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章
多年之後磬聲依舊坐在秋千上,腳下一蹬秋千高高飛起起來,只是她不再身着豔麗的紅色,只是她不呆在紅家的院子裏。
換了地方,她只一心懷念緬懷過往的人、事,物。她越發喜歡黃色的衣衫,嫩黃地,好似那淡輕黃體性柔的花,一簇一簇,懸在枝頭。
年複一年,夏花開放,秋葉飄落。磬聲居然也快三十的年紀了,她仍舊未嫁人,換了地方缥璃櫻也依舊站在院牆外,牆邊的藤蘿都越發青翠茂盛起來。
聽得牆裏的人仍舊娓娓唱着那首舊曲子——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裏秋千牆外道
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
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些年外頭終究還是不太平,上治二年冬,紫劉輝确定女子參加國試制度。秀麗參加了國試并且無疑地成為了第三名,秀麗多次想要見到磬聲,但是得到的答案卻是——沒有人知道她到底在哪?
可是磬聲一直都知道秀麗在哪?在做什麽?是那個立在牆外的少年,即使自己躲得再遠,也可以時不常地,站在外頭和她說院子外的消息。
說上治三年春,紅秀麗,杜影月被任命為茶州州牧。說上治三年夏,秀麗赴任,因為秀麗的努力茶家當家主新人選決定。說秀麗又被外派到哪裏做官,說秀麗也說邵可,也說黎深,也說許多許多磬聲認得的人。
直到上治十五年春,桃花都開的季節,那少年立在牆外許久才說:“紅秀麗辭官,接受紫劉輝求婚,入宮為後。我也要去任紫州州牧了,你……願意出來同我走嗎?”
Advertisement
磬聲立在院子裏沒有說話,她手撚着一串佛珠,安靜而平和地說道:“我貪慕過千竿修竹般的人物,亦也一縷情思寄托于放浪形骸之外的家夥,千帆過盡卻也只想盡數回味過往之事,若能超度自己,也算是功德。”
缥璃櫻站在牆外,卻也知道牆裏的人是何種意思了,她只是心中有人,不願意辜負自己的一片赤誠罷了。
“我便要遠行了,送我些東西留作紀念吧!”缥璃櫻難得經歷如此之大的情緒波動。
磬聲撥動一顆佛珠,取出自己袖中的舒念,自牆邊遞給了缥璃櫻道:“我也沒有什麽好東西,只這個送與你做防身之用吧!”
缥璃櫻接過後,卻是一年未曾來過,直到上治十六年冬,那一年的冬天滴水成冰,缥璃櫻似乎知道,牆裏的人必是在那秋千架旁的一般,立在原來的位置道:“秀麗娘娘産下一名小公主,紫劉輝給她取名紫重華,但……她身子不好,撐不了多久,她看見我身上的配劍,說如果我見到你,就向你轉達——她很想你,父親很想你,二叔他們都很想你……”
磬聲站在牆邊,眼眶迷離。
缥璃櫻站在牆邊,忽聽得耳邊似有風過之聲,仰頭看去,只見一身黃衫的磬聲,越牆而出。 落地後于大雪中立着背對他道:“我看看姐姐去!”少時便翩然而去,似不帶一點兒牽挂。
磬聲翩飛般,穿過層層的宮殿,黃瓦紅牆,回廊曲折。隔着遠遠地磬聲便聽見嬰兒的啼哭。伴着風雪更顯悲涼。磬聲立在秀麗的殿前,卻遲遲沒有進去,她一直在紫州,一直在貴陽,一直不曾離開自己的家人。
只是磬聲不想再出現了,當她自信滿滿地走出旺季的大宅,卻明白了什麽叫做——流血漂橹,不論無辜與否,不論平民或是将士,都是屍體層疊,而黑耀世那原本安靜如潭水的眸子,也似乎因着這次的內亂,變得充滿血腥殺戮。
磬聲不敢相信,這場大事的背後,居然有她的助力。她懦弱到——只能逃跑。
在所有人在外收拾亂攤子的時候,在即使就連秀麗學堂中的孩子們,都在幫忙打掃街道的時候,磬聲躲在暗十一給她找來的,偏安一隅的小院子裏,躲過一月又一月,待到諸事太平,她卻再也跨不出那個院子了。
她只能呆在院子裏,一遍又一遍地靠着讀佛經來償還,自己所認為自己背上的罪孽。
而正如現今,磬聲仍舊跨不進秀麗在的宮殿,落寞地離在門外聽了聽門裏人的話,落寞地離開了。
而秀麗也在沒有度過上治十六年的冬天。又是許多年後,上治三十年,紅邵可去世,與妻薔君合葬于龍山。上治三十一年,磬聲依舊是當初的面貌,只是身體大不如從前,總是睡得不夠。 那一年她聽說李绛攸的幼子成了探花。
上治三十一年冬,磬聲越發愛睡了,在依稀之中聽到有人湊在自己的耳邊說:“那個傻皇帝駕崩了,你侄女重華繼承王位,我也好累了,我辭了宰相的位置,來陪你。只可惜你似乎比我更累,別睡,我唱歌與你聽——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裏秋千牆外道
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
多情卻被無情惱
那一年磬聲呼吸微微,伴着院子中那落地的大雪,一同停下。
許多年以後,紫重華在翻修一處宮殿時,發現了一具身穿錦衣的男子屍骨,屍骨埋在一處桂花樹下,身上留着一個頭發制成的結,她從未見過,屍體年久是誰已經不可考,重華為了不讓事态擴大,只好将屍骨又埋了回去。
年久紫重華也将這事給忘了,只是宮中有了一棵年年都開得絢爛的桂花。
作者有話要說: 額!大結局了,鞠躬,感謝各位讀者大大的陪伴,開一章寫反思,要拍磚快來,大大們的批判可以成就我下一篇文的成功。
☆、對本文的反思
《彩雲國物語之一念恭敬》的反思
其實從開篇,我就表明了一種将佛學思想貫通全文的意思,包括這篇同人的題目,主角的名字,都與佛有關。而這種頓悟,參透,虛無的內涵一直貫通全篇。
但這篇文的致命傷在于,想寫的東西太多,伏筆太多,導致最終推進太慢,而且中間因為工作的原因讓這篇文斷更,也讓埋伏筆這件好事情,變成了一個致命傷。
對文章的節奏把握這個問題,作者我還是需要深深反思的,而且文中有一些bug雖不致命,但是也會影響到讀者們的觀看情緒,在此我要鄭重地說一聲對不起。
這本小說最大的問題之一,便是小說節奏的把握實在太差,精彩的章節非常亮眼,但卻不能忽視前半段一大段的沉悶拖沓,雖然作者盡量想将節奏拉快,但正如我之前檢讨的,我想寫的東西太多o(╥﹏╥)o
本小說最大問題之二,文中人物劃水嚴重,打醬油的比比皆是,比如:碧遜史、黃奇人、景柚梨、紅家三位長輩等等等,乃至于除了女主,到最後都變成了打醬油的。唯一從頭寫到腳,刻畫比較到位的就——茶朔洵。然而我還把他寫死了o(╥﹏╥)o
作為作者的我明顯無法駕馭這麽多人物,而且在懷抱着盡量不寫崩人物性格的前提下,就變成了——啊~!那我就不刻畫了吧!這樣的o(╥﹏╥)o
由于缺少對角色的刻畫,許多人物讀者們或許根本就不想去了解,因為——作者筆下的醬油人物實在是太多了o(╥﹏╥)o而且,有沒有發現,作者筆下的人物動不動就——不見了o(╥﹏╥)o例如——黑耀世,白雷炎。
本小說最大問題之三,也是作者寫的幾本小說中除了《陳年舊事》之外,最大的問題,主人公性格的刻畫,或者說一種世界觀的立足,是完完全全沒有做好的。因為作者一直處在一個搖擺的階段。
作者想要表現出一個,剛剛進入這個世界,還沒有找到自己定位,定義,怎樣去做才能獲得快樂的女主。但我失敗了,所以女主的性格塑造,居然是這篇文寫了十萬字之後才确立下來的,當然這也是我本來就想做的,因為我想表現一個連續失去兩份懵懂感情(妙樂、茶朔洵)女孩兒的成長,但是不可否認,我的前十萬字對女主的刻畫是失敗的。
好吧!自我檢讨到此結束,有要拍磚地快來,你們的批評是我堅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