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雪災
在回武安縣的路上,飄起了小雪花,好在落地即化,不會影響路況,周秀才擔心雪越下越大,把他們堵在半路,于是讓車夫加快速度。
好在已經行至半路,總算在雪封路前到了家,這天氣不幸被周秀才言中,雪越下越大,等到潘安回到潘家村的時候,地上的雪鋪的快到人的腳腕了。
“二柱,是不是凍壞了,快進屋娘去給你煮點姜水去去寒。”張氏裹着棉衣還凍得哆哆嗦嗦的過來拉潘安進屋。
而潘安因為是坐牛車回來的,雖然牛車上有個棚,能稍微擋擋風雪,但是就是半開放式的,雪是能擋住不少,風還是嗖嗖往裏灌的,路上緊趕慢趕也有兩天半,可想潘安被凍成什麽樣,幾乎包袱裏的衣服都裹上了,但是到家的時候臉都凍得有些青紫了,腿腳有些僵了。
進屋以後坐在炕頭,裹着被子緩了好一會兒,直到身上冷氣散了,才敢接近他的弟弟妹妹,畢竟孩子才一周,容易生病,在古代小孩子是很容易夭折的。
沒一會兒張氏就把弟弟妹妹抱到隔壁屋子喂奶了,他爹潘永民坐了過來問了問他在府學的情況,類似吃的好不好,學的怎麽樣,缺不缺錢之類,可以說是家長對上學子女關注的核心三問。
潘安也順勢問了問家中情況,得知家裏一切順利他就放心許多,不過冬季是潘家草藥生意最蕭條的時候了,畢竟萬物枯死,一些根部可以入藥的草藥并不好找,也不好認,可以說冬天這三個月潘家幾乎沒什麽收入,畢竟田地這時候也不能種東西,再加上今年由于潘安成為秀才,需要服役的那一個名額也免了。
因此現在潘家的人十分齊全,而且比較閑,不過因為天太冷,都縮在屋裏沒出來。
“對了,你田青表姐三天後成親,不過因為這雪越下越大,你姑婆怕三天後大雪封路,來了信說今天就帶着人過來,到時候直接在咱倆出嫁。”潘永民想到這事提前和潘安說下,省的一會兒人到了他不知道怎麽回事。
因為過來的人應該少不了,估計會有人和潘安合住,其實潘家現在的住房還算湊合了,潘安和潘平有單獨的屋子,二丫、三丫和四丫是住一屋的,其餘都是夫妻一屋。
潘安的弟弟妹妹現在都跟着爹娘住,等再長大些就緊張了點。不過二丫明年就出嫁了,潘安長期不在家裏,等弟弟妹妹長大了,可以住他的屋。
而且潘爺爺有在縣城買房的打算,雖然現在實現不了,但是過個十年八年,還是可以期盼下的。現在畢竟供着兩個讀書人,家裏能攢下的錢太少。
潘安回憶着田青表姐是哪一個,想想姑婆當初領來兩個表姐,一個是她孫女,一個是她外孫女,姑婆的夫家姓劉,那這個田青就是姑婆的外孫女了,今年十八,比潘安大了兩歲,姑婆的孫女劉芳和二丫同歲,十七了,都是明年出嫁。
突然想起還有添妝這碼事,潘安這次回來還真有給家裏人帶些小玩意兒,幾個女孩也不例外,不過兩個小的都是帶了些糖果,給二丫帶了一把桃木梳,潘安想着不然這次先把桃木梳給表姐添妝,糖果吃食帶的多,給家裏三位女孩分一分。
在知道張氏想把潘安送給他的那個木簪子以潘安的名義添妝以後,潘安就果斷拿那桃木梳添妝了,想着下次再回來多給二丫姐帶些好東西,畢竟下次就該給她添妝了,親堂姐定是不能馬虎的,這次就送吃食了。畢竟他娘首飾本來就沒兩件,這次他給他娘裁了些花色不錯的布,不過這布配小姑娘太老氣,他也是沒法拿出來的。
也是因為這秀才身份,張氏覺得兒子不添點東西沒面子,才動了把自己的簪子以兒子名義添上去的心思。
Advertisement
桃木梳的質地不錯,平常農家定是沒人用的,都是用手攏攏頭發就行了,這也算拿的出手了。
田青嫁的這戶人家也姓潘,不過和潘安他家沒啥親戚關系,可能五百年前是一家吧,這戶人家人口多,普通農戶,不過是出了名的和善人家,前一陣子聽說剛剛把家分了,雖說是分家,也住在一塊,不過是吃喝分開,錢不在一塊管理了。
潘安覺得挺不錯,這就能避免不少麻煩,他姑婆挺有眼光,給孫女外孫女挑的人家都不錯。
這次潘安回家也發現了一件稀奇事,那就是姚奶奶正帶着三個女孩做女紅,以前潘安只知道家裏的衣裳和鞋子大多是姚奶奶帶着三個兒媳婦一起做的,但是以前從沒見她往衣裳上繡過什麽花樣。
但是以前潘家連吃飽穿暖都成問題,繡線也是得花錢買的,還挺費時間,估計姚氏也沒心思鼓搗這些,現在家裏條件好些,冬日裏沒什麽事情,聽張氏說姚奶奶是因為二丫要嫁到縣城,覺得他們家書香門第不能被人瞧不起,就開始教着幾個姑娘繡花樣,主要是二丫,也能給自己繡點嫁妝,所以她學的最刻苦,也是年紀大些的原因,學得快。
田青嫁人二丫繡了個手帕,潘安看到了,繡了朵桃花,看着還挺似模似樣的,不過說是手帕就是塊白布頭剪了個方形,鎖了個邊,看着還不錯。
姚氏的手藝潘安也看過,他看不出太多門道,反正繡的東西還挺像的,能認出來,現在三個兒媳婦也在跟着學,畢竟家家都有姑娘,要是姑娘出嫁能有些繡品,這在農家來說可是頂有面子的。
潘安也是曾經繡過十字繡的人,不過他手殘,一副都沒繡完過,實在沒啥興趣就扔下了,現在他覺得相比繡花還是讀書比較有意思。
不過雖然他不繡,但是他會畫畫呀,給二丫畫了些花樣子,可以繡在鞋和衣服上,二丫這一年好好練練,到時候出嫁這繡的東西也能拿的出手。
雖然古代嫁娶事宜還是挺繁瑣的,但是農家沒那麽多講究,而且這幾天一直在下雪,成親當天依舊在飄雪花,地上的雪都沒了腳腕往小腿肚子進發了。
還好姑婆想的周到,因為大雪緣故,再加上男方家裏條件的問題,親事辦的比較簡單。
吃個喜酒,拜個天地就差不多了。村裏來的人還是不少的,不過因為雪大路不好走,天氣又冷,早早的就散了,姑婆一家更是等田青成親完就走了,怕雪再下大些就更走不了了,兩家約定好把歸門的日子往後推推,等天氣好些再說。
可惜天不随人願,這場大雪斷斷續續下了十多天,積雪嚴重,交通阻斷,還好農家因為離縣城遠,很多糧食都是自種或是多買囤積,再加上臨近過年,囤了不少糧食,不然都該斷糧了。
聽說去縣城的路發生了山體滑坡,有兩個本村的人正好遇到,一個當場被活埋在了裏面,另外一個因為跑得快僥幸保住了命,但是也因為落石砸斷了腿。
幸好被隔壁村的遇到給送了回來,聽說這個消息村裏的人少不得唏噓一番,聽說現在城裏物價飛漲,尤其是糧食,棉花和木炭柴禾。
這個年大家過得也是不太好,畢竟不知道這雪什麽時候才能不再下,積雪可以開始化了,所以糧食都節省着吃。
潘安的歲考成績由于大雪封路也沒有官差過來送信,潘安估摸着他去府學的日子也得推遲。過完年就開始在家看書。
潘平比潘安還刻苦,估計是連着兩次不中受了打擊,性子沉穩不少,也知道上進了,二月又是縣試,今年還得繼續啊,潘安看他一直在屋裏呆着看書,都沒出來的時候。
“哎呀,這雪下到什麽時候才是個頭啊,再這樣下去家裏都要被吃空了。”姚氏在那一籌莫展,潘家自打草藥比較掙錢以後,地裏就不是特別上心了,再加上也不用交田稅了,糧食只要夠自家吃就行了,去年夏天雨水少,收成挺一般,糧食都吃的差不多了,本來就是打算吃完就去別的人家買一些。
不過現在這時候估計是沒人肯賣糧的,聽說現在村裏已經有人餓死凍死了,正常來說大過年的家家戶戶糧食就算不多,也不應該會餓死人,可那家奶奶怕大雪持續太久,就節省糧食就着男娃吃,女娃一天就給一點,幹活出錯還不給吃東西,這不她家八歲的孫女身體弱,天氣又冷容易生病,就這麽被餓出毛病,沒救過來就死了。
所以有的時候人心比天災人禍更加可怕啊。
這一旦出了餓死人的事情,就開始人心惶惶了,他奶奶姚氏也開始擔心家裏糧食。
算了算家中糧食數量,還能吃二十天,緊巴一點的話能挺一個月,這兩天雪下的已經比較小了,估計快停了,等停了雪裏正就該組織人手掃雪清路了,交通沒問題就不用擔心買不到糧了。
“行了,家裏的糧食最近省着着吃,這雪哪會下那麽久,我看這就快停了,到時候實在不行就去裏正家借,咱家有二柱在,裏正不會不給的。”潘爺爺就是機智啊,潘家村就這麽一個秀才,要是餓死就出大樂子了,這個想法确實很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