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章節

于落地了,各個宮的主人總要知道皇後是否平安,或者孩子是男是女才能安心睡下,李姬将将躺下便被貼身丫鬟蘭兒叫醒,穿好衣裳,便從內屋走了出去。

那晚,雪飄的有些大,屋裏伺候的丫鬟打開門,雪順勢從漸開的門縫裏湧了進來.

李姬永遠也忘不了那個風雪之夜油傘之下的眉目初成的女孩兒,黑烏烏的□□花辮子豎在一旁,肌膚似雪,靈氣逼人,還未長開卻以見日後姿色絕非等閑,素靜的打扮,還未經歷人事清澈幹淨的雙眼,她就那樣平靜的看着自己,李姬總覺得,将來她長成後,又該是有如何的作為?可是盛世之下皇城之中的佳人是幸還是不幸?

再做思量,作為女人的天性,李姬又在想她是不是陛下看中的人?

細君靜靜的看着門口處立着的李姬,姿色平平,一雙眼睛卻透露着聰慧。

多年來,李姬雖然生了劉旦、劉胥兩位皇子,但她依舊不得聖寵,除了已故的王夫人,以皇後和李夫人首當其沖,最得聖寵,其次是尹夫人和邢夫人,兩人均未生育男丁都比生了倆個兒子的李姬更讨皇上喜愛。

李安全上前将皇上的話轉告,李姬馬上收回目光着人準備收拾房間,見一切收拾妥當,便拉起細君的手道,“今兒翁主先将就些,明日就會有專人送東西過來,其它的等明天見了皇後再說,成嗎?”

細君點點頭,目送李姬回了房間。

勞累了一天,細君稍微梳洗一番,便卧床休息,她盯着床邊精致的帳子,有些入神。

初來陌生的地方,細君輾轉難眠。

雖然不需要在這宮中混的如魚得水,但凡要活下去,還是要下一番功夫的,細君側過身看了看屋子裏的陳設,略微深吸了一口氣,覺得自己好像忽然間就長大了。

天剛剛亮,細君便起身,玉兒走了進來,一邊給她梳洗一邊道,“小姐,咱們沒有依靠,應該摸清這裏的情況才行”

細君昨晚也想到了此事,便把劉蒙給她的銀袋子遞給玉兒,她必須得了解宮裏的人,便将身上剩下的錢遞給李玉,“那就交給你了,你現在就去,見皇後之前,你一定要回來”。

玉兒點頭轉身離去,腳步匆忙。

玉兒走了,細君看着銅鏡裏的自己,有些犯難,她給自己盤的是極其簡單的發式。

宮裏有宮裏的規矩,梳頭也是有講究的,可她們卻不是在宮裏長大,李玉要比細君強些,細君家裏無長者教她,段宏曾請鄰家阿嫂教過細君當下普片流行的堕馬髻,可是細君覺得發式太過松散,不便玩耍,便自己改良了,後來,段宏也就随她了,平日裏就是随意的紮着,心情好就弄個改良版的堕馬髻,初入宮廷,也不知什麽發式得體,總不能像宮女一樣梳個髻鬟。

Advertisement

再說那髻鬟細君一看,頭皮就覺得發麻,頭頂雙髻,紮的那麽緊,看着都疼。

上午,漢武帝頒了旨,衛皇後的小女兒封為諸邑公主。李姬來到細君的屋子裏,準備同她一起前往椒房殿,看了細君的髻鬟,李姬掩面一笑,吩咐旁邊的人:“蘭兒,快給翁主的頭發換個樣式”。

說完她又朝着細君道:“快點,莫要耽誤了時辰,我在正屋等翁主”。

蘭兒見李姬走了,便道:“奴婢給翁主梳個堕馬髻吧,翁主臉小膚白,梳它,指定好看,讓人覺得楚楚可憐。”

細君聽罷調侃蘭兒道:“我已經夠可憐了,為我梳個清爽的吧”。

她剛剛看了看今日那李姬梳的堕馬髻,細君心裏早已白轉千回,那堕馬髻襯托的姿色平平的李姬都有些奪目,這堕馬髻也是個奪人心魄的發式,但是她現在的五官都還未長的全開,堕馬髻到顯得老成了,再說今日的主角可是皇後,她雖不是皇上的女人,但耀眼的容貌和不甘寂寞的心只會招惹禍事,她需要斂芒。

“那奴婢給翁主梳個分髾髻吧,翁主年紀正合适!”

細君微微點了點頭,看向門口,期盼着玉兒的身影。

蘭兒剛梳完頭,玉兒便跑了進來,細君遣了蘭兒,看着玉兒氣微喘着說着她打聽到的消息。

原來宮裏除了已故的陳皇後,王夫人及其子齊懷王劉闳,最得寵的是生了一子三女的衛皇後,衛長公主以出嫁,石邑公主與細君同歲,才出生還未封號,和生了皇子劉髆的李夫人聖眷正濃,彼此明裏風平浪靜,暗裏針鋒相,其次便是尹夫人和邢夫人,兩人都未生育,卻各自領養了某氏的兩個女兒:陽石公主和夷安公主,陽石公主才兩歲,夷安公主與細君同歲。心裏有了底,細君全身心放松了,帶着玉兒走向正屋。

細君跟随着李姬一路小走,有些緊張,玉兒不在身旁,被李姬留在了猗蘭殿,怕不知禮數,在皇後面前失了規矩。

一路亭臺樓閣,煙簾柳落,兜兜轉轉。看的細君有些迷了眼,難怪總有人想進這永巷,招眼的東西看就了便會招心。

随李姬一路走到椒房殿,細君發現,除了宮女,大多數女人都是堕馬髻,還有些發髻,她也說不上名字,但看着有些年輕的或者是和她差不多大的也梳着和她一樣的發式,細君松了口氣,不出挑但也沒出錯。

一入椒房,細君微微低頭,不在亂看,一股花椒的味道撲面而來,室內有四個火盆,極溫暖,花椒,象征多子多福。

“皇後萬福”

細君學着李姬行禮,兩手合攏放胸前,微屈膝,微低頭。

“免禮吧!”一個溫柔和煦的聲音自床上傳來,直達細君的心底,細君不自覺的擡頭去探尋那聲音的源頭,未施粉黛,雙眼含笑,恬靜自若,面如春風,一派溫婉之氣。

看了一眼,細君立即低下頭,眼觀腳。

衛皇後就那樣在床上,看着細君的動作笑容可掬道,“本宮很遺憾,當初你大人新婚進宮拜見的時候正在病中,未曾見過你的阿母,成光該是何等佳人才能生出這般的女兒來!”。

細君心裏有些舒爽,暗嘆這世上會說話的人總能得到好處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好話誰不愛聽。

抿嘴一笑,細君收了收心淡淡的在向皇後拂了一拂,以表謝恩,皇後對她的父親巫蠱之事仿若不在意,見狀細君 随李姬跪坐一旁。

旁邊的丫鬟道:“娘娘,尹夫人和邢夫人來請安了”,衛皇後颔首,細君看李姬起身站立,她也站立起來。

進來兩人朝着給衛皇後請安後,細君随着李姬朝她們拂了拂,注意到李姬旁的細君,細君也在打量她們,兩位夫人姿色上乘,尹夫人看起來如同小家碧玉,邢夫人則看起來大氣些。

“這是?”,邢夫人問衛皇後。

“這是劉建的女兒,陛下接進宮來教養了”皇後笑道。

她們二人各自點點頭,神色未變,不顯山不露水。

衛皇後又看着李姬道:“本宮原本是想親自教導細君的,陛下信任你,憐你思子心切,交由你教導,你可要好生照顧!”

“是,妾一定不負陛下所托!”說完李姬一拂。

“那你早些回去吧,好生安置細君!” 衛皇後道。

就這樣李姬細君退出椒房,細君出了椒房使勁吸了口氣,冬日格外的冷,椒房裏卻格外的悶,還未緩過來,李姬一邊喊一邊就拉着細君低頭一拂,“李夫人”,細君再擡頭看,愣了,她從未見過一個女人能讓如此媚惑的堕馬髻散發出一股清冷孤傲,當然,本身堕馬髻下本就是一張極為耐看的臉。

李夫人淡淡“嗯”了一聲,也沒正眼瞧李姬一眼,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細君便進了椒房殿。

回去的路上,李姬說什麽細君也沒聽進去,這一上午的光景她便見到了整個永巷最舉足輕重的幾個女人,總覺着頭重腳輕。

心不在焉的回到猗蘭殿,細君緩過神來,喚李玉。

門被打開,才被走進來的蘭兒告知李玉叫李姬派去教導嬷嬷那兒了,這段日子便由李姬的貼身宮女蘭兒伺候。

初入宮牆(二)

元旦将至,李姬讓蘭兒跟着細君前去給衛皇後請安,順便将兒子劉旦從封地帶來的時令水果送去椒房。

椒房殿內,太子劉據在逗弄剛剛出生的小妹妹,劉據的手指在諸邑公主粉嫩的鼻子上刮了一下,諸邑公主感到不适,癟嘴哭了起來,旁邊的丫鬟立即來哄。

躺在床上的衛皇後低聲道:“好端端的,怎麽把她弄哭了?”

聽着衛皇後的語氣卻全無責備,劉據一笑,賣乖道:“自然是餓了想吃奶了才哭,是母後的不是,竟怪起兒子來了。”

衛皇後低頭一笑:“平日裏,你在太子宮作威作福,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