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機會來了
西北之亂已平,陸恒修的心思又轉到了如何找個合理的理由去一趟安徽上。只不過他還沒來得及找到理由,影十三就給他帶來了一條大好的消息。
陸恒修信不過其他人,影十三便奉命一直在安徽監視德喜,等待陸恒修前來,沒想到不到一年有了這樣的機遇。
信中說:德喜已離開安徽前往京城,今年乃太皇太後薨逝十周年,德喜請命去為太皇太後守陵三月,以表忠仆之心。大人可趁此機會在末陵攔截,時機珍貴,萬勿錯失。
陸恒修接到影十三消息沒幾天,就在內閣的公文裏看見了德喜遞上來的請求,便确定了此事。他唯恐明珏不答應,還将信件夾在一堆公文裏,專程親自給明珏送了去。
“皇上,臣翻閱公文的時候偶然看到的一封信件,是德喜遞上來了,說想請旨去末陵為太皇太後守靈。也真是難為他一把年紀還有這份心意,您看是不是批準了。”陸恒修有意提起。
“哦?是嗎。”明珏接過信件一看,果然如陸恒修所言。
“既然如此就準了吧。”禦筆朱批一劃就批準了德喜的請求。
“皇祖母是待朕最好的長輩,朕真該親自去看看她。”
“皇上是九五之尊,怎可輕易離京,末陵雖不遠,但地處偏僻,皇上還是別去了。”陸恒修當然不能讓明珏去,他還有事情要辦,“倘若皇上十分想盡一盡孝心,不妨讓臣代皇上前去,再交代禮部的官員操辦一番也夠了。”
“你啊,”明珏無奈地笑了笑,一把把身邊站着的人摟進了懷裏,“你怕朕辛苦,自己倒是不辭辛苦,你對朕這麽好,讓朕怎麽報答你呢?”
“都是為臣的本分而已,這天下能為皇上出生入死赴湯蹈火的英雄數不勝數,微臣做的這些小事又算什麽。”
“你太自謙了,旁人對朕好多少也是因為朕是皇帝,他們出生入死也好,赴湯蹈火也好,到底還是為了自己的前程,真心為了朕的又有幾個。”明珏感慨一番,又說:“不說這些了,年前你與朕說的徹底改革吏治的方案,現下進行的如何了?”
“內閣幾位大臣商量着已經草拟了初步的章程出現,現在時機未到不敢貿然走漏風聲,一些方面的意見和消息都是暗中收集的,未免失之偏頗,日後要實行起來還需慢慢調整。”
“等等整理一下草拟的章程先給朕看看,這樣牽連甚廣的事情,還需從長計議。”明珏知道陸恒修關于改革的提議十分重要,也明白他是主管推進此事的最佳人選,但私心裏又有一絲不舍。
歷來推廣變法改革的,有幾個能得善終的呢?商鞅變法,大秦富強,可商君還是遭車裂慘亡。吳起變法,楚王一死他的繼承者就在先君的屍體上亂箭射殺了楚王生前最器重的臣子,有這樣的前車之鑒,明珏怎能不怕?
“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一旦推行就不能停止,事先的考量總要廣泛一些。”
“你最近常去太子那裏,想必和他的關系緩和了許多 。”
說起太子來,陸恒修笑了笑顯現出活泛的生氣來。
“是啊,太子年幼,心性本就善良,只要有人善加引導自然會走上正途。臣雖不敢自诩良師,但時常去授課也混得幾分臉熟的情誼。”
“哼。”明珏聽了很不以為然,陸恒修也太過謙虛了,早年他小的時候,就是陸恒修教的,直到後來才拜了洛文熙為師。教過他的老師,誰敢說不好呢?真是便宜那小子了才是。
“太子的身體已經大好了,就是時常想念皇上,皇上有空也該多看看他才是。”
“你這話和樓貴妃說得一模一樣,朕不喜歡。”先皇後段氏是段文正的孫女,因着她是段氏又是明珏迫不得已娶的,所以進宮後備受冷落,明珏倒也說不上多恨她,只是厭惡得很,一眼也不想多看。
太子出生後段氏将他看得如珠似玉,親自養在身邊照料,明珏要是看景珂就得連帶着見皇後,所以幹脆都不見了,所以景珂打小兒就跟他不親近。
等景珂稍微長大一點了,表現出了異乎常人的才智來,明珏這才注意到這個一直被自己冷落的嫡子。不過明珏對這個孩子還是沒什麽好感,他重視他只不過因為他聰慧敏行,是個可堪托付江山的好繼承人罷了。
“皇上怎麽能因自己的喜好就冷遇太子呢?這樣的舉動不利于社稷穩定啊。您既然有心将他作為繼承人培養,就該多少教他一些東西,再好的老師又怎麽能比得上他父皇的教導呢。”
“行了行了,中午叫他過來和朕一起用膳好了。朕怕了你的唠叨還不成,現在你說話的口氣越來越像那些老翰林了。”
“臣如今的身份,自然要老成持重一些,何況臣一把年紀了,皇上嫌棄臣,自可以找年輕活潑的人相伴。”
“伶牙俐齒,朕真是拿你沒辦法,東宮那邊你親自去跑一趟吧,賣那小子個人情也好。”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