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章節

發看清楚他的樣子,此等男子,在最耀眼的年紀,必定是豔麗如女子,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在想想同樣有些女氣而過于陰柔的李延年,方覺李延年有些東施效颦。

聽到腳步聲,伏在樹枝上的男子轉過身,輕微的顫動讓本就快凋零的梅花瓣輕易的從空中落下,他望向細君有片刻的失神,不過他很快就面色如常。

然後和煦的笑道,“偃還以為是……”。

長門禍事

看到白衣男子笑,細君幾步走到梅花樹下,“公子是誰?又以為什麽?”

聽到細君的話,白衣男子低下頭抿唇一笑,他有多久沒有聽到這般嬌俏少女“公子”的稱呼了。

仿佛他年少時候,身後總會圍繞着很多姑娘這樣的聲音。

“沒什麽,如此嬌豔的姑娘出現在這長門園裏,董偃有些吃驚罷了”。

細君盯着他的目光微轉,他便是十年前享譽長安城的美男子董偃,與漢武帝和館陶公主之間至今還傳聞着缱绻□□。

看過董偃,方知李延年太過陰柔,最讓人心意撩人的便是他如今洗淨鉛華之後的那份從容氣質。

“這長門宮也叫長門園?”

董偃回轉身子繼續欣賞梅花,“它沒有呈給陛下以前,就叫長門園”。

聽見董偃說以前,細君便知他是這長門宮的舊人,“董公子一直守在長門宮嗎?”她追問道。

董偃一聲輕笑,“你到這裏來,卻不知這長門裏的守門人是誰?”。

時間從來都是疼惜美人,細君看着他依舊光潔的面龐,情不自禁道,“公子一直都是揚名之人,細君怎會不知”。

她不想繼續糾纏這個話題,雖然她想問的是這麽凄清的宮殿他為何不離開,白白在裏面蹉跎了歲月。

Advertisement

男子帶笑的嘴角收了起來,語氣變得平和,“董偃罪人一個,算不得揚名天下。”

細君氣息一頓,只得繼續道,“董君莫怪細君莽撞,細君還小”。

董偃剛剛收起來的笑意又露了出來,他看着梅樹下的細君,女子已過豆蔻将至及笄,怎能還說小。

看着董偃松開的眉角,細君頓時心生一計,看來他對心智淳樸之人防備之心略少,若是她故意裝作深沉,也許會适得其反。

“細君曾在夢中看見自己到了長門宮,央求了太子好久才能來看看,以後才能睡得踏實”。

“哦?”董偃說着朝宮門看了一眼,“是太子陪翁主來的?”

細君點點頭,看他這般稱呼她,必定是知道她。

董偃朝着大門露出一個深深的笑容道,“看來翁主是對這長門宮感興趣,翁主深得陛下寵愛,偃自然知無不言”。

“董君如何說自己罪過大?”

望着這偌大的長門宮,董偃依石凳而坐,“偃獻計館陶,将這長門園獻于陛下,可是,陛下卻用這長門鎖住了館陶女兒的一生……你說,偃的罪過大不大?”

細君心下微凜,他說的館陶是窦太主,他稱呼窦太主為館陶?他們之間……窦太主可大他二十歲。

董偃看着細君糾結的眉頭,便知曉她在揣測什麽,不再看她,只是盯着枝頭的一枝梅花,“館陶待我如母,如姐,是我,是我一意孤行,想要和她……”。

見董偃陷入自己的思緒,細君不再插話。

可是這董偃盯着那枝頭梅花就像老僧入了定,細君覺得有些冷,吊起嗓子又問道,“這園子頗為寂寥,陳後怎麽受得了?”,性子驕縱之人大多是愛熱鬧繁華的,陳後被廢時她的母親還是在世的,館陶如何能舍得她的女兒受這份罪。

“皇命如山,誰又能怎麽樣?”,董偃的聲音頗為寂寥,他曾經淪為男寵不僅飽受外人非議,還失去了他館陶的心和尊重。

“我在夢裏看不清阿嬌皇後的模樣,不知她是個怎樣的人”,細君随手将桌子上落滿的梅花拂下。

“翁主是想問阿嬌是不是像書上或者是百姓說的那樣驕縱任性麽?”

“啊?阿嬌?”,細君嘴微張,這下全亂了,一會兒館陶一會兒阿嬌,這幾人關系到底是什麽樣的,她一臉懵的看着董偃。

“她就像我的妹妹”,董偃語氣頗為寵溺,“阿嬌也是我見過活的最真的人,她可以赴湯蹈火,卻決不委屈求全,可是這樣的性子在永巷裏,是最要不得的。”

他的後半句話輕的融入風中,帶着深深的惋惜。

風拂過,董偃停了一會兒,他望着枝頭的梅花,像是欣慰,又像是羨慕,“但她也那般任性的在椒房活了十多年,夠了……”。

細君只有嘆氣,她插不進嘴,不知如何開口,連安慰也覺着多餘。

伴随着風,枝頭梅瓣告別樹枝簌簌而下,看着這飄絮的花,董偃若有若無地笑道,“他種這滿園梅花,有時也覺得諷刺得很,她素來厭惡梅花,嫌它故作清高。”

見他自說自話了半晌,然後拿起一旁的掃帚竟掃起地上的花瓣來,不在講話。

見略微尴尬的氛圍少了幾分,細君便道,“這長門宮沒了主人,裏面卻很整潔,多虧了董君”。

他的掃把一聽,笑着看了看不遠處零星的仆人,“這大概是那個人圖個心裏舒坦吧……”。

細君順着他的視線看向仆人,這普天之下還有權力給廢宮安排仆人打掃的人除了漢武帝還有誰呢。

這長門雖不荒蕪殘破,卻顯寂寥,一如這長門之主,細君不禁的聯想到自己的身世,不知将來自己的處境又該何等艱難,兩人一時間竟無語,欣賞起了空中旋轉的梅花雨。

突然大門傳來敲門聲,細君和董偃同時回了頭,看了眼大門。

“翁主待的時間有些久了,回吧”。

對上董偃的目光細君點了點頭,明白自己該走了,劉據已經等的有些不耐煩了。

“我以後還能再來找你嗎?”細君走了幾步,回過身看着正打開房門準備進去的董偃道。

迎着略微打開的門縫,細君到吸了一口氣,裏面中了滿室的妖豔海棠。

許是董偃覺察到了她驚嘆的目光,雙手又将半開的門掩上,只是盯着關上的門道,“翁主當這長門宮想來就來?這裏可是“那個人”的心病,有很多闖入這裏的人都付出了代價,以後我們也不會再見面了,你快走吧!’

聽着董偃略為嚴肅的語氣,細君連忙道,“這些日子我總是再夢裏遇見陳後,卻是模模糊糊的身形,不得機會近看,才想來看看,也許細君和她有緣呢?”

“前人的事,與你無關,如果不想惹上麻煩,還是盡早離去”,董偃淡淡的說完,轉身進屋又将門掩上,這次,細君只窺得海棠一角。

而門口的叩門聲越來越急,自己嘆了口氣只得轉身出門。

回去的路上,劉據照舊還是一言不發,細君也為此次的探訪唏噓不已,沒空搭理劉據照顧他的情緒,進了宮便直接回了猗蘭殿,也未同送她的劉據告別,想着董偃與她說過的每句話,總覺得心裏難受。

椒房,劉據看着哄抱諸邑的衛皇後,沉默了頃刻,便道,“兒子今天去長門宮了”。

衛皇後拍諸邑公主的手一頓,随即又拍起諸邑公主,“是細君那丫頭吧?”,衛皇後在劉據身邊放了不少人,早晨用飯的時候,她便知道了。

衛皇後望着劉據不否認也不答應,嘆了口氣輕聲道,“莫讓你父皇曉得了”。

聽着衛皇後的嘆息聲,劉據低下頭,他們都明白漢武帝哪裏能不知道呢,長門宮可不是別的地方。

“是兒臣自己提出要帶她去逛逛的,以後她來請安,阿母別說她”。

衛皇後一聽,眼色一凝:“你們,都不是讓人省心的!”

将諸邑公主遞給一旁的奶娘,衛皇後沒有繼續說下去,只道,“進兒病了,你這個當爹的早些回去吧”。

劉據告退後,衛皇後坐在床邊看着一旁的花瓶出了神,瓶中梅花開得正好。

第二日,漢武帝大發雷霆,宣室召見太子,太子劉據去長門宮的事其實在當天夜裏漢武帝就知曉了。

宣室,漢武帝摒退宮人,盯着劉據。

“你當太子當的太閑了,博望苑裏你是沒事做嗎?”。

劉據略為壓低聲色道:“兒子路過,也未進去,只是歇了歇腳”。

這是衛皇後在他被召之前給他想好的借口。

漢武帝哼了一聲拂袖怒呵:“歇什麽腳,歇到那裏去了”。

劉據低聲回道:“兒臣只是在外面坐了一坐,門都沒進去”

漢武帝知道他确實沒進去,是細君進去了,可是他沒有将細君說出來,漢武帝也不好發作,只能慫他。

“還狡辯,朕有沒有說過,平日無事,誰都不準去那裏”

“為什麽不能去那裏?”劉據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