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認親2
第二十六章 認親2
作者:厃羐
近日因為本家的親戚在,所以還是分桌吃,男人那着喝酒吃肉好不熱鬧。林冬特意讓林順柱和林順德帶着王博在桌上吃飯,王博雖然只有5,6歲歲孩子的智商,但是好歹吃飯穿衣不成問題,一頓飯吃的倒是歡樂。、而女人這邊倒是出了點小插曲,萬氏一會兒說這個菜鹹了一會兒嫌那個菜淡,連作為客人的林王氏都看不過去了,對林譚氏道:“二弟妹,想當初你們家老大林秋結婚的時候,我記得前三天老大媳婦做的那菜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啊,不是肉沒煮熟,就是那菜炒胡了,我還記得我家那二小子(林田)吃了,當天晚上就拉肚子了。現在林秋他媳婦廚藝鍛煉出來了吧。”
這話一出,林順香差點把自己嘴裏的飯菜給噴出來,一桌子女眷的臉色只能用神色各異來形容了。林譚氏對萬氏的表現也很不滿意,當那麽多人的面,自己這個做婆婆的都沒說什麽,她有什麽權利說話。于是不樂道:“老大家的,少說兩句吧,人家老四家裏的可比你當初手藝強多了,你喲是吃不慣就別吃了。”萬氏這才住嘴。林順香看着自己大伯娘吃鼈的樣子心裏樂開了花。林譚氏還道:“吃完飯,老三家的幫着老四家的收拾好碗筷,讓老大家的去廚房洗碗,老二家的也就這兩天就要生了,老三家的就帶着老四家的熟悉一下家裏的情況吧。”萬氏一聽讓自己洗碗立馬就不滿意道:“娘,我也可以帶四弟妹熟悉家裏的,我這兩天手疼,要不讓三弟妹洗碗吧。”
林譚氏瞪了一眼萬氏道:“我讓你洗,你就洗,哪來的那麽多廢話。你剛回來,知道家裏什麽?。”萬氏見自己的姑媽婆婆不高興了,也只能悻悻離開了。
李氏和林冬媳婦把碗筷收拾好放進廚房的盆子裏面。林順香一直盯着萬氏呢!就怕萬氏要偷奸耍滑。眼看萬氏準備望自己房門走去林順香大聲喊道:“大伯娘,你走錯了,廚房在這邊呢。”萬氏眼見自己偷懶不成罵道:“就那幾個碗香丫頭你洗吧,我手疼。”
林順香可不會那麽傻,相信萬氏手疼,眨眨眼天真的道:“大伯娘,你收這麽拉?要不要請大夫,要不我去叫爺爺。”說着裝作要喊人的樣子,萬氏連忙道:“哦,不用了,就是昨晚不小心碰到了。”林順香道:“可是我沒看到大伯娘手有什麽問題啊,碰到了不該是發紅或者留血嗎?”
萬氏恨恨道:“小丫頭哪兒來這麽多問題,讓你洗你就洗吧。”林順香不耐的道:“奶奶可沒叫我洗,大伯娘,你不聽奶奶的話。我告訴奶奶去。”萬氏連忙拉住她,這才進了廚房。看着李氏正在往洗碗盆裏倒水就道:“嗨,我還說我來洗碗,既然三弟妹在洗那我就不插手了。”轉身就要走,林順香道:“娘,四嬸,剛才奶奶不是讓你帶四神熟悉我們家嗎,我們快過去吧,大伯娘,收拾廚房就交給你啦。”說完拉着力氏和王花兒就出了廚房。
萬氏眼見三人走了,只能恨恨的低聲罵了幾句,只能挽起袖子準備洗碗。誰知道廚房因為比較濕,地比較滑,萬氏穿的是她在城裏找他人做的綢面的鞋子,這種鞋子是有錢人家太太小姐穿的,本來就好看不适用,一點不防滑。萬氏就摔了一個四面朝天,疼的她哇哇打膠一盆子碗筷被她連盆踹翻了,只聽一陣“嘭嘭嘭的聲音,碗筷撒了一地,碗也摔碎了好些。在農村碗也是很精貴的,再說這裏面還有跟鄰居借來的碗筷呢。現在碗摔壞了這麽多,要置辦回來還得花一筆銀子。林家人聽見廚房的聲音,連忙過來看,一見廚房裏的慘樣,再看萬氏摔的那個樣子,是在是太搞笑了,可是看到林譚氏那臉色,大家都忍住不笑。林譚氏臉色非常難看,自己讓萬氏洗個碗就成這樣,看來老頭子說的對,自己這個侄女不會持家,是的好好練練了。
林譚氏沖着萬氏道:“你說你,洗個碗你也能折騰出這麽多事情來,你還能幹啥?取你回來是讓你來給我敗家的?這麽些碗就這樣摔碎了,不花銀錢啊?我們家現在什麽情況你不知道?整天說三到四倒是厲害,一會兒嫌這一會兒嫌那,就沒見你做過一件對的事情。還躺着不懂?要我親自來扶你呀,趕緊起來規整規整。看看損失了多少碗。”萬氏心裏一萬個委屈,可是這個視乎她已經疼得說不出來話了。好不容站起來,沒走兩步差點又滑到,好不容扶着竈壁站穩了,也顧不上回屋去換衣裳,連忙手忙腳亂的收拾起來。李氏看着不忍,想要去幫幫,林順香連忙拉住自己娘道:“娘,你這個時候就是去幫忙,也澇不聊好,我大伯娘指不定還要說你呢。走啦,我們帶四嬸去院子轉轉。”
王花兒雖然才來林家一天,可是也看的明白,大嫂萬氏不是個好相與的,二嫂馬氏人比較聰明,人也不錯,三嫂李氏就是一個軟面團,倒是三嫂家幾個孩子很是不錯,尤其是這個侄女香香。看來以後自己多和二房和三房走動,至于大房,面子上過去了就好。香香河李氏帶着王花兒在林家周圍轉轉,介紹給鄰居認識,也帶王花兒看了自個家的幾畝田地,家裏的房子的住宿情況都給王花兒介紹了,王花兒聽說自己弟弟也能單獨住一間房子,高興極了,這下她終于放心了,弟弟終于被林家人接受了,這段時間自己一直提心吊膽的過日子,就怕嫁過來後林家人反悔。自己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了。可是今天李氏這麽一說,自己這心總算是落地了。
這天晚飯吃完後林家人正在院子裏整理秋收的曬幹的稻子,再過兩天就該往鎮裏交糧食了,林家人把上交的糧食稱出來,剩下的就是自己一家讓人剩下的口糧。今年年成好,又多開了兩畝荒地,新開的荒地有文件的,三年裏不用交稅。所以看到屋檐下金燦燦的玉米,林家人幹活都很賣力氣,因為即使稻子全交上去,進到道明年秋收前都不愁沒有糧食吃了。王花兒今年也是大豐收,除了交稅的糧食,剩下的糧食也都歸在林家的糧倉裏面,當做王博在林家的口糧。正在大夥忙的熱火朝天的時候,門口傳來聲音:林春家的在家嗎?李氏一聽是叫自己的連忙道:“在家吶,您請進來。”來人是外村嫁進王家村的媳婦,這個人說來還是李氏的遠方親戚,是一個村的,跟王家村一樣,因為都是姓李,所以村子的名字就叫做李家村。說來李氏娘家的村是鎮裏數一數二的有錢村莊。因為地勢好,水源足,所以每年糧食産量都要比別的村的高,所以相對的村裏的人過的比別的村稍微好一些。這也是為什麽當年李氏爹娘堅決反對李氏嫁給林春的理由,林家太窮,還是王家村的外來戶。李氏爹娘當時相中了同村的一家人,可是李氏死活要嫁給林春,以至于和爹娘鬧蹦了,嫁過來快10年了,都沒回國娘家。因為出嫁那天自己的兩個哥哥就說過日子沒過好久別回來。李氏爹娘也從來沒來王家村瞧過女兒。
李氏看着來人道:“鐵牛嫂子,今天找我有啥事啊?”鐵牛媳婦道:“哎,我說林春家的,好歹咱兩還是同村的呢,前兩天我回娘家,遇到你的大姐,讓我轉告你,幾天是你爹60大壽,讓你啊,回去一趟。好了話我可是帶到了,家裏還有事,我就先走了。”李氏送人道院門口道:“那鐵牛嫂子,謝謝你啊。”鐵牛媳婦道:“沒事,這不剛好順路嗎,不過我說李菊啊,你就回去一趟吧,現在你婆家已經今非昔比了,你回娘家也能揚眉吐氣了,我娘還告訴我說,你爹還曾經打聽過你在王家村的事呢。要我說這都多少年了,兩老人估計氣也消了。”李氏紅着眼眶道:“我知道是我不孝,我每年都想着回家看看爹娘,可是想到當初大哥三哥的話我就???”鐵牛媳婦道:“好了,好了,你可別哭,待會你婆婆還不定怎麽說你呢,剛好稱這次你爹大壽回去看看。我走了啊。”李氏擦擦眼角道:“哎,那鐵牛嫂子你慢走啊。”轉身回到院子繼續幹活。林譚氏臉色不是很好看,想起來當初李氏嫁過來的時候鬧的那場事,林春待人去迎親被李氏大哥羞辱的事情,連李老爺子臉色也不是很好。李氏看着兩老人臉色不好也沒敢說什麽,只能繼續低頭幹活。、晚上睡覺的時候林春看自家自負坐在床頭發愣,于是走過去安慰道:“怎麽啦,他娘,在為岳父過大壽的事情發愁啊?”
李氏道:“是啊,一轉眼父親都60了,算一算,我嫁過來的第二年生的柱子,柱子今年7歲了,那我也有八年沒有回家了。”
林春道:“都是我沒用,要不是我沒用,媳婦你也不會連娘家都回不去。”
李氏道:“他爹,不關你的事情。我只是,我只是不知道怎麽開口跟公公婆婆說回娘家的事。”
Advertisement
林春道:“沒事,明天早上我跟爹說去。”
李氏道:“今晚鐵牛嫂子來說這事的時候,我看公公婆婆臉色不好,這也不怪公公婆婆,當初是我大哥做的太過分。”
林春道:“都過了這麽多年了,就別提了,再怎麽說那也是你大哥。你放心吧,雖然爹娘心裏不高興,但是現在我們家日子好過了,爹娘肯定不會反對你回娘家的,倒是,改想一想買些什麽回去給岳父岳母。咱們這麽多年沒有回去看過二老,這次就多買一點東西帶回去吧。”
李氏道:“先別說這個了,明天跟公公婆婆說了再說這事吧。累了一天了,總店休息吧。”
林順香在聽了順水和順苗說了林家和李家的糾葛後,心裏也糾結了,老娘8年沒有回去看過外公外婆,外公外婆也從來沒來看過娘,連捎個信也沒有,看來外公外婆家對娘還存在埋怨呢,那這次為什麽要讓娘回去參加外公的大壽呢?難道是因為現在自己家現在日子好過了?我想說,香姑娘,你又真相了。
第二天早飯時候林春就說了過兩天要回李氏娘家的事情,林虎沒說什麽,倒是林譚氏道:“嗯,是的回去好好看看,還有禮物可不能輕了,yao9不然到時候被丢出來可就又丢人了。”說來說去,也是想着自己日子好過了,這次回去讓老三的出口氣去,不然怎麽會那麽大方的讓李氏禮物不能輕了?
萬氏也道:“我說弟妹,這麽多年你爹娘都沒讓你回去,這次這麽久叫你回去了?難不成是想你了”說完捂住嘴就嗤嗤的笑起來。8年都沒想過閨女,這突然就帶信讓回去,不得不讓人多想。
林譚氏嗤笑道:“哼,還不是看我們現在日子好過了,不是上門打秋風了呗。”
萬氏道:“呀,娘,您這麽一說我想起來,之前咱家不是在集市上賣豬下水嗎?現在我們家又蓋了大房子,不會是弟妹家有什麽相法吧。”
林譚氏想了想一拍大腿道:“可不是,肯定是沖着方子來的,老三家的,我可告訴你,回你娘家可以,花多少銀錢置辦收禮也是你們自己出銀錢,這我也不管,可是你可不準把豬下水的方子告訴你娘家。不然我林家可不認你。”
李氏連忙道:“娘,您放心,那方子可是家裏的,我不會說出去的。”
林老爺子也道:“方子誰也不能洩出去,這天已經涼快了,我想着這兩天就開始把豬下水的生意做起來。還有你們大伯和大姑家一起。”
萬氏驚訝道:“爹,那豬下水生意本來這賺的就是小錢,這要是多了大伯和大姑家,這到時候銀子不就少掙了。”
林譚氏把筷子往桌子上重重一放到:“老大家的,你要知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當初我們家差點餓死,差點把你四弟賣了換糧食的時候,可是你大伯和你大姑家把自己家的口娘分給我們,我們家才沒破落下去,現在我們家裏好過了,當然要帶上你大伯和大姑家。”萬氏還想說什麽,林老爺子拍了下桌子道:“我還沒死呢,這個家還是我做主。老大家的要是你有意見,那你一家滾回縣城去。”萬氏意見公公生氣了,連忙閉嘴。
林秋連忙道:“爹,順明他娘是眼皮子淺的,您別跟她計較。爹,來,您吃這豬肝。消消氣。”
林老爺子又對林春道:“老三,一會兒吃完飯你就和柱子娘去鎮上買壽禮吧,這麽多年沒回去了,多買點。別省錢,該買就買。好歹也是8年沒回去了,多買點也不算啥。”
林春連忙道:“爹,您放心,這個兒子心裏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