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默契天成

當那首<她今年十六歲>的單曲,成功沖入排行榜前三後,蘭斯的壓力驟然增大。

埃布爾開始天天催他寫歌,讓他抓緊一切時間,趁着單曲還在榜的時候,湊夠曲目,搞一張專輯出來賣。

因為按照他以往的經驗,通常單曲在榜單前十的時候,專輯都有極大的可能會大賣,如果之後的運氣也足夠好,能一舉奪冠的話,那專輯銷量必然還會有一次暴漲。

可問題是,哪有那麽多好歌能湊夠一個專輯?

蘭斯雖然自負,可也沒自負到認為自己随便瞎扯淡,就能再搞出什麽大熱金曲來。

但大家都對他信心十足。

好像他就是一個什麽熱門金曲的制造機器,只需輕輕按一下開始,立刻就能像打印機一樣快速地在一堆白紙上印出歌詞和樂譜來一樣。

真是謝謝信任了!

這個時期,行星樂隊已經搬出了酒店,住到一個公司幫忙租下來的兩層公寓裏。

所以,蘭斯有了一個單獨的房間。

他當天就把自己關在了屋子裏,坐在桌前,瞪着滿桌子的空白紙和筆發呆。并且,他心情特別奇怪地想:“我到底是怎麽淪落到這個地步的?我不是個吉他手、兼職才寫寫詞做做曲的嗎?可為什麽現在寫歌都成了我一個人的事,好像是我應盡的義務一樣?”

這問題大概無解。

但越是胡思亂想,越是寫不出。

靈感這玩意兒就是這麽讨厭。

它想來得時候,哪怕是用眉筆在餐巾紙上瞎劃拉,都能随便搞出個調子來;可如果它不想來的時候,任你準備了多麽好的紙和筆,不出現就是不出現。

他抱起吉他,随手亂撥地想找找靈感。

Advertisement

可這一天不知道是不是好運耗盡,一個不小心居然弦斷了。

真見鬼了!

蘭斯氣地把吉他扔到一邊,心情惡劣到了極點。

他又下樓去找靈感,也想看看隊友們都在做什麽,卻發現屋子裏居然空蕩蕩的,一個人都沒有。

沒人知道他那一刻的腦子裏到底都想了些什麽玩意兒。

但怎麽說呢?

有時候人的失控就在一瞬間。

總之,等詹姆斯他們從外頭玩回來,就看到這混蛋面無表情地站在了一片廢墟中,正漫不經心地微微低着頭,拿打火機給自己點煙。

是的!

廢墟!

他把屋子裏所有能砸的東西全都給砸了!

電視機、冰箱、茶幾、窗戶、櫃子、杯子、碗……

卧槽啊!

鮑德溫驚地說不出話來。

西奧更是哀嚎了一聲:“上帝啊,蘭斯,你他媽都在家幹了什麽!”

詹姆斯震驚地望着一地狼藉,卻與衆不同地冒出來一句:“纾壓嗎?”

蘭斯瞥了他一眼,沒說話。

詹姆斯就幹脆走過去,伸手去摟他的肩膀,笑着追問一句:“爽了嗎?”

在西奧不可置信‘你居然還有心情去問他爽不爽?我們家都被砸了,你就這麽縱容他吧’的憤怒指責中……

蘭斯若無其事地勾了下唇角,很勉勉強強的樣子:“還成吧。”

但大概沒人都理解‘不爽就拆家’的這個操作。

而且,把那麽多東西都砸爛也很累的吧?

可蘭斯也沒主動給一個什麽合情合理的解釋。

反正從那以後,沒人敢再留他一個人在家了。

至于房子的嚴重毀壞問題,大家根本想不到任何可以拿來和房東交代的理由,也不想賠錢。

因為,這個時期的他們口袋裏依然沒多少錢。

別看他們漸漸出名了,發展得也很不錯。

可英國這時候有一個很變态的制度,大概內容就是,唱片發行十二個月後才能拿到錢,如果是在海外發行的話,那時間可能還會更長一些。所以,如果他們跑去問財務人員的話,肯定會被告知收益的數字正在日漸增長什麽的,可樂隊所有人都沒看到過真正的錢。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決定裝死地等埃布爾出現後,甩鍋給他。

但這時候的埃布爾正忙着另一個計劃。

他托人找關系地想把行星樂隊塞進一個大型全國巡演隊伍裏。

因為這支巡演隊伍的規模很大,參加的人數衆多,主要比較出名的,有前輩級別的音樂人勞倫斯曼利、英國甜心喬安妮、海邊男孩組合,還有羅莎姐妹等等。可以想象,假如行星也能加入到了這場巡演中,不管是從社交的角度,還是名氣和發展角度來講,都會是一次較大的提升。

但目前為止,巡演負責人還沒有給他答複。

所以,他暫時沒空過來管他們。

幸好,蘭斯的靈感又回來了,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再執着去拆家了。

他跑回屋子裏奮筆疾書,還把詹姆斯也叫進去幫忙。

其實也沒什麽忙的。

詹姆斯就無聊地坐一邊等,每次讓他唱的時候就聽話地開口唱,這讓他隐隐約約總有一種‘我和蘭斯的吉他可能是同等地位’的錯覺。

但不得不說,創作是一種很私人,也很情緒化的過程。

如果一個人能完全無保留地向另一個人展示出所有的時候,通常也是一種信任的代表。

所以,盡管詹姆斯這個時期對創作什麽歌曲的興趣還不大,卻依然接受了這個邀請。

接下來,大約有一周左右的時間,他們倆一直都在屋裏折騰那些旋律和歌詞。

和以前一樣!

或者說,正如蘭斯預料的那樣,兩個人在一起的效率果然更高一些。

熬了三四天,算上蘭斯以前創作的歌,還有這些天搞出來的新歌,再加上幾首翻唱的經典,差不多能湊夠一張專輯後,兩個人才徹底停了下來。

詹姆斯仰躺到床上。

他累得直接哀嘆一句:“太麻煩了,以後你還是自己寫,不要找我了。”

但蘭斯假裝沒聽到他的話。

他這個時候已經發現,自家金發主唱和自己在音樂方面很可能是最佳的創作搭檔,每次他們在一起時,都會有着非常好的默契,并且還能彼此互補。

最早确認這一點兒的時候,還是因為那首<她今年十六歲>的現場表演。

盡管蘭斯一直說什麽不記得喝醉後的事情,可那确實是在說謊。

他始終都沒忘記詹姆斯倚靠在自己身上時的感覺。

呼吸、心跳、熱度,還有那令人欣羨、宛如被上帝親吻過的喉嚨發出的美妙嗓音。

在音樂中,或者說,在醉酒導致的模糊意識中,他當時失控展現出的極富侵略性和攻擊性的吉他旋律,是很破壞歌曲整體性的。因為不管是想攻擊還是想侵略,必須有同樣實力的對手正面接下來,才可以讓場面變得精彩。否則,那就是一場單方面碾壓,碾壓到最後,只剩下乏味。

可整件事最妙的一點兒就在于——棋逢對手,将遇良才。

當詹姆斯察覺到了吉他旋律中咄咄逼人的情感時,完全不經思考地順着旋律,放棄了過于輕松卻弱勢的口哨,反而用了也許會令大衆诟病,但确實是人類表達激烈情緒時的最自然聲音,借此來對抗激烈的吉他旋律,并配合着吉他聲,向觀衆呈現出了高潮、起伏又跌宕的情感變化。

是他的臨場應變促成了整首歌的精彩,從而使得整首歌的演繹達成一比一戰平的效果。

勢均力敵的感覺太美妙!

以至于蘭斯後來在随身筆記本中清楚地寫着:“I’ve never met anyone like him.”

總之,歌曲湊夠數後,還需要進行挑選,來确保整張專輯有個統一的主題。

這些問題需要去錄音室中,和那位制作人先生一起商量着來了。

而這個時候,又一個好消息傳來。

<她今年十六歲>除了在排行榜上大放光彩外,還将行星樂隊送上了《流行之巅》(Top of the pop)!

《流行之巅》(Top of the pop)是當時全英國最具代表性、也最有名氣的音樂節目了。

鮑德溫和西奧都特別激動地說:“我以前做夢都想來這個節目。”

但當大家興高采烈地準備上節目去好好表演的時候,卻發現了一個讓人難過的真相。

在這個節目上表演的時候,根本不需要真唱,也沒人去真唱,大家都是全程假唱的。

太殘酷了!

對于從小就看節目的忠實觀衆來說,這就像是告訴小孩子聖誕老人并不存在一樣殘酷。

別說鮑德溫他們了。

連蘭斯都露出了可以稱之為‘童年夢碎’的悲傷表情:“……全都是假唱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