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步步為營
是的, 是罷手天下, 不是罷手兵權。
謝長安了解藍瑾瑜,她很清楚:藍瑾瑜真正在乎的, 不是兵權,而是天下——天下的安穩, 天下的百姓。
謝長安了解藍瑾瑜不是一個貪戀權勢的人, 但是真的很關心天下萬民。如果說她有什麽理想的話,那就是天下太平了。
或許, 正因為她常年見慣了戰争殺戮,才更懂得和平的寶貴, 也更懂得老百姓的苦處和需求。
以戰止戰,不是最好的法子,卻是她這個習武之人能給予萬民的唯一方式。
她的心裏,是真的裝着天下萬民。
正因為知道這個, 謝長安才自覺自私,因為她為了挽救藍瑾瑜的性命, 枉顧了藍瑾瑜的理想。
生命和理想, 孰重孰輕?只有藍瑾瑜自己能判定。其他人都沒有幫她選擇的資格。
所以,謝長安便沒說這一條理由,只說自己想與她攜手終生。而這攜手, 是需要她放棄軍權的。
這是愛情與理想的抉擇。
若是藍瑾瑜選擇了愛情, 自然也就等于将愛人放在理想之上。既然這樣, 作為她愛人給她選擇的路, 自然也是要認可的。
這樣, 就等于謝長安還是把選擇權給了藍瑾瑜。只是,換了一種明目。
藍瑾瑜選擇了愛情。
——坦白說,這結果是謝長安完全不能預知的。
所以,謝長安也将自己的命運交給了藍瑾瑜。這對她而言,可是頭一遭。不管是曾經在娘家作為嫡長女管家算計,還是後來在皇宮作為皇後漠然任性,都不是個會将命運托付給別人的人。她,不信賴任何人。
可這一次,她卻想把幸福放到另一個人手裏,等她的抉擇。
Advertisement
雖然抱着希冀,但等到藍瑾瑜真正說出決定,謝長安還是很震驚感動的。
她知道,這世間不是誰都在乎名利,但每個人都有自己在乎的東西。藍瑾瑜從來最在乎天下蒼生,而她守護天下蒼生的途徑,就是守疆衛國以戰止戰。
一個人肯為你放棄她最在乎的東西,自然是真的将你放在心尖上了。
既然如此,謝長安也就有了自私的底氣,想留藍瑾瑜的命來伴自己餘生。
只是,內心終究有些不安。
畢竟,她也一樣愛着藍瑾瑜啊。如果真愛一個人,就不會輕視她的理想。
所以,謝長安忍不住重複确認:“你真的決定了嗎?以後不後悔?”
原本,她就不是個糾結的人。更何況,是如此這般反複糾結。
可現在,卻忍不住一再确認。
似是也看出了謝長安的緊張與不安,藍瑾瑜再度微微一笑,正色道:“你放心,我不會後悔。更何況,這是我自己的決定,也沒資格後悔。”
謝長安抿唇點頭。
雖然心裏依舊有些不安,但還是決定相信藍瑾瑜。
“那你這次,就把兵權交出來?”
藍瑾瑜沉吟:“放心,我總會交出去,如果這擂臺上能出現一個武學高手,我指點他一二便會離去。若是擂主武功還不夠高,我會将自己的武功教給他,再指點一二。時間都不會很久。”
謝長安知道藍瑾瑜素來心系天下,如此決定也在情理之中。
但還是忍不住由衷贊了聲:“将軍高義。”
藍瑾瑜哈哈一笑,沒再說話。
謝長安只覺對方豪氣幹雲,讓人神往。
兩人不再說話,只憑欄遠眺擂臺,關注着場上的一切。
這裏離擂臺極遠,謝長安是完全看不清臺上情況的,只有藍瑾瑜練武之人耳聰目明,才能看見。
這地方是藍瑾瑜選的。
她很清楚,那些人打完擂臺後自己再出場,可以說已經占盡便宜。因為別人一路殺上擂主的位子,可以說是一場場車輪戰輪下來的,等打敗所有對手,只怕早已是精疲力盡。而她,按照皇帝的意思,坐在簾後觀戰,一來以逸待勞,二來也能從擂主的一輪輪厮殺中,熟悉臺下人的武功。
皇帝并不知道藍瑾瑜對武功過目不忘的本事,但他相信有了“以逸待勞”和“知己知彼”這兩條優勢,自家大将軍會立于不敗之地。
這是他對自家大将軍的絕對自信。
藍瑾瑜作為練武之人,自然知道自己占盡優勢。尤其,她自己還知道自己對武學有過目不忘的本事。
不過既然打定了主意要輸,她也就無所謂看兩眼,剛好,還能看看這屆擂主的斤兩,估摸一下将來把大軍教給他放不放心。
——不只是武學上的斤兩,也看頭腦上的斤兩。要知領軍打仗不是單人鬥武,涉及到很多兵法和智謀,有些決定輸贏的戰機更是轉瞬即逝。這都需要一個好的頭腦!
所謂一通百通,頭腦是否靈活,看一個人在擂臺上随機應變的能力,也是可以看出一二的。
只是既然已占了“知此知彼”的先機,就不好再“以逸待勞”。不然就真的愧對自己了。
所以,她離得遠遠的。起碼,等輪到她出場,用輕功趕那麽遠,得耗損些力氣。
這已經是他能耗損自己的極致。再多,皇帝是絕對不同意的。
同時,這也是謝長安給她出的主意,也算為她後來的“輸”找了一個借口。
當然,謝長安安排的借口還不只這一個,她已然在路上安排好了刺客,“刺殺”藍瑾瑜。屆時,從這望江樓到對面的擂臺,一步一殺機。
這也是釋疑天子的無奈之舉。想卸掉兵權,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
自古皇帝從來貪心,既防着你,還要你給他賣命到死。
藍瑾瑜到時只能一路殺将過去,免不得要挂點彩,才好“力竭”地趕至擂臺,輸掉比武。
這可是謝長安竭盡所能為藍瑾瑜安排的刺殺。
為了讓皇帝相信,她甚至動用了最厲害的幾名死士,力求真實。
這原本是她父親給她準備的随身死士,說是疼她也好、說是維護謝家榮華富貴也好,反正就是怕女兒在皇宮受欺負,甚至造人暗算,安排的随身保镖。
這些保镖在明面上是這些死士,暗地裏就是影衛。不同的是,明面上的死士謝長安知道,暗地裏的影衛,卻是連謝長安都不知道的。
比如,離影。就是她從來未見過的。
另外,為了防止謝長安被別的嫔妃下個藥堕個胎什麽的,在宮裏也一樣布置了暗中保護她的眼線。
當然,這些眼線也一樣是有的她知道、有的連她自己都不知道。
如今,她将自己知道的死士幾乎派出大半,務求傷到藍瑾瑜。
比武持續很久,既有各名門正派的頂尖高手,又有各邪派的曠世奇才,紛紛上臺較量。
這一番比武厮殺,确實精彩。臺上的軒轅烈原本是礙于跟皇後的賭約,才不得不設這麽個擂臺,開這麽個比武大會。
原本,他沒抱任何希望,只認自己的天下兵馬大将軍。但是,一路比武看下來,發現天下武林竟是人才濟濟,高手無數。
他越看越有興趣,漸漸心思起了變化:雖然讓別人取代藍瑾瑜是不可能的,但是招攬這些人物為自己所用,也是不錯的。
向來,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這些武林人士是朝堂大患,既怕他們滋擾生事,又不好認真剿滅——畢竟,別說那些都是武學高手,就算精兵盡出,也未必能盡數剿滅;就算是真能剿滅,只怕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為他們浪費巨大兵力,實屬不智。
雖說“攘外必先安內”,但那些武林中人畢竟沒做什麽特別大的惡事,更沒有威脅到自己的帝位,其危害程度,遠遠比邊疆外患小得多。
如今看來,當初沒有剿滅這些,武林中人是對的,他們不只對自己無害,甚至還可能為自己所用呢。
将來若是能讓這群江湖子弟上陣殺敵、為國效力,也是不錯的選擇。不用替代藍瑾瑜,但是可以按武功和謀略高低,各封其位,讓他們各司其職,為戍國守疆都盡一份力。
皇帝心中的!如意算盤越撥越快。
終于,日落西山,擂臺也已經打到了最後。
“臺下可還有英雄想要賜教?”
連勝了七場,眼看無人挑戰,勝者抱拳環視四周,詢問。
如果詢問之後還無人上臺,差不多就可定結果了。
畢竟已經比了一整天,也差不多了。
臺下圍觀者也覺得差不多可以出結果了。
——已經打了一整天,該上的都上了,少林、武當都已下場,各大邪派也沒閑着。如今場上勝的便是魔教少主,想來也是沒人勝得了他,個別勝得了他的少林高僧、武當長老之類的估計今天也沒到場。
然而,一人走了出來。
一身黑衣,外加黑紗遮面。
一步一步,走上擂臺。
所有人都在猜測她的身份。
唯有藍瑾瑜一眼看出:這個女子不是別人,而是離影!
那個在皇宮裏失蹤、留書要取她性命的離影。
藍瑾瑜不再猶豫,從望江樓越欄而去。
白衣如練,速度驚人。
與此同時,一幫殺手不知從什麽地方沖了出來,直襲藍瑾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