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過關
“朕早已昭告天下?這是何意?”
看到那支舞的時候,皇帝第一個想到的是曾經舞過的人,然後才是周明隽。
若說這世上還有誰知道這支舞曲,或許只有身為親生兒子的他。
而這段時間他住在王府,在昇陽的安排下,由他給出這支舞曲,讓孟家丫頭來跳,非常說的通。
皇帝問這句話,并不是真的為了得到什麽答案,而是下意識的想證實,他是不是也參與其中。
一向低調的周明隽這一次不僅承認了,還大有要為這丫頭開脫解釋的意思。
周明隽:“不知父皇可否請來今日體考的考官,兒臣有疑問相詢,或許等兒臣問清楚這些問題之後,更知道怎麽回答父皇的問題。”
不少人都看着周明隽,即便是瞎子也看的出來此刻的五殿下好像要站在孟二那邊了。
可是這是什麽時候發生的事情?
五殿下不是孤僻清高又冷傲嗎?竟然也會有為了一個女子解釋的時候?
考官被請了過來,他心裏隐隐知道是為了今日體考的這個說法。
“臣參見皇上,皇後娘娘,貴妃娘娘。”
周明隽看着考官,淡淡道:“敢問先生,如何才算是體考合格。”
主考官沉思片刻,道:“女子的體考有京鼓舞,雲仙舞與毽球。”
“京鼓舞以舞姿與擊鼓姿勢、節奏、力量得分,雲仙舞以最具柔勁的動作得分,至于毽球,則是自踢和接踢的成績做參考。”
周明隽有條不紊:“敢問先生,當初為何定下這三個題目?”
Advertisement
考官雙手交握于身前,信自答來:“這自然是整個監學寺秉承聖上的意思定下來的考試。京鼓舞講究剛勁,雲仙舞看柔勁,至于毽球,則是考察學生身體的配合與協調能力。身為大禹的子民,應當強身健體以報國家,即便是女子也不好弱柳扶風,能學好這三門,與學生的身體有益。”
周明隽仿佛在等他的這個答案:“誠如先生所說,父皇頒布律令,族學設立體考,并非為設而設,初衷是為了鍛煉體質。若将最初的目的局限在兩支舞一只毽球上,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整個監學寺,乃至于父皇設立族學的初衷,都被物化為一種死板的形式?”
主考官被問得目瞪口呆:“這……”緊接着又肯定道:“這是規矩,是政令,怎可擅自改動!”
周明隽又道:“孟二姑娘的舞,大家有目共睹,若論仙靈之氣與柔勁,無論是第一節的柔美還是最後一節的驚豔,都彰顯了她的柔勁,若論節奏拿捏與剛勁,中段的舞風正應了這一個考察。至于身體四肢的配合與協調,我想那精準無誤的五球,會比一個毽球考試看出更多的功底來。”
周明隽話一出口,其他人都沉默了。
周明隽掃了其他人一眼,繼續道:“至于昇平縣主所說,兒臣私以為不妥。倘若當初監學寺定的不是雲仙舞京鼓舞,而是別的來替換了,那今日即便跳了京鼓舞,雲仙舞,是不是也不作數?既然明白考的本質用意是什麽,順着這用意應了考,形式上的東西,是否可以酌情的予以寬限?自然,若是今日昇平縣主認定只要跳的不是雲仙舞,不是京鼓舞,考的不是毽球,就代表考生體虛如廢,兒臣無話可說。”
“你……”昇平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說什麽好。
崇宣帝聽得認真,笑道:“沒想到隽兒回宮不久,竟是最懂朕的那一個。的确,朕的初衷只是希望臣民百姓能懂得強身健體的道理,不要活生生的将自己憋成了一個廢人,而不是死板的限定在一個小框框裏,一定要按照這個法子來做。”
皇帝都這樣說了,其他人更不敢吭聲了。
“可是你剛才說,朕早已經将答案公之于衆,這又是什麽說法?朕怎麽不記得自己曾經有這樣的做法?”
周明隽:“父皇可還記得之前處置作弊一案的事情?”
皇帝一愣:“自然是記得。”那一日多虧了他的提點,他才幡然醒悟,只要自己的立腳點穩如泰山,站在道德制高點,那些老狐貍自然就不能說什麽了。
周明隽得到了皇帝的肯定,話鋒一轉:“退一步說,昇平縣主認定了孟家姑娘沒有應考既定的題目,不算是正經的體考,往嚴重了說甚至是在作弊,借着昇陽縣主的‘驚喜’作弊,且不說孟姑娘究竟是為了驚喜而這樣做,還是另辟蹊徑的給自己争一個機會,父皇以為,比起考試中不擇手段的作弊,又是一個什麽樣的說法?”
崇宣帝一愣,竟沒答上來。
周明隽幫他說出了答案:“若是只為了考察學生的體質,那麽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雲仙舞也好,其他舞也好,不拘泥與形式也無傷大雅。父皇曾經親口說過,您喜歡看到後輩聰明的樣子,同樣是一份聰明機智,應考也罷,學習也罷,是用在正途上,能做到事半功倍,您樂見其成。孟二姑娘跳不好雲仙舞和京鼓舞,但若是她找到一支同樣具有考核意義,自己還能跳成的舞,這就是她的智,也是父皇曾明言願意看到的智。”
“父皇不願意看到的智,是弄虛作假的徇私舞弊。敢問今日孟二姑娘的一曲舞,弄了哪門虛,作了誰的假?”
震驚的不只是崇宣帝,還有在場的很多人。
其中包括孟雲娴。
她忍不住擡頭看了一眼站在幾步之外鎮定發言的哥哥。
就像他當初許諾的一樣,勤能補拙,人定勝天,所有的努力,他從未說過是讓她一個人來。
他只讓她專心做好這一件事,不問緣由不聞其他,教她事後的應對之詞,剩下的,他來。
這支舞的确是融合了三個體考的特色,但風急绫動,以動襯靜,讓開場那一節更添仙氣,巧妙地将雲仙舞對柔功的要求淡化又不失雲仙舞的氣韻,第二段讓京鼓舞的鼓點掌握更吸引眼球,第三段以五方踢蹬博得滿堂喝彩,那最後一招看似仙靈,實則是将剛勁美化成了柔功,為了這一盤,她這幾日都不敢放松。
萬幸的是他沒騙她,這麽多年,從未騙過她。
同樣的話,在崇宣帝聽來又有了另外一番意思,因為這番話,無異于一個新的提示。
當日他懲治了那些作弊的學生,還懲罰的非常嚴重,那是他嚴狠的一面,而當日隽兒的話只說了一半——凡事都有兩面,防範他人胡說八道污蔑君王的最好法子,就在對劣“智”施以懲戒後,再對優“智”予以肯定,從這個層面上再次肯定了對‘劣智’做出懲處的必要,方才算是将這件事情畫了一個圓滿,證君之分寸。
而今日,崇宣帝好像看到自己的兒子雙手奉上了一個他一定要肯定的“智”,也是證明給那些老狐貍看的‘智’之所在,‘仁’之所在。
貴妃的眼神在那幾個孩子身上掃來掃去,忽然輕聲一笑。
在這人人屏息的氛圍下,貴妃成功的吸引了皇上的注意。
“愛妃笑從何來?”
皇後模樣冷淡的看了貴妃一眼。
這個女人,又要作什麽妖?還是說今日不只是昇陽和那個小賤種合謀,還有貴妃也參與了其中?
貴妃對着皇帝溫婉一笑,柔聲道:“臣妾是開心呀,跟着皇上總能沾到運氣,瞧見一些平日裏怎麽都瞧不見的。”
平日裏怎麽都瞧不見的?
皇帝平和一笑:“什麽就是你瞧不見的?”
貴妃起身,對着皇上盈盈一拜:“臣妾不敢相瞞,自從皇上将五殿下送往臣妾宮中,臣妾就覺得這孩子性子太過冷清,少了些同齡人的熱乎勁兒,原本還擔心這孩子是沒有熱乎勁,原來呀,不過是因為想熱乎熱乎的人沒有出現罷了。”
孟雲娴微微一驚,貴妃這是什麽路數?
昇陽恍若看不到昇平的挑釁似的,彎唇一笑,埋藏深意,且被崇宣帝精準的捕捉若非這裏人多,他差點要一拍腦門道一聲“原來如此”了!
之前隽兒大膽求親于昇陽,令他十分惱火着急,他雖然是生父,多年來卻從未盡過父親的責任,還對這個孩子滿懷歉意和愛意,無論如何他都是無法親自下手去訓斥,貴妃年紀尚輕,又無子嗣,沒什麽經驗。且人已經過到貴妃名下,公然讓其他人來插手教訓,便是讓貴妃難堪。
後在貴妃的提點下,皇帝才明白要把這件事情化解,最好的方法就是交給昇陽自己。
昇陽走到今天的位置,堪稱京城貴女中的楷模,且既然隽兒對昇陽有意思,那也一定願意親近昇陽,讓昇陽親自來告訴他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是最好的。
而今日,昇陽以驚喜為名,讓這小丫頭跳了一段與梵音那支舞極其相似的舞,不可能是她自己編出來的,這裏面,或許有隽兒的出謀劃策。
剛才,隽兒句句争辯,有理有據,且毫不遮掩的表現出了自己維護孟侯女兒的心思。
所以,這極有可能是昇陽借着這個機會,選了一個姑娘去自己府上學舞,趁機撮合了她和隽兒。從如今這個境況來看,極有可能是有了成效。
若說之前皇帝還想着給周明隽好好地配婚,那麽在這孩子語出驚人之後,他只有一個想法——誰都行,只要不是同宗近親!
皇帝忍不住暗暗贊嘆,昇陽果然聰明,這樣就将他與貴妃頭疼的事情化解與無形。
他瞅了一眼臺下乖巧的小姑娘。她有一副和孟侯相似的容顏,活像一個可憐巴巴的小孟侯,叫人想欺負一下的同時又讨厭不起來。
半晌,皇帝輕笑起來:“昇陽,方才昇平說了那許多,平日裏你能言善辯,怎麽今日卻不發一言了?說說看,朕想聽。”
昇陽的确是沉得住氣,等到這一刻才開口。
“善政得民財,善教方得民心。皇上英明,廣開教學,兼設體考,君上之用意昇陽瞧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皇上還想怎麽問呢?昇陽倒是覺得,這種問題該問一問在座那些不懂君心真意的人,也好借今日這個機會,叫她們不再有什麽糊塗的猜想和可笑的質疑,于皇上來說,也是一勞永逸之事嘛。”
崇宣帝朗聲大笑。
在一片“你知我知”的眼神中,大家隐約明白,今日這孟侯的女兒,是保定了。
昇陽的眼神掃過那對神情激動正在對望的小鴛鴦,最後落在了默不作聲許久的昇平身上,豔麗的唇角勾出一個淺淺的弧度,一如多年來的每一次。
昇平看着她,握緊了拳頭。最煩她這個模樣了!
作者有話要說:
看到有萌萌讨論前面那個小黑的劇情,那啥,故事是要一直發展承上啓下的嘛~~而且這并不是娴娴的巅峰,只是一個開始。
她要改變噠。
再看一眼現在的娴娴吧,畢竟看一眼少一眼了。
如果還是生氣氣,那就伸出你們的小手手,拿紅包啦!!!!
撸袖子,我今天要寫個九千給你們看!
ps:昇陽和昇平不得不說的二三事,一線記者·娴将會為您獨家報道。
pps:如果對昇陽縣主感興趣~可收藏系列預收文《夫貧(憑)妻貴》,不是一個時間線,所以可以大膽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