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瞞天過海

李簡退回西涼關後,正是裴天賜一招制敵的好時機,這時朝廷卻出了大亂子。

皇帝李蒙病入膏肓,竟然不顧阻攔想要遁入佛門,朝堂之上沸沸揚揚,貪官污吏更是一手遮天,民怨四起。

恰在這時,錦襄王也謀反了,帶着收買的近萬名禦林軍将皇城包圍,想要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眼看李簡就要戰敗了,朝廷卻突然傳來密旨,要他們分出一部分兵力前去金陵護駕。

前來送密旨的使者是偷偷從皇城裏逃出來的,一路快馬加鞭而來。

裴天賜接到密旨時,氣的跳腳,“怎麽在這個節骨眼上又生叛亂,就不能讓我安安生生打場勝仗嗎?”

裴天賜放下密旨,一夜沒睡,思索着局勢。

連一向忠心耿耿的錦襄王都造反了,自己要不要也投降李簡?

如今湯潮兵力衰微,如果把一部分兵力調離西涼關,就肯定攔不住李簡了,到時候自己恐怕會死的很難看。

裴天賜思前想後,第二天便找來韓靈玉商量。

他不知道的是,随着密旨而來的,還有一封專門寫給韓靈玉的信。

這封信不是別人寫的,正是韓靈玉的爹韓同光親自寫的。

信中說,他被聖上接到了皇宮內居住,每日有茶飯伺候,只是不能随便走動,最後表達了對她的思念之情,希望她能早早升官,調回京城。

這是一封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家書,但是在這個節骨眼上,狗皇帝居然将爹爹接進了皇宮內,還不許他随意走動,這分明就是變相的監|禁,對韓靈玉來說,威脅的意味已經很明顯了。

被裴天賜叫到軍營裏時,韓靈玉的心情低落到了極點。

裴天賜哪裏知道這些,自顧自道:“如今天下大亂,先是宗敬成倒戈歸順李簡,後又有錦襄王造反逼宮,朝廷中貪官污吏只手遮天,這樣的局勢,已經不是你我能左右的了。”

Advertisement

裴天賜頓了頓,終于開始仔細打量韓靈玉的臉色,只見她眉尖緊蹙,面色陰沉,便小心翼翼道:“皇帝已經失去民心,我們再這樣掙紮下去,也只是白費力氣,還會讓手下的兄弟白白喪命,不如就此也歸順了李簡罷?”

韓靈玉早料到他會這樣說,可是父親還在金陵,無論如何,她一定要想辦法将父親救出來再說。

裴天賜見她還是一言不發,便問道:“你意下如何?”

韓靈玉道:“将軍所言極是,只是我不能投降。”

裴天賜眼中滿是驚詫,“都這個時候了,再講什麽忠膽仁義有什麽屁用,況且那個狗皇帝根本就不值得你賣命!”

說到最後,裴天賜幾乎都是吼出來的。

韓靈玉不為所動,臉上一絲表情也無,“将軍,你我也算生死一場,你要投降我不會攔着你,只是我有我的苦衷,我父親如今還在皇帝手中,我怎能就這樣坐視不管。”

裴天賜臉色頓時難堪起來,他也有親人還在金陵,可是如果不投降,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哪裏還顧得上親人。

半晌,裴天賜嘆道:“罷了,我終究只是個貪生怕死之人,你去罷。”

話說到這個份上,兩人就此別過。

裴天賜帶着幾千部下歸順了李簡,而韓靈玉則帶着剩餘的四萬大軍趕回金陵。

李簡帶着自己的三萬精兵,再加上宗敬成的一萬兵力,一路上緊緊追着韓靈玉,既不靠近,也不遠離,一直保持着一裏的距離。

韓靈玉知道他還是想給她活路,盡管她在軍營已經那樣明确的拒絕了他。

眼看就要到金陵,軍師張篤行沉不住氣,道:“将軍為何只是跟着敵軍卻不出手,豈不耗損士兵的精力?如今朝廷兵力薄弱,正是一舉拿下的好時機呀。”

李簡端坐在戰馬上,眼望前方的崇山峻嶺,道:“軍師不必擔憂,如今錦襄王都造反了,我們何必再浪費一兵一卒,等着韓靈玉投降豈不更好?”

時至今日,李簡還是不忍心痛下殺手。

張篤行張了張嘴,看見李簡布滿烏雲的雙眼,最終還是将話咽了回去。

半月後,韓靈玉的八萬大軍已經到了金陵邊界,與錦襄王遙相對峙。

夜裏,韓靈玉獨坐帳中,面前鋪着地圖,心裏琢磨着該怎麽将父親救出來。

後面有李簡緊緊追随,前面有錦襄王擋路,若是等李簡追上來,到時候前後夾擊,她根本沒有勝算。

她的目的只是救出父親,至于那個狗皇帝,她才不會管他的死活,但是如果想要救出父親,那就必須要先攻破錦襄王的封鎖。

韓靈玉看了看天色,如果等到天亮,也許李簡的大軍就趕來了,正想叫來軍師商量一下,外面突然有士兵來報,說京城有信送到。

韓靈玉叫人把信送進來,卻有兩封信。一封是爹爹寫的,一封是皇帝的。

爹爹在信中告訴她京城局勢危急,讓她不要貿然回京,而李蒙的信很直接地告訴她,如果敢投降,他會立即将韓同光五馬分屍。

韓靈玉看見最後那四個字,手一抖,差點将信紙扯破。

陰毒,這個皇帝當真陰毒。

韓靈玉不打算叫軍師來商量了,她必須趁李簡沒有到來之前将爹爹救出來。

當晚,韓靈玉就帶着大軍向錦襄王發起進攻。

錦襄王的兵力雖少,卻個個都是高手,況且金陵乃是皇城,城牆最為堅固,城外又有最寬最危險的護城河,韓靈玉的大軍一時也攻打不下。

眼看着天就要亮了,韓靈玉心急如焚。

而金陵城內,禁宮外,保護着皇帝的千騎衛與五百死士被錦襄王的人馬步步緊逼。

被關押在一處偏殿的韓同光滿含淚水,這淚水中不僅僅包含着對韓靈玉的思念,更包含着離別的哀痛,他不想再拖累韓靈玉了,他不能讓韓靈玉為了他戰死沙場。

他心裏都明白,此時此刻,他成了韓靈玉握在皇帝手中的一個致命的把柄,但是他不會讓兒子就這樣任人拿捏。

黃昏時分,韓同光坐在昏暗的宮殿裏,窗格中漏進來一絲光芒,映照着他滿臉滄桑,過了許久,他眼中的悲痛褪盡,緩緩舉起手中的匕首,刺向胸膛。

……

天亮時,金陵城外滿地蒼夷。

得知父親已經死去的消息,連日來堅硬如鋼鐵般的韓靈玉再也支撐不住,渾身顫抖,跪倒在地。

“爹——”

韓靈玉雙目赤紅,雙手握拳,狠狠砸向地面,支撐着她的力量突然消失了,她終于像個柔弱的女子那般失聲痛哭起來。

“爹,都怪孩兒沒用,都怪孩兒沒用——”

冒死從城內逃出來送信的小厮,是韓同光多年的親信,看着韓靈玉這般傷痛,眼淚也跟着落下,低聲安慰她,“少爺一定要振作起來,不然老爺的死就枉費了。”

過了許久,韓靈玉才從地上爬起來,看着固若金湯的金陵,只想能有一只巨手,将城牆撕開,将皇宮撕碎,再将李蒙碎屍萬段。

正要重整旗鼓再次進攻,卻聽後面的小兵來報,李簡的大軍已經逼近了。

“我一定要手刃了李蒙!”韓靈玉已經失去了理智,只想将皇城一舉拿下,正要沖出去,軍師卻将她一把拉住,“将軍萬萬不可,昨夜攻城已經損失一萬,況且李簡的大軍逼近,軍中一片慌亂,許多士兵已經吓得四處躲逃,若是現在攻城,只怕——”

韓靈玉推開軍師,竟然單槍匹馬沖了出去。

錦襄王站在城牆之上,眸如鷹隼,看着千軍萬馬之中沖出來的人,嘴角噙笑,正準備讓弓箭手放箭,突然傳來一陣喊殺聲,擡眼看去,只見烏壓壓的大軍從遠處而來,直逼金陵城。

而走在最前面的戰車上,李簡挺身玉立,将錦襄王吓得倒退數步。

不等錦襄王有所反應,烏壓壓的大軍像洪水一般席卷而來。

……

……

————

距離金陵一戰已經過去數月了,新皇登基後,民生社稷也在迅速恢複。

皇城裏,街頭巷尾的姑娘們閑來無事,坐在一處嘆古傷今。

“你們還記得以前名滿京城的風流世子韓靈玉嗎?”一個姑娘打着哈欠,起了個話頭。

想起那個貌比潘安的世子爺,各位姑娘都唏噓不已。

“聽說他當了大将軍呢,只可惜天妒英才,不久前竟然戰死沙場,實在是可惜可惜呀。”

“更可惜的是,那麽多等着嫁給他的千金小姐們只怕白等了這麽年,生生耽誤了因緣呀,唉——”

“唉——”

一聲聲嘆息,姑娘們的傷感又添幾分。

忽然話鋒一轉——

“哎,你們有沒有聽說,新登基的皇帝登基不到一月,就封一位絕世美人當了皇後。”

“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這位皇後長得确是仙女下凡一般,姿容絕色,傾國傾城……”

“是呀是呀,聽說封後那天,她坐在皇帝身邊,多少大臣都看直了眼……”

……

姑娘們的喜笑聲中,一輛華麗的馬車駛過,坐在馬車裏的女子咬着紅唇擰緊了手帕。

坐在她一旁的丫鬟道:“皇後娘娘保重鳳體,不要與這些市井小民一般見識,若是動了胎氣便不好了。”

被稱作皇後的女子一身華貴的宮衣,鳳冠上的珠玉随着她的惱怒而搖擺不定,她就是人們口中那個迷倒衆多大臣的那個皇後了。

只是普天下,除了天知地知他知外,不會再有第三個人知道她亦是那個讓姑娘們惋惜連連的韓靈玉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篇文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寫長篇,結果還是啰哩啰嗦的寫了這麽長,第一次古言,結局還是有些把握不好,渣作者以後一定加倍努力的。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