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光武十六年,九月初一。

這是建武年間最大的一件喜事,據宮中當差的老宮人們說,這樣的熱鬧場面,只有當年陛下還是太子的時候才有的。

當年陛下迎娶許氏時,正值儲君之位岌岌可危之時,加之南國對若羌用兵,內憂外患,國庫空虛,許氏做太子妃的大婚典禮,十分的倉促和簡陋。

等到一年以後,許氏突然早殇,陛下又迎娶戰功赫赫的蕭氏女為太子妃,雖然是繼妃,可是場面盛大,普天同慶,整個長安乃至北地都在為大婚而歡慶。

蕭元本該是安排大婚事宜的不二人選,可是她已經許久不願意管後宮的事了,若此時是李惠安嫁給姜永夜,她可能還會管上一管,但是方氏,還不值得她費神,直接将大婚的繁瑣事務丢給了禮部。

陛下當年與蕭皇後的大婚典禮,是在沉音殿舉行的,只是姜永夜與方氏的卻不行,陛下的意思是直接讓方氏在蘊秀宮出嫁,送到太子府之中,再舉行婚禮。

依照舊例,蕭元本該去蘊秀宮陪陪方氏,可是她卻沒有,直接帶着容煥去了太子府。

來到太子府的時候,太子府的門前已經車水馬龍,只是一見到孟光長公主的車駕,便全數恭謹得不能在卑微的避讓開來。

馬車的門被打開,當先跳下馬車的是一個錦衣華服的少年郎,随後孟光長公主才搭着他的手下了馬車。

這少年并非是時常跟随在孟光長公主身邊的景先生,幾乎沒有人見過這個人,一時之間大家夥都不知道如何稱呼。

待孟光長公主下車之後,少年擡起頭,站在了孟光長公主身側,露出他的容貌,俊美的臉卻帶着一條長長的傷疤,憑白的生出一種妖異。

“臣等拜見長公主殿下,願殿下長安千秋。”

在少年譏諷的眼神之下,衆人才紛紛回過神來,跪地請安。

“起來吧,”蕭元擡了擡手臂,淡笑道:“今日是皇兄大婚之喜,諸位大臣不必拘謹,都随本宮進去吧。”

她雖然帶着溫煦的笑容,語氣卻冷淡無波,大臣們不敢拒絕,衆口稱諾。

蕭元點了點頭,當先走進太子府,她今日穿着正紅色的百鳥朝凰深衣,與新娘子的吉服有些微相仿,似乎有些故意的味道。

身後跟着的大臣便兩兩議論,猜測着孟光長公主這樣做的緣由,方氏本該是最親近長公主那一派的,可是如今看來卻有些蹊跷。

“殿下來了,”陛下身邊的臨海老遠的就上前來,将孟光長公主引到裏面,陪着笑臉道:“陛下已經到了許久,正在問殿下呢,可巧,殿下就到了。”

蕭元卻沒有什麽好臉色,道:“不急,本宮要先見一個人。”

方礙,做為方家前來觀禮的輩分最高的人,此時已經早早的到了太子府,蕭元環視四周,卻不曾見到他。

正要讓人去找他,容煥此時卻朝着一個方向走了過去,撥開人群,背對着孟光長公主的,正是方礙。

方礙本來正背對着孟光長公主在與人寒暄,卻見衆人都垂頭閉語,有些詫異,回頭便見到孟光長公主,以及她身旁的少年。

方礙太陽穴突突的跳起,在孟光長公主從容的步态中額頭開始流汗,正在孟光長公主要靠近他的時候,臨海突然上前來,攔在長公主的身前,道:“殿下,陛下等您許久了,還是先去···”

蕭元的眼睛裏浮現出一抹笑容,仿佛寒冰化開一般,拍了拍容煥的肩,道:“煥兒,你自己去吧。若是贏了,我給你個大将軍做,輸了,那就讓方礙做你的陪葬。”

她似乎是玩笑的口吻,可是少年的眼睛裏卻積聚起了力量,少年的喉結上下移動,咽了一口水,問:“如果我贏了,我就能做将軍?”

“素無戲言。”蕭元唇間一笑,微風繁花一般。

容煥眼睛一亮,俊美的少年笑得繁花無光,朗聲答道:“那我做大将軍了,是不是就可以成為殿下的男寵。”

這一句,聲音頗大,毫不掩飾,衆人的目光都被吸引過來,蕭元無奈的撫了撫額,有些無可奈何的道:“你就這點出息了?再不去,人可就又不見了。”

她看着那些帶着異樣的目光打量着容煥的人,唇上起了嘲諷的笑容,與那些人眼中的不屑相對比,衆人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直接的觸怒了長公主,紛紛低下頭,不敢再看。

只是這少年的身份卻讓人覺得詫異,竟然是孟光長公主的面首,早幾年孟光長公主也是蓄養過一些個模樣清秀性格乖巧的娈童的,只是年紀長大卻都盡數遣散了。

如今卻帶着一個面首前來參加太子殿下的婚禮,究竟是何意圖。

然而,衆人回過神來,少年卻已經不見蹤影了,而孟光長公主也已經恢複了神色,随臨海朝太子府的深處而去。

“父皇這樣急着見我,究竟是為了何事?”

光武帝放下茶杯,帶着笑容,指了指身邊的空位置,道:“先坐吧,陪父皇說會話。”

蕭元上前坐了下來,看着光武帝,眼光深深,卻沒有笑意。她環顧整個房間,卻沒有察覺到除了光武帝之外還有別的人,臨海将她帶來就自覺地守在了門口。

“父皇看到太子成婚,甚是欣慰,昨夜便夢見了當年迎娶你母後的情景。”光武帝的手指在茶杯的杯沿畫圈,淡淡的口吻,似在追憶,“我們當年是在沉音殿舉行的婚禮···”

光武帝頓了頓,看着蕭元有些不耐煩的神色,嘆了一口氣,想到自己的壽數,不覺有些傷懷,“父皇知道你素來不耐煩父皇跟你說這些話,父皇老了,人一老就喜歡回憶這些事。”

蕭元聞言,忽覺悲傷,如今已經是建武十六年的九月了,他,到底是她的父親,再有三年零三個月,他就要離開了。如此想,蕭元的臉色便好了許多,望着光武帝的眼睛,有了淡淡的溫度。

“父皇此生,最對不住的人并非是你們母女,”光武帝嘆氣,道:“你皇祖母生父皇辛苦,雖然貴為皇後,可是卻一直不得你皇祖父歡心,致使為了保住父皇的太子之位,一直汲汲經營,日夜思慮。”

“索性父皇平順繼承帝位,可你皇祖母卻走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元兒,這是世間最無奈的事。”蕭元不知怎麽的,眼眶一紅,雖沒有淚水流出,但氣勢卻軟了下來。

眼前的人是她的父親,雖然曾經狠心要殺了她,可這麽多年來,也算是愛多于過。她永遠記得在清山上突然接到他薨逝的消息,那種茫然無助的感覺。

那時,她還沒有姜有汜在身邊,她就坐在床頭,一遍又一遍的問輕盈,“我父皇死了嗎?”

“除了你皇祖母,父皇對不住的,便是你們母女了。”光武帝閉了閉眼睛,看着酷似蕭笳的蕭元,似在追憶,死在惋惜:“松原上的事,傷了你母後的心,若非如此,她那樣的堅韌的性子,為了你再怎麽樣也會好好活下來的。”

蕭元別開了眼,不願看着光武帝,這事她不願意想起的事,被光武帝提起,除了沉默不語,幾乎說不出話來。

“如是你母後還在,此時也該含饴弄孫了。”

蕭元抖了抖袖子,站起身,唇間一抹冷笑,道:“你知不知道松原之事,是我這一生最不願意回想起來的,可你一次又一次的提起,不是為了我母後,只是為了讓我傷心,讓我屈從于你的意志。”

“是的,即便是現在,你要殺我要我嫁人,只要你态度強硬,我也不得不聽從,你何苦一直拿松原上的事來吓唬我。”

“你何嘗真正的絕對愧對我母後,你若真有過那樣的想法,便不會時時用她來傷害我。你每一次提起,我都悔恨為何建武五年沒有随她而去,我當年若沒有聽哥哥的話,從崇光殿頂上縱身一躍,豈不了卻一身煩勞,六根清淨?”

“元兒!”

蕭元紅着眼睛,質問道:“我當時要死的時候,你在何處,在追憶我母後嗎?還是那個美人的床上?你逼死母後,如今也将我一塊逼死可好?”

建武五年,蕭皇後薨逝那一日,趁衆人忙于蕭皇後的喪儀之事,孟光公主爬上崇光殿的屋頂上,要随皇後一塊去,幸虧當時的光王及時發現,跟着上去,說:“元兒要跳,哥哥也陪着你跳。”這才将孟光公主哄了下來,而那時呢?那時光武帝還在東巡路上,不知呆在那一個美人的溫柔鄉裏。

蕭元朝外面走了幾步,停了下來,說:“我母後不是被松原上的事傷了心而死的。”

她轉身看了一眼光武帝,眸光森森冷笑道:“她跟我說,她再活下去,你得更加厭惡她了。她早點死,你念着她的好,能待我好一點。若她死乞白賴的占着皇後的位置,只怕會跟皇祖母一個下場。”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