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道姑公主(十二)
既然有了兵權, 謝婉也不急了, 每到一州都是緩慢行事,誓要把那群貪官折騰的精神崩潰才讓人送他們去都城。
以前她為了防止有人通風報信,都是采取以快打慢的作風, 鎖定那些人就直接抓, 然後綁上路。
現在倒是好了, 謝婉一點兒都不着急,甚至還希望那些人鬧騰的再厲害些,她還可以以抓捕潛逃罪犯的名義順便搜捕反賊餘孽。
不過也因此,昭和公主的名聲到底還是傳了出去。
朝野震動, 紛紛上書請求召回昭和公主。
本朝對女子禮教甚嚴, 即使是皇家, 出了個離經叛道的公主也是不容姑息的。
其實主要原因并非這麽簡單,謝婉命人送到刑部大牢的官員太多了, 且還在增加, 幾乎要把整個江南官場清算了一遍,官場之中牽扯甚廣,即使是一名七品小官說不定也能和閣老扯上關系。
就說謝婉自己, 每天不受個一兩次刺殺都是不正常的。
好在謝婉手裏下能人不少, 又有宣平帝幫忙。
宣平帝壓着朝堂上的反對聲, 就是不肯松口, 終于在謝婉又送了一船官員到都城的時候, 朝堂上越來越多的人坐不住了。
以吏部尚書為首, 大小官員近百人, 在大朝會上聯名上書,不知道是哪位禦史出手寫的好折子,其中歷數昭和公主的十大罪狀。
其一便是“不敬祖先”,公主乃是後宮女眷,後宮不得幹政是祖訓,公主幹涉朝政是為不敬祖先,此為不孝。
其二為“無視法紀”,公主肆意跋扈,折辱官員,官員有朝廷任命在身,就是公主也不得随意打殺,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其三為“跋扈放肆”,公主在江南每到一處便大開殺戒,當地官員如何勸阻也無法,其中詳細記載了一次官員利用百姓來阻止昭和公主進城的事情,當時謝婉眼都沒擡,直接命令護衛接管了當地城門,吓退百姓,折子中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禦史并不清楚真實情況,還是故意為之,總之摻雜了強烈的個人感官,把謝婉描述的幾乎是無惡不作。
第四到第九也都差不多,什麽奢靡無度,纨绔張揚,總之什麽詞不好就用什麽詞,這些還不是最關鍵的,禦史最後寫的一點才是壓軸戲。
倒行逆施,動搖國本。
Advertisement
八個字猶如一頂沉甸甸的帽子,扣在了謝婉頭上,若是宣平帝對謝婉有一丁點的懷疑,謝婉這條命可能就危險了。
且這人文采斐然,讀來口齒留香,就連謝婉看到折子內容也叫了聲好,若不是他針對的是謝婉本人,她倒是想要見一見這人。
其實真論起來謝婉還真擔得上最後一條,江南官場幾乎被謝婉清理大半,新提拔上的人需要一定的時間接手,這還是好的,有的職位一時半會好找不到合适的人,可以想見,江南定然要有一段動亂日子。
因此動搖國本這點還真不是瞎說。
書竹端着托盤,一進門就看見自家公主慢條斯理修剪着下面的人進獻上來的一盆盆栽,沒有一點被外面的腥風血雨打擾的樣子。
瓷白的臉映着陽光,長長的睫毛卷翹,像兩把小扇子一樣顫動,朱唇輕抿,整個人像是被打上一層柔光,娴靜文雅,又有一種不動如泰山的淡定,讓書竹擔憂的情緒都消減不少。
她走進放下托盤,端出一盤糕點,“這是在當地的一種特色糕點,殿下不妨嘗嘗。”
按理說這種上不得臺面的東西是不該送到殿下面前的,但他們這些人和殿下相處良久,還是知道殿下不在意這些,所以鬥膽去尋了來。
謝婉點了點頭,放下剪刀,淨手之後拈了一塊,就在謝婉動了的剎那,書竹才發現盆栽右手邊放着的正是宣平帝從都城送來的彈劾折子。
頓時書竹心頭就是一個咯噔響。
原來殿下也不是不擔心的,謝婉嘗了一個糕點,酸甜适宜,又入口即化,她還是挺喜歡的,結果一擡頭就看到自己的丫鬟用一種心疼摻雜擔憂的目光看着她。
“……怎麽了?”
書竹連忙道,“殿下您放心,無論發生什麽事我們都會追随您。”
謝婉:“……”
“……你在說什麽?”問完謝婉就反應了過來,她回頭看了一眼,折子就放在她不遠處,伸手夠了過來。
“你說這個啊,放心吧,父皇會處理好的,我就拿過來看看,這人文才極佳,寫的一手好文章。”她順便還嘆了口氣,可惜不能為她所用。
“……”
書竹好懸才收斂好震驚的表情,她家殿下是為了欣賞彈劾她的人的文筆?逗她吧?
“額……那陛下還給您千裏迢迢送過來幹嘛?”書竹發現了一個問題,既然陛下能解決幹嘛還送給殿下添堵?暗衛什麽的也是人力啊!
謝婉沒回答,冷淡一笑,把折子扔到了一邊。
還能是是為什麽,無非是為了警告她。
他是帝王,天下之主,掌人生死權柄,九天之上還是萬丈深淵皆在他一念之間。
謝婉一點都不意外,帝王是個什麽生物她早在第一世和楚寒相處中就明白了。
他不想給兒子們權力,因此選擇了她,因為她是公主,不當有實權,到時候她功成回來臣子們一上谏,他就可以順勢收回權力,再随便賞賜給她點東西就可以,還沒有人會覺得不對。
多好的打算啊。
可惜謝婉從來不是一個慷慨的人,可以任人算計。
書竹腦子不笨,她又幫着謝婉處理大量事宜,在謝婉面前是沒長大的半大孩子一樣,但在下屬面前早已可以獨當一面,她只是習慣在謝婉面前不用對思考,因為在她眼裏殿下是無所不能的。
眼下把問題在腦子裏只轉了一圈,就明了,當下一拍桌子,氣憤道,“太……過分了!”
其實她更想說無恥的。
謝婉輕笑着搖了搖頭,上位者有時是不憚于使用這些手段的,盡管不怎麽光彩。
站在宣平帝的角度,他這一手帝王心術玩得極妙。
謝婉又取了一塊糕點,扔進嘴裏享受的閉上眼,她在現代點亮了吃貨技能點,這一世身份尊貴,不趁機享受一把更待何時。
為了不被過河拆橋,日後不能随心随欲享受美食,謝婉決定教一教宣平帝什麽叫偷雞不成蝕把米。
……
不出謝婉所料,彈劾之時很快就被宣平帝擺平了。
用的正是當年了因大師的批命。
為了增加可信度,宣平帝把了因大師請到了朝會上。
作為皇家寺廟的前任主持,了因大師還是很有名氣的,大人們即使自己不認得,也聽母親夫人女兒等女眷說起過了因大師的名聲。
了因大師說完後,朝堂頓時寂靜無聲。
要說他們信了沒,肯定是沒有的,越位高權重越疑心,雖有出家人不打诳語之說在前,百官們不敢當面質疑,但心底也沒法子不懷疑是陛下收買的了因大師。
十成話最多信了三成。
但也從此中看出陛下對整頓江南毒瘤的決心,而且現在制止也晚了,就算是成功處置了昭和公主也沒用,整個江南已經快被謝婉帶兵走了一遍。
這時站在最前排的一人出聲了,他道,“若了因大師所言為真,昭和公主當是我朝之幸,公主此處又有赈災治瘟,以及整治貪官污吏之功,實為我朝之大功臣,老臣建議陛下加封昭和公主殿下為護國長公主。”
護國長公主?
不說宣平帝黑下去的臉,百官也被這人的開口給震驚了。
本朝雖說女子地位不高,但也有例外,例外就例外在這護國長公主上,宣朝建國之時女子地位其實不低,當時有一人是太、祖親姊,為太、祖建國立下汗馬功勞,太、祖當時甚至想破例封她為當世第一位女王爺,最後在文武百官的冒死相逼的情況下才放棄。
就算放棄了,太、祖也封了親姊為護國長公主,可參政,可上朝,可掌兵權,地位與儲君平等,但可面見帝王不拜,甚至若天子不慈,護國長公主有貶斥權。
尤其是護國長公主有一護國金鞭,可打帝王。
宣平帝賜給謝婉的金鞭還是護國金鞭的仿品。
就連後世女子地位下降也是後一任皇帝為了壓制這位姑姑。
而護國長公主一稱號也是百多年沒人提過了。
因為它所享受的待遇還明明白白的寫在祖訓上,且特意注上後代不得更改!就怕委屈了親姊。
宣平帝咬着牙不敢開口,他怕自己一開口就要罵出聲來。
哪個帝王希望頭上懸着把劍?
偏偏金銮殿文武百官他人人皆可罵,唯獨這一人不行,因為這人是帝師,天子之師。
天子也是人,不敬師長,言官的筆杆子正盯着呢,他又不是閑的,整天去和言官們掰扯。
“……太傅,此事事關重大,容後再議。”
太傅立刻皺起了眉,“就因為此事事關重大,不可拖延,昭和公主行事無忌,民間早晚引起非議,正需要陛下為公主正名。”
宣平帝幾乎要噴出一口老血,太傅是他的老師,雖是虛職,但在讀書人心中地位極高,可以想見,太傅的意見傳到民間将會引起怎樣的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