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王家

天和帝對王家和王毅的思考,遠比謝太後想得還要深遠。畢竟, 謝太後已經多年不問朝政了。

七年前, 他剛将自己父皇留下的爛攤子處理完, 再加上當年的收成不好,國庫也不富裕, 對于當時滇國的小規模進犯,他只要求王毅在邊關其擊退,并沒有讓他出關追擊。

而這拓城,卻是滇國的東部重鎮,并不在大齊境內。

雖說,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每個如此行事的将領都會事後上折陳情,言明事由。

王毅不同,先是不尊聖谕,擅自帶兵出關卻不事後上折說明,然後假傳聖旨,屠殺拓城全城, 這哪一件事, 都夠将其罷官和處死。

而将領私動兵馬出關這種大事, 不僅王毅自己不上表陳情,連監軍和當地的督撫也沒有上折彈劾,為其隐瞞下來, 若說這中間沒有韓國公和王氏一族的手筆, 未免太過可笑。

若只是擅自帶兵出關的罪責, 沒有人奏報,天和帝還能安慰自己是王家許了那些官員什麽天大好處,讓他們冒着被罷官的危險為王毅隐瞞。可連假傳聖旨屠殺敵城的事都能秘而不報,為其遮掩,這就不僅僅是好處和交情這麽簡單了。

自先帝時期開始,王家便歷代在西南邊境駐守,幾十年的經營,這西南,恐怕早已是王家的天下了。

這個認識,讓天和帝太過心驚,随之而來的便是無盡的殺意。

王毅連屠城這種血流成河的事情都能做下,可見這些年對滇國不知做了多少嚣張血腥之事,而至于他和朝堂上做的懷柔态度背道而馳。

這種行為的惡名全部加在大齊和他這個皇帝的身上,滇國的民衆如何不會憎惡他,反抗大齊。在知道王毅的所作所為之前,他一直以為這麽多年兩國之間的戰争,只是滇國王室的狼子野心,如今看來,除了前者的原因之外,只怕更多的是因為王家和王毅多年的暴行和壓迫,把他們逼得不得不反抗。

他想起這麽多年王毅屢次上折滇國進犯,要求朝廷加派錢糧軍械,有時一年多達三四次,卻不請求派兵增援,如今想來只怕是以滇國進犯為借口,向朝中索要錢財,為自己鞏固勢力,蓄養兵馬,籠絡西南重臣,讓他們為自己所用。

王家和王毅,是這次刺殺的罪魁禍首之一。

想到這,天和帝心中便燃起了滔天的怒火,一雙深不見底的眼睛中蘊藏着濃烈的殺意。

這些年來,他因為王家在自己登基中出過力和他們在西南的赫赫戰功,不願虧待功臣戰将,對其一些嚣張跋扈的行為,一直表示寬容。如今看來這戰功的真假還有待商榷,就是不知當年王家選擇自己的原因是什麽。

當年的王家,一女為太子側妃,一女為純王側妃,他可記得這王家一開始與純王的關系更為暧昧,只是在最後半年內韓國公突然公開在朝堂上支持自己,反對純王,這才他将王家招攬麾下。關于這其中王家為什麽轉變的原因,他當太子時,雖派人查過,卻因為當時人手所限,沒什麽頭緒;登基後因為王家确實為自己出過不少力,特別是對付純王的時候,所以也就不再追查。

Advertisement

現在,他覺得是調查清楚事情原委的時候了。

謝太後看着天和帝在自己身旁長時間的沉默和身上努力壓抑的怒火和殺意,也不再多說話。她已經上了年紀,沒有精力也不想摻和進前朝之中。她相信自己一手教導起來的帝王能處理好所有的事務。

帝王,從來不需要別人的安慰,也不需要別人左右他的思想,插手他的朝政。

謝太後将目光轉向床上的女孩兒,撫摸着蒼白的臉頰,憐惜地看着眼前這小小的一團兒生命。

她現在只希望她的元嘉,能夠平安順遂的長大,不再經歷如此大劫。

良久,天和帝才思考完所有的事情,整理好心中的情緒,才對着謝太後開口講出請其過來的目的:“兒臣想請母後親自徹查皇宮。”

謝太後挑眉問道:“只清查宮中宮人?”宮中的宮人全都記錄在冊,若只是清查宮人,只需按照名冊對比即可,實在不必費什麽心思。

“不止是清查人數,更要核實身份,查清她們和宮內宮外的聯系背景。若其中牽扯到什麽人,不管其是什麽身份,都要一查到底。”天和帝淡漠地說道。

三年前的楚王,今日的滇國,都能将人手安排進宮中,讓天和帝對自己對皇宮的掌控度産生了懷疑。

每一個進入紫宸宮殿內的人都要經過幾層檢查,而今日的刺客居然能帶着利刃進入,可見這檢查的人也必有他們的內應。連他的宮殿都能被插入這麽多人,那整個皇宮中,還不知被各方勢力滲入安排進多少暗探,只要一想到這一層,天和帝便覺得不寒而栗。

“此事本因由皇後負責,但兒臣擔心以她的身份不好行事,所以才煩勞母後出面。”天和帝心中對皇後這個發妻的信任還是有些的,自他登基,這後宮的宮權就歸皇後掌管,但紫宸宮并不屬其管轄之內,出事卻也怪不到皇後身上。

清查宮人之事,本是皇後之責,但皇後終究是太子之母,牽扯前朝,若讓其出面,恐怕彈壓不住下面的妃嫔,不能達到他想要的目的。

謝太後也知道皇後身份不便,即便再不想過問瑣事,卻還是點頭同意了天和帝的請求。

天和帝知道謝太後早已避居興慶宮多年,如今肯再度出來掌事,便是一心為了自己,心中十分感動。他感激地看向自己的母後,發現謝太後正在親手為床上的女孩擦着頭上的密汗,床上的女孩似乎在忍受着極大的痛苦。

他想起曹範對他說起,元嘉曾傷及心脈,所以在解毒時要承受的痛苦比常人更多,心中對其的憐惜和內疚更深,今日若不是元嘉一心護着他,只怕他此時極有可能命喪黃泉。若說剛開始喜愛元嘉是因為國師的批命,那麽經過這兩次的事情,現在他對其是真正的憐惜與愛護,在他心中元嘉的地位要與太子齊平。

天和帝似是想起什麽,皺起了眉頭,對着謝太後到:“母後,兒臣已經讓人全面封鎖消息,換下守衛事情除了謝離外不會有人知曉,至于宮人被換的事,更不會被人得知。現在開始對外宣稱元嘉在紫宸宮中突然舊疾複發,所以才從急宣這麽多太醫,還讓曹範和李正和一同被急召入宮,想來不會有人存有疑心。”太醫早已被警告過,自是知道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

謝離是禁軍統領,也是謝太後嫡親大哥的兒子,天和帝的表兄,向來得他信任,之前他讓謝離重選守衛紫宸宮的禁軍。不過,謝離向來口風嚴謹,再加上已讓暗衛告知他其利害,他今日宿在宮中的職所,是不會傳出去的。

“此事就按你說的辦吧。”謝太後點頭同意了天和帝的想法,元嘉身患舊疾的事世人皆知,以此作為借口倒也能讓人相信,可她這位兒子似乎忘了一件事。

“淑惠現在還在宮中,她聽到消息後,定會要前來,你還能攔着她不讓她見女兒?”

同類推薦