喜歡簡單的勞動,他們天生就對動腦筋的工作比較反感。有人寧可出一身臭汗去買些苦力掙份酒錢,也不願燒腦學點東西或幹點費些腦力的活,那就讓他們去搬磚吧。新新人類時代,這種苦力的差事還挺搶手呢。

不過,絕大多數人都明白:這個時代,流汗的事都在健身房,白領金領之類的工作都在幹淨的辦公室裏,那些藍領黑領的工作基本沒有了。不是這些工作消失了,而是機器全部接管了,新新人類已經沒有機會“享受”這份待遇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