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黎錦又抱着小包子逗了幾下,這孩子始終繃着臉,結果黎錦剛把他還到秦慕文懷裏,包子一下子就笑了。

秦慕文:“???”

黎錦心裏倒沒什麽不平衡的,他作為大夫,知道這純粹是剛出生嬰兒戀母……不,戀阿爹的本能反應。

但像他家崽這麽不給他面子的,真的還頭一回見。

黎錦笑着把濕發攏在腦後,說:“這翻臉挺快。”

明顯是一句揶揄的話,他說完就準備練字了。

之前寫那一篇‘陳情書’,黎錦自覺有些沖動,但他并不後悔。

無論怎樣,惡語中傷人,是那些哥兒的不對。

再說了,就算到時候讓他們來道歉,這也根本不會影響到那些人的正常生活。

最多,就是讓他們知道,秦慕文已經不是他們可以高攀得起的對象了。

就憑着這件事,黎錦此次童生試也不能懈怠,得拼了命的學習。

于是,他提筆開始重新謄寫《聖谕廣訓》。

這會兒雖然天黑了,但距離睡覺還早。包子也睡飽吃飽,在少年懷裏撒嬌。

少年看到包子如此不給爹爹面子,擔心黎錦會生氣。

故此,他有些忐忑的看着黎錦的背影,張了張口,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少年能看出來,黎錦是真心疼愛這個孩子的,但包子這孩子,真不知道哪個才是家裏的老大,居然如此大膽的對待爹爹……

還不等少年想出個所以然來,黎錦已經騰寫完一遍《聖谕廣訓》。

他拿着紙卷到了床邊。

眉目清俊,鼻梁高挺,說:“來,爹爹得給念《聖谕廣訓》,聽完後得知道孝敬爹爹。”

秦慕文:“……”

黎錦話是這麽說,目光注視的人卻是少年,他嘴唇一開一合,不像大部分人讀書那麽緩慢。

語調抑揚頓挫,聲音如山間清泉,每句話中停頓的恰到好處,就算沒看過這本書的人,也能大致聽懂些皮毛。

秦慕文從沒想到,自己居然會聽阿錦念書聽到臉頰微紅。

黎錦的睫毛挺長,但卻不卷翹,随着他垂眸的動作,遮住微黃的燭光,顯地他眼眸愈發深邃。

黎錦念了三遍,包子已經睡熟了。

他搖搖頭,自己再去謄抄一遍。畢竟明兒得當場默寫,他心理年齡已經二十九了,犯了錯真丢不起這個臉。

秦慕文這下徹底放下心來,阿錦沒有因為包子的舉動有任何不滿。

他悄悄下床,把油燈的燈芯挑的亮一點。

他發現了,黎錦這人看似會做些家務,比如洗衣做飯,但卻在很多事情上不慎注意。

比如這油燈點的久了,燈芯會軟在燈油裏,就沒之前那麽亮堂。

黎錦會因此皺皺眉頭,卻不知道只要挑一挑燈芯,燈就會重新明亮起來。

少年做完這些,自己退回床上,靠坐在床內側,看着黎錦。

等黎錦自己默寫出來《聖谕廣訓》,少年已經靠在床頭睡着了。

黎錦淨了手,把他挪進被窩裏,自己也脫去外衣,陷入好夢。

少年自從行動利索之後,早上黎錦醒來喂孩子,他就去做早飯。

吃完飯,黎錦說:“今日還早,你那些荷包和手帕是鎮上哪家的,我給你送過去。”

少年當即把地址告訴黎錦:“鎮上新搬來的一家富商,姓陳。府邸在西街那邊。”

黎錦想,古代有名望的人都會在加一個門匾,寫上x府。

如果位高權重的人,還會寫上鎮國公府、相府等等。

這樣也便于找人。

黎錦說:“正巧我的學堂也在那邊,我識得路。”

黎錦發現,從村子裏到鎮上的這段路,走多了,也就越走越快。

他今日到先生門前,才八點剛過。當然,這也跟他起來的早有關。

好巧不巧,先生府邸隔壁第二家就是陳府。

黎錦沒進正門,而是找到丫鬟小斯平日出入的正門,敲了敲門。

出乎他的預料,來開門的居然是位華服小公子。

那人長相富貴,略微有些胖,偏偏穿着月白色的綢緞衣服,于是更顯胖了。

“你找誰?”

黎錦微微施了一禮,說:“內子之前接了貴府的針線活,這次來特意送還縫好的荷包。”

小公子名叫陳西然,聽到黎錦這麽說,心裏還是有些懷疑。

面前這人分明穿着讀書人的長袍,身上也透露着一股書生氣,這樣的人怎麽會讓家人做針線活?

在陳西然眼裏,讀書人大都比較有錢。他最近接觸的鎮子上幾個少年,個個兒随手一掏就是幾兩銀子。

那都夠農村一家人幾個月的吃食了。

“你說的荷包呢?我得看到荷包,才能放你進來。”

黎錦解開背簍,把蓋在上面的竹葉紙和抄好的《聖谕廣訓》拿起來,才露出底下的荷包。

那小公子拿起一個荷包,看到上面繡的确實是陳府,這才退後一步,讓黎錦進來。

他随口招呼一個男人,說:“荷包和手帕,給錢。”

然後也不管黎錦,讓趴在假山後的兩個小子繼續寫東西。

“你們快點寫,宋先生馬上就要上課了,上課前得檢查!”

黎錦聞言挑了挑眉,宋先生……難不成這人是宋先生新收的弟子?

不過他也沒多想,拿了二十四文,道謝後就走。

昨天宋先生雖然給他講了《聖谕廣訓》的主旨內容,但他卻在晚上自己讀書的時候,發現其中還是有些東西自己不能理解。

既然最近在講這篇,那還是一次性吃透了最好。

今兒依然是宋先生的兒子開的門,那小孩子見到黎錦,說:“黎錦哥,你來的好早。”

然後把黎錦帶入書房,好巧不巧,宋先生也在這裏練字。

他擡頭看到黎錦後,又繼續練字,說:“《聖谕廣訓》背熟了?”

黎錦應答:“學生背熟了。”

“那你背一遍聽聽。”

從古到今,先生喜歡考弟子的習慣,從來都沒變過。

黎錦從頭開始背,語速均勻,停頓得當,剛背到一半,宋先生就打斷了:“第七章第二段,開始背。”

黎錦想,幸好自己大致的理解了這篇的內容,這才記憶的比較深刻。

他幾乎沒有停頓,就接上了第七章第二段。

宋先生見他背完,又道:“第五章第四段。”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