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內務府負責了宮中各種大小事務,針工局也是隸屬于內務府的,秋宴開始前兩個月內務府就已經開始準備宴會上所需的東西,直到幾天前全部準備妥當。

原本這就安安心心等宴會到來即可,年初才剛調配上去的一個管事公公,心想着這次宴會的重要,不容有誤,便帶着幾個小太監拿着冊子再次清點了送進宮的東西。

到了存酒壇的屋內,還真清點出了問題。

送入宮的酒,檢查時只開了前十幾壇,加上送酒過來的是姜家人,以往都是他們負責的,自然不會有什麽問題;再進去檢查時,還是一個小太監眼尖發現了堆在上面的一壇酒封蓋有些松動,将壇子取下來後檢查時發現,這酒的味兒不太對。

這些酒運送過來也不過兩三日時間,就算是封蓋松動,裏面的酒也不會壞,管事的公公嘗了又嘗後,當即讓兩個小太監再取幾壇酒下來檢查。

十壇酒裏有四五壇味兒都不對,等于一半的酒都有問題,管事公公一想這事兒大了,急忙禀報給了總管公公,由總管公公問過負責進采的太監後,一刻不停禀報到了華陽宮。

半個時辰之後,貴妃親自帶人來到永和宮。

秋宴的事原本交給貴妃在操持,但發生了這樣的事,白玉滢怎麽也得回禀皇後娘娘一聲,沈嫣接過她手中的清冊,送來的一百二十壇酒中,有三四十壇酒不對勁,嘗過之後發現是摻了水,酒味清淡,不如其餘六七十壇來的醇厚。

白玉滢自問對這次的秋宴做到了事無巨細,送入宮的東西哪樣不是精挑細選的,可沒想到在酒上面出了問題,她最氣的是,這酒還是姜家人送進宮的。

沈嫣放下清冊詢問:“現在事情可解決了?”

“臣妾已經讓內務府重新進酒。”來永和宮之前白玉滢就已經差人去處理這件事。

沈嫣點點頭,給了她一個寬慰的笑容:“所幸發現的及時,尚能補救。”

可這笑容到了白玉滢這兒,讓她非常的不舒服,秋宴的事交到她手上後,皇後娘娘幾乎是沒管過什麽,她也有百分百的信心将其做到最好,現在出了這點狀況,就像是給人看笑話。

沈嫣将她這些神色看在眼裏,喝着茶并未再說。

這時,姜淑妃來了。

姜淑妃才聽到禀報說姜家送進宮的酒有問題,這就接到了皇後娘娘這兒的傳召,進屋後見白貴妃的臉色很不好,還沒了解事情原委的姜淑妃只得賠笑着向皇後問及此事。

Advertisement

沈嫣也沒多說,讓木槿将清冊給她,屋內安靜片刻後,姜淑妃拿着那清冊從頭看到尾,神色變了變後解釋:“這不可能,姜家不可能在這些酒上弄虛作假,送入宮的都是酒肆內最好的酒,絕不會摻水。”

白玉滢平日裏為人就高傲,見姜淑妃這麽說,直接冷哼道:“那這些酒姜淑妃要作何解釋,你說姜家送來的酒都是最好的,庫房裏存着那三四十壇,敲的也是姜家酒肆的泥印,難不成還是庫房頂漏了水,才将那些酒摻淡了不成。”

白玉滢的話諷刺意味十足,庫房的頂不會漏,她姜淑妃的話也是在鬼扯。

姜淑妃深吸了一口氣:“貴妃娘娘,您這話就有失偏頗了,這些酒送入宮時不都檢查無誤,現在出了問題,卻說是姜家的不是。”

白玉滢氣笑了,差人将桌上的一本簿子拿到姜淑妃一旁的桌上:“你的意思是,是本宮污蔑了姜家,讓人在酒水裏動手腳,再潑給姜家,姜淑妃,到底是本宮蠢還是你蠢,眼看着宴會到了,本宮會做這種吃力不讨好的事,拿你姜家一點送酒的事來砸自己的腳,好好看看,這些酒運送進來之後是怎麽安置的。”

秋宴弄砸了她白玉滢今後在宮裏又有何顏面,這會兒拿她姜家這點小事來污蔑,虧她姜淑妃想得出來。

簿子拿過來時姜淑妃的臉色就沉下來了,沒有去翻,而是凝着神色道:“姜家不可能為了這點蠅頭小利做出得罪人之事,皇後娘娘,這件事必定是有蹊跷,還望查明。”

“內務府的公公回禀,這些酒送入宮後就被鎖進了庫房內,日夜有人輪班看守,想要偷偷潛入将這麽多酒替換做手腳,想必是不可能的。”沈嫣一面翻着簿子一面道,對她們的争執置若罔聞,語氣特別的緩和,“這一百二十壇酒送入宮時,監看的公公檢查了前後二十幾壇酒,出于對姜家的信任,試毒之後就沒有嘗所有的酒,這确是是內務府的疏忽,往後不論是誰家負責送的,都得查仔細了才行,不能有所遺漏。”

姜淑妃僵了神情,明着說內務府疏忽,不就在諷姜家沒有誠信。

“淑妃,依本宮看,這酒在送進宮之前就出了問題,要查也得姜家自己去查才行。”沈嫣說的一臉關切,也是為姜淑妃考慮齊全了,“要真的是途中出了什麽問題,還是盡早查明解決的好,這次的事貴妃已經派人處理妥當,暫有別人替送,至于以後…”

白玉滢即刻接了皇後的話,涼涼道:“臣妾會禀明皇上,以後內務府這些酒另外選送,姜家還是先将眼前的事處理妥當要緊。”

姜淑妃一口氣堵在那兒,聽到這句話後心中更是氣憤不已,欺人太甚,這明擺着就是故意陷害,是要讓姜家讓她出醜。

“皇上日理萬機,這樣的小事就不必再去勞煩,先将秋宴舉辦好,往後是不是再要姜家送酒,屆時再說。”沈嫣看向她們,“幸好這件事發現的及時,若是這些酒出現在秋宴上,可不能挽回了。”

想到這些酒有可能砸了自己辛辛苦苦操辦的秋宴,白玉滢對姜淑妃更多了分計較。

白玉滢心裏也清楚,姜淑妃對她的芥蒂又不是一天兩天,姜家和白家家世相當,同樣支持幫助了皇上登基,而她白玉滢當了貴妃,她姜漪卻是淑妃,後宮之事皇上交給她沒交給姜漪,為此她心裏不知道多介懷。

而此時,姜淑妃心中更悶。

一刻鐘後,白貴妃先行告辭離開了永和宮,她還要回去處理餘下的事,沒多久姜淑妃也告辭了,離開時臉上強撐着那笑,出了門就沉下來了。

沈嫣還坐在那兒,端着木槿換上的茶,抿了幾口潤了嗓子,看着桌上還未撤下去的清冊,身子一歪,懶懶靠在了雲繡手枕上,半點不受影響:“怎麽樣?”

“周掌櫃買通了姜家幾個夥計,給了銀兩讓他們離開姜家的酒肆,又找了幾個人在酒肆招工時混進去做夥計,趕上姜家向宮裏送酒,就提早在裏頭動了些手腳,将酒肆原本準備賣給客人的兌水酒充到了那一百二十壇酒中去,當天搬運的時候将好的酒放在外頭,兌了水的放中間,沒被他們發現,入宮時也沒被查出來。”

內務府中許多東西都是向外采買的,故而有皇商,宮裏用的東西不便宜,賺頭也多,不是誰都有機會可以往宮裏送東西,自然先便宜那些宮裏有關系的人,沈家也有人往宮裏送布匹錦緞,而這姜家,因其家中做着酒食生意,宮裏不少酒就是姜家派人送的。

但姜家在阜陽城內的酒肆生意卻不好,阜陽城內大部分的酒樓酒館都有賣兌水酒的情況,客人不懂,就多兌一些,客人不好招惹的,就少做些手腳,有些門道深的,在酒裏還兌別的,讓人嘗不出來。

這姜家的酒肆兌的不算多,卻也不少,而且打着宮裏的名頭賣的還不便宜,所以便沒什麽人來。

不過酒肆也不差這些零散的客人,主要靠着給宮裏送酒,借着這名頭攬別的大活來賺錢,一年到頭十分的可觀。

沈嫣是知道的,從姜淑妃入宮開始,姜家就将酒肆交到了姜淑妃父親那一房打理,得來的銀子給姜淑妃宮中所用,今天鬧出這麽一樁事,将這條道兒給斬斷了,要不了多久,那些借着皇商名頭的活兒就會少下去,宮裏都不要姜家送了,這酒肯定不好。

能進項的銀子少了這麽大一筆,再要謀別的,內務府這兒可不敢再收了,問題接踵而至,就夠姜淑妃頭疼。

她敬一尺,沈嫣還她一仗,很公平。

木槿說完後,自己都跟着通心舒暢,還是姑娘時,四少爺鬼主意那麽多都不敢把歪腦筋動到娘娘身上,真當自家娘娘好惹。

沈嫣看她這一副得意的樣子,跟着笑了:“周羽還說了什麽?”

木槿這時才想起周掌櫃最後交代的話:“周掌櫃說,下回娘娘再讓他做打理大當鋪之外的事,他要另外收工費。”

沈嫣能想得到周羽說那番話時的神情,低頭撥了下袖口上鑲嵌的玉珠,笑着吩咐:“時辰不早,準備一下吧。”

……

月初幾日皇上回來永和宮,沈嫣就讓玳兒做了幾道皇上愛吃的菜。

酉時過後天色暗下來,永和宮內掌了燈,廚房那兒都準備妥當,皇上還沒來。

又過去一個時辰有餘,菜都熱了一回,眼看着天黑了,四處寂靜的,乾清宮那兒既沒派人通禀皇上不來,永和宮外也不見人。

沈嫣命玳兒将菜溫着,轉而回屋洗漱,待她收拾過後,戌時過半時,皇上來了,臉上帶着些倦容,看到她時才稍有松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