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姑婆

潘安從縣城回來就感受到了同村人的熱情,一口一個秀才公,這個塞把棗,那個給把蔥,大氣的就送兩個雞蛋,這麽些小東西人家送了他也不好拒絕,等回到家的時候手裏的籃子都盛不下了,這籃子還是村頭王大爺送的。

等到回到家潘安發現屋子裏坐了幾個他從未見過的人,正和潘爺爺聊的和諧,看起來關系應該是比較親近的,為首的是個和潘爺爺年紀差不多的老太太,和潘爺爺眉目間有些相像。

潘爺爺一見他回來就笑呵呵地招呼他過來,“二柱快過來,這是你姑婆,還記得嗎?”

潘安一臉懵,他爺爺的姐妹嗎,他還真是不知道,在家中也沒聽爹娘提過。

這位姑婆看潘安不記得她笑得還是一臉慈祥,“哎呀,這就是二柱啊,我上次見他的時候還是他滿月那會兒呢,那麽一丁點,沒想到一轉眼就這麽大成了秀才公,出息啊,德福啊,咱爹要是在天有靈也能安息了。”

然後爺爺和姑婆就一起回憶往昔,訴說了一下當年潘安他曾祖父的偉岸風姿,還有他們姐弟兩個當初相依為命的“美好”日子。

潘安的曾祖父童生出身,又去縣衙做了小吏,可見他家當初日子過得很不錯,只不過後來得罪人遭逢大變,曾祖母死的早,曾祖父沒有再娶,但是在潘爺爺娶妻之後沒多久人也去了,潘爺爺就這一個姐姐,因為家變的緣故嫁的十分不好,嫁到了一個挺偏遠貧窮的村,離着潘家村十分遠。

而且潘爺爺的這位姐夫還好酒,酒醉後就打他姐姐,他去姐姐家看望時撞見過好幾次,且這位姐夫不喜姐姐與他家再來往,見着一次打一次,後來潘爺爺就漸漸與這位姑婆斷了聯系。

至于這許多年沒聯系過的姑婆怎麽突然找上門來,潘安也從他們的對話中聽出來了,他那位姑爺爺不久前去世了,他姑婆終于翻身做主人了,于是就來探望多年不見的

弟弟,沒想到一來村裏就聽說了潘安考上秀才的事。

這對姐弟感情還是十分深厚的,畢竟沒有其他兄弟姐妹了,兩人說着說着就開始淚流滿面,潘安在旁邊看着有點尴尬,就打量了一下和姑婆一起來的親戚們。

有一個中年男人,和他大伯差不多歲數,還有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男子和兩個差不多十五六歲的女孩。

潘安發現這四個人都在若有似無地打量他,那兩位表姐妹一見潘安瞅她們還害羞臉紅,潘安頭疼,這姑婆不會是打着結親的主意吧。

他看着被感動得淚流滿面的潘爺爺,爺爺可是前兩天剛剛承諾過但凡這事都推了,等他年紀稍長再說,目前讀書為重,這可不能見了老姐姐就反悔啊。

其實潘安有點擔憂過重,他也是被近來各種媒婆上門給他說親吓怕了,他姑婆帶兩個年紀适合的孫女過來确實是有些這樣的打算,但也是見機行事,能通過潘爺爺在潘家村找個合适人家也是不錯的。

“姐姐,如今我們姐弟能重新來往比什麽都強,你這些年受苦了啊,劉家村太過貧苦,不然你搬到潘家村來,我也能照應一二。”潘爺爺說這話還是挺有底氣的,潘家村的經濟水平确實比劉家村強太多了,而且村裏剛出一秀才,還是他孫子,以後潘家村的治安應該會十分好,有秀才在的村子賊偷都十分少。

Advertisement

但是也不是潘爺爺一句話姑婆就能過來的,她畢竟也一把歲數了,拖家帶口的,這麽多年根都紮在劉家村了,她知道弟弟的好意,但是這事真不容易辦成,但是年輕人倒是可以慢慢出來。

姑婆擺擺手,“我就算了,一把年紀了,下面一大家子人,要想搬過來哪有那麽容易,我這些孫子孫女要是能過來就最好了。”

潘爺爺拍着胸脯和姐姐保證,孫女們嫁到潘家村再好不過了,我知道許多靠譜人家,條件都不錯,嫁進村裏他也能照顧一二。

如今家中二丫在相看人家,自從潘安中舉之後行情更是見漲,潘爺爺手裏不少年齡合适的小夥的消息情況。

姑婆也聽出了潘爺爺的意思,本來她就沒對潘爺爺這倆孫子抱什麽希望,能落腳潘家村也不錯,有潘安這個表弟在她們也能過得好些。

“哎呀,老姐姐,你看你和德福都聊了這麽久了,不餓呀,我已經準備好飯菜了,咱們先去吃飯吧,有的是時間聊呢。”姚氏進來屋裏,對着姑婆還挺熱情親近。

這點潘安也發現了,姚氏雖然說平時拎不清,但是十分會做面子工程,而且有眼力,大戶人家的丫鬟連這些都做不到她也活不到能放出府了。

兩人一陣寒暄,好歹潘安是不用站在這當觀賞柱了,這頓飯吃得和氣,就談到了潘安成為秀才後能免十畝田稅的事情,潘家有四畝地,這樣就還有六畝的例,姑婆家有三畝地,潘爺爺當時就承諾出去了,也不用姑婆家每年給糧食算是田稅的份額,潘爺爺是覺得他姐姐不容易,能幫一把是一把。

剩下三畝潘爺爺就打算給潘家村中他們家親緣還比較近的親戚,肯定是要給他們家糧食的,朝廷每年田稅還是挺重的,他們這樣相當于自己收租子了,不過肯定比朝廷要的少的多,給些糧食意思下就好,所以還是很多人想沾這個光的。

沒見最近家裏送禮串門的這麽多,平常哪有這麽多人來走親戚。

姑婆大老遠來肯定是要住幾天的,于是這住在哪就成了問題,那兩個小姑娘跟二丫三丫們擠一擠,那個二十歲左右的表哥要不就是和潘平,要不就和他,誰讓就他們兩個住單間呢,潘平不樂意,最後只能潘安接收了。

這位表哥見他還有些尴尬,似是不知道如何和秀才表弟相處,潘安也不好讓人家這樣一直尴尬着,就随便聊聊天。

然後潘安就得知那位表叔竟是姑婆唯一的兒子,而眼前這位表哥,是姑婆唯一的孫子,獨苗啊,怪不得去哪都帶着,不過這位表哥行止有禮,雖說一副落魄樣子,但是人相處起來還不錯,看來姑婆用心教養的。

“表哥,你如今在做何營生,可有娶妻?”這位表哥看着二十左右,已經到了朝廷要求的婚嫁年齡,應該娶妻了吧。

表哥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我和表弟一比就差的遠了,還沒什麽正經營生,也沒有一技之長,就是在家種田罷了,娶妻就更沒有了。”說到娶妻時表哥露出了苦笑。

這點潘安倒是可以理解,表哥年紀不小,但是沒有什麽正經營生,家中又如此貧困,他爺爺又是個愛喝酒打人的,這樣的人家肯定不會有女孩子樂意嫁進來。

潘安覺得自己戳到了人家痛處,好好安慰鼓勵了一番,其實他覺得這位表哥看着人挺精神的,也不是木讷的人,可以試着做點小生意,不過商人地位太低,還不如農戶,估計也是出于這個原因表哥就在家種田務農。

晚上躺床上休息,潘安點出了自己的學習機,看着最近幾乎沒什麽變化的頁面,嘴角直抽抽,他自從院試結束,書沒怎麽讀,字沒怎麽寫,畫都沒怎麽畫,能有變化才有鬼。

他覺得目前他還是沒有好好開發利用這個金手指,空有寶山卻不知道如何去花,或許他該努力嘗試一下,多開發一下技能,而且他現在攢了許多強化水,如今這強化水不光是可以強化記憶了,其他關于才藝和生活的技能也可以通過強化水來快速提高進度,只不過他目前沒有特別需要提高的技能,讓他大量使用這珍貴的強化水來提高。

不過想一想馬上進入府學,他不光想練武來打熬身體,還要學習君子六藝,想想那些古琴之類的樂器,他可是個樂盲,到時候學習機就是他的大助力了,他總得有個格外突出的特長才好。

還有生活模塊的植物鑒別和藥草鑒別與炮制這兩個技能,他至今還沒提高過,如今家中靠草藥來維持大部分生計,他也得上心才行。

前一天才剛剛圈定要幫姑婆家免三畝田稅,第二天這其他人家就找上門了。

潘安早起去山腳下打了幾圈太極拳,又呼呼地繞着山腳跑了跑,結束了晨練回到家中還沒進院就聽到了女子哭聲,他心中驚詫,趕緊進院查看情況。

只見院中已經來了好幾戶人家,都是潘家村的,還都和和他家親緣稍微近些的人家,平常有些來往,但是不多。

如今坐在地上哭的這位他也得叫一聲嬸娘,這位嬸娘此時頭發散亂,滿面淚痕,好不可憐,邊哭還邊在那喊,“潘叔,你可憐可憐我家吧,我家是真的困難啊,您不記得當初您家剛來是我爹幫您蓋房子,上次您家瓦掉了,還是我家男人給您補的啊,您看看狗蛋,這都瘦成啥樣了,您不幫我們,可讓我們怎麽或呦。”

說着就抓過一四五歲的小男娃,那男娃也是被他娘這樣子吓壞了,被攬在懷裏以後也開始哭。

潘安小聲問他娘這是怎麽回事,才知道原來是那免十畝田稅鬧的,如今一共來了四家人,這位嬸娘是鬧的最厲害的,非要潘爺爺答應把她家的四畝地給免了,潘爺爺一說如今就剩三畝的名額,而且來了四家,不好分配,想要抓阄,抓到的三家一人免一畝。

然後這位嬸娘就不幹了,在這裏哭鬧了半天。細數他家幫過潘家多少,要潘爺爺可憐,就差直說我們家幫你們這麽多,你居然不幫我們,咋能這麽沒良心。

潘安聽了也頭疼,這住的都不遠,幫過忙是肯定的,但是他們家也不是沒幫過他家,就說他大伯這個鐵匠,幫着給他家打過多少東西,可都沒收過錢,現在鬧這出是怎麽回事。

實在是能免田稅的誘惑太大,動人心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