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謀生

接下來的幾天,羅芸芸像餓鬼投胎似的,頓頓都把周大娘精心準備的小米粥、青菜、蒸雞腿吃得精光。周大娘總是特別開心地把空碗收了去,口裏還念着:“能吃是福,能吃是福,看來姑娘這病馬上就要好了。”

半個月後,等身體恢複得差不多了,她才第一次出門看看這個歷史上從未出現的朝代到底是什麽樣子。

周家村在城郊,離皇城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但是中間隔着雙子山,車馬進不來,翻山越嶺得将近一個多小時。村子不大,總共也就二十來戶人家,大部分都是種田放牛的農民,民風十分淳樸。村頭有條小溪,溪水邊野花遍地,空氣清新,風景怡人。

也是在這個小溪邊,芸芸第一次知道了自己投奔的這個身體到底長什麽樣。

那是她第一次出門,按周大娘說的順着門前的土路走了一會就看到了小溪。溪水十分清澈,水面波光熠熠,幾條小魚兒在水底游來游去。

芸芸戰戰兢兢地把頭伸了過去,“老天保佑,千萬別太醜,別長一臉的痘痘,老天保佑”,她一邊心裏默念着,一邊睜開了眼。

水裏倒映着一個十五六歲少女的模樣,皮膚白白的,小臉尖尖的,五官很素淨,不算特別美,但看着挺清純。黑漆漆的眸子裏充滿了好奇,眼波流轉間,自有幾分娴靜。

這幅模樣可比上輩子強了不止一點,芸芸是又驚又喜,只差沒給老天磕幾個響頭了。趕緊又照了照全身,嗯,大約一米六,身材纖細嬌小,興許以後還能長一點。

看到自己這般模樣,懸着的心才總算放了下來,這外貌雖然不見得令她在大寧朝混得風生水起,至少不會拖後腿了。

周大娘怕大家打探羅芸芸的身世惹她傷心,便說她是自己的遠方親戚,因父母雙亡才投奔至此,這倒也省了芸芸不少麻煩。村民們都可憐芸芸年紀輕輕便沒了爹娘,對她也特別照顧,孩子們很喜歡聽她講故事,他們從來沒聽過這麽多稀奇古怪的故事,什麽孫悟空什麽水浒傳,一個個“芸姐姐芸姐姐”的叫得可親熱了。

在村子裏住了一個月,和大家慢慢熟了,村民們都知道羅芸芸的老家是很遠很遠靠海的一個小城,所以說話和這邊不太一樣,最初覺得新奇,久了也就習慣了。

白吃白喝了一個月,芸芸的心裏總覺着過意不去,天天盤算着得去謀個差事,掙點生活費。流落到這無親無故的古代,怎麽着總得給自己存點錢防身,處處指望別人可不是咱們現代人的作風。

周大娘可憐她,總是寬慰她說:“不打緊的,我兒子在外地當差,你吃得也不多,不差你這一雙筷子,暫且住這裏,就當給我作伴吧”。

于是芸芸感激地一邊幫着周大娘做些簡單的農活,一邊向偶爾回村的年輕人打聽打聽城裏有沒有她能幹的差事。

要說她這本科生不但在現代不好找工作,在古代也是百無一用。

幹農活,沒力氣;當丫頭,沒眼力;做生意,沒資本;進青樓,沒勇氣。其他穿越小主能幹的事兒,羅芸芸是一個都不會,既不會舞刀弄槍,也不會唱歌跳舞,還不會吟詩作文,更沒有随随便便碰上有錢公子、勾搭皇親貴族的運氣,稍微擅長一點的就是書法了,偏偏來到一個大家都不太認字的年代。

Advertisement

芸芸現在所處的寧朝,相對于原來那個世界大約也就是發展到宋朝的程度。最近從村裏稍微有點文化的周神醫那套了一些話,她也大致了解了下本朝的歷史。

原來唐朝走向衰亡以後,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持續了一段時間,百姓生活質量急劇下降。後來尚武帝依靠武力争霸一方,慢慢統一了各方力量,建立武朝。

可以說之前的歷史跟原來的世界是一模一樣的,從武朝起就進入了另一個走向。武朝的建立并沒有讓百姓過上期待的好日子,武帝重武輕文,認為歷朝之所以衰敗全是過于注重文臣,而忽視了練兵打仗。

于是,歷史的車輪又碾過這片大地,新一輪的“焚書坑儒”開始了。

只要這個國家範圍裏能找到書籍字畫、經本刻石全部付之一炬,百姓不僅過得民不聊生,稅收繁重,還變得目不識丁、理法不通。後來武帝的□□被各地反抗軍群起而攻之,由武帝的親弟弟宇文皇帝取而代之,建立寧朝,年號崇文,以強調要恢複文化制度,提高百姓文化水平。

現在是崇文二十八年,當朝皇帝是宇文帝的孫子——至文帝。雖說經過了二十八年的文化振興,但武帝造成的文化缺失現象,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恢複,百姓有學習的願望,國家卻沒有普及教育的能力。就連皇城裏,也只有達官貴人家的公子小姐能讀書識字。

大約又過了兩個月混吃混喝、百無聊賴的日子,羅芸芸終于迎來了穿越以來第一個好消息。

周神醫從皇城回來,聽聞皇城裏的覺誠寺正在招抄經女官,之前聽說過芸芸會寫字,趕緊跑過來叫她去試試。

“抄經女官是什麽?”羅芸芸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詞,歷史學得不太好的她在記憶裏摸索裏一遍,歷史上似乎也沒提到過。

“抄經女官是本朝才設立的差使,因為前朝的經書都被燒毀了,本朝達官貴人需要學習經書只能去寺廟裏抄寫或者捐點香火錢買下已經抄好的經書。女官就是在寺廟的抄經閣裏面替香客抄經的人,偶爾也會有達官貴人家的公子小姐奉父母之命前去抄經閣抄經學習,女官需在一旁伺候,遇上不通經文的公子哥,女官還需稍加指導”。

周神醫娓娓道來,語氣裏似乎還帶着一點你連這種常識都不知道的詫異。

“噢,我明白了,謝謝神醫大人帶來的好消息。嘿嘿,我明天就去看看!”

謝過周神醫,芸芸便立刻将這個好消息告訴了正在給菜地澆水的周大娘。

周大娘也很高興,拍着手說:“太好了,姑娘去當抄經女官太合适了,雖然這個差事月錢不多,但只用坐在屋子裏寫寫字,也不用受別人的欺負,哎呀,今兒個咱們得加個菜慶祝慶祝”。

“嘿嘿,周大娘,事兒還沒定下來呢,明兒個再慶祝也不遲,萬一沒錄上,豈不白高興了”。她摸摸頭,不禁對明天的面試有點小緊張。

“放心吧,我說行就行,姑娘一看就是個聰明人。咱這地方窮人家女子大多不認字,富人家女子也不稀得去天天抄書,姑娘去一定沒問題的”。大娘拍着胸脯做保證。

咦,原來不是個肥缺啊,怎麽聽着像個沒人願意幹的差事?芸芸心裏不禁有些疑惑。

哎,管他呢,總比無所事事的好,既能賺錢,還能天天練字,這不正是我理想的工作嗎。老天啊老天,你終于開始眷顧我啦!

第一天去皇城,羅芸芸起了個大早,穿上了周大娘給準備的青色粗布束腰長裙,将頭發挽了個簡單的發髻,背上裝了饅頭鹹菜的包袱,便動身了。

跟着去皇城賣豆腐的大爺,在山裏彎彎繞繞爬了将近半小時,又三步并作兩步地趕了好幾裏路,才終于看見了城門。

芸芸從來沒有走過這麽遠的路,兩條腿直打顫。

進了城門,她謝過大爺,朝着覺誠寺方向踏上了在這個世界的第一次獨行,心裏不免有些忐忑。好在一路上各種各樣沒見過的吃食和小玩意兒分散了不少注意力。

城裏真熱鬧啊,石板街上行人絡繹不絕,沿街都是小攤小販。可惜我有任務在身,不然一定停下來挨個看個痛快,芸芸略帶遺憾地感嘆着。

不一會就遠遠看見一座明黃色平頂約莫兩層樓高的寺廟坐落在皇城西北邊的角落,大門上挂着一塊巨大的紅色牌匾,用黑漆赫然寫着“覺誠寺”三個大字。用的是端莊的顏楷字體,筆畫粗而不肥、樸而不拙,顯得方正大氣、渾然天成。

“好字好字,這字頗有大将之風,寫它的人一定氣概非凡”,芸芸不禁連聲稱贊起來。

覺誠寺裏香客還挺多的,佛堂裏已經擠了很多人,芸芸禮貌地詢問了門口的小沙彌,便被他帶到抄經閣,交到了一個年紀稍大的女官手裏。

這個女官穿着玄色帶明黃色雲紋的女官服,神情淡漠,看起來很老成,手裏正拿着一卷經書細細地看。

此人就是我的面試官了,羅芸芸趕緊讨好地行了個禮,朝那人露出了昨兒個練習了一晚的微笑。嗯,古人的笑不露齒還真不容易。

誰知人家根本沒正眼看她,指了指旁邊的桌椅說:“去盆裏把手洗幹淨,桌上的那篇佛經抄一遍,一炷香的時間沒抄完,你就回去吧”。

話音剛落就點燃了一注細香,這就開始計時了。

羅芸芸一想,時間緊急,也顧不得禮儀了,三步兩步就竄到桌子邊,趕緊洗了手,在衣服上擦擦幹,一屁股坐到椅子裏,提起筆沾上墨就開始書寫起來。

她心裏竊喜道,本小姐是現代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人,不浪費一丁點兒時間是我們考試的宗旨。

一炷□□夫很快就到了,也就約莫十五分鐘吧。芸芸緊趕慢趕剛剛好寫完最後幾個字,還沒落款就被女官把紙抽了去。

還好還好,總算寫完了,雖然前面幾個字略顯生疏,最後幾個字趕時間稍微飄了點,至少沒出錯,沒漏字。

雖然羅芸芸并不清楚這個時代到底喜歡什麽樣的字體,但不管哪個朝代,抄經都是種嚴肅正經的修行,字體整齊娟秀是一定不會出錯的,再說也沒有多的時間給她慢慢考慮,就用了平時在家抄寫《道德經》的趙孟頫标準小楷體。

女官迅速瞟了一眼芸芸抄的經,這才擡起來細細地打量起她來。把她從頭到腳都看了一遍,眼神裏微露絲絲詫異。

“姑娘在這等一會,我去給住持看過再行定奪”。女官說完便從抄經閣的後門走了出去。

羅芸芸這才松了一口氣,開始觀察起這個本朝特有的機構平時怎麽辦公的。

抄經閣是一間類似現代圖書館的屋子,前後兩張門,四面牆壁都并排擺放着書架,滿滿當當都是經書,有舊有新,新的估計都是剛抄好的。

屋子中間擺着兩排,每排四張總共八張桌椅,桌子上有筆墨紙硯、筆洗、鎮紙、檀香、燭火等文具,看來這就女官們抄書的位置了。

這裏環境很清靜,外面的嘈雜聲似乎都被牆擋在外面,空氣中彌漫着淡淡的檀香味道。坐在這裏突然覺得心裏很平靜,對新世界的恐懼好像也一下子消失了。芸芸心想,抄經果然有種安定內心的力量呢。

不一會兒,女官回來了,芸芸趕緊站起來迎接,滿懷期待地看着她。

她只微微一笑道:“明兒個辰時過來,把随身衣物帶好”。

羅芸芸大喜過望,忙不疊地道謝。回周家村的路上,她情不自禁地跑了起來。真想快點把好消息告訴周大娘,哈哈,姐終于找到工作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