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平息
“娘啊,我到底做了什麽對不起您的事,您這是要逼我去死啊!”周氏說完還大叫一聲,顯然情緒極為激烈,大伯扶着她想說什麽卻無法說出口,看着周氏這樣他忍不住紅了眼眶。
潘安上前一步轉手扶住大伯娘另一邊,“大伯娘,您冷靜一下,這事還有得商量,我相信爺爺奶奶必是不會這樣安排的。”
說完他就看向潘爺爺,如今鬧到了這個地步,爺爺已經不得不出面管一管了,也就只有他能鎮得住潘奶奶,“爺爺,炮制草藥的營生固然是家裏重要的收入來源,可也沒有必要一定讓大伯留在潘家村接手,大伯是您的長子,必定是要承嗣潘家的,新宅子如何住還是要爺爺把握一下,不要因為這件小事鬧得家人不和。”
潘安不好直接指責潘奶奶,只能用比較堅決的态度委婉指出來,只要潘爺爺能領會他的意思就是。
說來潘奶奶這幾年也是越來越糊塗了,潘家遲早是要分家的。按理來說,只要潘爺爺和潘奶奶活着便不應分家,但是如今民風開放一些,許多人家都早早分家,畢竟人多矛盾也多,父母也做不到對每個子女都是絕對的公平。
而潘家若是分家,潘爺爺和潘奶奶定是要跟着大房過的,現在這麽偏心二房,大房不可能不心懷怨怼,可惜潘奶奶想不明白這一點,如今看來她是想讓二房承嗣,把大房到時候分出去。
這個想法可以說十分異想天開了,除非大伯身死,不然定是不可能讓二伯繼承家業的,至于潘安的爹潘永民身為小兒子是別想了。
潘奶奶這時候生氣生的更厲害了,她如何聽不懂孫子話裏的意思是對自己的不滿,但是這個孫子如今有了大出息,以後潘家的富貴還要指望着潘安呢,她是不想惹潘安不快的。
不過一把歲數了還得看孫子臉色她定然不高興,正好潘爺爺還在思索什麽沒有開口,她立馬就把話茬接了過去,“周氏到現在都沒給我生出孫子,要是大房承嗣了,這不是要我潘家無後嗎,我不能同意,要麽就讓老二承嗣,要麽給老大納妾來給潘家傳宗接代。”
潘安無語,納妾這個詞殺傷力真是十分大啊,雖然說現如今男子三妻四妾十分正常,可那是在有錢人家,普通老百姓納妾的十分少,一個媳婦都沒錢娶呢,哪有什麽閑錢來納妾,這也就是潘家如今有了些家底,必然潘奶奶提這個就是個笑話。
也并不排除潘奶奶這個提議是為了惡心周氏,雖然現如今讀書人都以納妾為風雅,但是原現代人潘安是不能接受的。
不過他大伯納妾這事還真不是他一個小輩該管的,好在潘爺爺終于是出聲了,他再不說點什麽這都要鬧翻天了。
“什麽老二承嗣,我還在呢,誰敢動這個心思。”潘爺爺一拍桌子,氣勢十分強勢,亂嗡嗡的屋子一下子安靜下來,靜的連根針掉下來都能聽到。
潘安看潘爺爺出來做主心思稍安,他對周氏也是虛扶一把,他如今這麽大了,還是得避嫌,剛一松手就覺得一重物直沖他壓了過來,還好他這兩年練武身子結實了不少,反應也快,一把接住了倒下的周氏,避免了兩人摔倒的慘劇。
周氏這一暈潘家頓時雞飛狗跳,這場不愉快的會議只能暫時結束,不過接下來的消息可是讓潘家震動了一番。
大夫來了之後确定周氏已經懷孕三個月,不過情緒動蕩太大動了胎氣,如今得好好将養保胎。
Advertisement
大伯聽說這消息喜得手舞足蹈,跟着大夫跑前跑後,像是頭一次做爹一般。
潘家繼王氏懷孕以後周氏又爆出了懷孕的消息,而且周氏的月份還比王氏大了快一個月,這也是周氏平時經期不準也沒想到自己這麽多年沒消息還能再懷孕。
這也是潘家這兩年生活條件好了,吃得好身體就養得好,這才能有幾個妯娌接連懷孕的消息。
要說最高興的除了大伯潘永貴就是潘爺爺了,潘爺爺最重視的還是長子,不然怎麽三個兒子就老大在日子過的那樣緊巴巴的時候還送去學了手藝,其他兩個兒子都是在家中種地。
長子沒有兒子也是他的心病,如今有了希望自然是高興得緊。不過這也讓他為難了起來,他今天這麽慣着王氏就是因為王氏肚子裏揣着潘家的子嗣,所以他才這樣給面子。
不然按他原本的打算就是想要讓二房留在潘家村的,潘奶奶提的意見他也是考慮過,甚至動了讓大房先留在潘家村的心思,但是他是絕不會讓二房承嗣的,沒想到潘奶奶竟然對老二偏心至此,竟然還動了這樣的念頭。
周氏懷孕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潘家的局勢,三房中必有一房得暫時留下,三房潘安一家潘爺爺連想都沒想,潘家能買這個宅子就是得益于此次潘安中舉,以三房現在在潘家的地位定是不可能留下的。
這大房和二房哪個留下可是讓潘爺爺有些發愁,在周氏懷孕确定以後,王氏見形勢不好也鬧了一通,如今這胎坐得也不□□穩,現如今只能奉行拖字訣了,先把人安撫住,等兩個兒媳婦的胎坐大,不會有什麽閃失了再做決定。
不過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周氏本來心思就比較敏感,王氏又是個較真的,兩個人都好奇潘爺爺的決定,這孕婦本就敏感,這一多思多想就影響胎兒,過了将近一個月周氏的胎還不是很穩,王氏又時不時的作,雖然胎兒沒什麽大問題,但也經不住這麽折騰。
潘安這一個月以來也沒閑着,就這情況他是沒法安心讀書了,一邊去找潘爺爺談,一邊游說潘平去勸王氏,畢竟王氏目前最在意的還是大兒子。
大伯那邊他也沒少過去,就是想了解下大伯的想法,畢竟大伯太過沉默寡言,上次讨論到大房留下的時候他愣是沒吱一聲,潘安對于大伯的想法也沒什麽頭緒,反正就看出大伯也是不願意留在潘家村就是了。
“二柱哥,你可要幫幫我爹娘,要是你也不管我們那我們在潘家還有什麽過頭,還不如讓爺爺将我們大房分出去,可憐我娘如今身懷六甲,這以後的日子可怎麽過呀。”三丫是潘家唯一一個來找潘安游說的,別說潘安覺得這堂妹是有些小聰明,最起碼知道他在潘家是能說上話的,來求他倒是對路了,就是這話有些不對路,怎麽聽都點道德綁架的意思,讓人不太舒服。
不過他這麽大人了,也不和小孩子計較,大伯一家他定是要幫的,如今也探聽出了大伯的意思,大伯一直以來都想有個自己的鐵匠鋪,要是家裏能出錢給他在村裏開個鋪子,他分出去也行,大伯對于承嗣倒是沒什麽太大想法,處于可有可無的感覺。
這在村子裏開鐵匠鋪還真是花不了什麽錢,就是打鐵的一套工具貴一些,不過對于潘家還是可以承受的。
在給潘爺爺表達了大伯的意思以後,爺爺只是皺了皺眉頭,沒對大伯的想法表達出什麽意見,不過潘安能看出潘爺爺是有些不高興的,不過潘安覺得這份不高興應該是因為大爺竟然可以放棄繼承家業。
二叔這次十分低調,至始至終都沒發表過什麽看法,在潘安看來二叔定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不論成與不成他在這件事中都受不到什麽損失,他一旦發聲很有可能造成兄弟隔閡,只要他沒明确表示出什麽,這兄弟間的關系就有緩和。
至于他爹潘永民就從沒操心過這些事,在知道潘安要找潘爺爺談的時候他倒是頗為支持,潘永民性子和他大哥更像一些,從小相對于二哥比較和大哥親近,這些年來大哥對他的幫助他也是看在眼裏,這能出一份力自然是要出的。不過他從內心還是更為遵從潘爺爺的決定。
潘爺爺這些日子為了這事真是沒少費心思,關鍵是家裏兩個孕婦有些鬧騰,要是換做以往時候他理都不理,惹惱了他都送回娘家。
不過關系到潘家子嗣他就慎重多了,讓潘爺爺不得不感慨這真是老了,顧慮多了容易心軟,結果越鬧越厲害。這要是一個解決不好就有大事發生。
最後,潘爺爺抛出了一個比較誘惑的解決方法,這誰留在潘家村誰就負責草藥營生,而且這草藥營生所賺的錢只交一半給中公就行了,剩下一半留下自用。
目前這是潘家最賺錢的營生了,王氏一下子就不鬧了,第二天二房就主動提出了留在潘家村接管這營生,看着老宅。
接着潘爺爺提出來的就相當于半分家了,他提出會給老大置辦一套打鐵的工具,老大之後再縣城裏租個鋪子開起來,租金中公先墊上,不過以後老大掙了錢再還上,以後自己負責鐵匠鋪的盈虧,大房的吃喝用度也由他們自己負責。
因為大房和二房都得了實惠,三房這邊自然不能什麽都沒有,不過潘永民也就會種地,之前打零工也是去扛貨,不過誰讓他有個好兒子。潘家這次收的禮自然不可能都在潘爺爺那裏,也由不少是單獨給潘安的。
再加上潘安如今一年得的貢銀不少,還能免百畝田稅,潘安的娘張氏正打算把這免稅名額往外賣,以後光是收租子就是不小進項。
總之潘安這邊是不怎麽愁的,不過為了不厚此薄彼,潘爺爺就宣布三房的吃喝跟着他們老兩口一起,花中公的錢。
至此三家都沒什麽意見了,這件事總算平息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