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楔子1

天和九年三月五日夜間,淑惠長公主府一片肅穆,內院正房裏傳來一聲聲痛苦的尖叫,只見仆婦們端着一盆盆血水從屋裏出來。

房門外,梁國公府老太太孫氏手裏拿着一串紫檀木佛珠,坐在椅子上,不停地念着佛號,旁邊站着二太太俞氏,三太太趙氏,四太太陳氏和五太太錢氏,全都靜默着不說話,氣氛凝重。

自打七年前長公主生産時傷了身子,便不曾懷孕,這一胎可說的上是出乎意料。七個月前診出喜脈後,宮中時時下問垂詢。

一聲聲嘶吼聲敲擊着每個人的心,這時暮晚的霞光突然大盛,只見這時一位身着深衣的中年仆婦從産房出來,歡喜的說道:“殿下生了,是位姑娘!母女平安!”老太太立即吩咐道:“快派人回禀宮中”

同時,觀星臺,用名貴的漢白玉石建成的祭臺上刻着複雜紋飾,華麗而神秘,身穿白色祭師袍的老者正蹙眉凝視着星空,平日裏處變不驚的臉上顯出了難得的喜色,口中呢喃道:“輔星降,紫微興,國運昌,盛世起。”随後,對身旁之人喊道:“備轎,進宮。”

宮中,紫宸殿內,禦前總管胡公公正在向龍椅上的玄衣男子回禀:“啓禀陛下,淑惠長公主府派人前來報喜,殿下生了,是位姑娘”天和帝聽聞,放下手中的朱筆,松開緊鎖的眉頭,笑道:“這一個月以來,第一次有個好消息。皇妹終于如願以償了,公主和姑娘怎麽樣了?”胡公公趕緊答道:“回陛下,母女平安。”

這時,一位小太監走進來:“皇上,國師求見。”天和帝一擺手道:“宣。”

紫宸宮門緩緩開啓,一位老人緩步而來,行動間如行雲流水般飄然,一雙眼睛不僅沒有因年長而變得混濁,反而更加精神奕奕,眉目間有着罕見的喜色,一身白色錦袍襯得他仙風道骨,鸾姿鳳态,行禮道:“皇上,臣于夜間觀星象,紫薇星旁有新星出現,主福運興衰。”天和帝不解:“是福?是禍?”

“當主興,此星降世,有助國運,另京城,江南兩地,旱災可解。此星為女,降生于淑慧長公主府,望陛下慎重以待。”

望着老國師逐漸遠離的背景,天河帝的雙手緊握,片刻後,才開口“來人,拟旨:冊封淑惠長公主之女為郡主,封號元嘉,封地臨江,食邑千戶,賜名瑾晟”而後又道:“自秦創興,于周轉晟。晟兒,莫要讓朕失望。”

淑惠長公主府,宣旨的太監已走,老太太看着手裏的聖旨,不禁感慨淑惠長公主的榮寵之盛,不愧是皇上一母同胞的妹妹,京中也有其他公主和王爺,卻沒有哪個如同淑惠長公主般,剛生出的女兒就被封為郡主,還是有封地的。

不過這禦賜的名字,讓老太太不明白,瑾是梁國公府沈家女兒這一代的排行,但這晟字,卻是男子的名字,從沒有女孩用這名字,太過剛強。

同樣不解的還有很多人,剛剛生産完的淑惠長公主也在其中,産房內,淑惠長公主看着剛剛生出的女兒,喜不自勝,盡管滿身疲憊,卻依舊逗弄着期盼多年的閨女,聽到剛剛傳來的旨意,轉身問向傳話的女官斂秋:“哪個字”“昂頭冠三山,俯瞰旭日晟的晟”斂秋答到。

淑惠長公主聽後眉頭緊皺,思索了一炷香的時間,叫到:“念夏,去打聽下今天有誰進宮。”“是”只見一位綠衣女子挑簾而去。

“公主,可是出什麽事了?”問話的是一位四十多歲的婦人,“姑娘剛出生就被封了郡主,還得了聖上欽賜的名字,這不是天大的喜事嗎?殿下可是擔心榮寵太過?”

“嬷嬷,你知道的,自我大齊開國,公主之女封縣主,還得由父母上折子請封。就算皇兄母後疼我,也萬不會如此。且這名字,我總覺得不尋常,我猜不出皇兄的意思。”說着,淑惠長公主揉了揉頭,眉眼間難掩愁色。

Advertisement

“殿下,國公爺後日便會歸府,到時您再想也不遲,且還有他呢。您剛生産完,切不可太過操勞。”古嬷嬷是淑惠長公主的奶嬷嬷,自然心疼自己從小養到大的孩子,陪着她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舍不得她如此剛生産完就如此操勞。公主已經有了驸馬,有時不必如此辛苦。

“嗯,我知道。”說完,淑慧長公主便沉沉地睡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