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崇文館
沈長映喝着妹妹親手奉上的茶水,心裏美滋滋的,一心沉浸在妹妹真體貼,妹妹就是同我親近的美好憧憬裏,完全沒有注意到自家大哥正在用狠狠瞪着自己。
沈長冀看着弟弟那嘚瑟的表情時,心裏十分後悔,怎麽就把這講說的差事給他了。其實,要不是顧忌自己已經離開崇文館三年時間,怕一些新變化不清楚誤導妹妹,現在這茶水應該是自己享用才是,何必便宜一旁的倒黴弟弟,看到妹妹在一旁用驚嘆崇拜的眼神看着弟弟,沈長冀就覺得有些紮心了。
沈長冀又瞪了一眼還在喝茶的弟弟,示意他快點。這次,沈長映接終于收到了自己大哥的眼神,趕緊放下茶杯,開始講解。沈長映知道大哥一定是羨慕自己了,他怕大哥因為嫉妒,生出其它法子整治自己,比如和自己過過招,或者把自己扔在軍隊中,狠狠操練一番,到時候,還不得脫層皮下來。所以,凡是見好就收,沈長映覺得自己無比明智。可他不清楚,因為他先前的表情,已經狠狠地刺激了沈長冀,水深火熱的日子馬上就要來臨。
聽着自家三哥的講解,沈皎覺得自己的世界觀快崩塌了。在現代一群初中,小學的未成年小孩,怎麽上個學,裏面能有這麽多道道兒,這在前世的沈皎是絕對不敢想的。不過,幸好,自己不和他們一起上課。
根據三哥的介紹,崇文館中的學生共分成四類。第一類自然是皇子,據沈皎所知她皇舅舅子嗣頗豐,皇子排行到十一,除去夭折的二皇子,五皇子外,還有九人。皇女倒是少些,只有六人。
其中,前面的幾位皇子都已娶妻生子,步入朝堂。前段時間,六皇子年滿十五,得封晉王,也已被允許參與朝政,不再在崇文館進學。而十皇子和十一皇子年紀尚小,還沒到入學的年齡。所以崇文館中只有七皇子,八皇子和九皇子。
七皇子生母淑妃為四妃之一。淑妃出身永昌侯府,近年來,永昌侯府的男丁趨于平庸,沒有出類拔萃之輩。除了一個侯爵的爵位,整個族中出仕的弟子不過五人,最高的官只是一個從三品的閑官,根本夠不到權力的核心。
若不是出了淑妃這樣一個生了七皇子和十皇子的女兒,永昌侯府早已被踢出京中高門的圈子。但就算有了淑妃,永昌侯府還是被真正的世家大族所不屑,一個只能靠女兒和外孫支撐的家族,注定要走向衰敗。
七皇子的母族雖然不是多麽顯赫,但淑妃到底出身侯府,簪纓之家,比起晉王的母族還是強了不少。晉王和七皇子從小都看對方都互不順眼,七皇子一直不滿晉王比自己更得聖寵,憑什麽都是庶出的皇子,自己學識,能力都不比晉王,父皇更喜歡晉王,就因為他出生的時機好?是父皇登基後的第一個孩子?七皇子一直想與晉王一争高下。
而晉王則是看不起這個弟弟,明明淑妃位份不如自己母妃高,又不如自己得父皇聖心,憑什麽老拿自己和他比較。在晉王心中,七皇子根本不配和自己相提并論。
兩人在崇文館學習多年,都有不少追随者,經常性地明争暗鬥,互相較量,勝負多在五五之數,不相上下。直到晉王入朝,才消停下來。
聽完三哥對七皇子的介紹,沈皎覺得七皇子就是一個被嫉妒蒙蔽的熊孩子,明明比晉王小三四歲,還能和他鬥得旗鼓相當。
果然,每一個熊孩子都是高智商。自己兩世都沒能成為熊孩子,難道是因為智商不夠?意識到自己想偏了,沈皎連忙把意識拉回主線,同時告誡自己嫉妒要不得,特別是在宮中,嫉妒會使一個人變得面目全非,再也不是自己。
至于八皇子,沈長映的講解就簡單多了。八皇子生母恭嫔是宮女出身,身份微賤,當年被醉酒的天和帝寵幸一夜,便懷上了皇嗣,生下了八皇子,此後再也沒有得過聖寵,成為宮中的透明人。這恭嫔的位份還是皇後善待皇子,不忍八皇子因生母之因被別人看不起,才給其升至嫔位,皇上得知後,特意賜下“恭”字為封號,宮中皆知,天和帝這是要恭嫔一輩子恭順,緊守本分。也是向後宮,朝堂表明自己對恭嫔和八皇子的不喜。
面對天和帝這麽明确的态度,崇文館中自然沒什麽人追随八皇子。所以,八皇子在宮中一向獨來獨往,不與別人交談。
當沈長映說起九皇子時,态度變得慎重起來:“阿皎,雖然九皇子今年才九歲,但你一定要小心他。”沈皎看着三哥對九皇子如此戒備,自然明白這其中的重要性,認真地點了點頭。
Advertisement
接着,沈長映開始着重向沈皎講述九皇子的事情。九皇子和四皇子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其母莊貴妃王氏出身武将之家韓國公府,手握兵權,是後宮中出身最好的嫔妃。韓國公府與梁國公府不同,它是天和帝登基以後才冊封的,其爵位降等而襲。
現任韓國公是幫助天和帝繼位的功臣之一,一直以來手握重權。近些年來,王氏一族日漸驕橫跋扈,屢遭禦史彈劾,只懲治了一小部分,大部分都被天和帝壓了下去,奏折也都留中不發。因此,這些年來越發變本加厲,不知輕重。
四皇子同王家人性情一樣,都喜愛軍事,很早就随王家人一起投身行伍。卻不修私德,自視甚高,驕縱跋扈,不為朝中重臣和天和帝所喜。
但九皇子卻完全不同,他敏而好學,聰穎早慧,對待皇上皇後,孝順恭謙;對待兄弟,上下友悌;對待老師,尊師重道;對待學子,溫和有禮,從不以身份壓人。所以,無論是面對誰,九皇子都能面面俱到,在崇文館中很得一些重臣之子的推崇。天和帝也曾當面稱贊:“吾兒甚嘉。”由此可見,年僅九歲的九皇子的心機已經如此深沉,若是其長大成人,必是更加可怖,朝堂之上必定有其一席之地。
沈皎覺得自己的世界觀已經破碎,需要重塑。比起自己,九皇子才像一個穿越者,能在這麽小的年齡,就做到如此地步,這已經不單單是智商高了,這絕對是開挂了。唉!神童果然是存在的。比起他,自己一個心裏年齡二十多歲的人,一天到晚撒嬌賣萌裝小孩,也是夠了。
不過,若是讓沈皎重新選擇,她還是會選擇裝小孩。因為她知道以自己的智商,絕對不是什麽神童。她一不能過目不忘,二不能思維敏捷,行事周全缜密,除了有着前世二十多年的不同閱歷外,并沒有能成為神童的能力。她若是去裝神童,絕對會成為傷仲永的。
所以,沈皎在聽完三哥對九皇子的評價時,不禁慶幸,自己還好沒從一開始就裝成神童,不然現在絕對沒法兒收場。沈皎覺得以自己的智商是玩不過九皇子的,她以後見到九皇子一定要繞道走,絕不給自己找麻煩。
講完皇子,沈長映便開始普及其他人。在崇文館,皇族中除了皇子,還有不少宗室子弟。這些人身為皇族,身份高貴,如宗正令闵王的嫡長孫,闵王是天和帝叔父,輩分高,在宗室中德高望重;還有天和帝最信任的異母弟弟豫王的世子等,他們從不參與崇文館中皇子的争鬥。對他們來說,無論下任皇帝是誰,基本都不會影響他們的尊榮。
除了皇族,剩下的都是朝臣之子。這些人同皇族一樣分為兩類。一類是早已站過隊的朝臣之子,他們在崇文館中依附各自家族選擇投靠的皇子而生存。這些人多是宮中後妃親眷,從他們一入崇文館便被打上了标記,如文昌侯世子和韓國公長孫等,他們注定是七皇子和九皇子的人。其他過早站隊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小家族的孩子,家中只有一個正三品官,剛好有進入崇文館學習的資格,所以,提早投資站隊,希望能搏一把,若是對了,家中便可在京中立足。現在的韓國公就是這麽來的,大家都想自己的家族成為第二個王氏。
第二類就是像沈長映這樣的純臣之子。家族底蘊深厚,姻親故舊遍布朝中,卻從不參與黨派之争,是為皇帝心腹。這樣的重臣之子,便是皇子也不能對其如何。可是,即便如此,他們每天還要應付各種拉攏,試探等手段。令人煩不勝煩。
沈皎無比慶幸雖然皇舅舅給自己找了一個是非之地上課,但卻也給了自己單獨上課的特權。不然,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每天應付這麽多人的算計。
“阿皎,若是不出意外,你後天就會去崇文館進學。第一天,肯定會收到各方的試探。不過,他們只敢暗地裏小心地試探,不敢為難你的。你不要太擔心”沈長冀蹲下和沈皎平視,安撫着妹妹的心“你三哥說得這些,只是讓你對崇文館的人際關系有着一些了解就行,不至于什麽到時候慌了手腳。”
“若是遇到什麽事情,就去正殿找你三哥,他會幫你擺平的。另外,以你的身份,無論對上誰,都不必害怕。”
沈皎聽着大哥對自己的安撫,心中逐漸變得平和。
後日清晨,沈皎剛一踏進崇文股的大門,便見識到了其中激烈地争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