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042
在這個時代, 其實有很多能夠掙錢的法子, 即便是小錢, 也能很快地生出大錢。其實要蘇卿來想, 不需要本金,空手套白狼也是可以的。
不過她擦了擦道館裏的鏡子,用斷齒的木梳把何仙草亂糟糟的頭發梳理整齊。
其實道觀雖然窮, 但靠着大山, 有山有水的,以前還有何三七,說餓肚子,那實在太誇張。
就是以前何三七做飯很難吃,何仙草也沒有什麽天賦, 兩個人都是黑暗料理王,捕獵這種東西,兩個人都不會。
他們只會弄一些不會動的東西,比如說一些山貨, 種種菜什麽的。
小雞小鴨的,因為會把道觀裏弄得亂七八糟的, 何三七一直沒讓養。
主要是照顧小時候的何仙草已經很辛苦, 他沒有那個精力。
而且道士雖然不像和尚有那麽清規戒律要守, 但很多都是吃素的。
米飯和青菜一直是管飽的,就是味道一點也不好吃, 一般幾天也吃不到什麽肉, 窮人家的鍋子裏常年是沒有什麽油水的。
何仙草在這座道觀裏, 完全是跟雜草一樣野蠻生長,小身板力氣大,吃飯吃得也多,她現在發育期長個子,飯量大概是之前的兩倍,肚子就很容易餓。
可惜她就是太懂事,餓肚子也覺得羞愧,不敢跟師傅何三七要吃的,就自己忍一忍。
吃的不夠好,營養不均衡,又整天在山裏跑,從來不拾掇自己,看起來難免寒碜。
想要掙大錢,那靠打工肯定沒有前途的,何仙草沒有學歷,這個年紀,也找不到什麽好工作。
就算她擁有何仙草之前的記憶,能夠避開某些黑心餐館老板,可這年頭做點小生意都小氣,服務員的工作不僅辛苦,而且低的吓人。
打工是不可能随便打工的,可蘇卿也清楚,做生意的人都很精明,如果不知道顧客的身份,那衣着和打扮會成為他們衡量一個人靠譜不靠譜的标準。
她穿着個洗得發白的衣服,頂着這山區貧困兒童的臉蛋,沒有看起來可靠的大人擔保,誰敢把只付了兩百押金的大批貨物賣給她。
Advertisement
蘇卿這麽想着,用小刀把翻出來的鉛筆削尖,在記事本上把何仙草記憶裏的幾個點都寫下來。經歷的世界越多,蘇卿的靈魂厚度越強,記憶力也越來越好。
差不多寫完了,她把東西都記住了,便用橡皮擦幹淨,把本子放到臺子上。
紙筆這些東西,以後還能用得到,現在窮着呢,能夠循環利用的東西還是省着點用。
何仙草居住的這座山還沒有完全開發,不過這裏的風景也很一般,山裏只有個很小的山泉水,并沒有什麽開發的價值。
不然的話,就靠着景點賣門票,這處的小道觀也不至于窮酸成這樣。
蘇卿寫東西的時候還一邊捶腿,休息得差不多了,用刀子磨了打獵的工具出來。
說起來這個還是她在做王小花的時候學到的知識,換了身體之後動作沒有那麽熟練,但有知識在,倒也很快把成品做了出來。
她在山上布置了幾個小型的陷阱,然後拿了個背簍,把先前記憶裏的好東西全部弄了下來。
一些略帶酸味的野果,野生的苋菜,野生的板栗子,她回來的時候,甚至還很幸運地抓到了一只野兔。
還是感謝小花,大大提高了她的野外生存技能,要知道在原本的世界,她也只是個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阿宅。
憑借着一手好廚藝,蘇卿吃得很滿足。
她吃喝全部靠這座大山,每天一大早下山,坐六點鐘出發的18路公交到市裏,每天來回在路上要耽擱兩個小時,剩下的時間,全部被她用來逛市中心的各個店。
她也不買東西,就看各種價錢。
差不多養了小半個月,蘇卿就背了一個超大的蛇皮袋出了門。
這些東西,都是原本道觀就有的一些山貨,還有些是她自己這些天弄來的,仙草小姑娘一直覺得它們就是野草,根本不值錢,可出了山,到了繁華的大都市,這些東西就價值幾十甚至幾百一斤。
便宜的東西蘇卿沒有拿,都是拿的單價貴的,轉了兩趟公交車,她到了市裏一個比較大的菜市場,找到市場管理員,脆生生地喊:“大姐,我想在這裏擺攤,是要交多少錢呀。”
攤位管理員說:“看你要多大位置,占地不多,一塊錢就夠了,多占地方的話,像那個賣橘子的,要交五塊錢。”
菜市場會有很大這樣的小攤販,一般也就賣賣自家種的東西,沒有固定的攤位,一天到頭掙不了幾個錢,所以也就是象征性的收費。
蘇卿便交了五塊錢攤位管理費,把一個空袋子鋪在地上,然後稀裏嘩啦地倒了一大堆東西出來。
何仙草雖然是個小姑娘,身板也小,但力氣很大,加上內裏有蘇卿這個鍛煉了幾世越發強悍的靈魂,一百斤的山貨,她拎起來輕輕松松,一點也不覺得手疼。
蘇卿擺東西的時候,就有人過來問價錢了:“這些東西多少錢?”
蘇卿之前來市場踩點過,觀察了好些天,知道這裏的山貨是什麽價錢,給了比市場價稍微高些的價錢。
那女人看她年紀小,下意識還價:“你這東西怎麽比別人家貴那麽多,人家才二十幾塊。”
“大姐,這二十幾和四十塊質量也不一樣啊。這些東西就我山裏的二伯父家弄的,這都是用泉水清洗得幹幹淨淨,一點泥沙都沒有,然後給我們送過來。家裏實在吃不完,拿出來讓我拿出來賣,你看看,要不是自己吃,哪裏有這麽幹淨的。”
這裏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原本的何仙草處理的,小姑娘不會拾掇自己,但其實挺愛幹淨的。而且就像她說的,這些都是山裏人自己吃的,什麽野山菌,黑木耳,香菇,肯定是用山泉水得幹幹淨淨去晾曬的。
蘇卿又稍微整理包裝了一下,只挑出個頭飽滿色澤好的來賣,雖然比這個市場賣的大部分要貴一些,但從性價比來講,賣家是一點也不虧的。
蘇卿心平氣和地講道理,她這段時間吃香喝辣的,把小姑娘幹癟的身體養得氣色好了很多,加上今天出來的時候整理儀容,看起來不再像個貧窮山區來的可憐孩子,像是家境還算不錯養出來的小姑娘了。
“知道大姐你眼光好,這山貨,都是一分錢一分貨。我家裏人交代了,不準我低于這個價錢賣,要是賣不出去,就留着自家吃了。你看看我的臉,氣色好不好,就是因為這些天天天吃這個。這種成色的你能找到這個價錢的,我比他低兩塊一斤賣給你。”
那大姐仔細打量蘇卿,小姑娘的衣服很整潔,頭發也梳理得整整齊齊,紮了個馬尾辮,露出光潔的額頭,雖然頭發黃了些,可氣色的确不錯。
“不是黑木耳能黑頭發嘛,你這頭發怎麽這麽黃?”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家庭主婦大多數都是很精明的。
蘇卿很理直氣壯地說:“這個是遺傳的,它是黃了點,但色澤很健康呀。”
她表現得對自己的産品很自信:“這樣吧,我今兒個會一直在這裏擺攤子,你中午要是覺得不好吃,剩下的全部拿來退,要是覺得好,回來再做生意,我給你算便宜點。”
那大姐在攤子上看了半天,挑挑揀揀的稱了二兩香菇走了,她正好買了一只雞,給兒子做小雞炖蘑菇吃。
比較貴的東西,一般就是看質量,質量過得硬,人家也不缺這點錢。
蘇卿差不多八點過來,到中午十二點的時候,東西已經賣了一大半。
她沒有數具體有多少錢,反正生意成交之後,就裝進一個小包裏。
等到下午的時候,來了一些回頭客,是中午做了菜,覺得成色非常好,值得這個價,又記得小姑娘說不來了,折回來買的。
快到公交車最後一班的時候,蘇卿的東西賣得差不多了,送了一點她去解手期間看攤子的賣水果的阿婆,對方還回了她幾斤橘子。
她一共背了一百多斤的山貨過來,兩個超大蛇皮袋,價錢平均在四十元左右,其實還有更貴的,那是中藥材,她沒打算在菜市場這地方賣。
算算價錢,這一天進賬差不多就是在四千元,因為沒有成本,淨利潤就是這麽多。
不過這個是原本的何仙草長久的累積,畢竟山貨不是那麽容易采的,清洗晾幹都挺麻煩的。
四千元,再把藥材賣一賣,本金差不多就全了。
不過可能委托人的運氣是真的不大好,一發財,她就要倒黴。拿了這筆幾千元的“巨款”,她一個沒有親戚來接,孤零零一個人的小姑娘,就被人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