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準備訪故友

團聚是喜事, 張家夫婦盼了多少年,今日一看小兒子不但活在世上,還這般一表人才人見人愛,自然百感交集,感謝沈家父女這些年的付出。

晚上府裏家宴,張夫人親自下廚。

一來迎張府二郎君回家, 二來感謝沈覓撫育之恩, 待沈父歸來之時, 定然還要再宴請一番。

席間歡聲笑語, 衆人仿佛活在夢裏一般,不敢相信是真的,張公說起這些年尋子不易, 受過的難為,多少次午夜夢回驚醒, 再看看阿遠如今好好的就在眼前, 一時喜淚漣漣, 拉着張夫人和張演要給沈覓行大禮感謝, 若非沈家父女收養阿遠,自己至死不能瞑目。

沈覓哪裏能受這大禮,連忙上前攔住。

筵席結束時天色已晚, 沈覓要告辭回去,張夫人拉着手說什麽也不讓走,沈覓推辭不得,只得住下。

沈覓躺在榻上半宿睡不着, 眼前全是阿遠當初遇見的模樣,小臉驚惶,拉着自己的衣裙叫“阿姐”......

手把手教他習字,每當完成一篇大字,跑來給自己看,滿臉的喜悅......

生病時,自己徹夜不睡覺照顧着他,一勺一勺的喂食湯藥......

睡夢中驚醒,非要握着自己的手方能入睡......

阿爹趕車,阿遠小小的人兒坐在後面,拿着書簡背誦......

面對吃人的大虎,毫不猶豫的随自己跳下樹......

每當有人對着自己無理,阿遠首先擋在前面,說是要保護阿姐,可他還明明是個孩子......

自己生病時,阿遠變成小大人,日夜看護,端水喂飯......

大雪中,冒着遇到野獸的危險,獨自上山尋找自己......

沈覓也不知道什麽時候睡着的,清晨起來時,半邊枕頭都是濕的。

Advertisement

不光是沈覓沒睡好,昨夜衆人心裏激動的不得了,四個人在屋裏聊到半宿,阿遠說起當時自己驚吓過度,什麽都不記得了,這些年阿姐待自己猶如親弟弟,甚至比親弟弟還要好,幼時給自己啓蒙,供自己讀書,沈父極有學問,在家時教導自己讀書,後來去各地采風,家裏家外全靠阿姐一力支撐,這些年在阿姐的羽翼之下過得很好。

張家夫婦和張演心中感慨萬千,幼子雖是幼年與家人分離,可是遇到了沈家父女這麽善良正直的人家,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這份人情大如天,待孩子們回房中休息,張家夫婦感慨萬千,便琢磨着如何回報這份恩情,這樣的恩情,這樣的人品,不是用俗物便可回報的了的。

第二日張公一家人祭拜了祖先,告訴祖上幼子回來了,當着祖宗的面自然又是哭着訴一訴衷腸,阿遠不願改回原名,說自己已經習慣現在的名字,只冠了張姓,張公也依了他。

用過早飯,沈覓向張家夫婦告辭,張夫人再次百般留她住些日子,沈覓能感受到真心實意的熱情,奈何這個月的藥丸還沒供上,況且尚需給張公制藥,昨日雖是開了方子,可這時候很多中草藥沒有被發掘藥用,因此還得現去尋找,這一找就得費日子了。

把緣由一一告知張公夫婦,兩人這才勉強同意,只說有空一定常來。

阿遠也要跟着回去,沈覓知道他的想法,想必是擔心自己一個人會孤單失落,便告訴他自己沒事,讓他留下好好陪陪家人。

可是阿遠鐵了心的跟沈覓走,說家裏還有許多活要幹,阿姐一個人太累,如今家人已經找到了,以後自己會常來,見沈覓不肯,阿遠拽着她的衣袖不撒手,一個勁兒的問“阿姐是不是不要我了?”

讓沈覓想起他小時候犯了錯也這般,像粘人的小狗,粘着自己不撒手。拗不過他,只得随他去。

張家夫婦雖舍不得,可見他執意跟着沈覓,便也不再攔,孩子能找回來已是萬幸,這些年他又和阿姐待慣了,一時分開也不習慣,只囑咐他得空就回家。

姐弟倆的日子照舊,看診制藥,時光安靜而溫馨。

阿遠一有空便去張府看望家人,有時候還拖着阿姐一起去,張家夫婦也時常過來看望姐弟倆,每次來都帶一車的東西,吃的用的都有,光送首飾布料就好幾箱子,裏面不乏一些罕見名貴之物。

沈覓推拒過幾次,奈何張家夫婦熱情似火,恨不得把庫房都搬過來。

沈覓初見張公時以為他五十幾歲,後來才知道不過四十出頭,這些年心事太重,愁的頭發幾乎全白了。找到阿遠後,張公心裏這麽多年的結解開了,每日心情愉悅,再配上沈覓制的藥丸,雖是中間還缺幾味藥,可到底比其他大夫的強許多,張公的病症明顯減輕了,發作的次數越來越少,看上去居然年輕了幾歲。

喜事成雙,嵩山書院終于傳來了好消息,阿遠被錄取了。姐弟倆很高興,張府更不必說。

張公是糧商巨賈,這些年又積攢不少善緣,本想滿城大宴賓客,慶祝幼子考上嵩山書院,可阿遠不願意,說考上書院不需大肆宣揚,自己如今沒什麽成就,若是這般大肆宣揚,讓其他學子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對得起沈父的名望和諄諄教誨。

張家夫婦最終還是同意了幼子的說法,心中感嘆沈父不愧是有名望的沈大家,把兩個孩子教導的如此之好,踏實上進,自己則顯得有些商賈之人的俗氣了。

就這樣,大宴變成了家庭範圍的小宴。

說是“小宴”也不小,張公一家從外地遷居到洛陽,至親大都不在此地,所謂的親戚也是五福內的擦邊的族人,饒是如此也來了三四十人。

場面熱鬧得很,不光是慶祝阿遠考上嵩山書院,也是向族人正式介紹幼子歸來。

阿遠想着等隔壁溫良兄長回來好好致謝,可那好鄰居這次大約走得比較遠,連着整月沒回來,阿遠走的時候還念叨着要阿姐替他轉告自己的感激之意。

送走了阿遠,沈覓心裏有些空空的,心裏一空了便想着做些什麽,連着趕制了兩個月的藥丸和香膏。

湯妪見沈覓這幾日忙起來都不歇歇,好不容易歇下來了又恹恹的,便時常過來沒話找話說。

沈覓哪裏不知道湯妪的好意,心裏感念她的好意,湯妪有句話提醒了的對,“姑娘得空了可以出去轉轉。”如今得空,應該去李仲玉那裏轉轉了,那李大姑娘嫁到長安快半年了,也不知道過得好不好,自己再不去怕是要招埋怨了。

一想到去看望李仲玉,沈覓頓時來了精神,鎮北将軍府深受皇上寵信,想必是金山銀山的不缺什麽東西,便裝上了一大包香膏,備上了一堆藥丸,又從張夫人給的那堆東西裏選了幾樣好玩有趣的便上路了。

按理說串門子不該送藥丸,可李大姑娘是誰?鎮北将軍的兒媳婦,她總有一些長輩平輩和晚輩吧?

這些人平日裏缺什麽?

金銀細軟他們當然不稀罕,還是對症的藥丸比較實在些,也不知對什麽症,是人就有頭疼腦熱,多拿些總沒錯,就算沒病還能當補藥不是?

譬如除濕氣的,補氣血的,養顏的,保胎的,治腹瀉的,治胃腸不适的......

天底下只沈大夫這裏獨一份兒!

作者有話要說: 李仲玉:嗝~~被我們家小金照顧得太好了,差點忘了出場演戲

作者君:嗯嗯,你是抓到寶了,覓覓要去找你啦

李仲玉:嗝~~早盼着啦,吃什麽我都準備好了

作者君:你除了吃還有別事麽?

李仲玉:有啊,給覓覓找吃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