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審訊

興慶宮中,內斂醇厚的檀香溢滿整個殿內, 平日裏侍候的宮人早已退下, 偌大的宮中寂靜無聲, 壓抑沉重。

一個繡着八仙賀壽的十二扇紫檀屏風內,雕刻精美的沉香木佛珠散落在厚重奢華的地毯上, 謝太後靠在軟榻上的脊背有些僵硬,因上了年紀而日漸渾濁的眼睛,此刻威嚴而清明,蘊含着冷冽刺人的寒光。

屏風外,身着黑色錦衣的暗衛在半柱香前就已經回禀完, 卻一直沒有聽到裏面謝太後叫起的聲音,他只能依舊保持着跪姿沒有起身。随着時間的流逝,殿內的氣氛越加沉重。

他覺得過了許久,連自己內襯的裏衣都被身上的冷汗浸濕時,耳畔才響起太後威嚴的聲音。

“起來吧。若還有下次,就算是皇帝饒過你們,哀家也會讓你們知道。”說到這時, 謝太後停頓了一下, 緊接着淩冽的聲音在空曠的殿內響起:“這失職的後果。”最後的二字充滿了寒氣。

下方的暗衛覺得骨子裏一陣顫栗, 他相信,若有下次,這後果絕對不是他們承受的起的。

“謝太後恩典, 臣等謹記, 絕不會再犯。”他感到自己起身時的有些發軟的兩腿, 心中一陣苦笑,他知道自己其實該慶幸,今日出現這樣的刺殺,他們這些當值的暗衛的腦袋沒有立刻搬家,也是天大的恩典了,被警告幾句又算得了什麽。

人,應當知足。知足才能長樂,才能活得更久。

“娘娘,皇上除了讓臣告知您今日刺殺之事,還請您即刻過去。”站起身後,他想起了起前來時皇帝的另一項聖命,連忙回禀。

“你先回吧。告訴皇帝,哀家這就過去。” 謝太後應道。

暗衛告退後,謝太後拉了拉軟榻旁垂下的彩線。

同時,門外房梁上挂着的鈴铛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守在屋外的宮人們恭謹有序地進入殿內。

“太後。”清舒和冬芷兩位嬷嬷走進屏風內,行禮後,齊聲喚到。

“立刻準備辇轎,去紫宸宮,速度要快。”謝太後擔憂外孫女的身體,眉眼中除了剛剛的冰冷,更多的是着急和憂慮。

當謝太後看到紫宸宮床上躺着的外孫女時,差點沒有站住,眼淚直接湧出了眼眶。

她的元嘉,本來健健康康的身體,在三年前中毒後,就開始病弱不堪,連個子都比平常孩子矮上些許。如今,剛回京不到半個月,又再次了無生氣的躺在這紫宸宮的床上。

Advertisement

上前用手輕顫地撫摸着女孩蒼白的臉頰,女孩小小的身子睡在這諾大的床榻上,顯得幼小而又無助,單薄瘦弱的身體似乎随時都會消散,雙目緊閉,似乎是在沉沉地睡着,仿佛再也不會醒來。

旁邊地天和帝看到謝太後流淚的樣子,輕聲地喚到:“母後,元嘉已經解毒,曹範說她明日就會醒來。”

“當真?”不是謝太後不相信天和帝的話,而是被床上外孫女的模樣吓慘了。謝太後清晰地記得,三年前,她的元嘉用了五日才醒,今日的傷比當時還要慘烈,怎麽會一天就能醒來。

天和帝點了點頭,他十分懂得謝太後的意思,原先在聽曹範提及時也是不信,所以特地問清了原因。

“曹範說元嘉三年前只有不到三歲的年紀,如此幼小的身體承受不住太大的毒性,所以在中毒五日後才醒來。而這三年來,元嘉不斷的喝藥,身體中本就有不少藥性,再加上年紀大了一些,所以才能快點蘇醒。”天和帝照着曹範的解釋一一告訴太後。

“如此最好。”謝太後對曹範的話還是相信的,眼中的淚水漸漸收住。她一輩子要強,便是在先皇時期,處境最艱難的時候都從沒有掉過眼淚。如今老了,一看到乖乖嬌嬌的外孫女一連兩次因為兒子在鬼門關徘徊,這心中就十分心酸,眼淚也不由自主地往下掉。

天和帝看到自家母後聽到解釋後,眼淚慢慢地止住,又勸慰幾句,謝太後的情緒才恢複正常,這時,她才看到天和帝龍袍上的血滴,有些訝異。她這個兒子自小便十分注意儀态,從遇刺到現在,已經兩個時辰了,便是再擔心元嘉,也有空給自己換上潔淨的衣服了,這麽想着,謝太後便問了出來。

“這衣服的血跡是元嘉不顧自身護着朕的證明。”說道這時,天和帝的語氣明顯柔和了許多,但下一刻似乎想到了什麽,說出的話夾雜着無盡壓抑的怒火和殺意:“穿着它,也是對朕自己的警告。另外,暗隐那的審訊已經有了些結果。”

謝太後知道,暗隐是歷代暗衛首領的代號,如此快的審訊速度,可見暗衛将壓底的刑訊手段都拿了出來。

“那名刺客承認自己是西南屬國滇國王室的死士,除此之外,她還講出了一些其它的事。據她所說,七年前,拓城的那場戰役,西南駐軍将領王毅傳聖旨屠殺整個拓城,男女老幼,皆不放過,而她就是那場屠殺的幸存者,後來,被滇國王室培養成為死士。”

“朕可不記得七年前有下過那道屠城的聖旨。”天和帝語氣中的滔天怒火和暗藏的殺意,謝太後聽得分明。

“王毅?韓國公府的長子?若這件事情為真,不是離間計的話,那就要看王家知不知情了。”謝太後語氣鄭重地道。若是王家不知,那便是王毅一人擅作主張,假傳聖旨;而若王家上下知情,那便是蓄意包庇王毅,欺瞞天子,甚至有可能是王家指示王毅如此作為,這期間的的差異可大不相同。前者,一人罪;後者,罪全族。

而且,韓國公是幫助天和帝登基的功臣之一,若判其罪行,必須要确切的證據,不然會寒了當年功臣的心,惹來朝堂非議,于天和帝名聲也有礙。

在謝太後心中對女刺客的供狀并沒有太多懷疑,以她對王毅脾性的了解,屠城這種事情,王毅絕對能幹得出來。

“此事基本能确定是真實的,因為這個口供是暗衛用秘藥審訊出來的。”大齊皇室暗衛手中有一種刑訊所用的秘藥,人只要喝下去,四個時辰內,無論問什麽,都會将心底最真實的想法說出來,但四個時辰後,服下藥的人就會死亡或者瘋癫。

一般情況下,暗衛們很少動用此藥,一是因為此藥所需的藥材十分難尋,一年有時也尋不到一份完整的藥材;二是因為一旦動用此藥,審訊的時間只有四個時辰,之後若是再有新的問題也無法再詢問,這個短處對一些案件十分不利。

這種藥一般多會用在死士身上,連死亡都不畏懼的人,平常的刑訊如何能有效果,只有這種藥才會讓他們說出實話。

所以對于這份供詞,天和帝是相信的,他心中對王家的厭惡更勝幾分,假傳聖旨屠殺拓城,然後讓拓城的幸存者稱為殺手尋他報仇,他堂堂的帝王,竟然成為一個臣子随意拉起的擋箭牌,臣子不尊聖意犯下的錯誤,要他來承擔責任。

如若說,元嘉是為自己擋災,那他堂堂帝王,豈不是在替王毅擋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