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修建大觀園

見林黛玉大哭,賈母也忍不住落下淚來,只是見房中無人解勸,少不得暫且按下悲意,溫言撫慰外孫女兒。

林黛玉遠路來歸,又哭了這麽一場,身子已有些支撐不住了。見賈母溫言解勸,方知自己失态,反添外祖母憂愁,忙收攝心神,順着賈母的話應了幾句。

“父親生前并沒有什麽交代,只囑托我好生在外祖母家裏與姐妹們作伴。”

這倒奇了,賈母原以為是林如海別有安排,籠絡了林家宗族,将來為黛玉出一份力,可瞧黛玉的樣子,像是全然無知,難道真是琏兒在作怪?

可琏兒雖在管家上有幾分才幹,但在大事上絕沒有這樣的膽子,更不可能花大把銀子散給林家宗族,遣散林家舊人。

賈母思慮了半日,一面疑心是大房搗鬼,賈赦作死教唆賈琏,畢竟大兒子這幾日的所作所為實在是匪夷所思,不知中了什麽邪。一面又懷疑女婿別有安排,說不準将玉兒的終身大事托付給了同宗弟兄。

“罷了,玉兒遠路辛苦,早些安歇吧。”賈母也難掩疲态,喚紫鵑進來服侍黛玉,自己扶着小丫鬟回了房中,翻來覆去不能入睡。

胤礽卻一覺睡到天亮,往左右一摸都是空的,吓得他立馬彈起身來。

“慌什麽,爸爸在這裏。”季懷遠瞧見,忙将手中的茶杯放下,過來抱住胤礽拍了拍。

等胤礽平複下來後,季懷遠便叫了小丫鬟送早膳進來。

“老爺,山子野老先生已請至東府了,珍大爺請老爺和二老爺并琏二爺過去一道商議呢。”等早膳用完,門外的小厮才敢進來回話。

“知道了,你先出去罷。”季懷遠将小厮和丫鬟都打發下去。

“鮮花着錦,烈火烹油,這賈妃省親之後,榮國府就元氣大傷,不比從前了。”季懷遠稍微有點疑惑,元春晉位貴妃,本是天大的喜事,為何賈家反倒一日不如一日了。

“前朝後宮本是相通的,元春是個有本事的,不知暗地裏用了什麽法子不聲不響晉了位份,也可能是這裏的皇帝心裏有什麽考量。但是榮國府這塊卻跟不上,只能撒銀子給元春使喚,母族弟兄無一可靠之人。”合家寵一個風月情濃的寶玉,沒一個長腦子的。

“這榮國府的風水适合女孩子,說起來我還沒見過林妹妹呢,你和她一路回來,當真如天仙下凡?”季懷遠對這個比較感興趣。

“得了吧,就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女娃,剛斷奶沒多久,指望她能有多風情萬種?”胤礽撇了撇嘴。

季懷遠才不肯信,尋思着找機會瞧上林黛玉一眼。

“聽說你要把那個什麽迎春接過來一起住?”這賈赦可有二子一女呢,胤礽頓時有了危機感。

“是,那姑娘才十四歲,放那邊無人照顧免不了受欺負,才養成那麽一副性子,還得想辦法早些接過來才是。”

“她可不是你女兒。”

“我知道,老爸這輩子只有你一個寶貝。但咱們來了這裏,不知道原身的賈赦賈琏去哪裏了,咱們說不上是幸運還是倒黴,但他們鐵定是流年不利,平白無故糟了這麽一場禍事。”

“說不準去別的地方做皇帝了呢,要是他們運氣夠好,這會說不準吃着冰激淩看着電視呢。”胤礽翻了個白眼。

“好好好,就算你說的都對,可總歸是咱們占了人家的身子,替他們照顧一下兒女也是應該的,除了迎春,我還預備将巧姐兒也抱過來養呢。”季懷遠其實一直想要個女兒,但這話卻不敢和兒子說,這下能過一把抱女兒的瘾了。

“你愛抱誰抱誰,但別給我整出個親生的弟弟妹妹來。”

父子倆鬥了會兒嘴才想起正事。

元春封妃,是阖府的喜事,由賈珍這個族長牽頭,會同賈家的老管事,又請了世交薦過來的一些清客相公,一同商議省親園子的蓋法。

看來二房家底不薄,沒了林家的銀子,依舊有底氣建造大觀園。

季懷遠瞧衆人興致勃勃的樣,強忍住沒出言反對。他本來不贊成勞民傷財的建什麽大觀園,但擱不住胤礽喜歡,說将來要選一處居住。

“赦叔可是覺得哪裏不滿意?”等衆人散後,賈珍見賈赦全程一張冷漠臉,想了想親自送他出門。

“沒有什麽不滿意,珍哥兒看着辦就好。”

“赦叔,我知道你心裏不痛快,可這娘娘封妃,是咱們阖族的大喜事,咱們也能沾不少光不是?赦叔花園裏的竹樹山石,也不會白白挪用的。”

賈珍就想不明白了,就算榮國府大房和二房暗地裏有抵牾,私底下怎麽鬧都行,但這明面上,元春封妃給族裏帶來的可是實實在在的蔭庇和好處,他這個族長聽了消息,都高興的合不攏嘴,想大擺筵席呢,怎麽賈赦反倒不上心了?不說封妃這件喜事,單就建園子,賈政是個不通俗物的,還不得自己和賈琏張羅,再回明賈赦。這內裏有多少門道,赦叔不會不知吧?

“珍哥兒多想了,實是昨日沒睡好,精神有些不濟罷了。琏兒還年輕,這建園子又諸事繁雜,還得勞煩珍哥兒多用點心。”

賈珍是想歪了,就算是原來的賈赦,也未必有這些小心思,大家族內裏鬥得再厲害,明面上都是一損俱損,榮辱與共的,不會在這種大事上鑽牛角尖。只有邢夫人那種拎不清的,才會在元春省親時對着皇家儀仗羨慕嫉妒恨,但也不至于表現出來。

胤礽跟在後面,他可不是什麽勞心勞力的主兒,正在盤算着哪些活比較輕省又油水多。唉,想以前他哪裏有心思計較這一兩百萬的錢財,只能怪有這麽一個平民爹,不得不跟着計算柴米油鹽,當年母親重病花光積蓄,老爸要照顧自己沒有時間工作,為了省下錢買好奶粉,一日三餐就煮點挂面放幾根青菜,等自己上學後有時間出門工作,飲食起居才慢慢變好,不再那麽儉省。在新世紀摸爬滾打十幾年,把太子爺的氣度風華磨了個幹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