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局勢

梁國公府 ,安樂堂。

念夏帶着幾匹素錦,首飾和補品來到花廳時,三太太趙氏正在讓人給用完膳的母子三人打掃屋子。原先三太太出嫁前的院子已經給了別人。再者,出了嫁的女兒回娘家就是做客,況且三姑太太還帶着兩個孩子。所幸梁國公府院落多,平日裏也都清掃,沒有荒廢,并不費什麽心思。

“給老太太請安。”衆人看到念夏進來時後面還跟着幾個侍女,手裏都捧着東西“這是長公主憐惜三姑太太賜下的東西”說着對後面的人招手,讓他們把東西捧上來。

“這是今年內廷司新進貢給長公主的幾匹素錦,顏色淡雅,正好給三姑太太和表少爺表姑娘裁幾匹衣裳。還有這兩套頭面和幾朵珠花給三姑太太和表姑娘平日裏帶着玩兒,都是今年新出的花樣,雖不貴重,但勝在新意十足”

随着丫鬟打開盒子,大家看到兩套頭面都是銀質的,一套簡單精巧,只有三只發梳,一對釵和一對步搖,但上面紋飾精美,釵上的頂端和步搖上用白玉鑲嵌,簡潔又不會失禮,應該是家常佩戴使用。

另一套就複雜華美多了。花钿,發梳,步搖,銀冠,釵,簪,耳飾皆有。整套首飾淺浮雕刻的梅花,木棉花,蓮花,寶相花及菊花,花旁還裝飾着兩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銀冠上還用累絲纏繞等複雜工藝制成,上面點綴着珍珠,素雅高貴。

至于那幾朵珠花,材料皆不相同,有紗絹直接堆成的,有用銅塑形再外罩羅紗的,還有兩只直接用珍珠做成梅花行的,雖不多,但個個精致玲珑。

“殿下聽說表少爺到了該進學的年齡了,這套文房四寶最适合剛啓蒙的小孩子了。沈家本就有家學,待表少爺調養好身體,自可前去。”三姑太太聽聞大喜,如果說衣裳布匹首飾這些賞賜讓她們母子三人在國公府不會遭人怠慢,那兒子能進沈家家學,則是讓三姑太太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殿下大恩,實在無以為報。”三姑太太連忙帶着兩個孩子對着東西磕頭謝恩。沈家家學只負責給孩子啓蒙,待孩子大些,便去考取各大書院。但家學裏給孩子啓蒙的是位老進士,這就難得了。他在沈家家學交了二十幾年孩子,經驗豐富,學時廣博,凡他教過的孩子,只要是真心向學的,都能進入各大書院,考得功名。

但他不大教授沈家以外的弟子,這次長公主開口,自己兒子又是沈家外孫,必能如願。

念夏連忙扶起三姑太太,看她又哭又笑的樣子,知道三姑太太明白這是怎樣一份大恩。老太太和三太太略感驚訝,實在是不明白三姑太太母子三人有什麽值得長公主這麽看重。五太太的臉色卻有些陰暗,兩年前,她姐姐的兒子想進沈家家學啓蒙,被長公主拒了,如今卻讓前來投奔的吳家小兒進學,實在是欺人太甚。

念夏知道,長公主之所以給這麽大的恩典,只是因為元嘉郡主有些憐惜三姑太太,想要幫幫她們。長公主為了讓女兒開心,才如此厚賞。

“剩下的是一些補品和藥材。給三姑太太和表姑娘表少爺調養身體的。午後,李太醫會前來診脈。”念夏說完,又蹲身行了一禮。

“殿下讓奴婢告知老太太,濟南府府尹五個月前換成了何啓忠何大人,他是何貴妃的嫡親弟弟。所以,這次出行,公主府中的會有五十侍衛随行。”

大齊建國後不許家族供養部曲,所以五十人的侍衛一是為保護府中老爺少爺們的安全,二是威懾,對吳家的威懾,更是對何家的威懾。

三太太在聽到濟南府尹的身份後,便知道是自己疏忽了,也知道吳家為什麽敢如此膽大妄為了。何貴妃出身不高,在她進宮時父親只是個五品閑官,勉強夠得上大選。不過,雖然沒有出身,但何貴妃閉月羞花,美豔動人,很快被陛下所喜愛,并長年聖寵不衰,還孕有一子一女。其中一子已滿十五歲,已經出宮建府,并得封晉王。

Advertisement

晉王雖然是六皇子,确是陛下登基後的第一個出生的皇子,且自幼聰慧,甚得皇帝歡心,如今已經步入朝堂。可他母族不顯,又非嫡非長,就算有聖眷在身,也沒有多少實權大臣願意支持他。

更何況,中宮皇後地位穩固,皇上對其雖不說如何寵愛皇後,但後宮諸事全由皇後打理,從不過問。顯然對其信任有加。太子五年前就已經大婚,嫡子都有兩個了。且行事端方,進退有度,處理政務也很多考慮民情民意,很得群臣擁戴。聖上也從沒對其表示過不滿。

晉王想在朝堂上更進一步,晉王妃的位置是晉王目前最能拿的出手的籌碼了。

聽說最近晉王正在向各公侯府第抛出橄榄枝,梁國公府也在其中。晉王意在大姑娘,據說被國公爺當場回絕。

大姑娘是阖府除了元嘉郡主外,身份最高的姑娘。梁國公府嫡長女,父親從三品指揮同知宣慰使,授封安遠将軍,年前立下功勳,不久後就會回朝加封。大姑娘五歲後随長公主長大,時常出入宮牆,性子溫婉賢淑,很得太後皇後喜愛,是晉王最理想的晉王妃人選。取了大姑娘,就等于得到淑惠長公主和梁國公府的支持。可是,一口被梁國公回絕,怎能不氣。

何啓忠知道外甥求親被拒的消息後,打聽到吳家兒媳出身梁國公府,正新喪死了丈夫,吳府正想要謀取其嫁妝,于是派人向吳家透出了自己的意思,要他們好好折磨三姑太太母子三人,想通過這種方式向別人說明沈家的女兒不值錢,讓人嫌棄。

等三姑太太的死訊傳回京中,再傳些言語,不就說明梁國公府無能,連嫁出去女兒都任人磋磨至死。好為晉王出口惡氣。

吳家正愁如何巴結何啓忠時,突然收到何啓忠派人前來傳的話,喜上眉梢,連忙按照他的意思照辦。反正他們也沒想讓三太太活多久,反正怎麽都是個死,早死還能讓吳家靠上何府尹,兩家一拍即合。連三姑太太所出的兩個孩子都沒放過。

在吳家人心中,三姑太太只是個庶女,有沒有同胞兄弟,梁國公府不會有人為她出頭的。何況,自她嫁進吳家,除了一年兩次的節禮,與娘家并沒有什麽往來。她丈夫在縣令的位置上呆了六年直到病死,也不見梁國公府為其活動升遷,可見她已被梁國公府忘卻。

如今他們又有何家撐腰,所以有恃無恐。可他們,千算萬算沒算到沈氏居然帶着兩個孩子逃跑,還到了梁國公府。等待他們的将是滅頂之災。

淑惠長公主府正院,沈皎正在卧阿娘懷中,聞着阿娘身上發出的馨香,聽她用優雅動聽的聲音給自己分析三姑母的事情,和宮中局勢,為明天進宮做準備。

“如今宮中看似何貴妃受盡寵愛,勢力頗大,其實不然。皇後是皇上發妻,跟皇上一起度過了他一生中最艱難的歲月。所以,皇上對其感情與旁人不同,愛重信任,尊敬有加。後宮中,凡是皇後決定的事情,皇上從不輕易過問。何況,皇後為人大度,對後宮嫔妃從不輕易為難,對皇子皇女也慈愛有加,倒是頗得嫔妃擁戴。”顯然,淑惠長公主對這位皇嫂很是喜愛。

“對了,還記不記得你舅母,你小時候可喜歡她了。”說到這,淑惠長公主顯然有些吃醋,“她一抱你,你就不願意跟別人了。對我,你都沒這樣。”

沈皎聽到自己小時候的囧事,不禁有些臉紅。她當然記得皇舅母,她身上有一種讓人非常舒服的氣質,被她抱在懷裏,會感覺特別溫暖。

“她也喜歡你,把你當閨女一樣,這三年有什麽好東西都想着你。你對她,只管跟小時候一樣親近便是。”

“所以,在宮中不必害怕任何人,有人為難你,也不必顧及她們身份,直接反駁回去。然後告訴你外祖母和皇舅母,她們都會為你做主。”淑惠長公主認為,若是受了欺負,不當場欺負回去,即便後來找回場子,也是受了委屈,她可舍不得自己的寶貝女兒受任何委屈。

“你皇舅舅素來疼愛你,這次進宮他必然也會在。對待他,就像對待你阿爹一樣就行。他喜歡你這麽對他。”

沈皎聽到阿娘彪悍的話語和後面的囑托,覺得心裏暖極了。其實,沈皎覺得以自己的身份,皇舅舅對自己的喜愛又顯而易見,後宮中不會有什麽人這麽不開眼的欺負自己。

可是,很快,她就被自己打臉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