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陳家事

潘安出門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他也見到了兩位好友并了解到了他們考試的情況。

令潘安沒想到的是王钰居然離起火源頭那麽近,這次被卷進火災的考棚有七十個左右,他們三個裏就有兩個人中标,這運氣也真是不太好。

而且王钰明顯比潘安慘多了,好在他勉強把試卷答完提前交卷了,不過據王钰說他當時争分奪秒,字跡十分潦草,而且當時場面比較慌亂他都不記得後來自己寫了什麽。

對于此種情況潘安除了安慰好友也沒什麽可說的了,他倆在這場火災裏一個開頭一個結尾,不過他這結尾好歹逃脫了提前離場的命運,王钰這開頭的就不行了。

三個人唉聲嘆氣了好一會兒,但是此時再惆悵也改變不了什麽,所以三人收拾情緒也比較快,在等放榜的半個月裏還是得做點什麽,不然老是陷在這種消極情緒裏可不好。

正好陳貞的父親這時候接到了任書,陳父這些年一直沒有申請任職就是對會試還抱有一絲希望,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對他來說還是打擊有些大,于是現在就将希望放到他兒子上了。

他這次侯缺也是走了不少門路,他弟弟如今是安縣縣令,任職多年,在安縣的根基很深,以他舉人的身份也就是□□品的小官了,所以就想着還是去弟弟那裏有照應,所以也讓他弟弟陳縣令幫忙活動了一下,看能不能去安縣任職。

而去安縣任職的話主要有兩個職位,一個是縣丞,正八品,一個是縣主簿,正九品。

雖然說兩個職位中間就隔了和從八品,但是地位就差多了,縣主簿就相當于縣令的秘書,而縣丞基本上就是一個縣的二把手了,在現代相當于一縣的副書記兼副縣長,是縣令的副手之,也是地位最高的副手。

對于陳父來說,當然是更想做縣丞了,不過這也得看天時地利人和,在他弟弟的疏通以及他的努力奔走下,好在是得到了安縣縣丞的位置,于是在鄉試之後還未放榜,陳家就很有歡天喜地的氣氛了。

如今陳父任書已經拿到手,過一段時間就走馬上任了,不過身份和以前相比可是大為不同了,不再是白身而是官身了。

而且一上來就是正八品,可以說頂頂不錯了,要知道以前潘安在府學中的訓導也都是舉人出身,但是訓導一職是未入品的,連最低的從九品都不是,可見得陳父這次運氣不錯,人脈沒白活動。

這時候陳父也有了一些官員間的走動往來,從前一些他不會參加的宴會也向他遞來了帖子。

此時的陳家可以說上下一片歡騰,而且府中最近各院走動十分的多,可以說在表面的不平靜下,內裏更不平靜。

至于為什麽,當然是陳父即将走馬上任的問題,既然陳父要去安縣任職了,他基本上就得長期在安縣那裏呆着了,除非他升遷或降職,但是他再升就是縣令了,有他弟弟這個進士在他也不可能,就算他弟弟走了也輪不到他,所以要是沒什麽大機緣他這輩子也就是個縣丞了。

所以基本上可以确定陳父就要去安縣紮根了,但是郡城的祖宅定是要有人在的,按理說陳爺爺和陳奶奶是要在祖宅的,可是如今大兒子和最出息的四兒子都在安縣定下,他們一把年紀定是要兒子養老的,所以也會去安縣。

Advertisement

所以不用說陳韬身為嫡長子定是要留下的,但是其他人就是走是留就看陳父的決定了。

陳父子女衆多,各有各的心思,所以潘安本來以為十分和諧的陳家這兩天十分熱鬧。

陳貞目前作為陳父第二看重的兒子在衆人眼裏還是很有拉攏的價值的,所以這幾天潘安和王钰去找他的時候經常能看到陳貞的三哥、五弟、六妹、七妹、八弟來找他串門,至于九妹為什麽沒有來,是因為今年只有兩周歲。

陳貞對于這事也是不勝其煩,經常往潘安和王钰這裏躲。

“哎,你說他們過來找我有什麽用,爹又不會聽我的。”對于這幾天發生的事潘安和王钰都看在眼裏,所以陳貞也不避諱和他們聊自己的家事。

對于這些兄弟姐妹的彎彎繞繞王钰比較了解,“你這些兄弟姐妹年紀也不小了,總要為自己打算,安縣再怎麽好也就是一個縣城,哪能和郡城比。”

陳貞搖頭,“也不全是想留在郡城的,例如我三哥,他就是想跟着爹去安縣,怕爹把他留下來才想讓我去探探口風。”

這位三哥潘安很有印象,就是考上童生的時候比陳貞還小的那位傷仲永,曾經差點威脅陳韬地位的那個庶子。

看來還是挺有上進心的,留在郡城或許日子過得自在,畢竟只有陳韬這個大哥在,長輩們都走了,但是沒有長輩在很多事情就得靠自己了,跟着陳父去安縣,陳父必定會為他們留心差事的,更何況還有親叔叔在那當縣令,現在一個縣的縣令就相當于這個地方的土皇帝了,權利還是很大的。

所以說吧,這去與留有利有弊,端看自己怎麽想了。

說曹操曹操到,這話音剛落,敲門聲就響起來了。

“四弟,你可是讓哥哥好找,快快開門讓我進去,看看三哥給你帶了什麽好東西。”一聽就是陳晖的聲音,哥三個對視一下,眼神中皆有稍許無奈。

陳貞起身整整衣服,對着潘安王钰嘆了口氣,就去給他三哥開門,“三哥,你來就來吧,還帶什麽東西。”

陳晖進門來就拿出了一墨色的請帖,一臉神秘的塞進了陳貞手裏,“這是父親讓我給你帶過來的,說是這文會有不少文人名士到場,可惜至少得是秀才的身份才行,哥哥是沒這福氣陪你了,你可以讓你這兩位好友陪你一起。”

原來是借花獻佛,潘安還以為這陳晖為了賄賂陳貞給他說好話下了血本買了什麽名貴物品呢。

看他這高興樣子,再加上剛從陳父那裏過來,看樣子已經心想事成了。

陳貞點頭謝過,他這三哥并沒有久留的意思,給他送了請帖便走了,讓還以為要糾纏一場的陳貞松了口氣。

而晚上的時候陳貞就得知了這次要去安縣的兄弟姐妹有哪些。說來要随他爹走的有四位,一個就是陳貞的三哥陳晖,還有就是年紀尚小的七妹、八弟和九妹。這裏面只有老三是主動要求要去的。

按理說陳貞的五弟六妹和他三哥一樣是姨娘所生,他們二人卻沒有和他共進退。

老五是個自在性子,從小讀書就沒天分,也不上心,就喜歡吃喝玩鬧,如今能有機會離開陳父的管束,自然是求之不得。

而這位六妹,說來還和潘安有點牽扯,說來也只是陳父一時興起提了一句,要把這位庶女許配給潘安,當時可是把潘安吓了一跳,當場表決心一心只有聖賢書,不金榜題名絕不娶妻,委婉表達了自己目前不想婚配的問題,而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不是潘安能做主的。

在那之後潘安還曾和這位六小姐在陳家回廊偶遇過一回,如今民風比較開放,許多貴女會上街游玩,所以潘安能見到這位小姐也不是什麽稀奇事。

這位六小姐名叫陳依依,由于陳父陳母的強大基因,陳家幾個孩子就沒有生的醜的,陳依依相貌十分明豔奪目,今年十二歲,初見少女形态,便有兩份媚色。

不過潘安初見此女便覺得她性子有些高傲,應是在遇見之前聽說了陳父想把她許配潘安之事,看潘安的眼神就像看貨物,在估量貨物是個什麽價值。

那眼神中的輕蔑和惱怒掩飾不了,雖說兩人連招呼都沒打,實在是潘安剛要問個好,人家就把臉扭了過去,他也不自讨沒趣,去拿熱臉貼冷屁股,反正他也沒高攀的意思。

後來潘安偶爾聽到陳家的下人八卦,說這位六小姐心氣一直不小,想要嫁進官宦人家,且要在郡城。

這也是她留下來的原因,怕去了安縣就在那邊被配了人,所以才想留在郡城,看是否有什麽機會。

潘安和她實在不配,不過就算和他般配,潘安此時沒有動男女婚嫁的念頭,還是順其自然的好。

由于是去給自家弟弟當縣丞,所以這上任時間可以通融,陳父定是要等到放榜之後再走的,且要帶走的東西也不少,他們一家子也得好好準備下。

等陳父一走,雖說是陳韬等于陳府主人,但是他還得科舉考試,所以這府中內務的事情基本都攤給了陳貞的二哥。

因為一母同胞的關系,陳貞和大哥二哥關系都不錯,但是他最喜歡的還是體貼親和的二哥,這也是他走的最近的兄弟。

陳貞對于家中長輩的離開其實也挺期待,到時候當家的是最疼他的大哥,管理府中事務的是最寵他的二哥,這日子簡直不要太好。

所以,潘安和王钰就時常聽到陳貞對于放榜的急切期盼,好像就等着放榜他就功成名就一樣,其實他這次答得一塌糊塗。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