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連翹的這位表姐是姨表親,她娘叫吳慧娘,是吳美娘的親姐!

只因當初生這位表姐的時候做夢夢到仙人送子,一覺醒來當然覺得貴不可言,所以雖是個女孩子卻取名叫貴子——這位表姐家裏姓張,全名就是張貴子。

張貴子行事爽朗大氣又十分熱心,因為自己在嘉定第一報館工作,所以聽說連翹在寫小說本子的時候就非常關注。

相比起連翹這些還沒有從書院出來的女孩子,她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外頭的情況。無論做什麽行當,想要出頭可沒那麽容易!特別是她們還是女孩子,其中難度又會增加。她的想法是能幫一把是一把。

她自己本身是在報館工作的,雖然是個小小的校對,可也算是報館‘自己人’了,若是有她引路,表妹連翹的路會好走的多。當然,前提是連翹寫的小說本子真有意思,不然縱使是主編家的親戚也沒有随便登載文字的道理。

門房收了趙莺莺的錢,找到了張貴子這裏。張貴子聽說趙莺莺來找她,請同事幫忙遮掩之後連忙跟着出來了。

連翹也是這才知道,像他們這些報館外頭的人根本不能進‘嘉定第一報館’的園子。要是投稿,直接交到門房那裏,或者通過關系認識各種編輯,直接遞到編輯手上。所謂連翹想的當面交稿面試,就是她想想而已。

這倒是和她之前另一報館實習的記憶不同。不過想一想也不算出奇,這大概就是業內龍頭企業的做派吧。像小報館往往面臨稿件質量不足的情況,自然‘求賢若渴’,而且來投稿的人也少,見的過來。換成是‘嘉定第一報館’這樣的,情況就不同了。

不過有張貴子打招呼保證,門房自然放人。

連翹也沒有多話,直接拿出了自己按照順序排好,用紙袋子裝着的文稿:“表姐上次說要看我寫的話本子,這是新寫的——要是好的話,給向你們報館推薦推薦呗。”

“嘩,這麽多?”張貴子沒有想到連翹第一個話本子并不是常見的小故事,而是長篇的樣子,拿在手裏厚厚一疊,十分有分量。

連翹笑了笑也沒有解釋,只是道:“這裏總共有十五回,按照安排該有四十回的內容,剩下的還沒有寫,只有綱要。”

張貴子點點頭,似乎想展現一下行家的氣度:“唔,比好多人強的多!有些人第一次寫話本子連個綱要都沒有……呵呵,都當自己是許文華啊!”

‘西湖客’許文華是活動在蘇州的文人,以才子佳人類小說見長,也是‘北宋南丁’兩位大家之下十幾位‘大神’之一。經過張貴子提醒連翹很快想起這人,這人以才華橫溢情絲綿延著稱。而且,很多讀者認為他的才情絕對不下于北宋南丁。

他這人有兩個特點,第一個就是才情高,據說寫話本之類從不用大綱,興之所至寫到哪裏是哪裏,揮筆灑就的比別人冥思苦想的要精彩的多,更有一種渾然天成的圓潤。第二個就是拖稿,大概就是才情太高了,導致這人勤奮不足,常常邀集朋友出游玩耍,然後就把寫文的事情忘到一邊去了。

當今若是有什麽人寫話本子不用大綱,又或者拖稿厲害,立刻就會被譏諷為‘你以為你是許文華啊’。

總之是一個創造了流行句的男人。

張貴子卻沒有急着拆開紙袋,只是交代連翹:“這個我收着,我先幫你看一看,要是有哪裏要改,回頭就告訴你。要是沒什麽要改的地方,我就給你送到相熟編輯那裏去——這會兒偷偷出來的,不能久待!”

張貴子才情有限,她所謂的修改其實是一種技術性的修改。

很多作者才情很好,題材也不錯,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就是過不了編輯那一關,這其中就是差這些技術性的問題——開頭的節奏要快一些,用詞不能太過複雜,修飾不必太過……就是這樣。

連翹沒有多說,只是叮囑道:“表姐一定記得幫我把這些拿回來來!我寫這麽多字不容易,要是你們這裏不行,我再去別的報館試一試!”

張貴子見過不少第一次投稿時緊張的要死的作者,第一次見連翹這種奇葩。什麽都不叮囑,就在乎她那寫好的稿子,原因是寫字手疼。不由得笑了起來:“這姑娘真是……唉!”

在她看來這是從小到大順風順水,一直被人叫做‘才女’的表妹還不知道外頭的世界可不像書院裏面那麽簡單。

回了校對間,張貴子這才閱讀起連翹的《海上歸來記》。

故事是從海客回港寫起,因為嘉定靠近入海口,這種場景并不陌生。連翹來自後世、精細老到的描述手法也讓這一場面熱熱鬧鬧,裏面參雜海外寶貨、商人發財的片段也非常有趣。

張貴子點了點頭,如今寫的話本子最好就是這樣熱熱鬧鬧的,海外寶貨也能激起不了解這些的讀者的好奇心。總的來說這個開頭可圈可點,沒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屬于讀者看了就會往下看的類型。

然後種種人物開始登場,表面上看起來一片祥和,主人公再跑一趟船就足夠和人合夥做生意了。到時候事業有成,青梅竹馬又漂亮的未婚妻也會和自己成親,所謂成家立業。

可是其中隐隐的暗示讓張貴子覺得危機四伏,沒那麽簡單。也就是這種隐約的疑惑吊着她的胃口迫不及待往下讀——這種吊胃口的方式其實放在連翹原本的世界根本不算什麽,最多被人罵一句‘斷章狗’而已。

但是在這種小說探索時期,種種技巧都沒有成熟,套路這種東西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這就像是看慣了彩色電影的人無法感受到彩色的厲害,而一個只看過黑白電影的人則能為之癡迷。

然後小說就開始瘋狂地‘斷章’,幾乎每一章末尾都會有一個小小的懸念,引的張貴子頭也不擡地往下讀。

連翹的小說抛開內容不說,最重要的是節奏,她完全是按照她所習慣的‘一波三折’式寫法,也就是大高.潮裏面套小高.潮,小高.潮是一浪接着一浪,中間偶爾平穩也不過是為下一輪波瀾蓄力而已。節奏把控是極為嚴格的,甚至有時候為了節奏可以稍微犧牲一些局部的小劇情。

畢竟她那時候的網絡寫手都知道,讀者不會和你摳局部小細節,可要是整體節奏不能讓讀者沉迷下去,可能追着追着,讀者就不追了。

當男主人公被陷害的時候張貴子咬緊了嘴唇,為男主人公的命運擔心——反正不知不覺她就完全投入了連翹塑造的這個虛拟世界。

這也是連翹運用了大量心理描寫的關系。

古典小說翻一翻,其中心理描寫也有,可是絕大多數都是白描,一切盡在不言之中。大概就是什麽都沒有說,可是角色們的行為已經表明了一切。嗯,聽起來很牛,實際上也很牛,可是這就是最好的了嗎?

不見得!應該說所有的描寫都是有自己不同的優勢與劣勢的。白描種種厲害不用多提,他的缺點也很明顯。單單看小說,很多人物糾葛以及劇情等都需要讀者自己去體會,然而消遣之物誰會往死裏鑽?

市井的讀者就是需要作者把所有東西明明白白地擺在眼前,不斷的心理描寫不只能夠湊字數,也是将讀者引入書中最簡單的方式——順便一說,這時候報館刊載小說本子也是按字算錢的,所以連翹只會高呼‘嗯,心理描寫萬歲’這樣。

看到男主人公入獄之後的生活,張貴子心中氣憤難當。這時候虐男主就是為了加重讀者的憤怒,這樣以後爆發的時候就會更加爽快。

再到獄中遇到貴人,張貴子跟着松了一口氣。可是緊跟而來的就是疑惑,已經被判服勞役終身了,這還有什麽轉機嗎?勞役可是很沉重的,服勞役終身的犯人一般活不了多少年,然後就一身病痛累死了。

這種時候連翹要是寫一個明察秋毫的官員幫助男主人公翻案,這很正常,主流小說這麽寫。如果寫一位豪俠路見不平劫獄救人,這也很正常,俠義小說的套路啦!但是在前面的行文中張貴子隐隐約約察覺到這本小說不同流俗,心裏覺得絕不會這麽安排劇情。

于是就有了監獄中主人公進行學習的橋段,他從一個有些聰明,懂得操船做生意的普通船工迅速成長為知識淵博、舉止高貴的人……雖然不知道這一段有什麽作用,但是張貴子在主人公的堅韌之外進一步被迷住了。

在後來的故事裏,這些學到的東西會幫助主人公複仇順利——同時也是裝逼打臉的基礎,總之讀者老爺喜聞樂見。

十五回的文字也就是九萬字左右,放在連翹原本的世界,這能撐多久?對于閱讀速度比較快的讀者一頓飯的功夫。可是對于現在這個新世界,閱讀習慣不同帶來了速度的不同,九萬字看一天已經是很快了,哪怕這是小說。

中午吃飯的時候張貴子也是匆匆扒了兩口飯,然後又重新貓回校對間看小說——也幸虧現在不是旬報和月報的截稿期,校對的內容只有兩份日報的而已,所以校對任務比較輕松。

等到看到主人公逃出監獄後經歷一系列事情,張貴子忍不住嗟嘆……最後時間一轉十八年後,連綿十八年的複仇就要開始,這是何等飲恨的十八年?人生活着的意義全部消失,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複仇做準備!僅僅是複仇還不夠,還要從仇人最痛的地方擊倒他們!

這個時候張貴子的興趣被調到了最高,前面十五回文字的鋪墊就等這一刻而已,可見情緒會有多飽滿!

主人公即将……啥?沒有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