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鹿鳴宴

鹿鳴宴,飲宴之中必須先奏響《鹿鳴》之曲,随後朗讀《鹿鳴》之歌以活躍氣氛。《鹿鳴》原出自《詩經·小雅》中的一首樂歌,一共有三章,三章頭一句分別是“呦呦鹿嗚,食野之蘋”。“呦呦鹿鳴,食野之嵩”。“呦呦鹿鳴,食野之芩。”其意為鹿子發現了美食不忘夥伴,發出“呦呦”叫聲招呼同類一塊進食。古人認為此舉為美德,于是上行下效,天子宴群臣,地方官宴請同僚及當地舉人和地方豪紳,用此舉來收買人心,展示自己禮賢下士。

所以這鹿鳴宴還是有不少程序要走的,這奏響《鹿鳴》之曲是沒潘安什麽事,但是這朗讀《鹿鳴》之歌他就要上場了。

宴會上要朗讀《鹿鳴》之歌的前三章,第一章解元朗讀,第二章潘安朗讀,第三章再由解元朗讀。

這朗讀還是很有講究的,要讀出韻律,潘安提前練了好久,力求當天可以表現完美。

王钰作為只上了副榜的秀才,是沒有資格參加鹿鳴宴的,所以此次去的只有潘安和陳韬,正常來說陳韬可以在此次宴會上拜師,不過他已經是十名開外,機會實在渺茫。

此次鹿鳴宴辦的比較低調,主要是由于考場失火,幾位考官都多多少少受到了斥責罰俸等懲罰,而且這次事故總要有一個背鍋的,主考官是躲過去了,一位當晚當值的副主考就罰的比較重了,官職被降了一級。

在這種背景下,氣氛就有點炒不起來。

酒樓裏在諸位學子就坐以後就奏起了《鹿鳴》之曲,曲調幽幽如空谷回聲,時而起伏,時而平緩,彈奏者水平不俗。

潘安整了整衣裳,馬上就輪到他和謝解元去朗讀《鹿歌》,好在他這幾天的練習沒有白費,少年人的聲音清潤明朗,他又毫不怯場,讀的效果頗好。

在宴席開始以後一位副主考還曾過來問他是否拜師,在得到他的答案後還頗為遺憾,這也讓他對自己的表現很是滿意。

說是鹿鳴宴,其實主要就是學生們向座師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還有同窗們相互交流,結交一番,這都是人脈關系。

到了舉人這一步,結交同年就十分有必要了,畢竟大家都有當官資格了,以後說不得什麽時候就要麻煩到別人,這裏有人運氣來了以後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的。

這時候就考驗你的眼力了,有些比較勢利的,想結交世家大族,除了看衣着服飾外,也會找人交談打探,潘安身為亞元,年紀又輕,被關注不少,不過因為農家子的身份,最後留在他身邊的也大多是一些出身比較寒微的。

既然是宴會,當然免不了有些節目,而作為解元和亞元定是要被推出來表演些什麽的。

謝解元被推出來時的态度十分從容,他是出了名的才思敏捷,當即讓主考官大人出了一題,他七步成詩,且作出來的詩對仗工整,雅而不澀,揚葩振藻,璧坐玑馳,可見這位謝解元文采斐然,不愧他的才名。

潘安身為亞元十分有壓力,他系統在手,目前會的才藝還是不少的,書法、樂器、騎射還有武藝,可以說是文武雙全了。

Advertisement

這其中最突出的技藝就是書法了,但是他的書法确實很好,可以說在一衆人十分出挑,但是說沒人能比過他那是不可能的,他可以算是出色,但不是頂尖,而且這個單拿出來表演也不太合适,人家都上去炫技一番,就你去幹巴巴寫幾個字也不太好。

就說正在上面的謝解元,在作完詩以後就把詩謄寫下來,那一手字絲毫不亞于他。

于是潘安想起了前幾天在禮包裏抽到的過目不忘buff,不過這個技能有點太招搖了,他展示過一次,必定就有人讓他展示第二次第三次,他只有三次機會,這個過目不忘要是過了明路,這個标簽就得伴随他一生,次數多了拿什麽圓。

所以吧,潘安覺得這個技能可以在特定機會施展,例如發現貪官污吏的受賄證據來個速記之類。

先召喚出123,調出了目前他所有的才藝技能:

書法(精通):100%

水墨畫(熟悉):97%

太極拳(精通):35%

禦術(入門):50%

投壺(熟悉):24%

古琴(入門):89%

簫(入門):1%

二胡(入門):1%

笙(入門):1%

詠春拳(熟悉):96%

掃葉腿法(熟悉):32%

這樣看來,要麽是展現畫技,要麽就是挑上一個,用技能點買熟練度,這樣也可以達到一鳴驚人的作用。

看看周圍的人,已經有不少人在悄悄打量他,似乎在估摸他到底展示什麽才能,尤其這位第三名,眼神中還帶着一些挑釁和輕蔑。

看這第三名的裝扮出身應該是極為不錯的,就是這性格有點桀骜不馴,雖然潘安平時是個理智溫和的人,也被他這挑釁的眼神激得有點氣血翻湧。

金榜題名,鹿鳴宴上,潘安身為亞元,也有自己的傲氣,他看了一眼第三名身旁的古筝,看來他是準備演奏古筝了。

于是潘安也不再糾結,直接花技能點升級古琴技能,也演奏樂器。

根據技能點買熟練度的規則,入門100%的進度條要三個技能點,熟悉五個,精通十個,再往上的大師不提供。

潘安目前有21個技能點,花費7個技能點,把古琴技能升到了精通級別,還好他有所準備,想着定要表演才藝,以防萬一把古琴帶着,說來這把古琴還是王钰借給他用的,他也該自己買一把,把這個還給人家了。

他操作好了正好也該他上場了,潘安理了理衣裳,對着在座的大人施了一禮,抱着古琴上去彈了一首《流水》。

《流水》一曲出自《高山流水》,至唐分為兩曲,不分段數。至來分高山為四段,流水為八段。

潘安所彈《流水》是川派琴家張孔山改編的《流水》,增加了以“滾、拂、綽、注”手法作流水聲的第六段,又稱“七十二滾拂流水”,更加形象鮮明,情景交融。

不過潘安這點就占了穿越者的便宜了,他前世雖然什麽樂器都不會,但是喜歡聽,尤其是古曲,簡直如數家珍,這時還沒改編的版本,他這樣彈出來,再加上十分高超的琴藝,很是驚豔了一把。

這也是潘安很少有的高調,潘安自從穿越以後因為家境和系統的原因一直憋着一口氣想要出人頭地,改變自己的境況。

畢竟他來自民主和諧十分和平的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突然來到皇權社會,面對許多強權的威脅和生活上的壓力,讓潘安心裏一直有些壓抑,他其實是忐忑的,所以不停地學習未嘗沒有麻痹自己的意思。

如今終于成為舉人,有了保障自己權益的初步權利,讓潘安大大松了一口氣,所以一改以前非常低調的狀态,他覺得現在适當表現自己還是很有必要的。

文人相輕,你要想讓人尊重自己,就得拿出讓人信服的本事,成績只是一方面,君子六藝在你成為舉人後也是必須要掌握的東西。

這下想要收潘安為徒的那位副主考更加惋惜了,他本人也十分擅長古琴,對潘安很是欣賞。

潘安對這位副主考也十分欣賞,頗有些相見恨晚之感,這位副主考姓祝名同塵,雖然只是一七品編修,但是學識絲毫不亞于他現在的老師許白安,就是官位差的有點多,但是潘安也不是趨名逐利之輩。

若是還沒拜許白安為師的話,讓他選擇,他是更傾向于這位祝編修的,他想收自己為徒沒什麽其他原因,只是單純欣賞自己,而且這位祝編修也能有更多時間教導他。

不過既然已經拜師,就不用想這些有的沒的了,好好謝過祝編修的欣賞之意,潘安又在這鹿鳴宴上小小表現了一下自己,感覺這鹿鳴宴頗為圓滿。

如果沒有各位大人走後的項目就更好了。

潘安是聽說過這鹿鳴宴許多學子都以與秦樓楚館的勾欄美人一夜風流為榮,尤其是解元和亞元,更受花魁青睐。

這時是以這為雅事的,能夠得到美人青睐與你一夜纏綿,這也是凸顯男人魅力的一項。

自古以來雄性在求偶上都不吝啬于展示自己鮮豔的羽毛,這金榜題名也算一個吧,再有佳人相伴就更能滿足虛榮心了。

潘安是沒想到上一刻他還在與學識淵博的祝大人讨論國家大事,酒樓也是一片吟詩的朗朗聲,轉眼就是一群紅粉骷髅了,他一時有點沒反應過來啊。

這次的場面比他上次在文會上見的要含蓄不少,畢竟大家都是有功名的人,要講究一個你情我願,還要花前月下,先與佳人溝通一番。

但是潘安這次作為亞元,年紀輕輕,又如此清逸俊朗,那是十分受關注的。

潘安看着一紅衣美人,眉目如畫,唇紅齒白,一颦一笑十分有風情,她施施向潘安走。

看着周圍衆多同窗帶着調笑,嫉妒等等眼神看着他,頓時這冷汗都下來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