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親事
翌日早朝,皇帝與衆大臣詳細商讨了戰後各項事宜,該封的封,該賞的賞。只是關于呼兒木的處置大家争論不休,各持己見。
刑部尚書蔡大人表示,必須弄死那個龜孫子,折騰我們好幾年,淩遲處死,五馬分屍都不為過,還要召集老百姓過來圍觀。
中書令柳大人強烈反對,我們是斯文人,怎麽能這麽粗暴呢,虐待俘虜那是野蠻人的行為,我泱泱大國絕對不能幹這種沒品的事情。
應該用呼兒木與東蒙國談判才是,讓他們割地賠款,既顯示了我夏邑的大國風範,又能得到好處添補戰争的損失,一舉兩得。
蔡大人十分不屑,這家夥給你能的,裝什麽犢子呢。人家差點把你老窩給打下來,你還擱這兒叽叽歪歪,為了點兒好處,臉都不要了,挺大一大老爺們,一點兒血性都沒有,鄙視你。
柳大人急了,說就說,你怎麽能進行人身攻擊呢,沒素質。皇上啊,你快看啊,蔡大人他罵我,嘤嘤嘤,老臣一大把年紀了,不要臉的嗎?老臣一切都是為了皇上為了百姓為了夏邑啊,嘤嘤嘤。
蔡大人翻白眼,渾身直起雞皮疙瘩,嘤你妹啊嘤,你也知道自己一大把年紀了啊,說不過就哼哼唧唧的,像什麽樣子,跟個老太太似的。
柳大人:。。。。。。。我不跟你這個莽夫說話,皇上,你要替老臣做主啊,這日子沒法過啦,嘤嘤嘤。
最前面的鎮國公以及定國公孫太傅王爺們都沒有發表意見,默默在一旁看好戲,蔡大人和柳大人以及雙方交好之人互相吵的不可開交。
以柳大人向皇上哭訴蔡大人欺負他收尾,吵了半天也沒吵出個結果來,皇上腦仁兒被吵的生疼,若不是立志做個明君,真想把禦案上的東西全砸過去。
皇上揉了揉眉心,向鎮國公問道“黎卿可有什麽看法?”
鎮國公被點名,也不好再裝雕塑,上前一步邁出隊伍向皇上行了一禮回“回皇上的話,老臣以為呼兒木是萬萬不能留的,邊城多少将士百姓因他而死,若縱虎歸山,難免寒了将士百姓們的心。”
摸摸胡子,鎮國公接着說“若是淩遲處死傳到東蒙國只怕會引起東蒙國的反彈,雖此次東蒙國元氣大傷,但畢竟是民風彪悍的國家,還是不能掉以輕心的,只須給他的死找個理由就是,老臣提議給死去的将士百姓辦一場法事,就用罪魁禍首呼兒木來祭天,以慰将士百姓們的亡魂”
皇上聞言眼神亮了亮,這主意好啊,因為這呼兒木,折了夏邑多少員大将,廢了國庫多少庫存,他可不願意用呼兒木去換那點子賠款土地,可是身份在那兒,随意又殺不得,祭奠亡魂,多好的理由啊,要是東蒙有意見,正好有個理由踏平東蒙,想想都好興奮,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黎卿主意甚好,定國公呢呢”皇上看向定國公,定國公不緊不慢上前行禮“老臣也覺得此主意甚好”
皇上滿意的點點頭,也不再問其他人意見“行啦,那就這麽辦吧,一件小事争吵這麽久”頓了頓又點名禮部尚書“那此事便交與沈卿來辦吧,務必要辦的妥帖周到”
Advertisement
禮部尚書難掩激動,出列行禮,鬥志滿滿的說“微臣遵旨,定不辱皇上使命”這可是個好差事,只要不出岔子,圓滿完成任務,皇上肯定有賞。
皇上點點頭說“瑞王協理。”
瑞王愣了愣,沒想到父皇會讓他協理,往日這種差事可輪不到他的,只當下不敢再多想,趕緊出列行禮“兒臣遵旨”
禹王和端王暗自握了握拳頭,竟讓這小子得了便宜,只是再心有不甘也不敢說什麽,畢竟皇上直接就定了,并沒有問大家的意見,只得私下咬碎了銀牙。
至此戰後事宜便算是商定的差不多了。
皇上掃了衆人一眼,淡淡的說“黎家女郎黎靜水此次奮勇殺敵,斬殺圖塔塔,立下了不少功勞,雖說是女兒郎,但是我夏邑正是用人之際,當舉賢任能,不拘小節,黎靜水是難得的武将,咱們不能埋沒了人才,不知衆位愛卿可有什麽好的意見?”
皇上一直沒有提及黎靜水的安排,大家都以為皇上是不願意女子為官,不敢觸這個黴頭,都當不知道,誰也沒有提,沒想到皇上卻是壓到了最後才議,明顯就是非常重視,要好好嘉獎。
孫太傅首先站了出來“皇上,臣以為此事不妥,黎家女郎有功,賞些名貴物件或者是金銀財寶便是,女子畢竟是女子,便是有些力氣,也難以有大的格局,且自古以來女子都是安居後宅相夫教子,實在是不适合在朝為官,恐亂了朝廷綱紀,還請皇上三思啊”說完便拜在了地上
不能接受女子為官的不止孫太傅一人,再加上有些是孫太傅的門生,有些是孫太傅的黨羽,當下稀稀拉拉出列數十人紛紛下拜,齊聲喊道“請皇上三思。”
周太尉,武安侯俱是一副看好戲的表情看着鎮國公,鎮國公則是眼觀鼻鼻觀心,穩穩當當的站在那,沒有任何動作,但若是觀察仔細,就能看到鎮國公的瞳孔微微縮了一下。
其實鎮國公并不希望閨女當官,也沒打算讓閨女當官,畢竟是個女兒家,當官哪裏是那麽好當的,吃苦受罪,提心吊膽,時時有人使絆子,就他閨女那個腦子,若是沒有他護着,遲早被生吞活剝了。
可是他年事已高,沒辦法護閨女一輩子啊,所以他只想找個靠譜的女婿,能夠好好的照顧閨女,疼愛閨女,簡簡單單過一輩子。
只是他不願意是一回事,別人不願意是另一回事,願不願意得自己來說,哪輪得到他人置喙。
皇上也沒有說話,板着臉,皺着眉頭,臉要多臭有多臭,散發出濃濃的老子不高興的氣息。
天子不發話,跪着的人只能繼續跪着,已有幾個人開始微微發抖,暗自叫苦,早知道就老老實實看熱鬧了,管這閑事幹嘛,真他娘的倒黴。
也有那極有眼力見,會拍馬屁的,個中翹楚便是定遠将軍童惟義。
童惟義是靠着他在宮中當昭儀的姐姐才混到正五品定遠将軍的位置,剛剛夠資格上朝。
前不久東蒙來犯,他以為東蒙蠻夷之邦,都是些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家夥,非常好拿下,便四處打點關系,還托了宮中姐姐幫忙吹枕邊風這才争取到了這個差事。
誰知道人家頭腦并不簡單,而且四肢不是一般的發達,才半個月不到,他就被打的灰溜溜回了京城,皇上倒是沒有懲戒他,只是斥責了幾句,但是卻禁了宮中姐姐半年的足,而且對他十分冷淡,只當沒這個人,最近他的日子非常的不好過。
姐姐跟母親哭,母親跟他哭,他娘的,他也很想哭。
童惟義的姐姐并不是跟他一母所生,他的姐姐是庶出,因母親不喜,他便也很不待見這個庶姐,沒少欺負。
誰知道這個庶姐只是逛個街也能被皇上看上并且接進宮去,他和母親那是悔的捶胸頓足。
後悔也沒有用,人已經進宮了,若是他再不想想辦法,誰知道庶姐會不會記仇對付他。
無奈之下,童惟義為了讨好庶姐,花樣百出,童昭儀也确實被逗的挺開心的,況且她也需要有力的娘家,便不計前嫌為童惟義周旋,童惟義這才能坐上定遠将軍這個位置。
當初他能把姐姐的心拍回來,現在他也定能将皇上的心拍回來。
童惟義整整衣冠,邁步出列行禮“皇上,臣有話說”
皇上不耐煩的擺擺手,示意他有屁快放。
童惟義清清嗓子“皇上,臣曾經正面交鋒過圖塔塔,未過三招便敗,若不是幾名将士舍命相救,臣現在怕也站不到這裏,臣自知自己能力不足,丢人現眼,但是那圖塔塔确實力大無比,且攻擊路數極為刁鑽,不愧東蒙第一勇士的稱號,便是放眼整個夏邑,能夠勝過圖塔塔的人,包括男人女人,怕也找不出幾個”
一邊說一邊偷偷觀察皇上的表情,見皇上眉頭漸松,認真傾聽的樣子,童惟義放下心,繼續說道“黎家女郎武力勝過的不是一個兩個男人,也不是一千兩千男人,而是整個夏邑幾乎全部的男人,這樣優秀的女子,又為何要因為女子當相夫教子而拘于後宅不能為官”
童惟義越說越激動,越說越大聲,累的直喘氣,心裏對自己的表現那是相當的滿意,瞧瞧他說的多麽的激昂慷慨,振奮人心,好驕傲呀。
鎮國公瞧了瞧童惟義,隐約有印象好像是童昭儀的弟弟,中庸之人,平時有些投機取巧,沒什麽突出之處。
這次倒是讓他刮目相看,不管是出于什麽目的,能這麽慧眼識珠,那就是可造之材,嗯,以後得記得提拔提拔。
皇上手指有規律的在禦案上敲着,面無表情,看不出是個什麽意思,只是也沒有之前那黑雲壓頂的樣子了。
禹王趁機出列行禮“父皇,兒臣以為,童大人說的有道理,黎家女郎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将才,有勇,敢上陣殺敵,有力,能斬殺圖塔塔,有謀略,在不敵圖塔塔的危急關頭,還能改變策略,想出對敵良方,有忍耐之心,即使狀況緊急,痛失戰友,也能不急不躁,徐徐圖之,有勇有力有謀略的将才實在是少之又少,夏邑現今四面楚歌,事情都有個輕重緩急,現下最重要的自然是像黎家女郎這樣的将才”
跪着的人現在是真的悔的腸子都青了,這也太能說了,硬是把他們說成了不顧國家安危的小人,當下更是抖抖抖,都不敢大聲喘氣。
孫太傅還是不甘心,可是又說不出反駁之話,氣的直咬牙,這幫沒有骨氣的東西,竟為一個小小女子說話,簡直有辱斯文。
皇上可不管孫太傅怎麽想,聽到了自己想聽的話,消了氣,大度的擡擡手“都起來吧,以後多想想怎麽為國為民造福,別一天到晚逞嘴上英雄。”
跪着的幾人諾諾稱“是”,謝過皇上,灰溜溜回到隊伍中,只把孫太傅氣的幾乎要吐血,老臉憋的通紅,黎老将軍看了格外痛快,讓你他娘的多嘴。
爽夠了,鎮國公也沒忘記正事兒,出列行禮“皇上,小女雖有一膀子力氣,但是畢竟是女兒家,老臣倒不是講那些俗禮,只是老臣就這一個女兒,平時是千寵萬寵都不夠,怎舍得讓她入朝堂吃苦,懇請皇上體諒老臣愛女之心,不要讓她入朝為官”
皇上愣了愣,想想嘆口氣“倒是朕疏忽了”他只想着不能錯過人才,卻沒想過人家的爹是否樂意,鎮國公就這一個女兒,确實是有些為難人家
鎮國公撩袍下拜,言辭懇切的說“雖然老臣不希望小女入朝為官,但是以後只要朝廷需要,小女定然是義不容辭,小女也不用皇上賞賜金銀,只希望今日皇上能為小女賜婚,小女今年便年滿二十,她母親去的早,老臣高堂也已不在,沒個人提她操持婚事,老臣每每思及都是愧疚不已”
皇上眼神亮了亮,恢複了精神,興致勃勃的看着鎮國公“哦?看來黎卿心中已有中意之人,不知是哪家的兒郎這麽有福氣?”
“皇上英明,老臣覺得鴻胪寺卿蔣大人的嫡長孫蔣雲玉很是不錯,和小女極為相配”
堂中的鴻胪寺卿蔣大人趔趄了兩步,差點兒摔在地上,娘欸,什麽情況,有我啥事兒啊?
端王臉色忽青忽白,一口老血憋在心裏,這個不識相的老東西,不可能不明白他的意思,竟然這麽不給面子,以後定要叫他好看。
禹王倒是只微微有點兒驚訝,只要不是老三,或者老三的黨羽,嫁給誰他是無所謂的,娶不到也沒關系。
禹王都無所謂了,瑞王就更沒意見了,事實上他還在為得了個好差事高興呢,沒空管別的事兒。
皇上直接爽朗大笑,他可不擔心鎮國公會看上什麽不該看上的,他之所以會這麽看重鎮國公,就是因為他忠心并且知情識趣有分寸,而且他和鎮國公是戰場上的交情,自然與一般的臣子不一樣。
皇上打趣的說“黎卿眼光可真毒,竟看上了前科探花蔣雲玉,朕記得他現在是國子博士了吧”
鴻胪寺卿趕緊出列行禮,顫巍巍回道“皇上厚愛,舍孫現今确為國子博士”可憐他吓得到現在還沒緩過來呢,和鎮國公做親家,想都不敢想啊。
皇上點點頭,和顏悅色的問鴻胪寺卿“蔣卿怎麽想的?”眸中飛快閃過一抹幽光。
鴻胪寺卿低着頭并沒有看到,老老實實的回道“能和鎮國公做親家,老臣甚感榮幸”有意見?他能有什麽意見,他哪裏敢有意見。那可是剛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功臣鎮國公啊,即使是有意見也得變成沒意見啊。
鴻胪寺卿這麽識趣兒,鎮國公很是滿意,皇上也很是滿意,能夠當一回紅娘,還有點兒小激動。
當下皇上興致勃勃的說“甚好,甚好,黎卿也不用擔心,回頭朕去拜托太後,讓太後幫着操持靜丫頭的出嫁事儀,定要讓靜丫頭風風光光的出嫁。”
頓了頓又說“不過該賞的也不能少,靜丫頭立了這麽大的功,她應得的”
禹王有了主意,趁熱打鐵,趕緊出列行禮,就怕被人搶了先“父皇,兒臣有個主意”
皇上心情正好,非常給禹王面子,微微笑着“什麽主意?”
禹王恭敬的回“兒臣覺得可以賜黎家女郎為縣主,父皇再賜個封號,也是莫大的榮光”
今日大兒子頭腦這麽靈光,皇上欣慰的不行,想了想說“此主意甚好,縣主倒是襯得起靜丫頭”又思索片刻“封號便定福安二字,保我夏邑福氣安定,再賜食邑三千戶”
禹王心中好不得意,今天收獲真是大大的,他真是個又聰明又體貼的好皇子。
鎮國公也甚是感動,又是恭敬的一拜“謝皇上”
“黎卿快別跪着了,起來吧”
不管怎麽說,皇上今天還是非常開心的,對多福使了個眼色,多福上前一甩浮塵唱到“有事起奏,無事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