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巨變前奏(一)
“還能有什麽理由,蒙古蠻夷一向不講道理,如今自然是缺東西了,要來我朝劫掠一番。”明珏說着便帶了些咬牙切齒的味道在裏面,蕲州地處邊境,他來了之後沒少見到蒙古軍騷擾劫掠,可是朝廷不管他也是無可奈何。
“殿下真的以為,蒙古這樣大的陣仗,只是像以往一樣劫掠一番嗎?”洛文熙目露精光反問道。
“那難道有什麽隐情,先生若是知道就快些告訴孤吧!”明珏馬上反應過來,急切地問道。
“我從數年前便關注着蒙古的動向,如今老汗王的身子已是油盡燈枯。蒙古的大王子勇猛無雙,可是卻只是個沒有頭腦的匹夫。可是他也不會眼看着汗位落到自己的弟弟手裏,于是打算趁着老汗王還在,再立些戰功好争取籌碼。眼下蒙古的攻擊就是大王子等不及的結果。”洛文熙沒有将一切和盤托出,繼續引導着明珏思考。
“哦,我知道了。”明珏恍然大悟。腦子裏零零碎碎的片段此刻都連貫起來。“先生說過蒙古最有可能繼承汗位的是親漢派的二王子,那麽與蒙古的此戰就關乎着汗位的繼承人問題。而誰繼承汗位又關系着父皇能不能回國。”
洛文熙在心裏想“孺子可教也”便笑着點了點頭道:“殿下聰明,想到點子上去了。若是太上皇能夠順利回國,那麽天下的局勢就真的要大變了。”
“先生描繪雖然美好,可孤瞧着卻仍舊是漫漫長路,蒙古将來會由誰來繼承,父皇又能否順利回國還有回國後的奪權之鬥都還只是未知之事。“
“豈不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事情尚未成定局,殿下又何必先生了恐懼呢?”洛文熙目光堅定地鼓動:“如今正是上天賜予的好機會,我們不能白白浪費,事在人為,只要殿下盡人事便好,又何必過多考慮最後的結果呢?”
明珏聽了洛文熙的話,只覺得多日來胸中的抑郁之氣都一掃而光了,就像是大霧過後的晴天一樣讓人遍體舒爽。拍手大笑贊道:“先生的話真叫孤茅塞頓開,大丈夫生于世間,又豈能怕前怕後的呢?”
“先生,依我之見我應該親自帶兵上沙場的,詹臺宏與我是面和心不合,倘若是他大勝歸來,氣焰必然要超過我。若是他戰死沙場,那我們就更是要陷入孤軍奮戰的地步。無論如何,我都不應該在蕲州城裏苦守。”
“殿下既然已有決斷,為何不付諸行動呢?”
“因為簡之……簡之他說……”明珏猶豫了一下還沒有把話說完,洛文熙便擺手示意自己明白了。
“陸公子那裏,就讓我去說吧!”洛文熙主動将事情包攬到了自己身上。
“那就多謝先生了。”明珏站起來像模像樣地作揖行禮,大喜道。
洛文熙一向是個行動迅速,不好拖延之人。他既然答應為明珏去說服陸珩修,當天晚上便去了陸珩修的房裏。
“洛先生?”陸珩修見洛文熙深夜前來不免有些驚訝,“這麽晚了您來找在下可是有事情?”
Advertisement
“陸總管莫要見怪,洛某深夜打擾,确實是有事相商。”
“請進吧!”陸珩修看着洛文熙謙和溫潤的笑顏略帶歉意,擡手将洛文熙請了進去。陸珩修身邊沒有服侍的人,就自己親自為洛文熙斟了一杯茶。
洛文熙接過茶來,捏着蓋子撥了撥浮在上面的茶葉,卻沒有喝。茶氤氲的霧氣模糊他的面容,教人更加看不清他心中所想。
“陸總管,你為何不願意讓殿下去征戰呢?”過了半響,洛文熙突然開口打破了沉默,開門見山地問陸珩修。
“原來洛先生是為這個而來。”陸珩修嘴角浮起淺淺地笑意,開口道:“殿下年紀還小,戰場上刀劍無眼,若是殿下有個三長兩短該如何?”
“陸總管未免太過小心了,殿下親涉沙場也不過是為了給戰士們鼓勁,難道洛某是要殿下親自上場厮殺嗎?”
洛文熙說着将茶放到桌子上,接着道“時事造就英雄,亂世正是英雄崛起的時候。就是英帝、睿帝兩位皇帝都曾親自征伐,殿下為何不能趁着這風雲變幻之際來壯大自己呢?”
陸珩修完美的笑容開始出現裂痕,他何嘗不知道明珏應該去。這麽多年,明珏等待的不就是這樣天下大亂的變機嗎?可是事到臨頭他還是不放心,這個變機來的太早了。明珏才十五歲,他還那麽年輕,若是再晚幾年,陸珩修絕對不會阻攔。
“先生說的不錯,是我愚鈍了。但若是殿下出征陸某必然要随軍。”陸珩修知道這是一個不合理的請求,相比于随軍自己更适合留守蕲州城,明珏在蕲州謀劃多年,自己身為王府的總管,應該為明珏守好蕲州的根基才對,但是他又如何能夠放任明珏一人獨自面對危險呢。
“你若是也走了,誰來守蕲州城?”洛文熙質問道。
“先生,請先生成全在下的私心吧!陸某實在不放心殿下,至于守城還有天樞和陳大人啊!”陸珩修長揖至地,态度誠懇。
“唉!罷了,人間自有癡人在啊。”洛文熙嘆息一聲算是默認了。他站起來背着手離開了陸珩修的房間。其實他早就看出來陸珩修對明珏太過在乎了,陸珩修不是那種蒙昧無知的奴才,更不是遭受聖賢經書“荼毒”至深的書呆子,按理說不該如此愚忠。既然如此,便只能算入癡人之列了。
看着如今的陸珩修一心為着明珏的樣子,洛文熙不禁想到自己也是個癡人罷了。當年翰林院裏驚鴻一瞥見到的那個熱血青年,不是也讓自己寧願舍棄大好前程,也要保他一命嗎?而且自己還跟着那個傻瓜跑到這荒涼之地來裝什麽隐世的高人。
既然決定了同意明珏出征,陸珩修便沒日沒夜地安排起來。當初詹臺宏馳援雁城時帶走了蕲州半數人馬,而且是精銳盡出。現下蕲州城中還有不到十五萬人馬,大多是一般的兵士。陸珩修與天樞和洛文熙等人反複商議之後決定再帶上五萬人,剩下的留下,至于明珏的親衛軍,自然是在影衛司裏挑選。影衛司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早已不再是當年只有區區幾百人的暗殺團隊,而成了一支多達五千人的精銳隊伍。
轉眼間便到了出征的日子,西風獵獵,萬裏無雲,大軍軍容整齊,衣甲鮮明,玄色旌旗上紅線勾勒出一個大大的“肅”字,在半空中飒飒作響。軍士們意氣風發,刀槍的刃鋒在陽光下折射着寒光。告別了出城相送的百姓,大軍終于出發了,整齊劃一的馬蹄聲震得大地都在顫抖。
明珏一身戎裝,銀甲白袍稱得他俊美威嚴,神采奕奕。他年紀尚小,身着重甲卻并不會讓人感覺孱弱,反而更顯英勇。
陸珩修身騎白馬跟在明珏的右後方,目光輕輕地落在明珏身上。他在心中默默念道“殿下,如果你需要我的陪伴,我一定不會拒絕,即使我不知道這條路通向何方。”
明珏沒有回頭,他滿心想着在陌生的戰場大展手腳,目視前方露出了一個躊躇滿志的微笑。
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侖,笑呂梁.磨劍數年,今日顯鋒芒.烈火再煉雙百日,化莫邪,利刃斷金剛.
雛鷹羽豐初翺翔,披驚雷,傲驕陽.狂風當歌,不畏冰雪冷霜.欲上青去攬日月,傾東海,洗乾坤蒼茫.
如今是春季正是風沙最大的時候,出了城便是風沙漫天,昏天暗地。陸珩修不曾習武,一路上整日地騎馬颠簸讓他有些難以忍受,他默默地換了幾個姿勢,咬緊牙關忍着,漸漸落到了隊伍的後面。
所幸蕲州城距離雁城并不是十分遙遠,在第三天傍晚,他們終于抵達了雁城附近。暮色四合下,人的視野沒有多大的範圍,突然一人騎着馬奔入了明珏的視野。來人一身铠甲,在暮色中辨不清顏色樣式,因為不知是敵是友,明珏讓身旁的李一陌上前查看,大軍就此止住了步伐。
“報!王爺來人是雁城的守軍。”李一陌探查清楚了趕緊回去回複。來人在李一陌之後也過來了,他翻身下馬半跪道“王爺,雁城被蒙古軍圍攻了,請王爺務必趕去營救。”說罷便倒地不起了,明珏仔細一看才發現他 背後插着一支箭,血已經濡濕了他身後的一小片土地。
陸珩修見隊伍停了下來便從後面拔馬上前,到明珏身邊剛好聽到來人死前最後一句話。“殿下不可魯莽,來人身份不明,或許是敵人也未可知。”陸珩修忙道。
“孤知道了,李一陌你帶幾個人去雁城查看一下,無論什麽情況千萬不要卷入,立刻回來禀告。”
“是。”李一陌得了命令,立即帶上幾個身手最好的兄弟隐入了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