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無寵皇子(15)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 以不可抵擋之勢來到了新世紀。
最近因為發現了歷史上第二位女帝,封建帝制最後一任皇帝, 封建帝制到君主立憲制的奠基者之一鳳陽女帝的陵墓, 關于那段輝煌奇瑰的歷史也跟着成為了社會,乃至世界關注和讨論的熱點。
無他,那段歷史對于天朝和整個世界都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
那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起源;
是諸多科學知識的散播地, 是追求知識和真理者的朝聖地;
是封建帝制到君主立憲制的過渡與奠基時;
是百花齊放,百家争鳴的再現。
這其中又最為光輝燦爛點綴的除了鳳陽女帝外,還有長生子,和天啓帝司徒珩。
鳳陽女帝自不必說,被封建社會壓抑了上千年的女性在她的帶領下意識覺醒, 這段歷史被認為是女權的開端,從那時候起女性地位得到了實質性地提高。
更別說她是封建王朝最後一任皇帝, 君主立憲制的第一任總統也受她影響頗大, 可以說她本身就是值得各學家追尋的歷史和歷史寫照。
長生子?他被認為是曠世奇才,不少自然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者,偉大的教育家,思想解放的先驅者。
同時來歷和去向都成謎, 就好像他是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 就好像給人類留下了知識的寶藏, 種下思想解放的火種,便已然足夠。
然而沒有誰忘記他。
不僅歷史會銘記他,學生們更是對他念念不忘, 尤其是在考試時。天知道有多少學科都有他的身影,就是後來許多學家也都受到了他的深刻影響,那一切的一切都寫進了教科書,印在了考卷上,反應在了分數上。
而天啓帝司徒珩?
他盡管只在位八年,可每次票選千古一帝時都不會落下他。
Advertisement
在他在位期間,創造了數個世界第一記錄,比如說他當時開設的緝事廠,是世界歷史上最早設立的特務情報機關,同時這個情報機關也得到了保留,是如今國家情報機構的前前身;
再比如當時所建的靈臺學校和九州科學院,也是如今最高等學府和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的前身,這兩個還為天朝乃至世界輸送了多項科學技術和前沿知識,使得大周擁有當時最高的智識線。
以及他當時所下的諸多政令,有相當一部分對現在還有着重大影響。
另外,對他的争議也從來沒有消停過。
司徒珩并非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明君,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們在研究過當時歷史後,認為他控制欲極強;因為幼年時期的經歷,有一定程度的精神潔癖,同時附帶有反封建社會傾向;
還有就是以當時孝道為先的社會大環境下,司徒珩從不掩飾他對景泰帝的憎恨,這種憎恨因子在鳳陽女帝身上也有淋漓盡致的體現。
可以說就道德層面,司徒珩并非一個完美的封建社會明君,這在尚德成分大多時候大于崇智成分的天朝,也不怪他常常處于争議的漩渦,哪怕人們并不否認他是個千古一帝。
此外争議較大處,還有他即位到底是不是發動了宮變。
關于這一點,各色答案中,“是”大于“不是”。
只是并沒有定論,史書上也不是那麽寫的,再說總不能将宮變一事明明白白地寫下來吧?再說歷史總是勝利者書寫的,現在他們也只能從已出土的文獻和文物上,來對當時歷史進行盡可能的還原。
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連鳳陽女帝的陵墓都被發現了,他們卻對天啓帝的陵墓沒有任何頭緒。
不得不說,這是一件憾事。
鳳陽女帝的陵墓被發現是一件盛事,國家對此高度重視,挖掘工作得到了最強有力的支持,相關專家和學者紛紛帶着朝聖心态聚集過來,因而挖掘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很快就挖到了陵墓主體部分,也就是包含了鳳陽女帝棺椁的那部分。
最終鳳陽女帝棺椁被小心翼翼地打開,裏面除了鳳陽女帝的屍身外,并沒有多餘的陪葬品,除了一個陶罐和兩本封存地相當精妙也相當好的書。
如今各種儀器都已經很先進了,所以陶罐和其內物質分析很快就有了結果。陶罐不用多說,陶罐裏的東西則是骨灰。
咦??
鳳陽女帝一生同樣沒有嫁娶,學者們一致認為這是他們兄妹幼年心理陰影導致的,為此景泰帝沒少被“鞭屍”,讓他常年榮膺史上第一渣爹稱號,還有他明明也沒做多少暴虐的事,可大家對他的印象往往都是他是個暴君,這也算是另類的名留青史吧。
話又說回來,鳳陽女帝倒是有許多親近的親朋,可也不至于将那人的骨灰帶進棺椁吧?所以那一定鳳陽女帝非常重要,卻又不介意在當時火葬的人。
“長生子?”
關于這個,還得歸咎于人類亘古不變的八卦心理。這長生子,天啓帝,鳳陽女帝的排列組合可是經久不衰的。
以及是的,站骨科的也不在少數。
“會不會是天啓帝?我們不是一直沒找到他的陵墓嗎?”
“這個可能太低了,再怎麽說他都是個皇帝,對他英年早逝的死亡争議還是很小的,何況他的繼承者又是他從小養大的鳳陽女帝,不能連個陵墓都沒有留下吧?”
“也是。對了,那可能是書的文物解封了嗎?”
“這一次可是又刷新了我對那個時代天才的認知,我們用了深度掃描儀竟然都沒辦法完全掃描到內裏,也不知道到底用了什麽技術。”
“那可不得了啊!”
用了數天,才終于完好解了封。
一衆人都亢奮到不行,尤其是發現那冊頁上所著為“天啓帝記事”,署名是謝辭。
“這不是天啓帝時的史官嗎,不知道這本《天啓帝記事》和我們從前發現過的有什麽不同?”
事實上,有天大的不同。
當翻譯到宮變一章時,一衆人都傻了眼。
尤其是當時宮變時大家都是在說白話,史官記載确是文言文,如今這一衆人是一邊記錄一邊翻譯,不知不覺中就翻譯出了個大雷,可讓他們後知後覺後瞠目結舌。
這麽刺激的嗎?
更刺激的是史官如實寫了這是天啓帝事後讓他記錄下來的,史官還寫他當時恨不能當場去世,還是天啓帝鼓勵了他。
一衆歷史學家面面相觑後,有人緩緩開口道:“我認為這種事情,天啓帝做得出來。他本來就狂放不羁,有不可否認的心理疾病,雖然這也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他成就偉大。”
“要是這麽說的話,我還是賭那骨灰是天啓帝的。”
“我也。”
“哇,這本記事若是被證明是真的,那往後歷史書都得重刊了,我都能聽到那群小崽子們嗷嗷叫喚的聲音了。”
“你就想到了這個?”
“別吵了,接着往下翻譯。”
這倒不是一件很勞神的工作,因為比起其他出土的文獻,這本文獻保存得不要更好,字跡清晰,就連紙質都和其他文獻不同,等看完內容便是要分析這都是什麽材質的。
接着他們就看到了掉包記,也看到了絕嗣說。
震驚之餘,有人突然笑開了,被衆人側目後,他聳聳肩說:“之前有部電視劇找我做歷史顧問,拍得便是天啓年間,裏頭寫了諸多景泰帝後宮争鬥,其中就有一節是說天啓帝之所以不婚不育,是因為他被下了絕育藥。我當時還說這杜撰地太沒水準呢,沒想到還真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
“哪部電視劇啊?”
“《天啓風雲》。”
“我怎麽沒聽說過啊?”
“呃,那是部穿越劇。”就是那種穿越女穿越到大周朝景泰年間,成為了天啓帝的知交,還幫他躲掉了後宮的迫害,然後幫助他即位。這個根本就不需要幫忙的,好嗎?還有這種穿越的,根本就站不住腳,君不見一個何氏都能被發現是亂黨,穿越女過去那麽明顯,怎麽可能不被發現?
“哦——懂了。”
又說回到這一節上,有人隔着無菌手套摸了摸下巴:“從這兒也能看出來天啓帝的控制欲,他那個緝事廠就是他控制欲最好的體現。那些個暗搓搓搞事的大臣,可能搞事中就已經被他發現了。”
“他的性格偏執是不是和絕嗣有關?”
“多多少少也該有的吧,不過看這字裏行間,天啓帝對絕嗣一事并不避諱。趕明讓那群研究心理的來看看,咱們又不是專門研究這個的。”
那就再往下看,便看到了天啓帝和鳳陽女帝讨論性取向一節。
一衆人:“…………”這麽開放的嗎?
“嗯,異性戀,同性戀;戀屍癖,戀物癖——天啓帝到底經歷了什麽?好吧,接下來他有解釋,解釋得很精辟。等等,怎麽還有長生子的事?”
“什麽?”
“我看看!”
一衆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也不能在八卦心理上幸免,再瞧瞧他們看到了什麽,天啓帝暗戀長生子?那天啓帝有和長生子雙箭頭嗎?天啓帝/長生子/鳳陽女帝的排列組合,終于要迎來官方蓋棺定論了嗎?
這已經不是亢奮了,這簡直更打了雞血似的。
更妙的是這節還沒有完,看到現在他們也明白了,這哪裏是什麽《天啓帝記事》,這分明是《天啓帝起居錄》,還是天啓帝親口對史官說的。
若是這本是真的——看它出現在鳳陽女帝的棺椁中,是真的可能性太高了——那麽這本書的歷史價值就不言而喻了。
反正呢,這一節往下并沒有了鳳陽女帝,看來是天啓帝在和鳳陽女帝說過此事後,對着史官說起了他對長生子的感情,以及他們兩人之間的故事。
想想就讓人提神醒腦,恨不能一口氣看完。
故事是從天啓帝還是無寵二皇子講起的,講了他們是怎麽相遇,又是怎麽相知的,中間還穿插了許多天啓帝關于他還在後宮的境遇,對比他遇到長生子後,看得出來他的日子從此從黑白變成了彩色。
期間還對長生子進行了由衷稱贊,字裏行間都洋溢着憧憬。
所以說是暗戀?
這個故事蠻長的,足足寫了兩頁還多半頁。後面那半頁需要翻頁,一衆人屏息往後通讀。但見後半頁第一行寫道:
“以上便是朕的幻想。”
原文不是這樣,翻譯過來就是這個意思。
一衆人:“………………”你他媽逗我?
史官在這兒也有個墨點,看得出來他的心情也是這樣的猙獰。
一衆人心疼自己的同時,也默默同情起這名姓謝的史官。
“這性格還真是……個性。”
“後面還有沒有反轉?我覺得鳳陽女帝不會無緣無故說天啓帝要不要去追尋長生子,這裏面肯定還有隐情。”
“是‘追尋’,又不是‘追求’——快看還寫了什麽。”
其他人:“……”
還寫了天啓帝的一段自白,翻譯過來大概是這樣的:“朕想之所以朕會這樣的幻想,是因為朕所追尋的,和長生子所追尋的是一樣的,那就是知識,真理和自由。”
“朕的肉身會隕滅,朕的精神永恒不滅。”
“所以如果有誰在看朕這段直白,那朕可以更直白地告訴你們,鳳陽旁邊是朕的骨灰壇。朕就知道她不會聽朕的話,将朕的骨灰灑向無垢之地。”
然後,驚起了一灘鷗鷺。
“我的媽呀!”
“見鬼了!”
“卧槽。”
“次元壁破了啊!呃,你們看我幹什麽,別說你們不知道什麽是次元壁。不是,這忽然對話也太他媽吓人了吧。”
“天啓帝要不要這麽料事如神?我的心髒都到嗓子眼了。”
“這也太玄乎了吧?會不會是誰後來寫的。”
“你是說有那麽個人知道鳳陽女帝的陵墓被發現了,然後他使出了神秘莫測的手段,僞造了那麽一本《天啓帝記事》,然後在我們怎麽都沒有發覺的情況下,放進了鳳陽女帝的棺椁中?等等,你們說會不會是後世的人,乘坐時光機來那麽做的?只有那樣他們才有我們無法匹敵的科技。”
“不是我說你,老魚,你平時到底都在看什麽亂七八糟的?”
叫老魚的考古學家有個很有意思的名字叫魚聞粥,聞言撇撇嘴:“我叫緊跟潮流。不過我仔細想想,我提的這個說法有個最大的bug,無法自圓其說。”
“什麽?”
“他們那麽做圖啥?拍下我們驚恐的表情做成表情包嗎?”
一衆人:“…………”可扯淡吧。
沉默過後,有人道:“我就想知道這到底是不是真的。”
一門心思還在《天啓帝記事》上的古文翻譯家嚴敘神情糾結:“呃。”
“怎麽啦?”
“你們看後一頁,這有個印章。如果我沒認錯的話,這是天啓帝的私章。還有這邊後半頁還有內容,我瞅瞅啊。記載的是天啓帝和謝史官的對話,天啓帝說謝史官有沒有擔心過他記載的這本史書,就是被人發現了,人家也不會相信?葉史官說是,然後天啓帝說要不朕現在就給你蓋個私章吧。”這是沒什麽,可這兩節放到一塊,就很有什麽了,好嗎?
一衆人:“……!”
半晌後才有一個叫梅林關的考古學家幹巴巴的開口:“我的媽,大白天的我出了一聲冷汗。”
“嘿嘿,頭回考古就考出了盜墓感,值了。”
“都說天啓帝智商可能有一百八,現在服了服了。”
“這個‘都說’從哪兒來的?”
“就只是一個梗,我說你平時都不上網的嗎?”
“我和你追求不同,我追求的是知識、真理和自由。”
“等等,這話兒怎麽那麽耳熟?嗨,葉天樞你還學會了現學現賣。”
“哪裏叫現學現賣?咱們誰不知道老葉是天啓帝的腦殘粉。”
“說誰腦殘呢。方如熙你就跟着老魚頭打趣我吧,你敢說天啓帝不是你的偶像?孟白,葉蘭你們別幹看着,你也說點什麽啊。”孟白、葉蘭還有方如熙,他們和葉天樞還有魚聞粥在一個大學任教,關系還是比較好的。
“我說你們還要不要接着看下去了?”說這話的是叫姚洛湑(xu)的考古學家,他年紀不大,一句話倒是把其他人的注意力都拉了回來,繼續看這本《天啓帝記事》,這一次他們有悄悄做好心理準備。
好在接下來就沒有這一段那麽驚險刺激了,不過也是相比之下。經過了這本《天啓帝記事》的洗禮,相信他們已經對天啓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還是更直觀的,要說直擊靈魂也不是不可以。
在這之前還沒有哪個皇帝這樣做過,而且裏面那內容多刺激多驚險,還帶驚悚和懸疑成分。除了先前那個“直接對話”,這本記事中還記載掉包計篇,後面還有一樁發生在天啓六年的刑事案件,負責偵查此案的是當時的大理寺卿鳳橼(yuan)。
從記載中可以看出,當時的刑偵學也有了雛形,上面都提到了每個人的牙齒印記都不盡相同,指紋也是,甚至還想到辦法來提取指紋,和牙齒印記。
天啓帝還提到上戶籍時可以連同十指指紋一起入檔,而要知道那個年頭已經有了放大鏡,只過了不過五年,就有了第一架光學顯微鏡。
此外,從記載的刑事案件中也能看出天啓帝對人心的把控程度,甚至他還和史官說起了如何完美的犯罪。
這兒的時候,史官下筆很圓潤流暢,不像之前刺激處還有墨點留下,看得出來這名叫謝辭的史官,在心理承受能力上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我看這本記事還可以叫做《一名史官的職業素養》,我看這個叫謝辭的史官也值得挖掘一番嘛。”
“人艱不拆。啊,老葉,這個詞的意思是人生已經那麽艱難了,何必還要拆穿。”
“滾你的,我是不跟緊潮流,我腦子又沒有問題。”
“所以咱們就要避開完美犯罪這段不談嗎?”
“不是,他一個皇帝策劃什麽完美犯罪。”
沉默中一個叫蒼茫的歷史學家冒出了一句:“德智體全面發展?”
其他人:“…………”
不管怎麽說吧,到了最後他們還是勞心勞神的,可收獲是巨大的。不僅僅是《天啓帝記事》,還有鳳陽女帝在下冊中還補充了部分她的記事,主要都是和天啓帝有關的回憶,主筆的還是那個叫謝辭的史官。
在鳳陽女帝的回憶中,天啓帝可以說是她的光,說他們倆相濡以沫,對長生子她反而只有敬仰之情,敬仰他的驚才絕豔,以及他的思想上幾乎極致的自由。
“高處不勝寒。”
“什麽?”
“沒什麽,我就突然想到了這一句。”
這時候卻沒有誰再來打趣了,只是覺得天啓帝和鳳陽女帝之間那種深沉的感情,若是說什麽骨科的,對他們就是一種亵渎。過了會兒,有人用輕松的口吻開了口:“你們有沒有想到一件事?”
“??”
說這話的叫顧諺鑫,他兩手一攤道:“那就是我們不用再尋找天啓帝的陵墓了,因為根本沒有!”
衆人:“!!”晴天霹靂。
魚聞粥在震驚之餘來了句:“有沒有可能當時天啓帝根本沒死?他只是死遁了。”
天啓帝的腦殘粉葉天樞搖了搖頭:“不可能吧,他死遁去幹嗎?叫我看,他就是那麽一個超越時代的人,還是一個極聰慧敏銳的人。歷來這樣的人有哪個活得很久的?”
負責文字錄入的年秋秋說了她的第一句話:“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唉。”
“沒什麽好唉聲嘆氣的,他覺得足夠,問心無愧,那就沒什麽比這更好的結局了。”葉天樞道,他突然想起了什麽,對年秋秋道:“完美犯罪那段你錄入了吧?讓我再仔細看看。”
魚聞粥眉頭一皺,發現事情并不簡單:“老葉你想幹嘛?別說你想把這記事偷走。”
其他人跟着起哄:“到時候少了就找你。”
葉天樞:“……我他媽就想偷點骨灰!”
他這麽一說,衆人紛紛心動,有人就說了:“我瞅瞅我們這兒二十來個人呢,就是一人拿一丁點,也會很明顯吧。”
魚聞粥這是我不知道想到了什麽,捂着嘴偷偷笑起來,結果一擡眼就和葉天樞對個正着。
魚聞粥:“……幹嘛?”
葉天樞:“你偷什麽腥呢?”
魚聞粥:“……我是想不是拿了一份去做化驗了嗎,那份已經被污染了。”
一衆人覺得這還真能“偷腥”,可惜等到他們去問時,人家直接告訴他們那份已經被他們老大要走,說是要自己去做一遍更精準的檢測。
衆人:“…………”信了你的邪。
你說這人消息咋那麽靈呢?唉,撤了,撤了。
作者有話要說:鳳橼=凮橼,因為沒有凮(feng)這個姓,所以化用了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