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把敵人搞得少少的
屋裏突然安靜下來, 葉香雲氣得兩眼發黑,險些暈了過去。楊君蘇懶得跟這種糊塗人說話,她起身回屋休息去了。
葉香雲在客廳跟兩個閨女哭訴抱怨到半夜, 說累了才被勸着回去休息。
從這天起, 葉香雲又跟楊君蘇發起了冷戰。剛剛好起來的母女關系再次降到冰點。
楊君蘇也樂得清靜, 把家當成飯館和旅館。每天該吃吃該喝喝,吃完飯,一抹嘴一擡腿, 回屋倒頭就睡。
星期天她就出去運動運動,打個球, 跳個繩, 逛逛農場,會會朋友, 十分充實。
楊君蘇還交上了一個新朋友, 對方就是跟齊園長的侄女齊冰。兩人早約好了要見,中間因為各種事耽誤了, 這次終于趕上了。
齊冰今年十九歲, 比楊君蘇小半個月,也叫她楊姐。
這姑娘中等身高,挺瘦, 瓜子臉大眼睛,看上去挺機靈, 實際上也挺機靈。楊君蘇對她的印象還不錯。
楊招弟心裏感念齊園長, 想請她吃飯, 人家不來, 說是怕影響不好。楊招弟便請了齊冰周玲田園她們來家裏吃飯。
她們今天吃餃子, 白菜豬肉餡的, 雖說肉很少,但大家吃得還是很香。兩個孩子高興得東蹭蹭西貼貼,小臉上笑容就沒斷過。
楊招弟也是滿面笑容,熱情地招呼大家多吃點。
至于王根生,他端着餃子在廚房吃,說跟一幫娘子軍一起吃飯不自在。
楊君蘇猜測他是不想看見自己。正好,她也不想看見對方。楊君蘇瞅着王根生那張跟乒乓球拍似的大餅臉就手癢,就想呼上去幾巴掌。
王根生最近一直很老實,據楊招弟說,脾氣可好了。有些男人說什麽控制不住脾氣,那是因為揍得還不夠狠。典型例子就是楊利民和王根生。現在楊利民就算喝了酒也只會倒頭就睡,發酒瘋?不,人家清醒得很。王根生也會控制自己了。果然,都是慣的。楊君蘇嫌這樣還不夠,特地當着王根生的面送了楊招弟一捆繩子,并教她趁人熟睡時怎麽捆人,怎麽打人不顯外傷還死疼。王根生吓得背後直發涼,從此以後更加老實乖順。
三個女人一臺戲,有楊君蘇在場,那戲肯定是大戲。
大家湊在一起嬉笑怒罵,說說笑笑。歡樂的笑聲一陣一陣地傳出去。
Advertisement
此時,田園和周玲饒有興趣地問起了楊君蘇墾荒隊的事。
楊君蘇把這期間發生的事講得跟評書似的,讓人聽得欲罷不能。
楊君蘇講完一段,衆人就忍不住追問道:“然後呢?後面又發生了什麽?”
楊君蘇接着講下去,大家聽得津津有味,意猶未盡,對楊君蘇也更加佩服了。人家楊姐就是有本事,是金子到哪兒都發光。
田園和周玲徹底成為了楊君蘇的迷妹,兩個外甥女也用崇拜的目光看着三姨。
吃飽喝足,吹完牛,楊君蘇又陪着兩個外甥女玩了一會兒,才準備回家去。
楊招弟用剩下的餃子面做了十幾個白菜餡餅,裝在飯盒裏,讓她們幾個人每人帶兩個回去吃。
周玲田園笑嘻嘻地說道:“哎呀,這多不好意思,我們吃完還拿着。”
楊招弟笑道:“拿着吧,反正又不是什麽好東西,我家有廚房了,做什麽東西方便得很。”
有了自己的房子可真太好了,以前住單身宿舍時,由于地方太小,屋裏只有一個小煤爐子,做什麽都不方便,現在倒好,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田園笑道:“自從招弟姐搬新家後,我們的夥食水平直線上升。”
周玲和胡平平她們也一齊附和:“可不是嘛,我覺得我最近胖了。”
楊招弟手巧,人又大方,十分感激大家對她的幫助。時不時地做點好吃的給她們。幼兒園食堂的飯菜也就那樣,少鹽少油,清湯寡水。她有時還會好心地幫助同事加工一下飯菜。
楊君蘇挺滿意大姐同事之間的和諧團結,這種同事關系可真是可遇不可求。
她一一跟大家道別,田園拉着她的手依依不舍地說道:“以後,咱要常聚,我就愛跟你聊天,覺得長見識還有意思。”
楊君蘇笑道:“我也特別喜歡你們,一段時間不見就想得慌。”
大家揮手告別。
齊冰送了楊君蘇一段,臨分別時,她說道:“楊姐,我很期待明年能跟你一起并肩戰鬥。”
楊君蘇笑道:“肯定的。你趁着這段時間多修整多看報。”
路上,楊君蘇碰到了三叔家的那對龍鳳胎,楊春和楊秋。楊秋的小名叫三寶,楊春是姐姐,比楊秋大了幾分鐘。大家都說楊春在娘胎裏搶了弟弟的營養,這姑娘才十三歲,長得高高壯壯的,像十五六歲似的。反觀楊秋,瘦瘦小小的,臉色還有些蒼白,冬天畏冷,夏天怕熱,三五不時的生病。為這,葉老太沒少罵楊春,說都怪她。楊春心裏也委屈,她也不想這樣啊。
本來,這對龍鳳胎對楊君蘇這個堂姐沒什麽感覺。但是,自從上次,楊君蘇在楊家老宅怼翻全場後,就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兩個孩子正值青春叛逆期,心中早對爺爺奶奶和大伯一家不滿了,聽楊君蘇怼人時,覺得自個兒也跟着出了一口惡氣,太爽快了。
這次兩人見了楊君蘇比往常熱情多了,老遠就招呼道:“君蘇姐,你幹嗎去了?”
楊君蘇停住腳步,打量着這對姐弟。根據她的記憶,大伯和三叔也不是多和諧團結。敵人的敵人那不就是朋友嘛。搞革命,就是要把敵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她眼睛一亮,當下便脆聲應了一聲,接着便開始誇道:“小春,你越長越好看了。小秋,你越長越壯了,人又懂禮貌,可比那個楊二寶強多了,人家現在見了我,眼睛都朝天上看。”
楊春和楊秋對視一眼,心裏都挺高興。特別是楊秋,心裏那叫一個舒坦,君蘇姐說他比楊二寶強。
三人邊走邊聊,楊君蘇又親切地問了兩人的學習情況,得知楊春和楊秋的學習成績是中不溜時,便又誇道:“好好學,中不溜地只要稍一努力就能名列前茅了。你們倆才是真正有後勁有潛力的。那個楊二寶,他的潛力大概要七十以後才能發揮出來。”
姐弟兩人聞言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姐姐說話真有意思。
三人聊了一路,快到家時,楊君蘇突然想起飯盒裏還有兩個餡餅,便拿給兩人:“這是大姐做的,給你們倆吃。”
兩人一看是白面餡餅,眼睛不由得放光。但嘴裏卻懂事地推辭道:“不用不用,你拿回家吃吧。”
楊君蘇不由分說地把餡餅往兩人手裏一塞:“你們兩個越來越懂事了,我看着就喜歡。你們可是我親弟弟妹妹,我不疼你們疼誰呀。別說是兩個餡餅,就是再好的東西,我也願意給你們。”
兩人心裏那叫一個感動,樂呵呵地接下了餡餅。
他們回到家,自然也把事情告訴了他們的媽王雲。
王雲先是驚訝,接着說道:“君蘇這孩子也懂事了,有個當姐姐的樣子了。”
以前,她瞧不上二哥一家,覺得這兩口子男的傻帽,女的糊塗,不值得來往。經過上次的事情之後,她發覺她小看了君蘇這個侄女,人家現在可是生産科的科員,聽說很受領導重視,還當上了墾荒隊的隊長,管過一百多人。以後,倒可以多來往來往。
想到這裏,王雲便對兩個孩子說:“君蘇畢竟是你們的堂姐,嫡親的,你們一筆寫不出兩個楊字,以後要好好跟她親近。”
兩個孩子悄悄對視一眼,以前,媽可不是這麽說的。他們也不敢多問,只能一齊點頭:“好的,媽。”
從這以後,楊春和楊秋就時不時地來楊君蘇家串門,把葉香雲都弄糊塗了,以前可沒咋來過。
楊君蘇見怪不怪,每次兩個孩子來,她都熱情招待,好聽話誇着,時不時地給點吃的。姐弟倆越來越喜歡她。
他們就喜歡跟君蘇姐說話,既沒有架子,話又好聽。他們有什麽苦惱和心裏話都願意跟姐姐說。
楊君蘇趁機又給爸媽上教育課:“爸媽,你們看看,自從我站起來後,咱們家的國際地位直線上升,連三嬸都派小春小秋來搞合縱連橫了。你們以後要團結三叔三嬸,共同打擊大伯。”
夫妻兩人:“……”
葉香雲遲疑道:“可是你大伯家有兩個兒子。”
楊君蘇不屑地說道:“別說他有兩兒子,就是有十個也比不上我。楊家祖墳上的青煙都被我爸一個人吸了。我爸就是小時候不受重視,被耽誤了,要不然,以他的天賦,不至于混成這樣。”
楊利民深表贊同:“君君,你說得對,你爸我就是被耽誤了。”
葉香雲不知道怎麽接話,只能默默聽着。
楊君蘇接着說道:“爸,老天爺給你關上了一扇門,但又給你開了一扇大玻璃窗戶。你被耽誤了,可我卻正當其時,正當年齡。”
楊利民默然片刻,只得點頭承認:“你說得好像也有點道理。”
楊君蘇不滿道:“不是有點,那是相當地有道理。”
時間漸漸進入冬天,數九寒冬,北風呼呼,滴水成冰。楊君蘇穿上棉衣毛褲,也學着別人,弄了只袖籠,袖籠就是一截棉襖袖子,沒事可以把手揣在袖籠裏,別說還真暖和。
最近夥食變好,加上冬天日照少,她的膚色又變回來了。整個人顯得白皙紅潤,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神采奕奕。
葉香雲很滿意,小心翼翼地勸道:“小蘇,你現在是場辦的科員了,以後就可以天天坐辦公室,那開荒啥的,你以後能推就推,好好養養,你長得挺不錯的。”養漂亮了,以後沒準能嫁一個好人家。後面半句,她沒敢說出來的。
楊君蘇理都不理她,場部的幹部編制就那麽幾個,一個蘿蔔一個坑,上面的還沒下去,下面就有很多人盯着。光坐辦公室,她幾時才能熬上去?
想要收獲不一樣的東西,就是要不走尋常路。明年開荒她是一定要去的。不僅如此,她還得整出點大動靜。如果宋要武能當上四分場的場長,她就有希望當上科長。當然,這話是不能明說的。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說。
冬天算是休養生息的時間,只有基建科稍忙些,因為他們要搞農田水利建設。
但楊君蘇一點也沒松懈。她看完宋要武借給她的書,抽空去還了,又借了一摞回來。辦公室放幾本,家裏放幾本,有空就看。就這她還覺得不夠,還去場辦的資料室裏找報紙看,中心鎮上有個圖書館,書不多,但她也辦了個借書證,能看幾本算幾本。
宋要武對她的這種做法十分欣慰,她就喜歡這種銳意進取的人。
林玲玲的嘴都撇到耳朵根後面了。裝什麽假積極?就她愛學習愛進步。
楊君蘇才懶得管,她早就有了被讨厭的勇氣。她幹什麽,是因為自己想幹,絕不會因為別人的看法而改變。你聽狗叫還不過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