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無寵皇子(9)
有了太子的鼎力相助,工部便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了招商鋪路。
水泥這一事物對消息靈通的商人們來說,已經不再是新鮮事物。無論是黃河決提,還是靈臺觀藥坊,乃至京城鋪就出來的水泥路,都讓他們遠比尋常人更深刻地見識到這一新鮮事物會帶來的巨大連鎖效應。
而對顧青來說,他和豪商們在先前內官監開源時有過初步的接觸,只是那不過是小打小鬧,所接觸的商賈對整個大周朝的商賈來說,也只是冰山一角。
眼下通過招商鋪路一事,顧青相信他會有更深入的接觸,以及了解。
事實也是如此,在接下來招商過程中,顧青對各地商賈有了深切交流。
再者除了水泥這一利國利民利器,工部治下的礦冶、紡織等官辦工業,也進行了不那麽明顯得整改,仍舊是官辦工業,只是小部分流程改變原有模式,加強和地方商貿聯系。
此外,即使水泥鋪路這一浩大工程進行了招商,改部分地方政府督辦,為地方商賈承包,而地方商賈取得了路段承包權後,他們會得到水泥配方,那麽在修完驿道後他們想拿水泥去盈利,只需要再交給工部極小部分的盈利抽成,但他們并不會具有驿道的所有權,他們只有驿道的使用權,行走驿道時仍需要繳納關稅。
驿道的所有權仍在朝廷手中。
而随着水泥驿道漸漸聯通全國,所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不僅使得交通比過去便利不知凡幾,随之經濟效益跟着連番;
對朝廷來說也因此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權,當然了,國庫也跟着豐盈起來,聽說戶部尚書魏老大人見到難得豐盈的國庫,還灑淚了一場。
另外,随着這個項目的推進,工部都成了戶部的心肝兒,而其他需要戶部掏錢的,也不好得罪工部這個摟錢大戶。好長一段時間,工部官員走路都帶風。
對顧青來講,明面上他這個二皇子總算是揚眉吐氣了,卻不知在水泥鋪路這一工程展開前,他在工部就已經不再人輕言微了,如今再經過了這麽長時間的融入,說他在背後掌控着工部都不為過。
還不僅僅是工部,工部治下的各色官辦工業他都了如指掌的同時,也讓官辦工業漸漸朝着他所預想的方向發展。加上和各地商賈進行密切合作,在互惠互利的表層下,他的“觸角”借此滲入到民間商業中去。
這不聲不響的,大周朝的經濟命脈,在不到一年間顧青便掌控了三成,而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這其中要感謝朝廷不知不覺中的支持,還得感謝靈臺觀那邊為他提供了初始資金,還有源源不斷地人才輸出。
Advertisement
原來靈臺觀的長生子,他被景泰帝篤定是仙人下凡,還因為給他透露不該透露的天機而遭受了天譴,加上還有何婉清的一層關系在,水泥也給大周朝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景泰帝對他日益愛重,基本上對他是有求必應。
因而某一日長生子說要煉出殺人于百步之外的兵器來,還給景泰帝描述了他印象中的火槍、火铳、火箭炮等熱兵器,景泰帝心頭火熱,便是長生子要什麽給什麽。
于是成百上千的工匠被輸送到靈臺觀,他們都是極優秀的匠人,各行各業的都有。
除了匠人外,各色材料也源源不斷地往靈臺觀輸送,哪怕現如今沒有的,那也能集結各色匠人的智慧制造出來。
那陣仗,根本不輸先秦時徐福去尋蓬萊仙島。
對靈臺觀那邊的叮叮當當,再看景泰帝那一副如等仙臺的模樣,朝臣們多以為景泰帝這是徹底迷上了道教,迷上了煉丹,以求長生不老。
私下中更是對靈臺觀的長生子冠上了“妖道”的名號,說起來少不得痛心疾首的。
顧青偶爾聽得一句,往往沉默不語,還被旁人解讀為“子不言父過”。
只實際上呢,顧青他很清楚靈臺觀那邊還真不是在煉丹,是致力于制造出較當今世界更先進的熱兵器的。
只是熱兵器哪能那麽容易就制造出來不是,所以平時可能就會有副産品,像是改良紡織機,再或是在冶鐵、冶銅等冶煉一道上有了革新。
只是這都掩蓋在了煉丹下。
再說熱兵器,對顧青所有的二皇子身份來說,長生子是景泰帝那邊的,好像也不會對二皇子有什麽好處。
只是換個角度來講,等火槍、火铳等研發出來,必定會在如今大周朝固有的兵種上增加一個兵種,那麽也會多出相應的兵營。
到時候誰若是能掌控到這麽新兵種,那麽他就相當于掌握了一支兵力強大的軍隊,相應兵權自不必說。
到底這若是造反的話,沒有兵又能算得上什麽造反。
顧青作為二皇子,現在連個正規軍隊都沒有呢,不像有景泰帝做靠山的太子那邊,景泰帝通過将方家滿門斬首的方式,将天下三分之一的兵權從方氏父子手中奪回不說,負責維護皇城的禁衛兵統領謝敏,是景泰帝母家表兄弟,就連九門提督陸忍嘉,也是景泰帝親手提拔上來的。
這都是要給太子的。
相比之下,二皇子就“孑然一身”。
不對,忘了說朝中有部分朝臣要往他這邊站隊,其中楊家為最。
楊家沒兵權,可值得注意的一件事是,當初何婉清的兄弟何伯征就做過九門提督這一可掌兵權的要職,但随着楊敘的退隐,內閣空出來個位置,何伯征就那麽入了內閣,九門提督最終歸了陸忍嘉。
其中內情很耐人尋味的。
只是有朝臣擁護歸擁護,但顧青很清楚他們有兵權,絕對不等于他有兵權。
相反,以明面上的東西來看,顧青作為二皇子和以楊家為首的二皇子黨,便是最終奪嫡成功,也只會是君弱臣強。
楊家很清楚,也正是因為這一根本原因,即楊家可從中攫取更多權力,跟随着他們的大臣們也是,到時候說不定還能來一出“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楊家才那麽快地靠攏過來,還真不是顧青當時對他們來說,就有了明君之相。
當然了,也還是有保皇黨被顧青的表現吸引的。
可以說對朝臣們的心思,顧青其實是一清二楚的,他只是還沒想要崩二皇子人設而已。
話又說回來,顧青打算沒有兵權就制造兵權,可他是能憑空制造出兵權,但沒有兵也不行呀。
這個麽?顧青自有手段。
不是撒豆成兵,也不是無中生有,而是準備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朝廷正規軍他不好插手進去,但他是可以打野的。
這麽說吧,五個月前朝廷收福建巡撫加急奏折:“海寇出沒大洋刼掠,勢甚張。”
這一幫海寇不是第一次出沒了,之前和福建水師就有過數次交鋒,每次福建水師都铩羽而歸,最後一次還不得不向朝廷求援。在這之前沒半月,靈臺觀的長生子便向景泰帝提出要造神器,事後又加深了景泰帝對長生真人的信重。
而顧青所說的安排,再說明白幾分,便是和這一支訓練有素的海寇有關。
多的就不先說了。
倒是還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随着長生子日漸攬權,何婉清意識到長生這個小老鄉,再也不是一開始那個能任她随意揉搓的蠢萌了,雖然她還是能掌控他的生死,但何婉清心中就是不爽。
她怎麽都感覺長生是踩着她上位的,再者她也不想再經歷一次長生的瞎咧咧,想來想去竟然下了本,從系統那兒兌換了個忠心不二符,并叫大太監張成敬叫先前監視長生的淨人下給長生子。
這麽一來,何婉清就安心了。
然後,把長生子當成了自己人,或者說能為她豁出去命的忠仆。
只是這事兒吧,完全不出乎顧青所料,更不用說那忠心不二符從何婉清這邊兌換出來,到靈臺觀那邊經過了好幾手。
何婉清以為那符用上了,實際上那還真不好說,對顧青來講,哪怕何婉清用忠心不二符控制着的“忠仆”,他也能找出諸多漏洞來。
不過讓何婉清安心也挺好的,最起碼她現在不會想着恩将仇報了,還能在景泰帝跟前語氣如常地提起長生子,偶爾還能說幾句長生子的好話,叫景泰帝更加龍顏大悅,還在何婉清過千秋節時,景泰帝打破先前不輕易打擾長生子的規矩,去靈臺觀請了長生子來同慶。
何婉清壽辰在八月。
此時顧青來到這個平行世界已将近兩年,他不再是皇城中的隐形人,只是在何婉清的千秋節上,位置安排也沒多靠前。
主要是何婉清這個皇後不樂見景泰帝其他皇子皇女,景泰帝把這當成何婉清對他的獨占欲,還很樂見其成。
只不靠前歸不靠前,何婉清的千秋節被辦得盛大,他一個二皇子坐在那兒,怎麽也不能憑空消失,不是嗎?因而當他聽得景泰帝招禁衛要去靈臺觀請長生子時,摩挲袖口的手一緊。
顧青旋即放開了袖口,他這段時間又長了體量,該重新量體裁衣了。
作者有話要說:顧青:造反?逼不得已的造反也是造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