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一來就搞大事

宋要武都這麽說了, 賀新華還能怎麽說?他只能無奈地說道:“行,楊同志,請說說你的建議?”

老金看了一眼賀新華, 笑吟吟地看着楊君蘇。

吳劍和史大同瞪着眼睛看着她。

楊君蘇在衆人的注視下, 絲毫不慌。

她朗聲說道:“咱們現在是在一片荒原上建立家業, 這是件大事,我們要把目光放長遠些,放到未來十年甚至幾十年。你們想, 你們辛辛苦苦蓋的房子,過不了多久又拆了重建, 這不是浪費人力物力嗎?因此, 我建議咱們要一步到位,所有公共建築包括家屬樓、宿舍樓都要建磚瓦房, 而且房子還要建得結實美觀大方。”

賀新華好笑地說道:“楊同志, 你覺得我們不想建磚瓦房嗎?可是總場就撥下那麽點錢。你讓我們拿什麽建?”

楊君蘇往下壓壓手,不慌不忙地說道:“賀科長, 你別急。我是那種只提建議不給辦法的人嗎?你且聽我慢慢說。”

賀新華無奈道:“行, 你接着說。”

楊君蘇娓娓道來:“我先說一下我家的事,今年過年前,我姐在幼兒園蓋了兩間小房子, 地是幼兒園的,産權屬于幼兒園和農場, 她只有居住權。我在想, 我們四分場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就是我們職工自己出錢, 房子由農場統一規劃建設, 這樣, 工人有房子住, 農場也不用出錢,兩全其美的事,何樂而不為?”

賀新華和老金驚訝地對視一眼,半晌沒說話,他們被楊君蘇這個提議震住了。

宋要武也陷入了長久的沉思。

吳劍和史大同見楊君蘇都敢提意見,他們有什麽不敢的?吳劍也壯着膽子說道:“楊同志真是異想天開,蓋房子可是大事,要花大錢,你随便一動嘴,人家就拿出錢來建房,你想得可真美。”

楊君蘇回擊道:“一件事情能否做成,需要論證和實踐。事情都還沒試呢,你就說不行?照你這麽說,咱們國家打敗小鬼子也是異想天開,打敗小美子也是不可能,人人都像你這麽想,咱們現在還在半封建半殖民社會呢。吳同志,史同志,你們是怎麽接受領袖思想教育的?要記得解放思想呀。唉,我真替你們着急。進步這麽慢,天天白吃飯。思想不開通,就等同于飯桶。”

吳劍和史大同:“……”

賀新華默默地看着楊君蘇,罵人越來越順溜了,都還押上韻了。

楊君蘇打完一巴掌又趕緊給個棗:“算了算了,我這人說話直,你們別介意哈。我就是想讓你們進步。”

Advertisement

兩人還能說什麽呢。

那廂,賀新華已經給出了答案:“這件事牽扯得太多,還需要向場部和總場那邊報備。”

宋要武也說:“我明天回去問問何書記和游場長的意見。”

說着,她看向楊君蘇:“小楊,你回去給我寫一份報告,我明天拿回去給場長書記他們看。”

楊君蘇問道:“宋科長,請問明天你幾點回場辦?我盡量在你離開前把報告寫好。”

宋要武說:“明天中午12點吧。你寫個大概就行。”時間緊,她也不能要求太高。

楊君蘇點頭。

楊君蘇正要離開,賀新華突然叫住她:“這是四分場的規劃圖,你看一下,還有其他建議嗎?”你可一起都提了吧。

楊君蘇停下腳步仔細看了一會兒,指着宿舍區的圖标說道:“這兒,拖拉機停車場離宿舍區太近了,會影響職工休息;食堂建議離水源再近些,這個地方能不能再建個垃圾場?另外,四分場的年輕人很多,職工的業餘生活也要考慮,能不能建一個運動場?弄幾個籃球架和乒乓球臺?”

賀新華:“……”

他沉默了一會兒,說:“你的建議我們基建科收到了,會好好考慮的。”

楊君蘇對幾人說道:“宋科長賀科長金同志,那今天就到這兒吧,我得回去寫報告了。”

楊君蘇像一陣旋風似地離開了。

她回到隔壁自己的小公室裏,坐下來奮筆疾書。

她先寫了一份總報告,說她聽說總場資金困難,只能縮減部分基建項目,她是心急如焚,絞盡腦汁苦思冥想,痛苦之際就翻看領袖著作尋找精神力量,沒想到還真找到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這八個字像一盞明亮一樣給她指明方向。

她想出一個辦法為農場分憂。此法就是職工自己出錢,農場出地和工人,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建造家園。這樣既解決了農場的資金不充裕的問題,又解決了工人的住房問題,充分顯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充分體現了勝利農場的創新性和獨特性。

寫完總報告,楊君蘇又做了張成本估算表,根據她的初步估算,建房的成本應該是十元一平米。宿舍樓可以分成30平米,50平米和90平米三個檔次,職工根據自己家的經濟實力和人口多少自行選擇。除樓房外,還有帶院子的平房。

寫完兩份報告,楊君蘇認真地改改錯別字,工工整整地謄寫一遍。

寫完已經是五點多了。

她收拾東西回宿舍區,拐了彎去小食堂。小食堂是高潔在管,陳波與張平和任主廚,還有幾個雜工。

由于快開飯了,大家都很忙,高潔見到楊君蘇就說:“楊姐,咱食堂員工不夠用,能不能再添幾個人?最好是有相關經驗的。”

楊君蘇心中一動,就想到了自己的二姐楊盼。楊盼在三分場食堂當臨時工,轉正遙遙無期。如果來四分場這邊,轉正的機率就大了。她準備回去問一問。

楊君蘇也過去幫了一會兒忙,到窗口幫着打菜。

六點左右,職工們像潮水似地湧進食堂。

大家見楊君蘇在窗口打飯,紛紛笑着招呼:“楊姐,你又兼職炊事員了?”

“我要份白菜炖豆腐,醋溜土豆絲。”

……

楊君蘇忙活了一個小時,自己打了一份飯,在食堂吃完,洗淨飯盒才離開。

她回到宿舍,就見李衛紅她們都呈大字型攤在床上,一個個都累壞了。

楊君蘇一進來,李衛紅一個鯉魚打挺坐了起來。

楊君蘇笑了一下,對着大家說道:“我有個事跟大家說。”衆人紛紛坐起來,認真聽着。

楊君蘇将職工集資蓋房的事說了,大家對此很稀奇,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讨論了一會兒,朱圓圓問道:“楊姐,雖然我也想支持農場建設,但我沒錢,而且我爸媽肯定不同意。”

鄭歡接道:“爸媽肯定說,你要房子幹什麽?家裏有你住的,将來結婚了,婆家也有房子。”這年代的風氣比較保守,年輕女孩說到婆家都有些羞赧。

楊君蘇說道:“我不這麽認為。大家想一想,咱們絕大多數女孩家裏都有哥哥弟弟,現在家裏有你住的地方,等你們的哥哥弟弟結婚以後,還有你們住的地方嗎?你回到家那是客人。說到婆家,萬一,我說萬一,你們誰不幸遇到我大姐那樣的婆家呢?我覺得我們女孩子才要有自己的房子,因為男孩子有爹媽的房子,我們沒有。”

屋裏的氣氛突然安靜下來,大家都陷入了沉思。

楊君蘇明白人的思想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轉變過來,別說是現在,就是在五十年後,還有很多女孩都這麽認為呢。

她又以自己的經歷說道:“反正我是要集資蓋房的,這是個好機會,也就是咱四分場新建,以後說不定想要房子都得排隊,肯定是有家庭有孩子的優先,像咱們這種單身女青年,肯定是最後一個輪到,不知要哪年哪月了。我要是有了自己的房子,以後想請你們去作客,都不用跟我爸媽打招呼,有朋友來投靠我,想住多久住多久,我想幹什麽就幹什麽,誰也沒辦法把我趕走。想想都美。”

衆人一起笑了起來:“楊姐,誰敢把你趕走啊。”

杜娟突然問道:“楊姐,你剛才說,一套三十平的房子要多少錢?”

楊君蘇說:“我的初步估算是一平米的造價是十塊錢,三十平就是300塊錢。但場裏的核算不知道是多少錢。”

杜娟想了一會兒說道:“你這個估價不高,要是蓋樓房可能要更高些。”

李衛紅考慮了一會兒,也開口道:“楊姐,我家也有哥哥,還跟我合不來。你說得我也想有自己的房子,我有房子了,想幹嗎就幹嗎。可是,我的錢不夠。”

楊君蘇又給出了解決辦法:“我也一樣,我的錢也不夠。我準備向場裏借錢,以我的工資做抵押,每月從我工資裏扣。”

李衛紅瞪大眼睛:“還、還能這樣嗎?”

楊君蘇笑道:“不試試怎麽知道不行?”

李衛紅高高舉起右手,大聲說道:“楊姐,要是能借到錢,我第一個報名。我要有了自己的房子,以後大家集會就去我家,省得我哥逼逼。”

楊君蘇:“……”這買房理由也挺有意思的。

鄭歡猶豫了一會兒也報了名。

接着,其他幾個女同志也報了名,這幾個女生家裏兄弟姐妹衆多,房子住不下,她們連自己的房間都沒有。

楊君蘇讓她們簽名,并寫下自己期望的平米數。文件的名字就叫農場職工集資買房意向書。

她們這個宿舍一共二十多人,簽字的有三分之一。楊君蘇帶着李衛紅鄭歡又去了隔壁宿舍,每個宿舍都有幾個人簽字。

女生宿舍走訪完了,她又帶着李衛紅和鄭歡去男生宿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