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日行一善,身康體健

男生宿舍一聽到楊姐要帶着人來, 趕緊爬起來咣咣當當一陣收拾。褲衩襪子必須塞床底下,衣衫不整的必須穿戴整齊。

楊君蘇站在門口耐心地等他們收拾好了才進去,她把簽滿名字的意向書給他們一亮, 又換了一套說辭:“同志們, 你們中的很多人馬上就要進入結婚年齡了, 你們是不是都想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有一個獨立的小家?別着急,組織替你們想辦法了。現在有一個集資買房的機會, 你們誰有意向可以簽個字。”

男同志的反應要比女同志熱烈多了。他們議論紛紛,議論完又問了楊君蘇很多問題, 楊君蘇一一耐心回答。

“楊隊, 我們單身職工可以申請嗎?”

“現在是可以的,以後可能得成家的職工才能申請了。”

“楊隊, 不是四分場的職工可以申請嗎?”

“目前來說不可以, 這個福利只限于四分場職工。”

“真的會建樓房嗎?”

“只要人數多了,資金夠, 肯定可以的。”

……

很多男同志, 稍想一想,一咬牙就決定簽字。

陪同而來的李衛紅和鄭歡見此情形也愣住了。

她們沒想到男同志的反應會這麽熱烈,跟女同志那邊形成鮮明的對比。

楊君蘇她們三個只在一個男宿舍裏呆了一會兒, 便把任務交給了陳波和小路,讓他倆替自己宣講。

接着, 她便帶着李衛紅和鄭歡回到了宿舍。

李衛紅和鄭歡自然而然地跟大家講起了男生宿舍裏的情況。

Advertisement

“他們可比咱們積極多了。”

大家議論紛紛:“那很正常, 将來結婚, 他們男同志是要出婚房的, 咱們又不用。”

楊君蘇在旁邊補充道:“還有一個點被你們大家忽略了。人家男同志比咱們精明多了, 他們都知道有房子是好事, 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凡是男同志争着搶着的事一般都是好事。”

這個點,楊君蘇前世就發現了。比如說金錢、權力、力量、知識,男人都争破了頭去搶。他們趨之若鹜要搶的東西,卻不想讓女人去争。他們推崇男人的野心,壓制女人的野心。全社會都崇拜成功男人,卻诋毀成功女人。

而她,就是那個有野心最後還成功了的女人,她一路走來不知道受過多少打壓和诋毀,包括她的親生父母叔叔伯父們,還有她媽,她寧願相信那個屢戰屢敗的敗家老公也不相信她這個穩紮穩打的女兒。但凡她意志稍薄弱一些,就堅持不到最後。他們男的去卷能力金錢地位,卻引導女人去卷美貌和身材。我信你個鬼。

楊君蘇把這個想法展開說了一下,可惜很多人不認同楊君蘇的觀點,但她也引起了一小部分人的思考。這就夠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日行一善,身康體健。

杜娟本來在猶豫,這會兒也問道:“楊姐,那我們知青也能建房子嗎?”

楊君蘇說:“你們的戶口都遷到農場來了,原則上來說也是可以的。而且咱們農場內部的房子是可以內部流通的,如果你們将來回城,可以把房子轉讓給別人,收點轉讓費就行。”

杜娟也心動了,她也不知道要在農場呆幾年,回城更是遙遙無期,如楊姐所說,就算她将來回城,房子也可以轉讓給別人。

楊君蘇又說:“沒事,不着急,也不是非讓你們現在就做決定,報告我明天上午交給宋科長,她拿給何書記和游場長看,然後再往總場上報,且得争執和讨論呢。你們可以多考慮幾天。”

跟大家聊完,楊君蘇也累了。話說多了也會累的。她早早地洗漱完畢,上床休息。

躺在床上考慮下一步的計劃。她們家是沒什麽家底的,也沒什麽有錢的親戚,即使有,人家也不會搭理他們。

如果建房申請批準了,她只能寄希望于向農場借錢,她向三分場場部借1千塊,再讓她爸向二分場借1千塊,兩千塊錢怎麽着也夠用了。

她打算周末抽個時間回家一趟,好好地跟她爸說說這事,順便跟楊盼提一提食堂的事。

一夜好眠,第二天吃早飯時,小路和陳波就把報名表交上來了。她展開一看,密密麻麻的都是簽名。

小路和陳波、張進也申請了。

小路家裏兄弟姐妹多,住得很擠。張進家也是兄弟多。陳波家裏兄弟不多,但看大家都申請了,他也跟風。

楊君蘇拿着報名表和報告去找宋要武。

宋要武看着這一疊報告,不由得愣了一下。這事他們昨天下午提的,這一大早就弄好了,這速度沒誰了。

宋要武花了一點時間大致浏覽一遍,考慮了一會兒,說道:“小楊,你是一來就整大事呀。”

楊君蘇說道:“四分場新建,可供發揮的餘地大。就像一張白紙,就要畫上最美好的圖畫。”

宋要武親切地說道:“對了,我對你大姐蓋房的事很感興趣,你再詳細地說說,我參考一下。”

楊君蘇就繪聲繪色地向宋要武講述了大姐蓋房子的經過:“這個辦法也是我想的,實在是迫不得已,我姐為了孩子不願意離婚。王家人口多,如果分了家還住在一個院子裏,摩擦是非還是一樣多。住單身宿舍又住不下。我看幼兒園旁邊有空地,又想着齊園長人好,又肯為職工着想,就抱着試試看的态度去問問。齊園長起初很為難,畢竟沒這個先例。後來見我大姐實在可憐,就說,如果其他職工不反對,她就同意。幼兒園的職工們都特別團結,我姐一說她們就同意了,還有人去跟園長替我姐求情,說咱們社會主義大家庭要幫扶困難群體,既要講原則,也要講人情。”

宋要武微微點了點頭。

楊君蘇又補充一句:“咱們這兒比幼兒園多了一個優勢,那就是空地多,不用擔心用地的問題。”

宋要武說道:“這件事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了,我得回去跟常辦以及總場彙報。”

宋要武又交代了一些事情後便離開了。

楊君蘇背着書包,拿着筆記本又開始巡視她的領地,見到問題,想到什麽就趕緊拿筆記下來。

很快,她又想到一個問題,便去找小趙。

她說道:“小趙,你看咱們這麽多人,每天要消耗的蔬菜可是個大數目,還得從總場運送,浪費人力不說,菜還不新鮮。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開辟一個菜園?”

小趙真是服了楊君蘇,這姑娘就沒有閑着的時候,一出又一出的。

但是他是給人家打下手的,便謹慎地說道:“楊同志,話是沒錯。可是大家都在搞春播和建房子,沒有多餘的勞動力啊,就咱倆能種多少菜?”

楊君蘇說道:“沒事,我自有辦法。你現在去家屬區通知一下轉業軍人的家屬。”

四分場接收了一部分轉業軍人,他們的家屬也跟着一起來了,天南海北的都有。這些家屬沒有安排工作,年輕力壯的婦女跟着大家下田義務勞動,老人和孩子就在家裏。

這個點,家屬區的青年婦女不多,有不少老頭老太太,還有十幾個孩子。

楊君蘇見了他們,先跟他們套套近乎:“大爺大娘好,你們在這裏适應嗎?”

有個大娘用濃重的口音答道:“還湊和吧。”

小趙又用佩服的目光看着楊君蘇,這些老人的口音特別重,南腔北調的,他跟他們溝通基本靠手勢,或者靠翻譯。可是楊君蘇就不一樣,人家都聽得懂,有時還會說幾句。

楊君蘇跟大家聊了幾句,見人到齊了,就清聲說道:“各位大娘大爺們,嫂子嬸子們好,我是宋科長的助理楊君蘇,大家叫我小楊就行。以後你們有事可以來找我,能幫的我一定會幫。下面,我跟大家說個事。”

楊君蘇先用普通話說一話,接着又用了幾種主流方言翻譯一遍,保證大部分人都能聽懂。

大家十分感興趣地聽着,還有人誇她。

楊君蘇對大家笑了笑繼續往下說:“咱們四分場的建場大方向總場已經定下了,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春播和基建。兩件事情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這些都不用我們操心了。我們革命講究的是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我呢就從小處着手,跟大家商量一件事。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人民群衆四大必需:衣食住行。衣咱先不管,今天說一下食。咱們分場的食堂吃的菜都是從總場運過來的,費時費力不說,菜還不新鮮。時間長了,對身體不好啊。因此我建議,咱們自己弄一個菜園子,大部分供應食堂,小部分可以供應給家屬區。只要是參加種菜的同志,是人人有份。”

大家聽到要種菜,果然有些心動,其實就算楊君蘇不說,很多家屬也打算偷偷摸摸種點菜,種花民族,哪能容忍有地閑着?

楊君蘇又說:“去年冬天我們攢了兩糞池的肥料,這些肥料用來肥地不夠,但種菜足夠了。有地有肥,還有人,現在又是春天,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咱們還等什麽?有意向的同志趕緊到我這兒報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有種菜經驗的優先。菜園子要是弄好了,我說不定可以向場部申請幾個名額,到時你們也是農場工人了。”

這個餅可畫到點子上了。

大家剛才只是有點心動,現在是十分心動,當下就踴躍報名。

楊君蘇搭話的那個白大娘第一個報名:“小楊姑娘,我兒媳婦可會種菜了,她覺悟也高,今天去田裏義務勞動了,我能幫她報名不?”

“當然可以的。你兒媳婦叫什麽名字?”

“田翠翠。”

“好咧。下一個。”

“我、我也報名。”

“我兒媳婦也報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